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56年

公元556年

公元556年西魏滅亡原為北周。是丙子年,太平元年。這一年宇文泰病死,終年五十歲,葬於成陵(今陝西富平縣北)。

大事件

(圖)公元556年香泉寺

公元556年,西魏權臣宇文護迫魏恭帝,禪位於宇文護的叔伯弟弟宇文覺。改國號為周,史稱北周。真正意義上的隋唐王朝的統一全國的步伐,就是從北周王國開始。

天津黃崖關長城遊覽區,始建於公元556年。

南北朝時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文宣帝高洋將章武縣、西章武縣撤消併入高城縣。當年高城縣治北遷至大留里,即今黃驊市舊城鎮舊城村。時高城縣屬浮陽郡,郡治在今滄縣東關。

公元556年,張彪拒陳武帝霸先,敗;陳武帝及文帝致書虞荔(在公元556年以後,會稽郡已平定)——因陳朝皇帝之迫切,更因為時局似乎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虞荔乃應命至首都。

童子寺燃燈塔在山西太原市西南20公里龍山上。寺為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僧宏禮禪師創建,相傳有二童子藏於此山隱修,見山石儼似世尊,遂鐫佛像,高於57米,因名童子寺。

霧靈山附近的長城始建於公元556年左右。

(圖)公元556年成陵

天寶七年(公元556年),自西河總秦戍築長城,東至於海,前後築長城東西共1500餘公里,每5公里設一戍,並在險要地方設定州、鎮凡25處,均駐兵防守。北齊西河郡治在今山西汾陽縣,“總秦戍”是鮮卑語軍戍的名稱,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北。

香泉寺始建於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為著名高僧稠禪師在魏離宮舊址上所建。

公元556年(天保七年)撤銷牟縣,轄地劃歸博平縣。

公元556年(北齊天保七年)廢相縣。

(圖)公元556年宇文泰

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廢除武邑郡,撤銷武遂縣併入武強縣。

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廢清苑入永寧縣,後改樂鄉縣。

公元556年8月,突厥襲破吐谷渾,至青海

侯安都是中國南方較早出現的參與朝政的歷史風流人物。在大平元年(公元556年)大敗齊軍。

成陵系文帝宇文泰與元皇后的合葬墓。始修於西魏恭帝元廓三年,公元556年,歷時十年。

出生名人

釋彥琮(公元556—610年),原名道江,隋代梵漢兼通、才華出眾的僧人。趙郡柏人(今河北隆堯西)人。俗姓李,生於西魏恭帝(拓跋廓)三年(公元556年),唐道宣《續高僧傳》卷二謂其家庭“世號衣冠,門稱甲族”。他先後參與譯經二十三部,百餘卷,皆由他作《序》冠於經首。大業六年(公元610年),琮圓寂,年僅五十四歲。

逝世名人

公元556年,宇文泰病死,終年五十歲,葬於成陵(今陝西富平縣北),後其侄宇文護擁立宇文泰長子宇文覺為帝,廢西魏恭帝元廊,改國號為周,史稱北周。追謚宇文泰為周文公。宇文泰(公元507—556年)字黑獺,鮮卑族,世為部落酋長。宇文泰堪稱是中國歷史上繼孝文帝元宏之後的又一位少數民族中的傑出人物。

歷史紀事

梁克吳興,殺杜龕。東方各郡完全平定。齊蕭軌、徐嗣徽等率兵十萬攻梁,渡江到蕪湖,進迫建康,陳霸先苦戰大破之,殺蕭、徐等。梁詔雜用古今錢。西魏仿《周禮》建六官。宇文泰死(五零七至五五六)。泰一名黑獺,鮮卑族。北周建國後,追尊為文帝。世子沉嗣,年十五歲。泰之侄護統理軍國事。是年歲末,宇文護迫魏恭帝禪位於周。魏亡。西魏三帝、二十四年,從拓跋珪建魏起,共十七帝、一百七十一年。齊從西河總秦戍(今大同西北)築長城,東至海,前後所築長三千餘里(西河應系西汾之誤。北齊時,離石屬西汾州。筑西汾即天保三年(五五二年)黃櫨嶺築城事)。

雜譚逸事

西魏建六官之制
西魏恭帝三年(五五六),大丞相宇文泰接受蘇綽、盧辯建議,開始仿照《周禮》官制,實行復古色彩的六官制度。早在大統年間(五三六至五五一),宇文泰就因為漢魏以來官制繁複,思革前弊,乃命關隴漢世族代表人物武功蘇綽、尚書令盧辯依周制改創官制,至恭帝三年始畢,乃命施行。次年,宇文泰宇文覺(孝閔帝)即位後繼續行用,成為北周王朝中央政府主要組織形式,直至隋文帝楊堅代周稱帝,於開皇元年(五八一)恢復晉以來發展形成的三省制度,六官之制才廢除。六官廠指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府機構。天官府,設大冢宰卿一人為長,小冢宰上大夫二人為副。北周初,五府總於天官,大冢宰成為百官之長,相當於宰相之職。後,武帝親掌軍政大權,大冢宰無權統轄五府,便成為宮廷事務總管。地官府設大司徒卿一人為長,小司徒上大夫二人為副,負責土地、戶籍、賦役等事務。春官府設大宗伯卿一人為長,小宗伯上大夫二人為副,負責禮儀、祭祀、曆法、樂舞等事務。夏官府設大司馬卿一人為長,小司馬上大夫二人為副,負責軍政、軍備、宿衛等事務。秋官府設大司寇卿一人為長,小司寇上大夫二人為副,負責刑法獄訟及諸侯、少數民族、外交等事務。冬官府設大司空卿一人為長,小司空上大夫二人為副,負責各種工程製作事務。

王僧辯餘部敗降
梁承聖四年(五五五),陳霸先自京口起兵,襲殺王僧辯。當年,僧辯部舊紛紛起兵拒霸先。未久,義興太守韋載降霸先。吳郡太守王僧智戰敗後巡歸吳興杜龕。太平元年(五五六),陳霸先遣陳倩、周文育合軍攻杜龕,龕酒醉戰敗被斬,王僧智等奔齊。東揚州刺史張彪素為王僧辯所厚,不附霸先,二月,陳倩、周文育輕兵襲會稽,張彪兵敗被斬。繼而,江州刺史侯瑱亦擁兵據豫章及江州,不附霸先。七月,侯瑱降。

陳霸先卻齊師
梁太平元年、北齊天保七年(五五六),北齊背約再次攻梁,遣儀同三司蕭軌等與梁降將任約、徐嗣徽合兵十萬入寇,出柵口(今安徽含山境),向梁山(今安徽當塗西南),被梁將黃叢率部擊敗,退至蕪湖。陳霸先遣部將沈泰、侯安都等領軍據梁山加強防禦,井以輕兵襲北齊之歷陽(今安徽和縣),俘萬餘人。五月,齊軍自蕪湖發兵攻丹陽(今當塗東北),至秣陵故治。徐嗣徽列艦,被梁軍擊敗。齊軍自方山(今江蘇江寧南)進及倪塘(今南京雞鳴山南),建康震駭。侯安都帥十二騎突入齊陣,生擒齊將乞伏無勞。六月,北齊軍先後從鐘山(今南京紫金山)、幕府山(今南京北)進攻建康,遭到梁軍抵抗。霸先遣錢明將水軍截擊齊人糧運,自己親自將兵斷齊軍要衝。齊軍處境危困,遂翻越鐘山,到達玄武湖西北,占據北郊壇。梁軍亦進至壇北,與北齊軍對峙。會連日大雨,平地水丈余,齊軍困於泥水中,懸鬲以炊。時四方壅塞,糧運不至,建康戶口流散,徵求無所。但江南百姓得知霸先軍隊缺糧,為保衛鄉土,家家晚間用荷葉裹飯,夾以鴨肉,慰勞軍隊。霸先軍得到人民支持,士卒奮勇。霸先率眾反擊,侯安都又自白下截擊,大敗北齊軍,斬獲數千人,擒殺徐嗣徽,俘蕭軌等將領四十六人,齊士卒溺水、踐踏致死者甚眾。此後。王僧辯殘餘勢力全部肅清;齊軍七零八落,敗回江北者,僅十之二三。霸先所獲北齊軍資器械,更不可勝數。

北齊修鄴三台宮殿
天保七年(五五六),北齊徵發丁匠三十餘萬修廣三台宮殿。三台在齊都鄴城(今河北磁縣南),為漢末曹操所築。此次修築,因其舊基而高博之,大起宮室及游豫園。次年,三台成,改台名銅爵曰金風,金獸曰聖應,冰井曰崇光。十一月,文宣帝高洋自晉陽至鄴,登三台,御乾象殿,朝宴群臣,並命賦詩。以新宮成,大赦,內外文武官普晉一大階。

西魏破陵州僚
原居廣西、貴州一帶僚人,於四世紀中葉自南而北進入巴蜀地區,分布於梁、益二州。至北朝中期,僚人種族滋蔓,人口增多。僚人中,與漢人雜居者成為郡縣編戶,居深山者,在世襲的“頭王”統治之下,尚處於奴隸制階段。宋以來,僚人屢次起兵反抗。南齊時,益州懼僚人進攻,州城北門“常閉不開”。梁武帝時,梁、益二州歲歲伐僚,掠賣僚人充作奴隸。西魏取得巴蜀地區後,向僚人用兵規模更大,每歲命隨近州鎮出兵討之,獲其丁口以充賤隸,遂引起僚人反抗。西魏恭帝三年(五五六),詔開府儀同三司、江州刺史陸騰討陵州(今四川仁壽)僚,僚人因山為城,攻之難拔。騰遂於城外之一方設聲東及諸雜伎,以示並無戰心。僚人果然棄其兵杖,甚者攜妻子臨城觀樂。騰見其無備,潛師從另外三面登城,諸僚惶恐,不知所為。騰縱兵擊討,大破之,斬首萬級,俘獲五千人。

梁改元
梁敬帝蕭方智紹泰二年(五五六),大敗進犯建康之齊軍。九月,改元,年號太平。以陳霸先為丞相,錄尚書事。

突厥、西魏聯軍破吐谷渾
西魏恭帝二年(五五五),突厥木桿可汗俟斤消滅柔然汗國殘餘勢力,進而欲向塔里木盆地擴張。三年,木桿可汗向西魏假道,經涼州襲擊吐谷渾。宇文泰命涼州刺史史寧帥騎隨其後,至番和郡(今甘肅永昌),吐谷渾可汗夸呂覺之,奔南山。木桿將分兵追之,史寧建議,樹敦、賀真二城乃吐谷渾巢穴所在,拔其根本,餘眾自散。時,吐谷渾可汗在賀真,使其征南王將數千人守樹敦(今青海共和)。木桿與史寧分兵出擊,至青海湖,木桿破賀真,獲夸呂妻子;史寧破樹敦,虜征南王。此役西魏與突厥獲珍物及雜畜甚多。

西魏宇文泰卒
西魏恭帝三年(五五六),宇文泰出巡至北黃河(今內蒙古後套烏加河),病,還至雲陽宮(今陝西淳化縣西北)卒。臨終,將朝廷權柄交其從子宇文護。宇文泰(五零七至五五六),小字黑獺(一作黑泰),其先出於匈奴,自後燕歸魏,徙居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北魏末,參加六鎮起義,後隸爾朱榮部將賀拔岳麾下,參與鎮壓義軍,成為賀拔岳得力輔佐。永熙三年(五三四),賀拔岳被殺,泰統其軍眾,東進據長安。魏孝武帝與高歡不睦,入關就泰,任泰為大將軍、雍州刺史並尚書令。不久,泰殺孝武帝,立元寶炬為帝。次年改元大統,是為西魏,泰任太師,大丞相、柱國大將軍,實際掌握著西魏大權。宇文泰軍事上與東魏多次交戰,主要依靠北鎮尤其是武川鎮人。大統三年(五三七)春,率精銳潛出潼關左面之小關,大敗東魏軍,東魏大將竇泰自殺。秋,於沙苑之戰中,以不滿萬人兵力,從容設伏,乘東魏軍輕敵不為行列,親自鳴鼓督仗,大勝,獲俘七萬。九年,邙山之戰,泰率軍黑夜登山進擊,高歡大敗,隻身逃遁。為集中力量與東魏爭強,泰與柔然妥協,以鞏固北方邊境。對於突厥,亦曾遣使通好。對南朝,泰則採取攻勢,先後奪取益州、荊州、雍州之地。廢帝二年(五五三),遣尉遲迥進軍散關,攻取益州。次年,遣于謹、宇文護率軍五萬攻江陵,擄獲大量財寶,又取百姓男女數萬口為奴婢,驅歸長安。立梁蕭詧為梁王,徙鎮江陵,為西魏控制下的傀儡。宇文泰注意屯田以資軍國之用,同時留心政務。大統元年,米納蘇綽建議,制定公文格式,以朱、墨兩色區別財政支出與收入,定出戶籍冊和臚列次年課役大數的計帳制度。七年,蘇綽制定六條詔書:清心、敦教化、盡地利、擢賢良、恤獄訟、均賦役,深得宇文泰重視。泰創立府兵制,擴大兵源,強化朝廷對軍隊的控制。其禮賢儒士,重用南士王褒、宗檁等人。並仿照周禮更改官制,恢復鮮卑舊姓。子宇文覺稱帝後追尊泰為太祖,諡文帝。

宇文護始總理國事
西魏恭帝三年(五五六),宇文泰卒,諸子幼弱,遺命宇文護監護。護命位素卑,在大司寇于謹支持下統理軍國大事。護小字薩保,武川人,宇文泰兄子。早年隨泰征戰東魏,屢建戰功,又與于謹南征梁江陵,晉封中山公。泰卒,欲乘泰之權勢及影響尚在之時奪取政權,遂於當年迫使西魏恭帝禪位於宇文覺。次年,宇文覺自稱周天王,建立北周。

北齊大並省州郡
齊天保七年(五五六)十一月,齊文宣帝下詔,並省豪強大族自立的州郡。魏末,豪傑糾合鄉里,因緣請託,各立州郡,離大合小,公私煩費,丁口減於疇日,守令倍於昔時。百室之邑,遽立州名,三戶之民,空張郡目。於是並省三州、一百五十三郡、五百八十九縣、兩鎮二十六戍,大大削弱了部曲強大的封、高、羊、畢等家族在地方上的勢力。

北齊修築長城
齊天保七年(五五六),廣築長城。西起西河(今山西汾陽)總秦戍,東至於海,前後所築,東西凡三千餘里,十里置一戍,其要害之處置州鎮,凡二十五所。

恭帝禪位
西魏恭帝三年(五五六)十二月,恭帝元廓禪位於宇文覺。當年十月,宇文泰卒,世子覺嗣位,時年十五。為太師、柱國、大冢宰,出鎮同州,封為周公。軍國大權掌握在宇文護手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