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9年

公元249年

公元249年,己巳年(蛇年);曹魏正始十年,嘉平元年;蜀漢延熙十二年;東吳赤烏十二年。

大事記

(圖)延熙十二年(249年)延熙十二年(249年)

中國:高平陵事件

發生在三國時期的魏國,是魏國建立以後的一次重大政變。事件源自曹魏宗室曹爽和司馬懿之間的權力鬥爭,最後以司馬懿罷免並殺害曹爽以及奪取大權而結束。

正始十年正月(249年),魏少帝曹芳拜謁高平陵,即明帝曹睿之墓,曹爽兄弟及其親信皆隨同前往,司馬懿乘機發動兵變,奉皇太后命令關閉洛陽所有城門,占據洛水浮橋。又任命高柔假節行大將軍事,接管曹爽的軍營;王觀行中領軍事,接曹羲的軍營,並上奏曹芳,宣稱持皇太后命令罷免曹爽兄弟。詔書傳至曹爽手中,曹爽即刻崩潰,不知如何反應。大司農桓范知道政變發生,不顧手下屬官勸阻,飛奔出洛陽城見曹爽,力勸其前往許昌,以皇帝為號召,擁兵抵抗司馬懿。侍中許允、尚書陳泰和殿中人尹大目則勸曹爽儘早投降。曹爽猶豫了一夜,最終決定放棄抵抗,認為雖然失去到權力,但以侯爵身份仍然能享受一輩子富裕的生活,於是請皇帝罷免自己,又派許允和陳泰向司馬懿認罪。曹爽兄弟罷官後回到府第。

事後,征查部門報告,說黃門張當供稱曹爽和何晏計畫謀反,於是曹爽何晏、鄧颺、丁謐、畢軌和李勝都被捕送廷尉判決,而桓范亦因誣告司馬懿謀反[2]而下獄,與曹爽等人一同處死,並且誅滅三族。

羅馬帝國:皇帝菲臘被造反的將領迪西烏斯殺死

其他:

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夏侯霸降蜀,姜維問之曰:“司馬懿既得彼政,當復有征伐之志不?”霸曰:“彼方營

(圖)公元249年建公元249年建

立家門,未遑外事。有鍾士季者,其人雖少,終為吳、蜀之憂,然非非常之人亦不能用也。”

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假維節,復出西平,不克而還。維自以練西方風俗,欲誘諸羌、胡以為羽翼,自隴以西可斷而有也。每欲興軍大舉,費禕常裁製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

249年,曹芳離開洛陽去祭掃魏明帝的墳墓高平陵,曹爽兄弟均跟從。司馬懿乘機上奏永寧太后,請廢曹爽兄弟,並率兵屯司馬門,控制京都。曹爽最終屈服,自請免去職務,不久被司馬懿定罪,夷滅三族。從此曹魏軍政大權落入司馬懿之手。

249年,司馬懿發動政變,曹爽被殺,夏侯玄被調離,郭淮成為征西將軍。夏侯霸心不自安,又與郭淮不和,遂逃入蜀國,在陰平迷失了道路,糧盡遇困。蜀國得知後,派人將他迎入蜀國。當初,張飛曾得夏侯霸從妹為妻,其女成為劉禪的皇后,故夏侯淵戰死後,張飛的妻子請求將其安葬。這次夏侯霸來投,劉禪親自釋放了他並說:“你父親是死於亂軍之中,不是我的父親親手所殺。”並厚待夏侯霸,任命他為車騎將軍。夏侯霸的兒子留在魏國,因夏侯淵的舊功免於死刑,被流放到樂浪郡。

公元249年,魏權臣司馬懿製造了“高平陵事件”,把曹爽兄弟和名士何晏、丁謐、李勝、畢軌、恆范等誅滅三族;此後,掌權的司馬氏又相繼誅殺了夏侯玄、李豐、張緝、高貴鄉公曹髦、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嵇康;

出生

石崇 已已 辛未 甲午 戊辰 公元249年8 月4 日辰時

逝世

(圖)公元249年建公元249年建

朱然(182—249),字義封,丹楊故鄣(今浙江安吉)人。三國時期孫吳重要將領,朱治的養子。

赤烏十二年(公元249年)朱然病情日漸嚴重,孫權日間減少膳食,晚上為之失眠,送給朱然的藥物和食物,都會相望送行。每次朱然派遣使者上報病情,孫權就會親自召見,親自詢問情況,來的時候賜予酒食,離開的時候送去布帛。自從創業以來的功臣患有疾病,孫權意之所鍾,呂蒙、凌統最為隆重,之後就是朱然了。三月,朱然病逝。孫權素服舉哀,為之感慟。子施績嗣。

全琮(198年-249年),字子璜,吳郡錢塘人,三國時東吳大臣。於《三國志·吳志》第十五卷〈賀全呂周鍾離傳〉中有傳。

曹爽(?-249年),字昭伯,譙(今安徽亳縣)人,是曹真的兒子,曹操侄孫。

何晏,字平叔,南陽宛(今河南南陽)人,生年似在漢獻帝興平二年(195年)前後,卒於正始十年(249年),三國時期玄學家。

馬忠(?-249年),字德信,巴西閬中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將領。

令狐愚(?-249年),本名浚,字公治,籍貫不詳。三國時曹魏將領,曹魏太尉王凌的外甥。

阿拉伯人菲利普,全名為馬爾庫斯·尤利烏斯·菲利普(Marcus Julius Philippus Arabs,204年—249年)羅馬帝國皇帝,在244年至249年統治羅馬帝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