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12年

公元712年孫佺襲奚,全軍皆覆,唐玄宗即位。杜甫同年出生。

簡介

公元712年是延和元年

歷史紀事

幽州大都督孫佺襲奚、契丹,至冷陘(今內蒙古巴林右旗西北),為奚族首領土完整李大酺所敗,被俘送突厥,為默啜所殺。七月,中宗制傳位於太子。八月,太子即位,是為玄宗。尊睿宗為太上皇。三品以上除授及大刑政由太上皇決定。大詩人杜甫誕生於河南鞏縣。

雜譚逸事

改元太極

景雲三年(七一二)正月十九日,赦天下,改元太極。按:本年改元三次,連同景雲,共有四個年號,“太極”僅用四個月。

金山公主和親,未成

先是景雲二年(七一一)三月,以宋王成器女為金山公主,許嫁突厥默啜子。太極元年(七一二)正月二十五日默啜子揚我支來,睿宗御安福門,以金山公主示之。不久,睿宗傳位,婚約竟中止。

薛訥徒為并州長史

幽州大都督薛訥鎮幽州十餘年,吏民安之;未嘗舉兵出塞,虜亦不敢犯。與燕州刺史李璡有隙,璡毀之於劉幽求,幽求薦左羽林將軍孫佺代之。太極元年(七一二)三月,以孫佺為幽州大都督,徙訥為并州長史。

改元延和

太極元年(七一二)五月十三日,赦天下,改元延和。延和僅三月。

孫佺襲奚,全軍皆覆

太極元年(七一二)三月,孫佺為幽州大都督以代薛訥。延和元年(七一二)六月,佺帥左驍衛將軍李楷洛、左威衛將軍周以悌發兵二萬、騎八千,分為三軍以襲奚酋李大酺。大酺於景雲元年(七一0)曾遣使貢方物,與中國本相安,與薛訥亦無忤。故將軍烏可利諫佺曰:“路險而天熱,由幽州往襲營州,必敗。”佺曰:“薛訥在邊十餘年,竟不能為國家恢復營州(今遼寧朝陽),今乘其無備,往必有功。”乃使楷洛帥騎兵四千前行,路遇奚騎兵八千,楷洛戰不利,待救。然佺怯懦,不敢救而引兵還,奚兵追之,唐兵大敗,佺背倚冷陘(山名,今朝陽南)列方陣以守。大酺使人謂佺曰:“朝廷已與我和親,今大軍為何而來?”佺謊稱“我奉命來撫慰,楷洛違令與你們作戰,我將斬之以謝過。”大酺曰:“既然如此,你有何信物可以證明?”栓蒐集軍中絹帛共萬餘段作為賞金,加上紫袍,金帶、魚袋等物賜給大佺,大佺也假說:“請將軍南歸,而不相擾。”佺軍已經喪膽,一聽後撤,隊伍大亂,奚軍乘勢追擊,佺與以悌被俘,全軍覆滅。大酺獻俘於突厥,默啜殺佺與以悌。唯楷洛、可利二人逃歸。

睿索傳位玄宗

延和元年(七一二)七月,彗星出西方,入太微,太平公主使術者謂睿宗曰:“彗星入太微,主帝座有災,皇太子將為天子。”(意思是說,太子將弒君篡位)睿宗不省,曰:“傳位避災,我意已決。”太子聞之,急馳入叩頭曰:“臣以微功,越過諸兄為太子,日夜不安,不知陛下為何急於傳位?”睿宗曰:“吾之所以得天下,皆汝之力,今帝座有災,故傳位於你,轉禍為福,你懷疑什麼?”太子仍苦辭,睿宗曰:“你是孝子,為何一定要等我死後在柩前即位呢?”太子只得流涕而出。二十五日,睿宗下詔正式傳位於太子。八月三日,玄宗即位,尊睿宗為太上皇。上皇自稱曰“朕”,命曰“誥”,五日一受朝於太極殿;皇帝自稱曰“予”,命曰“制”(武后名曌,音照,避“詔”而稱“制”),日受朝於武德殿。太平公主勸睿宗雖然傳位,仍宜主大事,故三品以上官任命及重大刑案仍取決於上皇,余皆決於皇帝。七日改元先天,赦天下。

新置渤海、恆陽、懷柔三軍

先天元年(七一二)八月八日於莫州北置渤海軍(今河北任丘),於恆、定州境置恆陽軍(今河北正定及定縣一帶),於媯、蔚州境置懷柔軍(今河北懷來、蔚縣之間),共屯兵五萬,以御奚、契丹。

劉幽求流封州

玄宗初即位,宰相多太平公主之黨,劉幽求與右羽林將軍張瑋謀以羽林兵誅之,使瑋密言於玄宗曰:“宰相竇懷貞、崔湜、岑羲皆公主推薦,日夜為公主謀畫,若不早誅,來日恐驚上皇。”玄宗深以為然。不料瑋偶泄其謀於侍御史鄧光賓,玄宗大懼,立報上皇定奪。先天元年(七一二)八月十九日,下幽求等於獄,有司奏言“幽求等離間骨肉,罪當死。”玄宗於上皇前言幽求有大功(誅韋後、立睿宗),不可殺。二十六日,流幽求於封州(今廣東封開縣)。崔湜遙囑廣州都督周利貞,使殺之。幽求路過桂州(今廣西桂林),桂州都督王晙預知湜與利貞之謀,留幽求不遣;利貞屢移文索幽求,晙不應。利貞上奏,湜屢逼晙遣幽求至流所;幽求亦謂晙曰:“公拒執政(指湜)而保流人,勢不能全,徒受連累。”因固請赴廣州。晙曰:“您所犯罪,並不能禁止朋友不與您往來,我即使因你而獲罪,也無所恨。”竟堅拒不遣。明年公主與湜死,幽求竟得免。

沙陀金山遣使入貢

西突厥大、小部族甚多,大者如鐵勒、薛延陀、阿史那,中者如拔野古、仆骨、同羅,小者如處月,處密,“沙陀”者,處月之別支,姓朱邪;“金山”即金莎山(阿爾泰山之南)。先天元年(七一二)十月,居金山之沙陀突厥遣使入貢。開元二年(七一四)十二月入朝。五代時,後唐、後晉,後漢之君皆出沙陀族。

奚、契丹寇漁陽

孫佺等為突厥默啜所殺,唐乃出宋璟為幽州都督。先天元年(七一二)十一月二十日,奚、契丹二萬騎寇漁陽(今河北薊縣),宋璟初至,閉城不出,虜大掠而去。是時唐西域及吐蕃界漸寧靖,而突厥、奚、契丹連歲滋擾,於是上皇誥遣皇帝巡邊,西自河、隴,東及燕薊,以朔方大總管、兵部尚書郭元振為右軍大都督,以并州長史薛訥為中軍大都督,以幽州都督宋璟為左軍大都督,選將練卒,整軍經武,以固邊防。

逝世

唐休璟

休璟名璇,以字行,始平人。舉明經高第,高宗時,累官靈州都督,陳方略,請復四鎮。聖歷中,都督涼州,大破吐蕃。累拜太子太師。以儒者號知兵,自碣石逾四鎮,其間綿延幾萬里,山川夷險,障塞之要,皆能言之,故行師料敵未嘗敗。卒謚忠。

宋之問

之問(六五六?至七一二)字延清,汾州人。武后時,累轉尚方監丞、左奉宸內供奉,以媚附張易之貶嶺南,逃歸。附武、韋,景龍中,官考功員外郎。後諂太平公主,以賕賄罪,左遣越州長史。睿宗時,流嶺南,賜死。之問工詩,與沈佺期齊名,世稱沈、宋。

武攸暨

延和元年(七一二)六月九日,右散騎常侍武攸暨卒,追封定王。攸暨,士棱孫,武后從侄,自右衛中郎將娶太平公主,中宗時積官至司徒。沈靜和厚,於時無爭,專自奉養,故武、韋外戚之禍迭起,攸暨皆不與。太平公主作亂,攸暨已先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