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40年

公元240年魏國改年號為正始,曹芳即位後由大將軍曹爽、太尉司馬懿共同輔政。

歷史年表

皇 帝 年 號 公元日期 乾支日期
大帝孫權 赤烏三年 公元 240年 庚申年
齊王曹芳 正始元年 公元 240年 庚申年
後主劉禪 延熙三年 公元 240年 庚申年

大事記

1.吳大帝赤烏三年 全琮時為大都督,與魏將王凌戰於芍陂,形勢不利,魏兵乘勝陷沒五營將秦晃(秦兒)軍,顧譚弟顧承與張休本俱北征壽春,見魏軍陷陣,便奮擊之。顧承與張休遂遏止住魏師。時全琮群子全緒、全端亦並為將,見敵軍停下,便進而追擊,王凌軍遂退。論功行賞,朝廷以為駐敵之功大,退敵之功小,於是張休、顧承並為雜號將軍,而全緒、全端等人只為偏裨而已。全琮、全寄父子殊恨。《吳錄》曰:全琮父子屢言芍陂之役中,是典軍陳恂偽增張休、顧承之功,而張、顧二人又與陳恂通情。結果張休、顧承遭徙。
2.赤烏三年(公元240年),孫權命左台御史郗劍開鑿建業西南自秦淮抵宮宛倉城的運河,名運瀆。
3.公元240年魏國改年號為正始,曹芳即位後由大將軍曹爽、太尉司馬懿共同輔政。
曹芳是魏明帝的義子,但自小在宮中成長的曹芳,出生來歷一概不詳。《魏氏春秋》記載,曹芳應該是任城王曹楷之子。魏青龍三年,封為齊王,公元239年被立為太子,當年登基即帝位,年僅八歲。改年號景初,公元240年改年號為正始,即位後由大將軍曹爽、太尉司馬懿共同輔政。魏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件,罷廢曹爽(之後滅三族),獨掌軍國大權,改年號為嘉平。司馬懿死後,其子司馬師把持朝政,曹芳聯合李豐、張緝、夏侯玄等意圖罷除司馬師,改立夏侯玄為大將軍,三人被司馬師搜出“衣帶詔”,腰斬滅族。公元254年,曹芳被司馬師廢去帝號,貶為齊王,另立曹髦為帝。司馬師、司馬昭相繼掌權。晉國立國後封為邵陵縣公,死後謚“厲公”。
4.魏明帝曹詔封卑彌呼為“親魏倭王”,賜以金印、紫綬,還賞賜了很多物品,並於正始元年(公元240年),由魏國使者送到倭奴國。這是魏國使者第一次踏上日本列島。
5.創始人摩尼(216一276年),大約在公元240年在兩河流域宣傳諾斯替教學說,這種學說是基督教祆教佛教學說的綜合與提高。
6.公元240年,諸葛亮率兵攻打郝昭軍營,架起雲梯衡車以臨城下。郝昭將捆綁有火把的箭射向雲梯,把雲梯點燃,將爬上雲梯的將士全都活活燒死。這是火箭一詞最早出現。此時的火箭實際上就是帶火的箭,即在弓箭上綁上柴草,澆上油,點燃後用弓射出,只是火和箭的機械結合。

逝世

公元240年,鄂病逝。

鄂爖

字:鎢蒂

終屬:魏

性別:男

籍貫:西藏

容貌:身長八尺

官職:都尉,虎烈將軍

爵位:邯鄲侯(趙侯)

生卒:160年—240年

子女:鄂文、鄂武

曾效力過的勢力:何進,公孫瓚,袁紹

個人介紹:鄂爖是西藏人。公元184年,黃巾軍張角起義,他從西藏趕到洛陽,投靠了何進。在接近30次和黃巾軍戰鬥,屢戰屢勝,被朝廷封為“都尉”。

公元189年他投靠了北平太守公孫瓚。後來何進被殺,董卓專權。他參加了18路反王討伐董卓的戰爭。隨後投奔袁紹,與田豐成為知己。在田豐的幫助下,他學習兵法,變得智勇雙全。公元200年,袁紹曹操展開官渡之戰。他見曹操深謀遠慮,手下將士個個忠心耿耿,便投靠了曹操。和許攸一起向曹操獻計:“偷襲袁紹的糧道。”立下獻計之功,被曹操封為“虎烈將軍”,鎮守官渡。公元208年,曹操度過長江,攻打割據在江東的孫權。鄂爖也前去幫助曹操,在周瑜火燒赤壁那時,他奮力保護曹操,殺出重圍。遇到東吳猛將周泰,大戰10回合左右,周泰抵擋不住,敗了下來。曹操曾經說過:“典韋乃將才,鄂爖是帥才。鄂爖不但機智過人,而且武力絕不在典惡來之下。”立即封鄂爖為邯鄲侯,賜予趙地。從此,鄂爖乃趙國之軍,定都邯鄲,稱邯鄲侯(又:趙侯),從此不再戰鬥。公元240年,年僅81歲的他病逝。鄂文,鄂武兄弟向朝廷請奏,告老還鄉。

傳說:公元240年,鄂爖病逝。據說他的靈魂漂流隨著時光漂流到了幾百年前(公元前200年)前。那時候是西漢時期,他變成了一個道人,來到長安城,會見到了漢高祖劉邦。他對劉邦說:“我乃魏國大將軍趙地邯鄲候鄂爖是也,因死亡,靈魂漂流到過去400年前。”劉邦不相信,以為他是瘋子。鄂爖說:“你不信,那我告訴你五年後,你將死於長安長樂宮。隨後,幾年,西漢呂后專權,西漢將處於立嗣之爭的局面,直到你的兒子代王劉恆為帝。劉邦聽後,火氣沖天,命令武士將鄂爖斬首,鄂爖突然化作青煙消失。果然,五年後劉邦病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