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米芬

氯米芬

氯米芬具有較強的抗雌激素作用和較弱的雌激素活性。低劑量能促進垂體前葉分泌促性腺激素,從而誘發排卵。有月經者自經期第5日開始每日1次50mg,連服5日。規格:片劑:每片50mg。膠囊劑:每膠囊50mg。

基本信息

概況

結構式-枸櫞酸氯米芬膠囊 結構式-枸櫞酸氯米芬膠囊
主要成分:氯米芬。
功能主治:具有較強的抗雌激素作用和較弱的 雌激素活性。低劑量能促進垂體前葉分泌促性腺激素,從而誘發排卵;高劑量則明顯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的釋放,對男性則有促進精子生成的作用,對少精症有效。性狀:片劑, 膠囊劑。
用法及用量:口服:有月經者自經期第5日開始每日1次50mg,連服5日;無月經者任意1日開始,每日1次50mg,連服5日。一般在服藥後7日左右排卵,3周后自然行經。連服3個周期為1療程。閉經病人可先用黃體酮(肌注每日1次20mg)或人工周期(己烯雌酚每日1次1mg,連服20日,以後每日加黃體酮10mg肌注,每日1次)催經,在撤退性出血第5天開始服用本品。每日劑量不宜超過100mg。用於男性不育症,每日1次25mg,連服25日為1療程。停藥5日後,重複服用,直至精子數達到正常標準,一般3~12個月療效較好。
不良反應和注意:
1.可有面部潮紅、噁心、 頭暈、乏力、腹脹、乳脹、皮疹、 肝功能障礙等不良反應,停藥可消失。使用本品的禁忌症。
2.劑量過大,可引起卵巢肥大。
3. 視力模糊和閃爍盲點與劑量有關,停藥可逆轉。
規格:片劑:每片50mg。膠囊劑:每膠囊50mg。
生產廠家:
是否醫保用藥: 醫保
是否非處方藥:處方
其它:
1.治療男性不育症時,服藥前必須進行精液檢查、內分泌檢查以及睪丸活檢,以確定不育原因主要在於精子數量減少;用藥期間要定期檢查精液常規和睪酮水平;服藥後一般經2~3個月始能生效。用藥原則是低劑量、長療程,要注意高劑量會抑制精子的發生。
2.對男性無精子病人,除睪丸活檢證明尚有精子發生外,一律不得使用。
3.肝病、腎病、 卵巢囊腫及其它婦科腫瘤病人忌用。服藥後有嚴重過敏反應者應停用。
4.視覺異常應作為使用本品的禁忌症。 

藥理作用

垂體 垂體
本品為非甾體化合物具有較強的抗雌激素作用和較弱的 雌激素活性。低劑量能促進垂體前葉分泌促性腺激素,從而誘發排卵;高 劑量則明顯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的釋放。對男性則有促進 精子生成的作用,用於治療少精症有效。常用製劑是由順式異構體(約38%)和反式異構體(約62%)組成,其中順式誘導排卵作用更強,達血濃度峰值時間較遲,消除較慢,給藥後2小時,順式和反式的血漿濃度為1:1,24小時後則為6:1。

 

 

 

 藥物簡述

氯米芬為非甾體化合物,對實驗動物有微弱的雌激素活性,而在人體則有抗雌激素活性作用,可刺激排卵。具有較強的抗雌激素作用和較弱的雌激素活性。低劑量能促進垂體前葉分泌促性腺激素,從而誘發排卵;高劑量則明顯抑制垂體促性腺激素的釋放,對男性則有促進精子生成的作用,對少精症有效。

動力學

氯米芬 氯米芬

口服可吸收。血漿t1/2約5d。在肝內代謝,其代謝產物,和原形藥物緩慢通過膽汁從糞便中排出,有腸肝循環。一次口服後6周,糞便中仍可查出微量。順式異構體的吸收較反式異構體差,而消除較快。本品亦可促進男性性腺激素的分泌,提高血清睪丸酮濃度,增加精於數目及其活力,使不育症男子產生精子。

適應症

氯米芬 氯米芬

臨床用於避孕藥引起的閉經及月經紊亂。對無排卵型不育症、黃體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等亦有一定療效。對經前緊張症、溢乳症可改善症狀。尚用於精子缺乏的男性不育症;對並有精索靜脈曲張者,在靜脈切除術後一年仍不生育,則可用本品治療。對原發性垂體或卵巢功能衰竭引起的不育症無效。

用法用量

子宮 子宮

口服:有月經者自經期第5天開始每日1次50mg,連服5天;無月經者任意1天開始,每日1次50mg,連服5天。一般在服藥後7天左右排卵,3周后自然行經。連服3個周期為一療程。閉經患者可先用黃體酮(肌注每日1次20mg)或人工周期(已烯雌酚每日1次1mg,連服20天,以後每天加黃體酮10mg肌注,每日1次)催經,在撤退性出血第5天開始服用本品。每日劑量不宜超過100mg。用於男性不育症,每日1次25mg,連服25天為一療程。停藥5天后,重複服用,直至精子數達到正常標準,一般3~12個月療效較好。

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的出現一般與所用劑量有關。常見的有卵巢腫大和囊腫形成、面部潮紅(與絕經期綜合徵相似)、腹部和盆腔不適或疼痛。此外,還有乳脹、體重增加、頭暈、尿量增加、短暫的視覺模糊、過敏性皮疹、可逆性脫髮、失眠、精神抑鬱和肝功能異常。氯米芬可使多胎髮生率增加。先天性有缺陷的嬰兒亦增加如Down、綜合徵,但發生率並不比用其他方法解決婦女不育症為高。用藥前應調查不育的原因,一旦受孕應即停藥。肝病及未經查清的子宮出血患者禁用。

膠囊製劑

精子進入卵泡 精子進入卵泡

枸櫞酸氯米芬膠囊:抗性激素藥。本品刺激排卵的機制尚不完全明了。由於本品對雌激素有弱的激動與強的拮抗雙重作用,刺激排卵可能是在下丘腦部位,首先拮抗占優勢,通過競爭性占據下丘腦雌激素受體,干擾著內源性雌激素的負反饋,促使黃體生成激素與促卵泡生成激素的分泌增加,繼之刺激卵泡生長,卵泡成熟後,雌激素的釋放量增加,通過正反饋激發排卵前促性腺激素的釋放達峰值,於是排卵,治療男性不育可能與FSH和LH升高以及促進精子生成有關。口服後經腸道吸收,進入肝血流循環。T1/2一般為5-7天。本品在肝內代謝。隨膽汁進入腸道,然後自糞便排除,部分經肝腸循環再吸收。

不良反應:較常見的不良反應有:腫脹、胃痛、盆腔或下腹部痛(卵巢增大或囊腫形成或卵巢纖維瘤增大、較明顯的卵巢增大,一般發生在停藥後數天)。2.較少見的有:視力模糊、復視、眼前感到閃光、眼睛對光敏感、視力減退、皮膚和鞏膜黃染。3..下列反應持續存在時應予以注意:潮熱、乳房不適、便秘或腹瀉、頭昏或暈眩、頭痛、月經量增多或不規則出血、食慾和體重增加、毛髮脫落、精神抑鬱、精神緊張、好動、失眠、疲倦、噁心嘔吐、皮膚紅疹、過敏性皮炎、風疹塊、尿頻等,也可有體重減輕。國外有極個別發生乳腺癌、睪丸癌的報告。

注意事項

1、動物實驗證明本品可致畸胎。在用藥期間應每日測量基礎體溫,以監測患者的排卵與受孕,一旦受孕立即停藥。
2、多囊卵巢綜合徵慎用。
3、用藥期間按需進行下列測定:
1)促排卵激素(FSH)及促黃體生成激素(LH);
2)長期用藥者測定血漿內24-去氫膽固醇含量,查明用藥對膽固醇合成有無影響。
3)血漿內的皮質激素傳遞蛋白含量。如有疑問處,請點擊諮詢線上專家
4)血清甲狀腺素含量。
5)性激素結合球蛋白含量。
6)磺溴酞鈉(BSP)肝功能實驗。
7)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含量(可能增多)。
4、用藥期間須注意檢查:每一療程開始前須正確估計卵巢大小;每天測量基礎體溫、必要時測定雌激素及血清孕酮水平;測尿內孕二醇含量,判斷有無排卵;治療前須測定肝功能,治療1年以上者,須進行眼底及裂隙燈檢查;用藥中若出現視力障礙應立即停藥並進行相應檢查。

膠囊製劑

枸櫞酸氯米芬膠囊:抗性激素藥。本品刺激排卵的機制尚不完全明了。由於本品對雌激素有弱的激動與強的拮抗雙重作用,刺激排卵可能是在下丘腦部位,首先拮抗占優勢,通過競爭性占據下丘腦雌激素受體,干擾著內源性雌激素的負反饋,促使黃體生成激素與促卵泡生成激素的分泌增加,繼之刺激卵泡生長,卵泡成熟後,雌激素的釋放量增加,通過正反饋激發排卵前促性腺激素的釋放達峰值,於是排卵,治療男性不育可能與FSH和LH升高以及促進精子生成有關。口服後經腸道吸收,進入肝血流循環。T1/2一般為5-7天。本品在肝內代謝。隨膽汁進入腸道,然後自糞便排除,部分經肝腸循環再吸收。
不良反應:較常見的不良反應有:腫脹、胃痛、盆腔或下腹部痛(卵巢增大或囊腫形成或卵巢纖維瘤增大、較明顯的卵巢增大,一般發生在停藥後數天)。2.較少見的有:視力模糊、復視、眼前感到閃光、眼睛對光敏感、視力減退、皮膚和鞏膜黃染。3..下列反應持續存在時應予以注意:潮熱、乳房不適、便秘或腹瀉、頭昏或暈眩、頭痛、月經量增多或不規則出血、食慾和體重增加、毛髮脫落、精神抑鬱、精神緊張、好動、失眠、疲倦、噁心嘔吐、皮膚紅疹、過敏性皮炎、風疹塊、尿頻等,也可有體重減輕。國外有極個別發生乳腺癌、睪丸癌的報告。
注意事項:
1.動物實驗證明本品可致畸胎。在用藥期間應每日測量基礎體溫,以監測患者的排卵與受孕,一旦受孕立即停藥。
2.多囊卵巢綜合徵慎用。
3.用藥期間按需進行下列測定:
1)促排卵激素(FSH)及促黃體生成激素(LH);
2)長期用藥者測定血漿內24-去氫膽固醇含量,查明用藥對膽固醇合成有無影響。
3)血漿內的皮質激素傳遞蛋白含量。
4)血清甲狀腺素含量。
5)性激素結合球蛋白含量。
6)磺溴酞鈉(BSP)肝功能實驗。
7)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含量(可能增多)。
4.用藥期間須注意檢查:每一療程開始前須正確估計卵巢大小;每天測量基礎體溫、必要時測定雌激素及血清孕酮水平;測尿內孕二醇含量,判斷有無排卵;治療前須測定肝功能,治療1年以上者,須進行眼底及裂隙燈檢查;用藥中若出現視力障礙應立即停藥並進行相應檢查。動物實驗有致畸作用和胎兒毒性,孕婦禁用。

片劑製劑

枸櫞酸氯米芬片:口服每日50mg,共5日。自月經周期的第5天開始服藥。若患者系閉經,則應先用黃體酮撤退性出血的第5天始服用。患者在治療後有排卵但未受孕可重複原治療的療程,直到受孕,或重複3-4個療程。若患者在治療後無排卵,在下一次的療程中劑量可增加到每日100mg,共5日。個別患者藥量可達每天150mg時,才能排卵。
不良反應:
(1) 可見有面部潮紅、噁心、頭暈、乏力、腹脹、乳脹、皮疹、肝功能障礙等,停藥可消失。
(2) 治療男性不育症時,服藥前必須進行精液檢查、內分泌檢查以及睪丸活檢,以確定不育原因主要在於精子數量減少;用藥期內要定期檢查精液常規、FSH和睪酮水平;服藥後一般經2~3個月始能生效。用藥原則是低劑量、長療程,要注意高劑量會抑制精子的發生。
(3 )對男性無精子患者,除睪丸活檢證明尚有精子發生外,一律不得使用。
(4) 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卵巢囊腫及其他婦科腫瘤患者禁用。服藥後有嚴重過敏反應者應停用。

誘發排卵

卵泡 卵泡
成熟卵泡發育到一定階段,明顯地突出於卵巢表面,隨著卵泡液的激增,內壓的升高,使突出部分的卵巢組織愈來愈薄,最後破裂,次級卵母細胞及其外周的透明帶和放射冠隨卵泡液一起排出卵巢,這一構成稱排卵。
在排卵(ovulation)前,初級卵母細胞完成第1次減數分裂,產生次級卵母細胞和第1極體。 次級卵母細胞隨即進入第2次減數分裂,停止在分裂中期。一般每28~35d排卵1次,兩個卵巢輪流排卵,正常排卵出現在下次月經前的第14d。
排卵機制:
(1)卵泡壁張力降低。排卵前,腦垂體分泌LH升高,LH可促使孕激素分泌增多,後者促使卵巢合成多種酶,使成熟 卵泡頂部組織的膠原纖維之間起黏合作用的蛋白多糖變性,卵泡壁張力降低。
(2)酶溶解卵泡壁。現已證明,卵泡液中有蛋白水解酶、 澱粉酶膠原酶透明質酸酶等,因此認為排卵是由於上述酶使卵泡壁溶解破裂,引起排卵。
(3)與前列腺素有關。LH可促進顆粒細胞合成前列腺素,在接近排卵時成熟卵泡中PG含量呈進行性升高。PG2α可促進卵泡周圍間質內的平滑肌纖維收縮,卵泡破裂排卵。
排卵監測:卵巢排卵可用間接方法進行監測。
(1)基礎體溫監測:基礎體溫是指清晨不活動時的體溫,在排卵前期一直較低,排卵後即明顯增高約0.2~0.5℃,一直持續到月經來臨。BBT呈雙相:提示有排卵,
絕經期婦女或摘除卵巢的婦女無雙相。BBT呈單相:提示可能無排卵。
(2)宮頸黏液監測:在月經周期的前半期,宮頸不分泌黏液, 外陰也十分乾燥。此後宮頸分泌少量粘稠而不透明的黏液。到排卵即將發生前,隨雌激素高峰的出現,宮頸黏液變得稀薄、透明、清亮,量也增多,稱為生育型黏液。
(3)超聲顯像監測(B超)。一般在月經周期第10天開始監測,觀察卵泡直徑的變化,在排卵前4天的卵泡直徑平均每日約增3mm,在排卵前卵泡成熟約17~25mm,排卵後卵泡消失,連續監測可見在排卵前卵泡不斷長大,當最大的卵泡消失時,提示發生排卵。(此方法可靠,但需連續監測,費用高)。每次月經周期中成熟卵巢泡逐漸靠近表面並破裂,內含的成熟卵細胞與其周圍的放射冠等一起被排入腹腔,這一過程稱為排卵。

其他信息

刺激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s調節脊椎動物性腺發育,促進性激素生成和分泌的糖蛋白激素。如垂體前葉分泌的促黃體生成激素(LH)和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兩者協同作用,刺激卵巢或睪丸中生殖細胞的發育及性激素的生成和分泌;人胎盤分泌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促進妊娠黃體分泌孕酮。懷孕初期尿中即可出現HCG,於妊娠兩個月時達高峰,臨床常以此作為妊娠指標。 垂體促性腺激素的生成和釋放受下丘腦促黃體生成激素釋放激素(LH-RH)的直接調控。LH與FSH的靶腺產物——性激素反過來也可影響垂體或下丘腦的分泌功能。因此LH-RH、LH與FSH以及性激素的分泌相互制約,起伏頗有節奏。LH又稱促間質細胞激素(ICSH),因為它作用於睪丸的間質細胞,刺激雄性激素的生成和分泌。LH對雌性動物卵巢的主要作用為選擇性誘導排卵前的個別卵泡迅速長大,待LH的分泌達高潮時,觸發排卵並使排卵後的卵泡壁轉化為黃體及分泌孕酮
FSH的重要作用是促進卵巢中卵泡的生長和發育,在雄性則促進睪丸曲細精管中精子的生成。從動物垂體製取的促性腺激素,已廣泛套用於畜牧、水產業,但對人類無效。從孕婦尿中可製取HCG,或從絕經期婦女尿中提取LH與FSH的混合製劑,簡稱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HMG),臨床上可用於治療性功能減退症。

藥理毒理

抗性激素藥。本品刺激排卵的機制尚不完全明了。由於本品對雌激素有弱的激動與強的拮抗雙重作用,刺激排卵可能是在下丘腦部位,首先拮抗占優勢,通過競爭性占據下丘腦雌激素受體,干擾著內源性雌激素的負反饋,促使黃體生成激素與促卵泡生成激素的分泌增加,繼之刺激卵泡生長,卵泡成熟後,雌激素的釋放量增加,通過正反饋激發排卵前促性腺激素的釋放達峰值,於是排卵,治療男性不育可能與FSH和LH升高以及促進精子生成有關。

雌激素及類似合成藥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