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4年

公元前44年

公元前44年,丁丑,初元五年。初元五年(前44)四月,元帝因關東連年災荒,下令罷廢鹽鐵官、常平倉、北假(今內蒙古河套以北、陰山以南地區)田官及齊三服等一同廢罷。元帝下詔博士弟子不限員,以廣學者。令民有能通一經者,免除本人徭役。又令省刑罰七十餘事。

歷史紀事

貢禹上疏言得失

(圖)漢元帝漢元帝

貢禹為琅邪(今山東諸城)人,字少翁。家貧。以明經德行征為博士。歷任涼州刺史。河南令。元帝時,征為諫大夫,以年歲不登,郡國多困,乃上疏奏請減損乘輿服御器物。元帝遂令大仆減食谷馬,水衡減食肉獸,省宜春下苑與貧民,又罷齊三服官。初元五年(前44),為御史大夫。數言得失,要求元帝選賢能,誅奸臣,罷倡樂,修節儉。又奏請元帝令民產子七歲乃出口錢,以減輕役。

罷三服官

西漢時,齊、魯一帶絲織業發達,政府在齊郡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臨淄鎮北)和陳留郡襄邑(今河南睢縣)兩地設定服官,為皇室專門製作高級絲織服物。襄邑服官刺繡好於機織,主作皇帝禮服。臨淄服官則機織勝於刺繡,主作宮廷所需的其它衣料;春獻冠幘徙(方目紗)為首服,紈素(絹)為冬服,輕綃(輕紗)為夏服,故臨淄服官又稱齊三服官。齊三服官主管有長、丞。織工主要徵用民間工匠和女工,產品質量較好。西漢前期進獻數量尚少,每年費錢數億,耗費很大。經貢禹奏請,元帝乃於初元五年(前44)下詔停罷。不久,又被恢復。哀帝綏和二年(前7)又詔齊三服官止作勿輸,但實際未完全罷止

置博士弟子不限員數

武帝時初設博士弟子,限員五十,昭帝時舉賢良文學,博士弟子增員至百人,宣帝末又增一倍。元帝初元五年(前44),又詔能通一經者皆免賦役,博士弟子不限員數,以鼓勵學者

郅支單于殺漢使

郅支單于怨恨漢朝扶助呼韓邪單于,故困辱漢使江乃始等;又遣使者入漢求其侍子。初元五年(前44),元帝遣衛司馬谷吉等護送郅支單于侍子回國。既至,郅支單于殺谷吉等人。郅支單于自知得罪漢朝,又聽說呼韓邪單于日益強大,恐遭襲擊,就想遠走。此時康居王數為烏孫所困,遂與諸翕侯商議,以為匈奴大國,烏孫曾服匈奴,現在郅支單于困厄於外,可迎置東邊,與其合兵攻滅烏孫,以其地與郅支單于所居。於是,康居王派使者見郅支單于。郅支單于得知來意後十分高興,就與康居結交,引兵而西。至康居後,康居王以女妻郅支單于之威以脅迫西域諸國。郅支單于多次借兵攻擊烏孫,深入赤谷城,殺掠人民,驅趕畜產而去。又遣使現大宛等國進貢物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