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47年

(圖)劉知遠劉知遠

公元947年是天福十二年

歷史紀事

(圖)遼永康王耶律阮遼永康王耶律阮

晉帝北遷

遼大同元年(947)正月,契丹滅晉後,降後晉皇帝石重貴為負義侯,遷晉帝及家人於大梁封禪寺,備受困窘、凍餒,準備將晉帝等遷往黃龍府(今吉林農安)。正月十七日,契丹以三百騎兵押送晉帝及太后等北遷,原晉權臣中書令趙瑩、樞密使馮玉等隨行。一路缺衣少食,晉舊臣或不敢進見或為契丹所阻。出塞之後,契丹不再供給,並強迫晉帝、太后拜遼太祖耶律億(阿保機)之墓,備受屈辱。晉帝、太后欲自殺,未果。遼永康王耶律阮(即後之遼世宗)想將晉帝留於遼陽。遼大同二年,晉太后遷往建州(今遼寧朝陽西南),次年晉帝亦遷至建州。建州劃五十多頃地給晉帝一行耕種,直至後周顯德(955——959)初,晉帝等尚生活於北方。

府州折氏朝後漢

党項折氏世代居於府州(今陝西府谷),州刺史、防禦史折從遠後唐後晉時都曾助中央王朝抵抗契丹。後漢高祖劉知遠河東稱帝,天福十二年(947)四月,折從遠入朝,避劉知遠諱改名從阮,後漢於府州置永安軍,析振武之勝州(今內蒙托克托南)及沿黃河與鎮屬之,以折從阮為節度使,賜功臣名號。乾佑元年(948),漢隱帝又加其特進、檢校太師。三年(950)三月,折從阮舉族入朝。四月後漢徙折從阮為武勝節度使(今河南鄧縣)。五月,又以折從阮之子府州蕃漢馬步都指揮使折德扆為府州團練使。

契丹北歸

契丹滅晉後,曾想長久地占領中原,然而未能實現,因其殘暴的統治激起中原人民的反抗。契丹見據守困難,遂生北歸之意。遼太宗大同元年(947)三月,遼太宗耶律德光以中原人難以治理為由,決意撤離大梁北返,這時遼準備北運的鎧仗在河陰(今河南鄭州北)被負責押運的武德行等搶走,並殺死契丹監軍,占據河陽(今河南孟縣),公開反叛遼國。耶律德光在北歸途中得知河陽之亂後,嘆息道,我有三處失策,活該天下叛我,一失為諸道括錢,二失為令契丹人打草谷(即以牧馬為名四處剽掠),三失為不早遣各節度使還其藩鎮。四月,耶律德光在北歸途中得病,暴死於殺胡林(今河北藁城西南)。當時正值盛暑,為防屍腐,隨從們剖開其腹,盛上數斗鹽,載之北去。中原人稱之為“帝羓”。這時漢人趙延壽自稱受皇帝遺詔,要統領南朝軍政大事,但鏇即被耶律阮發動政變推翻,耶律阮遂在耶律安搏與南、北院大王耶律吼、耶律斡等的擁戴下即帝位(是為遼世宗),繼續北歸。耶律阮即位引起述律皇太后的強烈反對,於是她於六月另立遼太祖之子耶律李胡為帝,發兵拒遼世宗一行,但最後耶律阮控制住了局勢。閏七月,遼世宗返回上京(今內蒙巴林左旗南),述律太后和耶律李胡投降,遼世宗把述律皇太后幽禁在遼太祖陵墓處。同時,自稱天授皇帝,並改元天祿,大赫天下

遼耶律德光卒,耶律兀欲自立

遼大同元年(947)、後漢天福十二年四月,遼太宗耶律德光北歸途中病死於欒城(今河北)殺胡林。時屬盛暑,為防屍腐,從者剖其腹,實鹽數斗,載之北去,南人謂之“帝耙”。遼耶律安搏與南、北院大王耶律吼、耶律斡等擁人皇王耶律信(突欲,即李贊華)之子、永康王耶律兀欲為親,是為遼世宗。六月,述律太后聞知遼世宗自立,另立遼太祖之子耶律李胡為帝,發兵拒遼世宗一行。排陣使李彥韜則降世宗。閏七月,遼世宗返上京(今內蒙巴林左旗南),述律太后、耶律李胡降,遼世宗幽述律太后於遼太祖之墓。九月,遼世宗上尊號為天授皇帝,大赦,改元天祿。

楚馬希范卒,馬希廣襲位

後漢天福十二年(947)五月,楚王馬希范卒。對繼立何人,楚大臣分為兩派。都指揮使張少敵、都押衙袁友恭以為馬氏諸子中武平節度使、知永州事馬希萼年紀最長,宜立之,否則難免不生事端;而長直都指揮使劉彥韜、天策府學士李弘皋、鄧懿文、小門使楊滌等則認為應立馬希范弟武安節度副使、領鎮南節度使馬希廣。馬希廣性格怯懦,不能自決,劉彥韜等人遂稱馬希范遺命,立馬希廣。七月,後漢以馬希廣為天策上將軍、武安節度使、江南諸道都統兼中書令、封楚王

雜譚逸事

桑維翰被殺

(圖)桑維翰桑維翰

後晉開運三年(946)、契丹會同九年十二月,契丹先鋒張彥澤入大梁,殺桑維翰。桑維翰(898——946),字國僑,洛陽人。後唐同光進士。後晉高祖石敬瑭節度河東,據太原反後唐,桑維翰參與其謀,並作書求援於契丹。當遼太宗耶律德光猶豫不決時,桑維翰力爭,促使耶律德光扶立石敬瑭為皇帝。後晉立國,桑維翰任翰林學士、中書侍郎平章事、樞密使等職,後出為相州節度使、晉昌節度使。天福七年(942)復為樞密使,封魏國公,不久即受冷落。桑維翰一貫主張後晉聯合契丹,與契丹修好。其死後,耶律德光還深表遺憾。

為帝,是為遼世宗。五月,世宗乘飲酒之際扣壓了趙延壽,使之隨歸北方。趙延壽於遼天祿二年(948)卒於遼。

恆州逐麻答

遼大同元年(947)、後漢天福十二年,遼世宗北上時以安國節度使麻答留守中京(即恆州,今河北正定)。麻答貪猾殘忍,捕村民,誣以為盜,推面、挖眼、斷腕、焚炙而殺之。七月,麻答派人督運於洺州(今河北曲周西南),洺州防禦使薛懷讓得知劉知遠入主大梁(今河南開封),殺遼使者,降後漢。遼留在恆州的兵力不足二千,而麻答命有司按一萬四千人供給,餘額盡入於己;又常懷疑漢人士兵,扣漢人士兵給養給胡兵,引起怨憤。八月,軍將何福進、李榮等人乘恆州出兵攻洺州,城中所留只有八百人,起義攻入軍府,占據甲庫,把武器發給漢族士兵及百姓,與遼兵作戰,推護聖左廂都指揮使白再榮為首。麻答走保北城,適值遼援兵入城,殺死漢民二千多人;起義士卒奮勇作戰,數千村民在城外助威,麻答等人逃往定州(今河北定縣),後漢復以恆州鎮國軍為鎮州成德軍。以白再榮為成德留後,白再榮貪虐,拘漢人事麻答者以取其財,恆州人稱之為“白麻答”。

杜重威叛漢

原後晉成德節度使(今河北大名東北)杜重威掌握重兵,後晉開運三年(946)抵禦契丹時,卻於陣前投降契丹,致使後晉亡國。後漢立國,杜重威內常疑懼,請遷鎮。後漢天福十二年(947)七月,後漢遷杜重威為歸德節度使,杜重威又拒不遷鎮,反而向留守恆州(今河北正定)的遼將麻答求援,麻答派楊袞率一千五百人赴之。閏七月,後漢削杜重威官爵,以高行周為招討使,慕容彥超副之,以討杜重威。後漢軍主副帥對攻城的意見不一致,九月,後漢高祖劉知遠親征鄴都(成德軍治所)。十月,後漢軍攻城,傷萬餘人,死千餘人,不克而止,城中將士因糧食漸盡多出降。劉知遠在大梁(今河南開封)時曾殺遼留戍大梁的幽州兵,此時隨楊袞增援的二千幽州兵助杜重威拒後漢軍,因此後漢久攻而不能克城。十一月,鄴都城中糧盡,杜重威開門出降,此時城中餓死者已占十之七、八。後漢殺幽州將校十餘人,放歸士卒;又殺杜重威牙將百餘人,以杜重威家資賞戰上。以杜重威為太傅兼中書令楚國公。後漢乾佑元年(948)正月,後漢高祖卒,蘇逢吉以遺詔收斬杜重威及其三子,磔屍於市。

南漢劉弘熙大殺諸弟及功臣

南漢中宗劉弘熙自應乾元年(943)弒兄自立,深忌諸王。當年五月,循王劉弘杲請求殺劉思潮等人以順人情,劉弘熙不許。劉思潮等反而譖殺了循王。至乾和二年(944)三月,劉弘熙派其弟中書令,都元帥越王弘昌謁陵,中途派人殺了越王。當年又幽弟齊王劉弼於私第,鴆弟鎮王劉弘繹於任所。乾和三年(945),殺弟韶王弘雅。又殺當初參預弒兄的劉思潮等四力士。左僕射王翷曾勸南漢高祖劉龍立越王,於是被貶為英州刺史,還未到任就被殺於途中,南漢朝野上下人人無以自保。與劉思潮等人一同弒殤章的陳道庠知劉思潮等被殺,不自安。特進鄧伸送他一部《漢紀》,陳道庠還不知何故,鄧伸說告訴他其中有誅韓信醢彭越之事,讓他好好看看。此事為劉弘熙所知,族殺二人。至乾和五年(947)九月,劉弘熙深恐諸弟及其子與之爭國,於同一天殺齊王、貴王、定王、辨王、同王、益王、恩王、宜王諸弟,並殺盡諸王之子。劉弘熙於離宮之中設鑊湯、鐵床、刳剔等刑具,號稱“生地獄”,殘虐無比。

吳越胡進思擅行廢立

吳越內衙統軍胡進思常干預政事,深為吳越王錢弘倧所惡。胡進思曾建議讓福州降將李孺贇(李仁達)回治所,後李孺贇復以福州降南唐,為吳越所殺,錢弘倧責備胡進思,胡進思更不自安。錢弘倧與內衙指揮使何承訓、內都監使水丘昭券謀逐胡進思,但又怕胡進思的勢力難制,一時猶豫未決。後晉天福十二年(947)十二月三十日,胡進思帥親兵入天策堂,正在宴請將吏的錢弘倧不能制,逃入義和院,被胡進思反鎖其中。胡進思矯詔迎立錢弘倧之弟、同參相府事錢弘倧為王,殺水丘昭券等人。

錢弘俶領吳越

後晉天福十二年(947)十二月,吳越內街統軍胡進思廢吳越王錢弘俶,迎立錢弘倧為鎮海,鎮東節度使,錢弘倧堅持保全兄長為條件,胡進思許。後漢乾佑元年(948)正月初五,錢弘倧即位,赦境內租稅;遷錢弘倧於衣錦軍私第,並遣匡武都頭薛溫護衛廢王。後胡進思詐稱命謀錢弘倧,為薛福所阻。胡進思也因此憂懼而死。八月,後漢以錢弘俶為東南面兵馬都元帥,吳越國王。錢弘俶(929——988),字文德,錢元瓘第九子。後晉天福四年(939)為內衙諸軍都指揮使、檢校司空。開運四年(946)三月出鎮台州。十二月為胡進思所立。宋開寶九年(976)朝於宋,太平興國三年(978)舉境歸宋,端拱元年(988)卒。謚忠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