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

克拉斯諾達爾最早是由哥薩克人修建的堡壘,用以保衛俄羅斯帝國與奧斯曼帝國爭議的切爾卡西亞地區。在19世紀的前半葉,克拉斯諾達爾逐漸成為庫班哥薩克人的中心。到1888年,人口已達45,000人並成為南俄羅斯最為重要的貿易中心。1897年,為紀念庫班哥薩克人定居200年,在克拉斯諾達爾修建了一座方尖石塔。在蘇聯國內戰爭期間,克拉斯諾達爾在蘇聯紅軍與俄羅斯志願軍之間幾易其手,庫班哥薩克人則效忠於反布爾什維克的白軍。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克拉斯諾達爾於1942年8月12日至1943年2月12日被納粹德國占領。戰爭中,城市受到了持續地嚴重破壞,不過戰後都得以重建。

基本信息

概述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
1995年3月24日,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立法會議通過決定,恢復歷史上的庫班州州徽和州旗。歷史上的庫班州州徽確定於1874年1月底,州旗確定於1919年2月初。

根據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區徽法,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區徽造型源於歷史上的庫班州州徽

在區徽綠色的盾牌上,矗立著一段金黃色的帶有雉堞的城牆。城牆上有兩座圓塔。在塔上面,是兩個金黃色的權杖。權杖之間聳立著一個金黃色的錘矛形權標。在權杖上方,伏著一隻胸前佩帶高加索十字架黑鷹。一頂古代的王冠戴在盾牌上,而在王冠之上,則是一面俄羅斯軍旗,在軍旗中間有“俄聯邦”一詞的俄語字母縮寫。盾牌四周纏繞著一條紅帶,上面裝飾著金黃的橡樹葉。在盾牌後面,四桿藍色旗幟呈個字狀交叉,旗上飾有金色流蘇、交織字母、橡樹桂樹枝葉組成的桂冠。

總體上,區徽象徵著葉卡捷琳娜二世保羅一世亞歷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亞歷山大二世時期建設的高加索防線。這是一道用來保衛俄羅斯南部邊境,防禦土耳其波斯人的軍事防禦體系。防線從基茲利亞爾一直延伸到庫班河口。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區徽上軍旗圖案中“俄聯邦”一詞的俄語字母縮寫取代了“亞歷山大二世”字樣。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亞歷山大一世
權標和權杖是高加索軍人首領權力的象徵。遷居至此的高加索人積極參與了保衛高加索防線,打擊土耳其和波斯人的戰鬥。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區旗法規定,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區旗為長方形旗幟,自上而下由寬度不同的藍、紅、綠三色條組成。藍條和綠條的寬度之和與紅條寬度相同。旗幟中央為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區徽。區徽圖案只有一個顏色——金黃色。旗幟長寬之比為三比二。

當這一旗幟首次確定時,對其顏色的解釋是:紅色象徵查波羅什人——庫班軍隊的創建者:藍色——頓河哥薩克。他們中的一部分人遷移到了高加索;綠色一一山地居民。在庫班州組建武裝組織的高加索人和山民擁有這樣的旗幟。因此,三色旗反映了特定的歷史現象。

當代庫班人為這一解釋增添了新的內涵。在他們看來,紅色還意味著平安與幸福,而藍色象徵著和平,綠色則象徵友誼。

歷史和現代的結合,使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區旗的象徵意義得到了升華。

克拉斯諾達爾市成立於1793年,最初名稱為葉卡捷琳諾達爾。849年9月3日,尼古拉一世批准了葉卡捷琳諾達爾市市徽方案(由伊萬.傑尼西耶維奇,切爾尼克設計)。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保羅一世
根據切爾尼克的設計,市徽的盾牌均分為上下左右四個部分。在第一和第四部分,一座紅色的城堡矗立在金黃色的背景上;城堡上有一隻胸前佩帶著莫斯科市徽的雙頭鷹;在第二和第三部分,兩桿紅色旗幟交叉於白色背景上。在旗幟上有“葉卡捷琳娜二世”、“保羅一世”、“亞歷山大仁者”、”,尼古拉一世”字樣的組合字母;旗幟之間為首領錐形杖,兩側為兩個權杖,權杖之間有一枚刻著”葉卡捷琳娜二世”和“1794年”字樣的紅色小盾牌,盾牌上戴著一頂金色城市桂冠。兩個黑海哥薩克托著盾牌,其中右邊的哥薩克穿著舊服裝,左邊的則一身新打扮。徽章四周有綠色的緣飾,上面有59顆金星,象徵著黑海哥薩克人的59個集鎮。

克拉斯諾達爾市的蘇聯市徽設立於1967年。設計者為伊,阿•巴桑斯基。

蘇聯時期的市徽形狀如同古俄羅斯的盾牌。這體現了俄羅斯的歷史。在市徽上部,是鐮刀錘子的紅藍色旗幟——俄羅斯聯邦國旗。在市徽下部,是有雉堞的小齒輪,象徵著機械製造業。機械製造業是克拉斯諾達爾市主要工業部門之一。在小齒輪旁邊可以看到工廠的剪影,象徵著石油天然氣化學工業。而市徽中央的麥穗則告訴人們,庫班是俄羅斯不可多得的糧倉。在所有這些圖案上面,是鮮花盛開的蘋果樹枝。市徽的全部細節均雕刻在鮮綠的底色上,強調克拉斯諾達爾是一座綠色的城市,是花園之城。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

2003年7月19日,克拉斯諾達爾市杜馬通過了第37號決定,其內容如下:

1849年9月3日,克拉斯諾達爾確定了自己的市徽。市徽的盾牌均分為上下左右四個部分。在第一和第四部分,一座紅色的城堡矗立在金黃色的背景上;城堡上有一隻胸前佩帶著莫斯科市徽的雙頭鷹;在第二和第三部分,兩桿紅色旗幟交叉放置在白色背景上。在旗幟上有“葉卡捷琳娜二世”、“保羅一世”、“亞歷山大仁者”、“尼古拉一世”字樣的組合字母;旗幟之間為首領錐形杖,兩側為兩個權杖,權杖之間有一枚刻著“葉卡捷琳娜二世”和“1794年”字樣的紅色小盾牌,盾牌上戴著一頂金色城市桂冠。兩個黑海哥薩克托著盾牌,其中右邊的哥薩克穿著老式服裝,左邊的則一身新式打扮。徽章四周有綠色的緣飾,上面有59顆金星,象徵著黑海哥薩克人的59個集鎮。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

克拉斯諾達爾市旗為長方形旗幟,按對角線劃分為四個三角形區:上面是藍色,左邊和右邊是深紅色,下面是綠色。旗中央克拉斯諾達爾市徽的雙面圖案則是單一的金黃色。市徽圖案尺寸為旗寬的三分之一,旗的長寬之比為三比二。

克拉斯諾達爾市旗的四個部分象徵城市的四個行政區域。在市旗的顏色中,紅色象徵著庫班哥薩克生氣勃勃的力量、勇敢無畏的精神,也象徵他們的美、勞動與節日;綠色象徵著生命、復興、春天、希望、幸福與健康;藍色象徵庫班河;黃色象徵財富、威儀、正義、尊嚴、博大的胞懷與高尚的品質。

地理位置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區旗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位於大高加索山和庫班——布利阿卓夫斯克平原的西部(最高點3256米)。其西南部鄰黑海,西北部鄰亞速海和刻赤海峽,北部是格連吉克灣捷姆留克灣阿波拉烏半島

邊疆區北鄰羅斯托夫州,東鄰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東南毗鄰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南鄰阿迪格共和國,在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內有與阿迪格共和國的內部界線。

境內的主要河流有庫班河,邊疆區內有迪什克斯克水庫山波蘇哥斯克水庫克拉斯諾達爾水庫。境內還有許多小湖泊,在泰曼半島和亞速海沿岸有湖泊——三角灣

自然資源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在高山南部(大高加索西端,陡峭的山脈高達3360米,斯塔夫羅波爾的最高點)有闊葉林和深色針葉林,高山草地,還有電力資源豐富的河流。

另外,這裡還蘊藏著石油、天然氣和石膏。在平原部分有肥沃的黑土、水力資源豐富的河流、蘊藏石油、天然氣和泥灰岩,此外還有長達數百公里的海灘等旅遊資源。

領土及行政區劃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列寧區尼古拉-烏格列什修道院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成立於1937年9月13日,領土面積7.6萬平方公里。行政單位數量有38個行政區、15個州屬市、11個區屬市、7個市內區、24個城鎮、362個行政農莊

邊疆區的中心是克拉斯諾達爾市,該市建於1793年,由莫斯科到克拉斯諾達爾市的距離為1539公里。

克拉斯諾達爾市市內有5個區,分別為列寧區十月區五一區布利庫班區蘇維埃區。主要城市有:克拉斯諾達爾市、索契市新羅西斯克阿爾馬維爾市

人口

2003年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共有人口5,117,600人。

主要經濟部門

工業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葡萄釀酒業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的工業部門有機械製造及金屬加工工業(生產車床、汽車配件化工設備、各種汽車、農用車),食品工業蔬菜瓜果種植半成品油牛奶),輕工業,燃料工業(石油、天然氣開採),化學及石油化學工業(礦物化肥生產),微生物工業,建材工業,以及木材加工工業。主要工業中心有克拉斯諾達爾、新羅西斯克阿爾馬維爾季霍列茨克葉伊斯克克魯泡特金。克拉斯諾達爾提供的產品占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全部工業產品的三分之一,那裡有各種機器製造企業(生產收割糧食的康拜因車床壓縮機天然氣裝置電動式和無線電測量儀表醫療器械),石化工業(合成製品、塑膠橡膠製品),陶瓷工業企業,建材企業,食品企業。新羅西斯克有4個水泥廠,占全俄水泥產量的60%;占高加索經濟區水泥產量的60%。阿爾馬維爾是電力技術、石油、機器製造、儀器生產中心;圖阿普射——最老的石油加工中心;葉伊斯克——生產印刷機等。邊疆區的食品工業有葡萄釀酒豆油牛奶罐頭等部門。大型企業有:新羅西斯克水泥廠新羅西斯克造船廠新羅西斯克漁業工廠等。

農業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蓖麻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北部主要是糧食、向日葵種植區,也有蔬菜種植、肉奶畜牧業家畜家禽養殖業;南部是畜牧區(長角家畜綿羊),還有糧食、土豆種植;另外幾個黑海沿岸區主要從事茶葉生產、柑桔栽培、園藝發展和菸葉種植。在邊疆區內還種植大米玉米蓖麻大麻香精油作物。

邊疆區的農業產量在俄聯邦占首位。其糧食產量占俄聯邦糧食產量的7%(在庫班谷地的灌溉土地上,有著最大的稻米種植區);糧食產量(收成最佳的年代每公頃42公擔)超過了俄聯邦產糧平均水平的1.5倍。邊疆區在甜菜產量方面也居俄聯邦首位,占俄聯邦總產量的16%;葵花子占15%;蔬菜占10%。索契區是俄羅斯惟一的產茶區(“克拉斯諾達爾”茶)。

邊疆區的大牲畜數量居俄聯邦的第4位,而在產乳量方面,僅次於莫斯科州;在養和蛋產量方面排在莫斯科州和列寧格勒州的後面,居於第三位。

交通運輸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交通運輸業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的平原部分足以保障本區的各種運輸服務。邊疆區境內的鐵路總長2150公里,主要幹線已實行電氣化。硬面公路總長1.1萬公里。從克拉斯諾達爾可坐船沿著庫班河直達河口。蘇聯解體後,克拉斯諾達爾的港口——新羅西斯克圖阿謝、葉伊斯克等成為俄羅斯惟一通向亞速海、黑海和地區海區域的出口,年總運量達6700萬噸。目前正籌備建設擁有700萬噸位貨運量的捷姆留克市新港。此外,在克拉斯諾達爾、阿爾馬維爾新羅西斯克和索契(阿德列爾)還有大型機場

克拉斯諾達爾戰役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克拉斯諾達爾戰役
偉大衛國戰爭中北高加索方面軍在黑海艦隊配合下為粉碎庫班法西斯德軍,於1943年2月9日一3月16日實施的進攻戰役;是高加索會戰(1942—1943)的組成部分。

由於蘇軍1943年冬季在西南方向和高加索順利作戰的結果,截至2月初,法西斯德軍第17集團軍和坦克第1集團軍一部(共17個師,計約50萬人)同“A”集團軍群主力的聯繫被切斷,並被壓迫到亞速海邊。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把粉碎該集團的任務賦予H.H.馬斯連尼科夫中將指揮的北高加索方面軍(第58、第9、第37、第46、第18、第56、第47集團軍)。戰役企圖是,從北、東、南三面實施向心突擊以圍殲敵軍克拉斯諾達爾集團,阻止該集團向克里木退卻。以兩個集團軍(第58、第9集團軍)從布里尼科夫斯卡亞布留霍韋茨卡亞一線向斯拉維揚斯卡亞和瓦列尼科夫斯卡亞總方向實施主要突擊。空軍第4、第5集團軍擔任航空兵支援。戰役準備是在有限時間(5天)內進行的。

2月9日,在短促的炮火準備之後,北高加索方面軍轉入進攻。作戰條件是艱難的:各兵團和部隊嚴重缺員,彈藥和油料不足;春季道路泥濘;春汛使河口灣、低岸、湖泊、河流泛濫,幾乎無法通行。由於道路狀況不佳,炮兵和輜重落在軍隊後邊。第37集團軍在頭幾天進展很大,突破敵軍防禦並從東北面威脅克拉斯諾達爾附近敵軍。第18集團軍直接向克拉斯諾達爾及其以南順利進攻。第46集團軍利用左、右鄰的勝利轉入進攻。2月12日,方面軍在游擊隊配合下解放了克拉斯諾達爾。敵軍開始向塔曼半島撤退。方面軍右翼的戰事發展就不同了,在此,第58集團軍各兵團被敵軍壓擠在低岸,損失頗大。空軍第4、第5集團軍對方面軍抗擊敵反衝擊和牽制其航空兵的行動給予了巨大支援。在空戰中和機場上共擊毀敵機157架,使法西斯航空兵不再頻繁出動。由於敵軍向塔曼半島退卻及其部分兵力撤向克里木,最高統帥部大本營2月22日命令北高加索方面軍司令加強庫班河以北和以南的突擊,左翼各集團軍迅速機動,搶占德軍第17集團軍主力的退路。2月23日,方面軍重新發起進攻。但準備時間不足以進行必要的變更部署和在主要突擊方向造成兵力優勢。軍隊也得不到彈藥油料補充。所有這一切都影響進攻的進程。在斯拉維揚斯卡亞鎮阿賓斯卡亞鎮地域和克雷姆斯卡亞接近地的激戰未獲預期結果。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
法西斯德軍第17集團軍在航空兵支援下進行了猛烈反衝擊,特別是在第58集團軍地帶內。在個別地段,敵人甚至將該集團軍各兵團壓向後退。但是友鄰第37,第9集團軍的突擊迫使敵人於3月8日夜間開始退向預先構築的防禦地區。方面軍追擊敵軍並攻占諸防禦要點。然而敵人在克拉斯諾達爾以西60—70公里處得以固守。3月16日,北高加索方面軍經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批准暫時轉入防禦。

克拉斯諾達爾戰役的結果,北高加索方面軍重創敵軍,解放了克拉斯諾達爾和數百個居民地。春季道路泥濘使軍隊行進非常困難,機場不能使用,致使航空兵的行動不便,這在很大程度上妨礙了方面軍圓滿完成大本營賦予的任務。軍隊在前幾次戰鬥已感疲憊,人員和武器裝備缺額相當多,嚴重影響進攻速度。儘管困難重重,蘇軍表現了高度的精神和戰鬥素質及完成任務的堅定志向。由於在解放克拉斯諾達爾戰鬥中英勇善戰,第46集團軍的3個兵團被授予“克拉斯諾達爾”榮譽稱號。

俄羅斯行政區劃

中央聯邦管區奧廖爾州 | 別爾哥羅德州 | 布良斯克州 | 弗拉基米爾州 | 卡盧加州 | 科斯特羅馬州 | 庫爾斯克州 | 利佩茨克洲 | 莫斯科自治市 | 莫斯科州| 梁贊州 | 斯摩棱斯克州| 坦波夫州 | 特維爾州 | 圖拉州 | 沃羅涅日州 | 雅羅斯拉夫爾州| 伊萬諾沃州 |
南部聯邦管區阿迪格共和國 | 阿斯特拉罕州 | 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 | 車臣共和國 | 達吉斯坦共和國 | 伏爾加格勒州 | 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 | 卡爾梅克共和國 | 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 |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 | 羅斯托夫州 | 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 | 印古什共和國 |
西北部聯邦管區阿爾漢格爾斯克州 | 涅涅茨自治區 | 加里寧格勒州 | 卡累利阿共和國 | 科米共和國 | 摩爾曼斯克州 | 諾夫哥羅德州 | 普斯科夫州 | 聖彼得堡自治市 | 列寧格勒州 | 沃洛格達州 |
遠東聯邦管區阿穆爾州 | 楚科奇自治區 | 堪察加州 | 科里亞克自治區 | 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 | 馬加丹州 | 濱海邊疆區 | 薩哈(雅庫特)共和國 | 薩哈林州 | 猶太自治州 |
西伯利亞聯邦管區阿爾泰共和國 | 阿爾泰邊疆區 | 布里亞特共和國 | 赤塔州 | 阿加布里亞特自治區 | 伊爾庫茨克州 | 烏斯季奧爾登斯基布里亞特自治區 | 哈卡斯共和國 |科麥羅沃州 |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 | 新西伯利亞州 | 鄂木斯克州 | 托木斯克州 | 圖瓦共和國 |
烏拉爾聯邦管區 庫爾乾州 | 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 | 秋明州 | 漢特-曼西自治區 | 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 | 車里雅賓斯克州 |
伏爾加聯邦管區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 | 楚瓦什共和國 | 基洛夫州 | 馬里埃爾共和國 | 莫爾多瓦共和國| 下諾夫哥羅德州 | 奧倫堡州 | 奔薩州 | 彼爾姆邊疆區 | 薩馬拉州 | 薩拉托夫州 | 韃靼斯坦共和國 | 烏德穆爾特共和國 | 烏里揚諾夫斯克州 |
(參見:俄羅斯行政區劃

俄羅斯政區與人物

俄羅斯聯邦(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 英語:Russian Federation)。簡稱俄羅斯(Russia)。公元9世紀,在建立以基輔為中心的古羅斯國家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俄羅斯人的祖先古羅斯部族人(東斯拉夫人),並成為此後國家名稱。

俄羅斯行政區劃

中央聯邦管區
奧廖爾州 | 別爾哥羅德州 | 布良斯克州 | 弗拉基米爾州 | 卡盧加州 | 科斯特羅馬州 | 庫爾斯克州 | 利佩茨克州 | 莫斯科自治市 | 莫斯科州 | 梁贊州 | 斯摩棱斯克州 | 坦波夫州 | 特維爾州 | 圖拉州 | 沃羅涅日州 | 雅羅斯拉夫爾州 | 伊萬諾沃州
南部聯邦管區
阿迪格共和國 | 阿斯特拉罕州 | 北奧塞梯-阿蘭共和國 | 車臣共和國 | 達吉斯坦共和國 | 伏爾加格勒州 | 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 | 卡爾梅克共和國 | 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 | 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 | 羅斯托夫州 | 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 | 印古什共和國
西北部聯邦管區
阿爾漢格爾斯克州 | 涅涅茨自治區 | 加里寧格勒州 | 卡累利阿共和國 | 科米共和國 | 摩爾曼斯克州 | 諾夫哥羅德州 | 普斯科夫州 | 聖彼得堡自治市 | 列寧格勒州 | 沃洛格達州
遠東聯邦管區
阿穆爾州 | 楚科奇自治區 | 堪察加邊疆區 | 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 | 馬加丹州 | 濱海邊疆區 |薩哈(雅庫特)共和國| 薩哈林州 | 猶太自治州
西伯利亞聯邦管區
阿爾泰共和國 | 阿爾泰邊疆區 | 布里亞特共和國 | 外貝加爾邊疆區 | 哈卡斯共和國 | 科麥羅沃州 |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 | 新西伯利亞州 | 鄂木斯克州 | 托木斯克州 | 圖瓦共和國
烏拉爾聯邦管區
庫爾乾州 | 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 | 秋明州 | 漢特-曼西自治區 | 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 | 車里雅賓斯克州
伏爾加聯邦管區
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 | 楚瓦什共和國 | 基洛夫州 | 馬里埃爾共和國 | 莫爾多瓦共和國 | 下諾夫哥羅德州 | 奧倫堡州 | 奔薩州 | 彼爾姆邊疆區 | 薩馬拉州 | 薩拉托夫州 | 韃靼斯坦共和國 | 烏德穆爾特共和國 | 烏里揚諾夫斯克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