六景工業園區

六景工業園區

六景工業園區同年12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成為自治區級開發區,2010年1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六景工業園區列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11個重點支持的產業園區。2002年,園區黨工委成立時,設有黨工委書記1名。黨工委轄管1個園區機關黨支部,機關黨支部設立支部書記1名,支部委員3名,黨員16名。園區機關支部榮獲2006-2008年南寧市先進機關黨支部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目前,園區機關黨支部擁有32名正式黨員,1名預備黨員,2名入黨積極分子。經過多年園區非公企業的發展,園區黨工委加快非公企業黨支部建設,黨工委於2010年4月先後成立4個非公企業黨支部,分別是:中共廣西景典鋼結構有限公司支部、中共廣西金龍鈦業股份有限公司支部、中共廣西金龍鈦業股份有限公司支部、中共廣西立盛繭絲綢有限公司支部。其中,中共廣西景典鋼結構有限公司支部擁有3名正式黨員、2名入黨積極分子;中共廣西金龍鈦業股份有限公司支部擁有12名正式黨員;中共南寧九禾測土配肥有限責任公司支部擁有9名正式黨員,2名入黨積極分子;中共廣西立盛繭絲綢有限公司支部(由廣西立盛繭絲綢有限公司、廣西廣聯飼料有限公司以及廣西正邦飼料有限公司聯合組建)擁有5名正式黨員,4名入黨積極分子。此外,園區金海堂藥業黨支部擁有6名正式黨員,該企業黨支部關係隸屬於橫縣經信局。現整個園區黨工委擁有正式黨員67名(包含金海堂企業),1名預備黨員,10名入黨積極分子。近年來,園區黨工委以打造學習型黨組織為目標,深入企業一線、深入基層,不斷提高組織服務能力,擴大影響力和覆蓋面。園區黨工委領導班子團結奮進,真抓實幹,創新工作思路,發揮園區黨員先鋒帶頭作用,推動園區各項工作不斷向前發展。相信不久的將來,伴隨園區跨越式發展,園區黨工委將鑄造園區輝煌的未來,為黨旗添光彩。

經濟狀況

擁有完善的線下實體工業地產資源,有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全新商業模式的中工產業園區網統計表明,六景工業園區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04.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68萬元,占總收入的27.8%;畜牧業收入128萬元,占總收入的21.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40頭,肉牛22頭,肉羊100頭);林業收入66萬元,占總收入的11%;第二、三產業收入26.1萬元,占總收入的4.3%;工資性收入30萬元,占總收入的5%。農民人均純收入169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社區外出務工收入3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441人(占勞動力的23.3%),在省內務工106人,到省外務工335人。

自然資源

截至2010年底,六景工業園區耕地總面積125.29畝,(其中地104.29畝、田21畝)人均耕地1.2畝,主要種植甘蔗、蠶桑等作物,擁有林地228畝,,主要種植芒果等作物。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六景工業園區已實現通水 、通電 、通路 ,無路燈。全社區有 0戶通自來水,有 15 戶飲用井水,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100 %)。有 1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5戶;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15戶。

該社區到金塘鄉道路為通路;進社區道路為土路面;社區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3 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 13 公里,全社區共擁有汽車0輛,拖拉機 1 輛,機車6輛。

全社區建有沼氣池農戶11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4戶;建有小水窖 6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 0 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162畝,有效灌溉率為 90 %,其中有高穩高產農田地面積 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 畝。

該社區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為主,其中有 0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5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0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 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社區單位

六景工業園區內有三個市級單位(無線電研究所、民航幼稚園、房修二公司)及交道口辦事處、交道口房管所、東城綜合高中等單位,還有修理腳踏車、美容美髮、餐廳等大小商家共26個。其中近兩年建成並投入運營的東不壓橋菜市場給社區及周圍居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設在雨兒胡同及東不壓橋胡同的街道紅十字會主辦的衛生站,為社區居民預防疾病及健康保健帶來一定的保證。社區內民宅大多是明、清時代的四合院建築,文革後,尤其是1976年唐山地震前後,院內翻建、改建、臨建的大量增加,使大部分四合院格局受到破壞。目前保存較完整的所剩無幾,現有雨兒13號、乙10號、福祥5號、地東大街84號等院保存完好。其餘多數院內主房仍以明清建築為主體。胡同經幾年街道的進行整治(粉刷牆面、油漆街門、改造公廁等),外觀較為整潔,街面乾淨,使古都風貌重放光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