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囊

內囊

內囊是大腦皮層與腦幹、脊髓聯繫的神經纖維通過的一個部位的名稱,位於基底神經節與丘腦之間。通往大腦皮層的運動神經纖維和感覺神經纖維,均經內囊向上呈扇形放射狀分布。在腦皮層的水平切面上,為一橫置的“V”字型,其尖端向內側,左右各一,分前支、膝部和後支三部分。位於丘腦、尾狀核和豆狀核之間的白質區,是由上、下行的傳導束密集而成,可分三部:前腳(豆狀核與尾狀核之間)、後腳(豆狀核與丘腦之間)、前後腳匯合處為膝。內囊膝有皮質腦幹束,後腳有皮質脊髓束、丘腦皮質束、聽輻射和視輻射。

基本信息

生理學術語

·內囊
內囊:內囊是大腦皮層與腦幹、脊髓聯繫的神經纖維通過的一個部位的名稱,位於基底神經節與丘腦之間。通往大腦皮層的運動神經纖維感覺神經纖維,均經內囊向上呈扇形放射狀分布。在腦皮層的水平切面上,為一橫置的“V”字型,其尖端向內側,左右各一,分前支、膝部和後支三部分。位於丘腦、尾狀核和豆狀核之間的白質區,是由上、下行的傳導束密集而成,可分三部:前腳(豆狀核尾狀核之間)、後腳(豆狀核與丘腦之間)、前後腳匯合處為膝。內囊膝有皮質腦幹束,後腳有皮質脊髓束、丘腦皮質束、聽輻射和視輻射。當內囊損傷廣泛時,患者會出現對側偏身感覺喪失(丘腦中央輻射受損),對側偏癱(皮質脊髓束、皮質核束受損)和對側偏盲(視輻射受損)的“三偏”症狀。
由於內囊前支和膝部有運動神經纖維通過,後支有感覺神經纖維和視、聽放射纖維通過,也就是說,我們所感知的各種外界刺激及大腦皮層下達的各種命令,上上下下的信息交流,相當大一部分都是從內囊通過的,所以,內囊是一個關鍵的交通道口,重要的解剖部位,如果一旦這個部位出血,就會出現典型的“三偏征”。內囊的血液供應來自豆紋動脈,是大腦中動脈的一個分支。大腦中動脈是頸內動脈的直接延續,血流量大。而豆紋動脈從大腦中動脈垂直分出,管腔纖細,管腔壓力較高,極易形成微動脈瘤。當血壓突然升高時,就會破裂出血,所以,內囊是腦出血的一個好發部位。

文學名詞

內囊又指家底。囊,口袋。紅樓夢第二回描寫榮國府:如今外面的架子
·內囊
雖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