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病毒性出血症

兔病毒性出血症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兔子的一種急性傳染病,是由於家兔或者野兔感染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而引起的,此病毒傳播能力強,病兔病死率高,目前沒有很好的治療措施,可以使用抗生素類藥物進行綜合性的防治。

基本信息

概況

兔瘟病症圖兔瘟病症圖

兔病毒性出血症(viralhaemorrhagicdiseaseofrabbits)又名兔出血性肺炎、兔出血症和兔瘟。是由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所致的兔的一種急性、敗血性、高度接觸傳染性、致死性和以全身實質器官出血為主要特徵的傳染病。

地理分布和危害

兔瘟剖解病變兔瘟剖解病變

義大利、德國、捷克、俄羅斯、西班牙、匈牙利保加利亞、朝鮮、日本和墨西哥等國家均有本病流行的報導。1984年初在中國江蘇無錫市郊曾暴發過此病。該病主要危害兔,目前還未見其他動物發病的報導。

病原

病原病原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是一種新發現的病毒,具有獨特的形態結構,分類學位置尚未最後定論,病毒顆粒無囊膜,直徑25~35納米,表面有短的纖突。病毒對人的O型紅細胞具有凝集性。病毒存在於病兔所有的器官組織、體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以肝、脾、肺、及血液含量最高。該病毒可在乳鼠體內生長增殖,引起規律性發病死亡,且可回歸兔發病死亡。因此可用乳鼠作為實驗動物模型進行種毒保存、病毒特性測定及血清中和試驗。病毒對氯仿乙醚不敏感,能耐酸和50℃40分處理。含毒病料(如肝)保存於-8~-20℃冰櫃中560天和室內污染環境經135天仍有致病性,病毒對紫外線和乾燥等不良環境的抵抗力較強。1%氫氧化鈉4小時、1%~2%甲醛3小時、1%漂白粉3小時、2%農樂1小時才被滅活。生石灰和草木灰對病毒幾乎無作用。

流行病學

兔瘟兔瘟

本病只發生於家兔和野兔。各種品種和不同性別的兔都可感染髮病,長毛兔的易感性高於皮肉兔。60日齡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的易感性高於2月齡以內的子兔。未斷乳的幼兔很少發病死亡。
用活毒接種兔以外的多種動物後,雞和豬未檢出抗體,牛、羊、犬、貓、豚鼠、鴨、鴿則能測出特異性抗體,倉鼠大鼠小鼠雖無明顯症狀,但都不同程度地有與兔相仿的組織病理學變化。這些動物有可能成為隱性帶毒者。病兔、隱性感染兔和帶毒的野兔是傳染來源。它們通過糞便、皮膚、呼吸和生殖道排毒。除病兔和健兔直接接觸傳染外,也可通過被污染的飼料、飲水、灰塵、用具、兔毛、環境以及飼養管理人員、皮毛商人和獸醫的手、衣服與鞋子等間接接觸傳播。消化道是主要的傳染途徑。皮下、肌肉、靜脈注射、滴鼻和口服等途徑人工接種,均易感染成功。
本病在新疫區多呈暴發性流行。在成年兔、肥壯兔和良種兔中的發病率和病死率都高達90%~95%甚至100%。病勢兇猛,在一個兔場或一個養兔戶,從第一隻感染兔倒斃到最後一隻兔死亡,歷時往往僅8~10天。一般疫區的平均病死率78%~85%。本病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北方一般以冬、春寒冷季節多發。這可能與氣候寒冷,飼料單一,兔體抵抗力下降有關。

臨診症狀

兔瘟兔瘟

潛伏期自然病例為2-3天,人工感染為1-3天。根據病程長短可分為三種病型。
最急性型:多見於非疫區或流行初期。常發生於夜間。無任何前兆或僅表現短暫興奮,而後突然倒地,抽搐,尖叫數聲而死。
急性型:病兔表現食慾減少或拒食,精神沉鬱,被毛粗亂,結膜潮紅,體溫升高達41℃以上,稍稽留後急驟下降,臨死前病兔癱軟,不能站立,但不時掙扎,撞擊籠架,高聲尖叫,抽搐,鼻孔流出泡沫性液體,死後呈角弓反張
慢性型:多見於老疫區或流行後期。潛伏期和病程較長,精神不振,採食減少,迅速消瘦,衰弱而死。有的可以耐過,但生長緩慢,發育較差。
據報導,病兔中約有90%的急性型病例其特徵症狀為,臨死前15分鐘至2小時內出現典型的神經症狀;許多病例臨死前肛門排出淡黃色的稀簿液狀糞便;約有15%的病例死後鼻孔流出鮮紅色的血液。

病理變化

兔瘟兔瘟

病毒感染後首先侵害感染兔的肝臟,在其中大量複製,干擾細胞代謝,使細胞死亡。病毒釋放入血液,發生病毒血症,引起廣泛的全身性損害,特別是引發急性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和大量血栓形成。結果造成本病病程短促、死亡迅速和特徵性的病理變化。

眼觀變化:鼻腔、喉頭和氣管黏膜瘀血和出血。氣管和支氣管內有泡沫狀血液。肺有不同程度充血,一側或兩側有數量不等的粟粒至綠豆大的出血斑點。切開肺葉流出大量紅色泡沫狀液體。肝瘀血、腫大、質脆,被膜彌蔓性網狀壞死,而致表面呈淡黃色或灰白色條紋,切面粗糙,流出大量暗紅色血液。膽囊腫大,充滿稀薄膽汁。脾有的變化不明顯,有的充血增大2~3倍。腎皮質有散在的針尖狀出血點。心臟擴張瘀血,少數心內外膜有出血點。胸腺腫大,常出現水腫,並有散在性針尖至粟粒大出血點。胃腸多充盈。胃黏膜脫落。小腸黏膜充血、出血。膀胱積尿。孕兔子宮充血、瘀血和出血。多數雄性病例睪丸瘀血。腸系膜淋巴結和月國淋巴結水樣腫大,其他淋巴結多數充血。腦和腦膜血管瘀血,松果體腦下垂體常有血腫。此外有些病例眼球底部常有血腫,胸水增多。
組織學變化:非化膿性腦炎,腦膜和皮層毛細血管充血及微血栓形成。肺出血、間質性肺炎、毛細血管充血、微血栓形成。肝細胞變性、壞死。腎小球出血、腎小管上皮變性、間質水腫、毛細血管有較多的微血栓形成。心肌纖維變性、壞死、肌漿溶解和纖維斷裂消失以及淋巴組織萎縮等。

診斷

兔瘟剖解病變兔瘟剖解病變

在疫區根據流行病學特點、典型的臨診症狀和病理變化,一般可以作出診斷。在新疫區要確診可進行病毒檢查和血清學試驗。病毒檢查:取肝病料10%乳劑,超音波處理,高速離心,收集病毒,負染色後電鏡觀察。可發現一種直徑25~35納米,表面有短纖突的病毒顆粒。
血凝和血凝抑制試驗:肝病料10%乳劑,高速離心後的上清液與用生理鹽水配製的0.75%人O型紅細胞懸液進行微量血凝試驗,在4℃或25℃作用1小時,凝集價大於1:160判為陽性。再用已知陽性血清做血凝抑制試驗。如血凝作用被抑制(血凝抑制滴度大於1:80為陽性),則證實病料中含有本病毒。此外,瓊擴、ELISA及螢光抗體等試驗對本病也有診斷價值。

防治

兔瘟兔瘟

做好日常衛生防疫工作,嚴禁從疫區引進病兔和對外配種,定期用威島牌消毒劑帶兔噴霧或燒鹼草木灰水消毒。預防接種兔瘟滅活疫苗,頸部或股內側皮下注射,成年兔1毫升,幼兔20毫升,注射後15-20天再免疫一次,皮下注射1毫升,免疫期約3個月。未免疫群的仔兔應在32日齡免疫,免疫群應在5日齡左右免疫。一旦發生兔瘟,應立即封鎖兔場,隔離病兔,死兔深埋或銷毀,兔舍及用具要徹底消毒,對健康兔可緊急皮下或肌肉注射高免血清,每千克體重30毫升,12天后再接種兔瘟組織滅活菌。
目前,本病無有效治療藥物,但在病初用高免血清治療,劑量成年兔3~4毫升,子兔及青年兔2~3毫升,療效較好。本病重在預防。平時堅持自繁自養,認真執行獸醫衛生防疫措施,定期消毒,禁止外人進入兔場,更不準兔及兔毛商販進兔舍購兔、剪毛。新引進的兔需要隔離飼養觀察至少2周,無病時方可入群飼養。
目前,有效的預防措施是定期預防注射臟器組織滅活苗。一年免疫二次,劑量1毫升。注射後4天即能產生高滴度的內源性干擾素,而阻止病毒複製;注苗後7~10天產生免疫力,保護力可靠。子兔20日齡開始初免。未防疫接種的兔群發生疫情時,立即封鎖疫點,暫時停止種兔調劑,關閉兔及兔產品交易市場。疫群中未病兔緊急接種疫苗,輕病兔注射高免血清,撲殺重病兔,屍體和病死兔深埋。病、死兔污染的環境和用具等徹底消毒。在非疫區發現疫點時,可考慮採取全群撲殺,或銷毀病兔、可疑病兔和可疑病兔屍體,無害處理未病兔胴體及其內臟,徹底消毒兔舍內外環境等 。

診斷技術

兔瘟兔瘟

在疫區根據流行病學特點,2個月以上家兔發病快、死亡率高並出現典型的臨診症狀和病理變化,一般可以作出診斷。在新疫區要確診可進行病原學檢查和血清學試驗等。

病毒檢查

取肝病料10%乳劑,超音波處理,高速離心,收集病毒,負染色後電鏡觀察,可發現一種直徑為25~35nm,表面有短纖突的病毒顆粒。

動物試驗

該病毒只感染兔,其他動物不感染。取病兔肝、脾等組織懸液的離心上清液,經雙抗處理後,以多種方式接種非免疫青年兔,可成功複製該病,並從患兔體內分離到該病毒。也可將病兔肝、脾做成1:10懸液,給試驗組兔同時注射高免血清3mi和懸液1ml,另設幾隻注射病料懸液的對照兔,如試驗組兔精神、食慾、體溫均正常,對照兔死亡,可確診是RHD。

血凝與血凝抑制試驗

肝病料lo%乳劑高速離心後的上清液與用生理鹽水配製的o.75%的人[)型紅細胞懸液進行微量血凝試驗,在4℃或25℃作用兒.凝集價大於1:160判為陽性(另外也能凝集人類B型,AB型紅細胞,呈現強烈的陽性反應)。再用已知陽性血清做血凝抑制試驗。如血凝作用被抑制(血凝抑制滴度大於l:80為陽性),則證實病料中含有該病毒。

血凝及血凝抑制試驗快速、簡單,成熟且易於推廣,是確診該病的良好方法。因為除兔細小病毒外,尚無類似疾病的家兔病料能凝集人O型血紅細胞,並能被特異性抗體所抑制,因此也可用血凝抑制試驗測定其抗體效價,進行免疫監測。血凝試驗的方法有玻片法、血凝板法、瓷板法。

免疫擴散法

將病兔肝臟乳劑製備的抗原對感染兔血清進行瓊脂糖免疫擴散試驗,可檢出特異性抗體。戴康等發現,以甲醛滅活製備的抗原與抗血清反應時,粗提抗原可出現2~3條沉澱帶,高度提純的抗原則只出現一條沉澱帶。

紅細胞吸附病毒——螢光抗體染色法

兔瘟兔瘟

製備RHD高免血清,按常規法提取IgG,用F1TC標記。用l%人O型血紅細胞懸液塗片,自然乾燥,冷丙酮固定,4~C冰櫃保存備用。病料加PBS(10倍,W/V)並勻漿化(1000r/mill,3min),將懸液3000r/mill離心30min,取上清液加於細胞塗片上,室溫吸附10min,PBS充分沖洗,曬乾後加製備的螢光抗體,置37~C濕盒中染色30min,用PBS充分沖洗,蒸餾水沖洗除鹽,乾燥後置螢光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到特異性螢光。
Dot-ELISA試驗(斑點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按楊漢春所建立的方法進行。

判定標準為:+十為呈深棕色斑點,與強陽性相似;十為呈淺棕色斑點,與弱陽性相似;一為未呈斑點,與陰性對照相似。
分子生物學診斷技術有反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T-PCR)Guttre等以5’末端衣殼蛋白基因為對象設計了RT-PCR和套式RTPCR,給果表明此法比ELlSA敏感10‘倍,可以檢出至少12個拷貝的病毒核酸。
在病毒性出血症檢測方面,自1984年以來相繼建立了一系列抗原、抗體檢測方法。主要有血凝(HA)和血疑抑制(H”、瓊脂擴散試驗(1D)、免疫酶組化法(BA)、ELISA法、熒抗法、斑點酶聯免疫吸附試驗(Dot-ELISA),DNA探針法等。
雖然上述各種免疫學檢測方法在RHDV的檢測中有一些不可取代的優點,但各自仍有不足之處,或因存在不同程度的假陽性、假陰性和交叉反應,或限於實驗室所需條件,在敏感、特異、簡便、快速、實用等特點上均不夠理想。因此,在RHDV的檢測方面,急需建立符合上述特點的免疫學檢測方法,並結合分子生物學技術等多種診斷方法對兔病毒性出血症作出確診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