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諾索斯宮內泥塑浮雕

克諾索斯宮內泥塑浮雕

克諾索斯宮內泥塑浮雕〔克里特〕公元前1900—前1600年 �8�8該浮雕作品塑的是三隻羚羊, 它不僅非常寫實, 而且恣態優美。那頭母羊形象真實得令人信服。形體結構, 設色敷彩, 都是那樣恰到好處。為了加強裝飾效果, 作者誇張了羚羊的犄角, 使弧線產生了一種整體的流動感。

《克諾索斯宮內泥塑浮雕 》(三隻羚羊)
【名稱】克諾索斯宮內泥塑浮雕(母牛飼子)
【類別】雕像泥塑
【年代】公元前1900-前1600年
【原屬】克里特
【簡介】
在公元前3000-前1200年間,歐洲的愛琴海區域曾經存在著相當發達的經濟與文化,它的繁榮是古代埃及兩河流域的文化是同步的。這一地區的文化中心則是希臘克里特島(那時希臘本土的文化還處於民族部落狀態)。由於它還包括巴爾幹半島的南部和中部(即邁錫尼與梯倫等地),故文化史上又稱克里特—邁錫尼文化期。
1900年,英國學者伊文斯曾在克里特島的北部進行發掘,在一個叫克諾索斯的地方發現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宮殿,從它的地基與牆垣結構看,證明了希臘神話中所說的米諾斯迷宮決非虛構,可能就是當年這座宮殿的神化。現已從這座克諾索斯宮內發現了一些寫實的人物與動物畫,尤其使人讚嘆不已的是一組上了彩的泥塑浮雕
這裡出土的這座宮殿里的浮雕作品塑的是三隻羚羊,它不僅非常寫實,而且恣態優美。那頭母羊形象真實得令人信服。形體結構,設色敷彩,都是那樣恰到好處。
為了加強裝飾效果,作者誇張了羚羊的犄角,使弧線產生了一種整體的流動感。兩隻小羊羔一隻在母羊腹下吃奶,一隻在母羊的前面,正回眸發出咩咩聲,充滿著一種動物的母愛情意。
後面一幅是母牛飼子的形象,在這裡畫家把牛首彎成一個大弧形,使兩條牛的形象具有一種舐犢情深的色彩,
《克諾索斯宮內泥塑浮雕》(母牛飼子)
我們幾乎難以相信這是出於公元前1900年至前1600年間的藝術創作。
按照伊文斯對愛琴文化的歷史分期,這兩幅浮雕畫應屬於中米諾斯時期。在這一時期,克里特島一度受到過外族的侵略,在經濟上還遭到過嚴重的破壞,但在文化上不僅沒有受到影響,相反地出現了更大的繁榮。當時克里特已成為一個海上強國。所以那時的工藝與壁畫,都具有一種華麗和雅致的特色,造型形象的幻想性也隨之增強,而這兩幅動物浮雕,卻具有更大的裝飾魅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