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59年

公元359年

公元359年,己未年(羊年);東晉昇平三年;前涼建興四十七年;代國建國二十二年;前秦永興三年,甘露元年;前燕光壽三年。

事件

公元484年,這支匈奴人擊退並殺死薩珊波斯皇帝佩羅茲,在波斯同盟發動的戰爭中嶄露頭角。這場戰爭始於公元359年,結束于波斯人攻取羅馬要塞阿米達(迪亞巴克爾)。公元三世紀,羅馬帝國開始走向衰落,到公元359年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仍以義大利羅馬為首都,巴爾幹半島與小亞細亞等地稱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

(公元359年)八月,燕青州刺史容慕塵令大將司馬悅明出兵泰山,擊敗晉泰山太守諸葛攸,復取山茌。《資治通鑑·晉穆帝紀》

人物

甘露(公元359年六月-364年)是十六國時期前秦政權前秦宣昭帝苻堅的第二個年號,總計6年。佛馱跋陀羅(公元359-429年),意譯為“覺賢”,著名禪師,翻譯家。北天竺迦毗羅衛人,俗姓釋迦,甘露飯王之後商。父名,達摩修利耶,早亡。佛馱跋陀羅五歲時,母亦逝世,成為孤兒,由外氏所養。他的從祖鳩婆利聽說他很聰敏,且憐其孤獨,因而接回度為沙彌。年十七,他以誦習為業;同學者數人,一月所學,他回度為沙彌。年十七,他以誦習為業;同學者數人,一月所學,他一日可以完成。其師驚嘆說:“賢一日,敵三十夫也”。年二十,受具足戒後,他:“修業精勤,博學群經,多所通達”。

佛馱跋陀羅青少年時代,即以禪律馳名,與同學僧迦達多同游罽賓。其時中國僧人智嚴亦到罽賓,欲請學德俱佳者到中國弘法,向罽賓國人諮詢適當的人選。有人介紹說:“佛馱跋陀者,出生天竺那呵利城,族姓相承,世尊道學,其童齔出家,巳通解經論,少受業於大禪師佛大先”並說他可以振維僧徒,宣授禪法。智嚴聞此,即懇請佛馱跋陀羅。他念其至誠,乃同意與其東歸。途經三載,從海路至肯州東萊郡(今山東省掖縣)登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