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4年

公元44年

公元44年是漢朝歷史上風雲突變的一年,這一年吳漢病篤、匈奴入侵、劉秀病重、金穴崛起。風雲變幻,不見當年事。

歷史紀事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廢郭聖通為中山王太后,進其次子劉輔為中山王,二十年(公元44年)中山 王劉輔改封為沛太后。其弟郭況官至大鴻臚,皇帝多次幸臨其宅第,賞賜金錢縑帛 基豐,京城人稱其家為“金穴”。

高句麗大武神王卒。弟解邑朱繼位,稱“閔中王”。

史籍記載

[1]春,二月,戊子,車駕還宮。

翻譯:[1]春季,二月戊子(初十),劉秀返回洛陽皇宮。

[2]夏,四月,庚辰,大司徒戴涉坐入故太倉令奚涉罪,下獄死。帝以三公連職,策免大司空竇融。

翻譯:[2]夏季,四月庚辰(初三)大司徒戴涉被指控陷害前太倉令奚涉,被逮捕入獄,處死。劉秀認為三公的職務相連,頒策書免去大司空竇融的職務。

吳漢 吳漢

[3]廣平忠侯吳漢病篤,車駕親臨,問所欲言,對曰:“臣愚,無所知識,惟願陛下慎無赦而已。”五月,辛亥,漢薨;詔送葬如大將軍霍光故事。

翻譯:[3]廣平忠侯吳漢病重,劉秀親往探望,問他有什麼話要說。吳漢回答說:“我愚昧沒有知識,只希望陛下特別謹慎,不要赦免罪犯而已。”五月辛亥(初四),吳漢去世。劉秀下詔,命隆重安葬,禮儀如同安葬大將軍霍光的舊例。

漢性強力,每從征伐,帝未安,常側足而立。諸將見戰陳不利,或多惶懼,失其常度,漢意氣自若,方整厲器械,激揚吏士。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為,還言方修戰攻之具,乃嘆曰:“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每當出師,朝受詔,夕則引道,初無辨嚴之日。及在朝廷,斤斤謹質,形於體貌。漢嘗出征,妻子在後買田業,漢還,讓之曰:“軍師在外,吏士不足,何多買田宅乎!”遂盡以分與昆弟、外家。故能任職以功名終。

翻譯:吳漢性格剛強有力。每當跟隨劉秀出征,劉秀沒有安頓好,他就總是小心地侍立。將領們看到戰鬥形勢不利,多數人驚慌失措,失去常度,而吳漢卻神態自若,同時加緊準備兵器,激勵官兵的士氣。劉秀有時派人去看吳漢在乾什麼,回報就說正在準備作戰進攻的裝備。劉秀於是嘆息說:“吳漢比較令人滿意,他的威重使人感到就像一個敵國。”吳漢每次出征,早上接到命令,晚上就踏上征途,從來沒有時間準備行裝。及至在朝廷,他處處謹慎,表現在舉止和態度上。有一次吳漢率軍出征,妻子兒女在後方購置田產。吳漢回來,責備她說:“軍隊在外,官兵供給不足,為什麼要大量購置田地房舍呢!”於是全都分給兄弟和舅父家。吳漢因此能夠終身任職,享有功名。

[4]匈奴寇上黨、天水,遂至扶風。

翻譯:[4]匈奴入侵上黨郡、天水郡,到達扶風。

劉秀像 劉秀像

[5]帝苦風眩,疾甚,以陰興領侍中,受顧命於雲台廣室。會疾瘳,召見興,欲以代吳漢為大司馬,興叩頭流涕固讓,曰:“臣不敢惜身,誠虧損聖德,不可苟冒!”至誠發中,感動左右,帝遂聽之。太子太傅張湛,自郭后之廢,稱疾不朝,帝強起之,欲以為司徒,湛固辭疾篤,不能復任朝事,遂罷之。

翻譯 [5]劉秀被一種頭痛目眩的病所折磨,病得很嚴重。任命陰興兼任侍中,在雲台廣室向他託付身後之事。等到病好以後,劉秀召見陰興,打算讓他接替吳漢擔任大司馬。陰興叩頭,流著眼淚,堅決推辭。他說:“我不敢愛惜自己的生命,實在是擔心有損於陛下的聖德,所以不能隨便冒充。”誠意發自內心,感動了劉秀左右的侍從,劉秀於是依從了他。太子太傅張湛,自從郭皇后被廢之後,便稱病不再上朝。劉秀勉強他上朝,要任命他當司徒。張湛說自己病得很重,不能再擔任朝廷官員,堅決推辭。於是劉秀把他免職。

庚寅,以廣漢太守河內蔡茂為大司徒,太僕朱浮為大司空。壬辰,以左中郎將劉隆為驃騎將軍,行大司馬事。

翻譯 六月庚寅(十四日),劉秀任命廣漢太守河內人蔡茂當大司徒,任命太僕朱浮當大司空。壬辰(十六日),任命左中郎將劉隆當驃騎將軍,代理大司馬的職務。

[6]乙未,徙中山王輔為沛王。以郭況為大鴻臚,帝數幸其第,賞賜金帛,豐盛莫比,京師號況家為“金穴”。

翻譯:[6]乙未(十九日),劉秀把中山王劉輔改封沛王。任命郭況當大鴻臚。劉秀多次到郭況家,賞賜金帛,豐盛無比,洛陽人稱郭況家是“金穴”。

伏波將軍馬援 伏波將軍馬援

[7]秋,九月,馬援自交趾還,平陵孟冀迎勞之。援曰:“方今匈奴、烏桓尚擾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冀曰:“諒!為烈士當如是矣!”

翻譯:[7]秋季,九月,馬援從交趾返回,平陵人孟冀迎接、慰勞他。馬援說:“現在匈奴、烏桓還在侵擾北部邊疆,我想請求出兵討伐。男子漢只應當戰死在疆場,用馬革裹屍送回家鄉安葬罷了,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女人手中呢?”孟冀說:“確實如此!做烈士就應當這樣!”

[8]冬,十月,甲午,上行幸魯、東海、楚、沛國。

翻譯:[8]冬季,十月甲午(二十日),劉秀前往魯國、東海國、楚國、沛國。

[9]十二月,匈奴寇天水、扶風、上黨。

翻譯:[9]十二月,匈奴入侵天水、扶風、上黨。

[10]壬寅,車駕還宮。

翻譯:[10]壬寅(二十八日),劉秀返回洛陽皇宮。

[11]馬援自請擊匈奴,帝許之,使出屯襄國,詔百官祖道。援謂黃門郎梁松、竇固曰:“凡人富貴,當使可復賤也;如卿等欲不可復賤,居高堅自持。勉思鄙言!”松,統之子;固,友之子也。

翻譯:[11]馬援請求攻打匈奴,劉秀準許,讓馬援出兵駐屯襄國,下詔命令百官祭祀路神,為馬援餞行。馬援對黃門郎梁松、竇固說:“一個人富貴以後,還可以回到貧賤地位。如果你們不希望再貧賤,就要身居高位而自己謹慎小心。請考慮我說的話!”梁松是梁統的兒子,竇固是竇友的兒子。

[12]劉尚進兵與棟蠶等連戰,皆破之。

翻譯:[12]劉尚進兵和棟蠶等交戰,連戰連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