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

公元208年

曹操攻占荊州建安十三年(208)七月,曹操親率大軍南征荊州(今湖北襄樊)。 曹操召馬騰入朝建安十三年(208)六月,曹操準備南征劉表。 劉表死建安十三年(208)八月,劉表病死。

公元208年是農曆戊子年(鼠年);東漢建安十三年。

大事記

(圖)曹操曹操

1 208年1月曹操至北方還鄴城,遺使送黃金璧玉給匈奴,贖回蔡琰(文姬)。
2 208年1月曹操於鄴城建玄武池訓練水師。
4208年1月孫權率軍西征黃祖,成功斬殺黃祖。

3 208年5月曹沖患急病死去了。
5 208年6月漢室罷三公,再次設定丞相、御史大夫。癸巳日,由曹操擔任丞相。
6,208年7月曹操開始南下,進攻荊州的劉表
7 208年8月劉表病逝,其二子劉琮繼位。至9月,曹軍到達新野,便向曹操投降。
8 208年10月劉備棄城南逃至夏口,與孫權結盟。
9 208年11月甲子日,赤壁之戰。11月甲子日(12月7日),周瑜率孫軍火燒曹操船隊,與劉備軍大敗曹操,史稱赤壁之戰。
10 208年12月周瑜乘勢進攻南郡,而孫權則親自圍攻合肥;劉備亦奪取荊南四郡。史稱合肥之戰。
11 司馬懿的長子司馬昭的哥哥司馬師出生
12 孔融為曹操所忌,枉狀構罪,下獄棄市。
13 華佗被曹操押回許昌處決(傳聞)
14 文姬於公元208年4月4日(漢建安十三年三月初一日)重返家園,後再嫁屯田都尉董祀。奉命撲蔡邕的散佚典籍,憶寫400多篇,文無遺漏。有五言及騷體《悲憤詩》各一首傳世,傾吐亂離之苦及歸漢時母子別情,哀怨激憤,是東漢末年戰亂生活的真實寫照。

出生

司馬師(208~255)即晉景帝晉武帝司馬炎的伯父。中國三國時期魏大臣。字子元。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司馬懿長子。西晉奠基人之一。司馬師沉著堅強,且有雄才大略,與夏侯玄、何晏齊名。魏景初年間,拜散騎常侍,累遷中護軍。曾與其父司馬懿謀劃誅殺曹爽,以功封長平鄉侯食邑千戶,鏇加衛將軍。司馬懿死後,以撫軍大將軍輔政,獨攬朝廷大權。魏嘉平四年(252),遷大將軍,加封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制定選拔官吏的法規,命百官推薦賢才,整頓綱紀,任命文武大臣使各有職掌,朝野肅然。司馬師也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曾用計大敗吳將諸葛恪。正元元年(254),魏帝曹芳與中書令李豐等密謀除司馬師,事情泄露,司馬師殺死參與者,迫太后廢掉魏帝曹芳,從太后命以高貴鄉公曹髦為帝。次年,司馬師親率兵平定毌丘儉、文欽之亂,途中病死。晉朝建立後,追尊為景皇帝。廟號世宗。

逝世

(圖)華佗華佗

華佗,東漢末年著名醫師(145年出生)。 華佗(生卒年不詳),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市)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師。與董奉、張仲景史稱為“建安三神醫”。據《後漢書‧方術列傳下》及《三國志‧方技傳》,二書都說華佗年近百歲,但亦保持壯容,《後漢書》甚至說“時人以為仙”。
孔融,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153年出生)。孔融(153年-208年),字文舉,東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首。他是孔子的二十世孫。由於曾任北海相,亦稱孔北海。與大學問家蔡邕交往密切。漢獻帝建都許昌後,孔融任少府,曾被封為太中大夫。為人恃才負氣,言論往往與傳統相悖,並多次反對曹操的決定,如反對回復肉刑、反對曹丕私納袁紹兒媳婦甄氏、嘲征烏桓、反對曹操禁酒。再加上他忠於漢室,上奏主張“宜準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內,不以封建諸侯”來增強漢室實權,此舉更是嚴重激怒了曹操。因此,在公元208年,孔融被曹操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殺之,株連全家。
曹沖,曹操之子(196年出生)。曹沖(196年-208年),字倉舒,中國後漢、三國時代人物,是曹操兒子之一,由環夫人所生。曹沖為人仁厚,通情達理。當時魏國由於經常發生戰爭,所以採用嚴刑峻法來約束人民。
劉表,東漢末年群雄之一。 劉表(?-208年),字景升,山陽高平人,身長八尺余(約1.86米),姿貌溫厚偉壯,是東漢末期的一個割據諸侯。其先祖是西漢魯恭王劉余。207年曹操在穩定了中原的局勢後開始向南方發展。荊州成為他的第一個進攻目標。劉表雖然能夠在荊州建立一個割據勢力,但面對曹操的軍隊卻無法保護他的疆域。次年劉表病重身亡,他的兒子和繼承人劉琮投降曹操。
黃祖,劉表麾下將領。黃祖(?-208年),東漢末年政治軍事人物。黃祖乃荊州牧劉表之部下,同時也是江夏太守。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孫堅北征劉表,劉表派黃祖去抵抗孫堅的部隊,黃祖在樊、鄧之間決戰,黃祖不敵,退入峴山,孫堅乘勝追擊,黃祖士兵在峴山的竹林中埋伏,孫堅被流矢所殺。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孫權第三次西伐黃祖,黃祖被殺。雖消滅了黃祖,但孫權僅能占領江夏南部,因為劉表的長子劉琦仍能及時到達江夏守衛江北江夏
陳登(170年-208年),字元龍,在廣陵地區有素有威望名聲。曾經擔任伏波將軍的官位,年三十九卒。陳登忠心為主,為人爽朗,性格沈靜,有深謀大略,年輕時,有扶世濟民之志。博覽群書,為人文雅有文藝氣質,舊書跟文章,都能融會貫通。陳登很愛吃生魚片,因為過量食用而得腸道傳染病及寄生蟲一類的重病,後經名醫華佗醫治才康復。但他康復後仍然繼續吃生魚片,終因為貪吃生魚片而死。

歷史紀事

孫權擊斬黃祖
建安十三年(208)春,孫權採納降將甘寧的建議 ,發兵進攻駐守夏口(今湖北漢口)的劉表大將、江夏太守黃祖。黃祖見孫權來攻,且蒙沖戰船橫於沔口(漢水入長江處),下用棕櫚大繩系以巨石將船固定於水面,上以弓弩手千名交叉發射,封鎖水路。孫權軍至沔口,受阻不能前進。於是孫權將領董襲、凌統各率敢死隊百人,披重甲,乘大型戰船,沖入敵陣,董襲親自用刀斬斷二支敵人固定戰船的大繩,蒙沖戰船流動,道路讓開,孫權大軍隨之而進。黃祖又命都督陳就率水軍迎戰,孫權部將呂蒙身先士卒,親手斬殺陳就,孫權軍水陸並進,遂攻占夏口。黃祖倉惶逃跑,被追兵殺死,孫權命令軍士屠城,劫獲百姓數萬口而還。

曹操自為丞相
建安十三年(208)六月,曹操為了加強自己對朝政的控制,下令廢止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公,恢復西漢時的丞相、御史大夫制度。曹操自己出任丞相,並繼續擔任冀州牧。這樣,曹操不僅在事實上,而且在名義上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曹操攻占荊州
建安十三年(208)七月,曹操親率大軍南征荊州(今湖北襄樊)。八月,荊州牧劉表病死。劉表在世時,偏愛小兒子劉琮,長子劉琦為免於禍,請求出任外職,劉表以其為江夏太守。劉表既死,其妻弟蔡瑁等人擁戴劉琮出任荊州牧。荊州人士見曹操大軍將至,便勸劉琮投降曹操。劉琮同意。九月,曹操至新野(今屬河南),劉琮遣使奉送降表,迎曹操入荊州。時劉備屯於樊城(今湖北襄陽北),聽說劉琮投降曹操,急忙率軍向江陵(今屬湖北)撤退。江陵是荊州重鎮,儲存有大量軍用物資。曹操在進軍路上聞知劉備動向,怕江陵落入其手,乃親率輕騎五千從襄陽追趕,一天一夜行三百餘里,終於在當陽長坂(今湖北當陽東北)將劉備追上,隨之大敗劉備。劉備率數十騎逃走,後與大將關羽、劉琦合兵一處,退至夏口(漢水入長江處,即今湖北漢口)。曹操占據江陵。至此,荊州八郡中的江北南陽(今河南南陽)、章陵(今湖北棗陽東)、江夏(今湖北黃岡西北)、南郡(江陵)四郡皆被曹操占領。曹操占據荊州後,為拉攏青州刺史,又收容荊州軍隊七、八萬人。至此,曹操所部兵力到二十多萬,實力大大增強。於是準備進攻江南,消滅劉備、孫權,統一天下。

赤壁之戰
建安十三年(208)十二月,曹操在奪取荊州(今湖北襄樊)後,寫信恐嚇孫權說,現我有水軍八十萬,將與將軍令獵吳地。隨後準備沿江東取夏口(今湖北漢口),消滅劉備。劉備派謀士諸葛亮過江拜見孫權,希望兩家聯合共抗曹軍。由於曹操南進的共同威脅,孫權調集三萬軍隊,派大將周瑜、程普為正、副統帥,與劉備的二萬軍隊組成聯軍,抗擊曹操,於是赤壁之戰爆發。曹操大軍自江陵沿江東下,至赤壁(今湖北嘉魚東北,在長江南岸)和孫、劉聯軍遭遇。二軍小戰,孫、劉軍獲勝。曹操移軍烏林(今湖北嘉魚西,在長江北岸),與對方隔江以峙。此時,周瑜聽說從將領黃蓋建議,使用詐降之計,使黃蓋率小型戰船十艘,上裝滿柴草,再灌以膏油,假稱投降,向北岸曹營駛進。至距曹營二里時,各船一起點火,藉助風勢,直向曹操水軍衝去。曹軍船隊起火,隨即蔓延至北岸營寨。周瑜率大隊水軍乘勢從南岸進攻,曹軍大敗,舟船全部被燒。曹操率軍從華容道(今湖北監利西北)陸路撤回江陵。孫、劉聯軍水陸並進,追至南郡(治江陵)。曹操見大勢已去,又值疾病流行,很多人染病而死,乃命大將曹仁、徐晃鎮守江陵、樂進鎮守襄陽,自率大軍北撤回師。赤壁之戰遂以曹操的失敗而告結束。

周瑜大敗曹仁
建安十三年(208)十二月,周瑜在擊敗曹操後,率兵數萬屯於長江南岸,派大將甘寧率軍攻占夷陵(今湖北宜昌東南)。時曹操大將曹仁鎮守江陵(今屬湖北),派兵圍攻甘寧。甘寧向周瑜求救。周瑜留部將凌統鎮守南岸,與曹仁對峙,親率大軍往援與甘寧內外夾擊,大破曹仁,繳獲戰馬三百餘匹。周瑜得勝之後,乘勢渡過長江,屯軍北岸,準備攻取江陵。

孫權圍攻合肥
建安十三年(208)十二月,孫權親自帶兵包圍曹軍鎮守的合肥(今屬安徽),進攻百餘天,城不能下。第二年三月,曹操率軍來救,駐軍譙(今安徽毫縣),孫權見曹操救兵到,撤圍而回。

劉備攻占荊州四郡
建安十三年(208)十二月,劉備聯合孫權擊敗曹操後,遂表劉表之長子劉琦為荊州刺史,自己帶兵平定荊州在江南的武陵(今湖南常德西),長沙(今湖南長沙西)、桂陽(今湖南郴縣)、零陵(今湖南零陵北)四郡,四郡太守皆降。劉備以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使其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以偏將軍趙雲領桂陽太守。至此,劉備占領了荊州八郡中的江南四郡。

文化紀事

孔融逝世
建安十三年(208)八月,孔融被曹操以“大逆不道”的罪名處死,其妻子、子同時被殺。孔融(152—208),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孔子二十代孫。自幼聰明好學,博覽群書。年十六,因接納黨人張儉事發,與其兄孔褒爭赴牢獄,大為時人稱頌。後辟司徒楊賜府,先後任待御史、司空掾、中軍侯、虎賁中郎將、議郎等職。因得罪權臣董卓,被派到黃巾軍最活躍的北海國(今山東昌樂西)擔任國相。曹操遷都於許,征孔融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拜太中大夫。也融恃才負氣,見曹操專利朝政,漸露簒權之心,屢次因事嘲笑侮辱曹操。曹操以孔融名滿天下,隱忍不發,但心中漸起嫌忌之心。建安十三年,孔融終於被曹操捏造罪名殺掉。孔融很有文才,著有詩、頌、碑文、論議、表、檄、書記等二十五篇,是建安時期著名的文字 家,名列“建安七子”。

蔡文姬歸漢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使使者周近持玄玉壁出使匈奴,贖回流落匈奴十二年的才女蔡文姬。蔡文姬為漢末名士蔡邕之女。早年被匈奴擄走,曹操與蔡邕素來相好,見其漢有後嗣,乃將蔡文姬贖回,嫁與屯田郡都尉董祀為妻。蔡文姬著有《悲憤詩》、《胡笳十八拍》等作品。

華佗撰醫書
華佗一名旉,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漢末舉孝廉不就,精通醫學,兼擅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尤以外科著稱。曾用麻沸湯麻醉病人,然後施行腹部外科手術,反映了當時我國外科手術及麻醉技術所達到的高超水平。游醫四方,名滿天下。曾總結自己的醫療以驗,著書一卷。曹操患頭風,召佗往治,雖有療效,終未根治。佗又藉故避雲,操怒,捕佗下獄,於建安十三年(208)處死。佗在獄中自知不免一死,以所著醫書授獄吏,請他傳世救人,吏畏法不敢接受,佗索火焚之,書竟失傳。

雜譚逸事

曹操召馬騰入朝
建安十三年(208)六月,曹操準備南征劉表。為防止後方生亂,命議郎張既勸馬騰放棄軍隊入朝為官。馬騰最初答應,隨即又生疑慮,在張既的不斷催促之下,馬騰將軍隊交其長子馬超統帶,單身至京師許都(今河南許昌)。曹操以馬騰為衛尉,又將其家屬盡數徙至自己的大本營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作為人質,只有馬超繼續留在關中。這樣,曹操得以控制了關中比較強大的馬騰這股勢力。

劉表死
建安十三年(208)八月,劉表病死。劉表(142—208),字景升,山陽高平(今山東魚台東北)人,東漢宗室。年輕時便知名於世,被時人列為“八顧”之一,黨錮解禁,劉表以大將軍何進掾屬遷北軍中侯,初平元年(190),任荊州刺史。時江南宗越正盛,道路不通。劉表乃招納當地人蒯通、蔡瑁等人為幫手。後用蒯通之計,以得誘殺宗越首領十五人,然後撫剿兼施,平定宗越,遂占據荊州,改以襄陽(今湖北襄樊)為州治。劉表經營荊州多年,其境域南接五嶺(越城、都龐、萌渚、騎田、大庚五嶺,在今湘、贛、粵、桂等省區邊境),北據漢川,地方數千里,擁有精兵十餘萬。荊州民俗好爭鬥,劉表招誘有方,恩威並用,境內清平,人民安居樂業;又開辦學校,招納人才,於是荊州大治。劉表無意兼併天下,對中原諸侯的爭鬥採取觀望態度,雄踞荊州近二十年無所作為,於建安十三年病死。

賀齊攻破丹陽起義
建安十三年(208),丹陽郡(今安徽宣城),黟(今屬安徽)、歙(今屬安徽)二縣百姓起義。黟縣義軍首領陳仆、祖山等率二萬餘戶,歙縣義軍首領全奇、毛甘各率萬餘戶屯聚深山之中。孫權命威武中郎將賀齊進討。賀齊先攻陣仆、祖山所部義軍,見山勢險峻,易守難攻,乃召募輕捷善於登山者多人,於隱蔽處執錢戈攀登而上,然後以布匹連線將將戰士百餘人繫上,分布四面,嗚鼓角虛張聲勢,義軍驚慌失措,守路者四散奔走,賀齊遂率大軍上山大破義軍,隨即將義軍全部平定。

郭嘉屢建奇謀
建安十二年(208),郭嘉病死。郭嘉(170—208),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初投袁紹,後經荀彧引薦,歸附曹操,為司空軍祭酒。郭嘉多智謀,從曹操東征西討。屢次幫助曹操決斷,制定部署克敵制勝。曹操征呂布時,呂布固守,曹操士卒疲憊,意欲退軍,郭嘉力勸曹操乘勢一鼓作氣,終於擒殺呂布。官渡之戰前,郭嘉為曹操分析袁紹有十敗,己方有十勝之理,曹操深以為然,最後得於戰勝袁紹。曹操攻破袁紹,郭嘉又勸曹操對其二人緩而攻之,使其自相殘殺,然後再乘機除掉,後遂因此計消滅袁尚兄弟。曹操征烏桓,郭嘉也參與其謀,並建議採取出其不意的戰法,終於大破烏桓,郭嘉因屢建奇謀,得封洧陽亭侯,食邑百戶。建安十三年,郭嘉從征烏桓還師後,病死。曹操對郭嘉甚為器重,郭嘉死後第二年,曹操大敗於孫權、劉備聯軍後,感嘆地說,郭嘉如果活著,一定不會讓我落到這個地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