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六景工業園區

"高速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四位一體”的交通優勢,具備發展現代工業、物流業的先決條件。 南寧六景工業園區成立於2002年2月

簡介

南寧橫縣六景工業園區正式成立成立地2002年12月6日,2002年2月27日,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為自治區級開發區,2003年8月30日更名為南寧六景工業園區,繼續沿用自治區級開發區有關政策。南寧六景工業園區背靠大西南,面向粵港澳,位於“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經濟圈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交匯點上,區位優勢突出,交通便利,桂(林)(北)海高速、南(寧)廣(州)高速在此交匯;湘桂鐵路、黎欽鐵路穿境而過;黃金水道─鬱江流經園區,常年可通行1000噸級的船舶,上通百色、南寧,下達廣州、深圳、香港;園區離南寧國際機場僅有70公里的高速公路路程。高速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四位一體”的交通優勢,具備發展現代工業、物流業的先決條件。
南寧六景工業園區成立於2002年2月,同年12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為自治區級開發區。2010年1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六景工業園區列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11個重點產業園區之一。園區所在地六景鎮是全國重點鎮、廣西小康文明示範鎮。經過多年的發展,六景工業園區開發建設已經逐步走上快速發展的軌道。
一、區位優勢獨特優越
園區處於廣西中心位置,背靠大西南,面向東南亞,東接粵、港、澳及廣西東部發達地區,南臨北部灣沿海港口城市,西依廣西首府南寧市,北通柳州、桂林等重要城市,處在“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經濟圈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交匯點上,是大西南出海通道和南(寧)貴(陽)昆(明)經濟帶上的重要節點。
二、交通運輸便利快捷
園區交通網路四通八達,桂林至北海高速公路、南寧至廣州高速公路在此交匯,六景至欽州高速公路正在建設;湘桂鐵路、黎欽鐵路穿境而過,園區內設有兩個火車站;黃金水道—珠江水系的鬱江流經園區,上通南寧、百色,下達廣州、深圳、香港,現常年可通航1000噸級的船舶,正在開工建設的南寧港六景港區年最大吞吐量2640萬噸,預計2012年底一期工程竣工運營;園區到南寧國際機場全程高速約80公里的路程。園區高速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四位一體”的交通區位優勢,具備發展現代工業、物流業的先決條件。
三、規劃設計科學合理
2000年,由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對園區進行開發可行性論證,2001年,由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完成園區一期7平方公里總體規劃的編制,2009年底由廣西城鄉規劃設計院完成二期35平方公里總體規劃的編制,2010年5月由自治區北部灣辦、南寧市人民政府和橫縣人民政府共同委託江蘇城鄉規劃設計院開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六景工業園區概念性規劃》的編制工作,新規劃的面積約150平方公里。
四、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建園以來,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4億多元,為廣大客商投資置業提供了硬體的保障。其中,供水方面:園區目前日供水能力為1.5萬噸,基本滿足入園企業的用水需求,日供水能力4萬噸的自來水廠正在建設,計畫2011年2月竣工運營。污水處理方面:日處理2萬噸污水的污水處理廠正在籌建中,計畫2010年底竣工運營。供電方面:電力供應現在由園區110KV變電站和六景35KV變電站提供,服務南電項目的六景220KV變電站已經建成使用,將使園區的電力供應更加充足穩定。道路方面:園區“三橫三縱”主幹道路已經建成投入使用,一期路網基本完善。通信方面:園區內電信寬頻、行動電話網路全面覆蓋,信息傳遞暢通無阻。
五、招商引資成績顯著
自園區成立至現在,共簽訂項目投資契約73個,契約投資額350多億元,已經建成投產企業38個,在建項目25個,正在開展前期工作項目10個。引進的項目涉及農產品加工、繭絲綢加工、鋼結構製造、飼料生產、製漿造紙、電力、化工等產業,特別是從2006年開始先後引進了國電集團南寧電廠項目、南寧綠洲化工公司氯鹼項目、廣西勁達興集團漿紙項目、廣西永凱集團糖漿紙項目等自治區重大項目落戶園區,為園區打造千億元產業園區,增強發展後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六、產業布局日趨最佳化
結合南寧市對園區的發展定位意見,園區充分發揮現有的區位和資源優勢,按照“一區多園”的構想,規劃建設“三園一帶”即造紙產業園、化工產業園、絲綢產業園和港口經濟帶,建設一個以工業為主,倉儲物流業和商住業為輔的可持續發展的工業園區。一是依託橫縣豐富的甘蔗渣、桑枝資源,以廣西勁達興集團和廣西永凱集團為龍頭企業,引進包括紙品深加工、漿紙生產設備製造、流通市場等配套項目,規劃建設占地面積7000畝、漿紙生產年規模300萬噸的造紙產業園。二是依託橫縣豐富的桑蠶資源,以立盛公司、華冠公司等繅絲生產企業為龍頭,規劃建設占地面積1000畝的絲綢產業園,重點引進織造、製衣、印染項目。三是依託國電南寧電廠項目和南寧綠洲化工氯鹼項目,規劃建設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的化工產業園,重點引進配套北部灣大石化產業延伸的上下游精細化工項目。四是依託南寧港六景港區的建設,發展建設以倉儲、物流為主的港口經濟帶,帶動園區經濟發展,進而輻射到大西南、珠三角以及中國-東協自貿區。
“十二五”期間,南寧六景工業園區將以列入北部灣經濟區重點產業園區為契機,堅持“創新立園、項目興園、產業強園”的原則,圍繞“構築大平台,集聚大產業,引進大項目,培育大企業”的戰略,積極融入到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開發中,努力實現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率先發展、和諧發展!

園區定位

園區由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進行總體規劃,經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組織專家論證,園區的功能定位是:
空間功能定位——南寧市的工業衛星城;
經濟功能定位——工業為主,以物流業為輔,第三產業積極發展的現代工業園區;
社會環境定位——人居環境優美、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型工業園區
六景工業園區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加上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和加入“WTO”、“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盛會——“南博會”將每年在南寧舉辦等多重有利因素的催化,使得園區面臨著更大的發展機遇,蘊藏著無限商機。可以預見,六景工業園區必將成為新中國加入WTO後西南地區最具魅力“西部淘金地”。

區位優勢

六景工業園區所位於的南寧市有著明顯的區位優勢。
南寧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東鄰粵港澳,南臨北部灣,西接中南半島,處於泛北部灣、泛珠三角和大西南3個經濟圈的結合部,是大西南出海通道的樞紐城市、中國與東協合作的前沿城市,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南寧已建成較為完善的公路、鐵路、民航、水路立體交通網路。
南寧距出海港口欽州港104公里、防城港172公里、北海港204公里,距中越邊境重鎮友誼關210公里,高速路僅1~2個小時車程。廣西一半以上地級市已納入以南寧為中心的“2小時經濟圈”。連通周邊省市的高速公路網也基本形成。
鐵路方面,湘桂線、南昆線、黎湛線、南憑線、南欽線等12條鐵路在南寧交匯,與正在修建的泛亞鐵路聯網,可直通越南、泰國、新加坡等東協國家,是溝通中國—東協鐵路的樞紐;南寧至廣州高速鐵路已動工修建,預計2011年建成,屆時從南寧坐火車到廣州只需3小時。
航空方面,南寧正著力打造面向東協的區域性國際樞紐機場,目前有飛往北京、上海、廣州等35個城市的51條國內航線;有飛往香港、韓國首爾、清州和東協的曼谷、金邊、河內等城市的16條地區和國際航線。
水路上溯左江、右江可至中越邊境和貴州、雲南兩省,順流而下千噸級輪船可直達粵港澳。目前,廣西正著力打造西江億噸級黃金水道,南寧港被作為三大主要港口之一加快規劃建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