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聖王

先聖王

先聖王,古代的賢明君主。《國語·魯語下》:“先聖王之傳恭,猶不敢專。”《呂氏春秋·論人》:“此先聖王之所以知人也。”

基本信息

康熙大帝

個人簡介

清聖祖康熙 愛新覺羅·玄燁 1654.5.4~1722.12.20

人物生平

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公元1654年5月4日),愛新覺羅·玄燁紫禁城景仁宮內呱呱墜地,其母為順治帝庶妃佟佳氏。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九日(公元1661年2月7日),不滿7歲的愛新覺羅·玄燁登極,年號:康熙。身上流淌著滿、蒙兩種血統的康熙大帝,是愛新覺羅家族的第四代君王,是滿清入主中原後的第二位皇帝,是清王朝第一位出生在紫禁城的君主,也是中國皇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從一個擁有不幸童年的兒皇帝,到光前裕後的盛世明君,在位61年的康熙大帝,雄踞九五、橫掃六和、平定三藩、收復台灣、抗擊沙俄、伐定準格爾、修編康熙字典、繪製皇輿全覽圖……將常年處在亂世中的中國,領上了繁榮的康熙盛世。秦始皇修建有形的萬里長城來抵禦入侵,康熙則用武力威懾和招撫並用的方式,從漠北到漠南建立起了一條無形的長城,由此換來了邊疆長期的安寧,鞏固了多元民族的和諧穩定,奠定了今日中國之疆域版圖,並測繪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地圖-皇輿全覽圖。當今中國的版圖約960萬平方公里,明朝時僅僅350萬平方公里,而在康熙年間,中國版圖達到了約1300萬平方公里。從幼齡時接過尚不穩固的政權,到成為一個比開創者更加偉大的帝王,康熙大帝將百廢待興的中國引向了新的繁榮。對華夏各民族的團結、對發展當時的經濟生產力、改善當時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及對當時科學、文化、教育、農業等方方面面,都作出了重大的歷史貢獻,由此開啟了大清王朝的盛世輝煌。作為一個幼年登極的帝王,康熙大帝以誠敬慎重之心、朝乾夕惕的走過了61年的皇帝生涯,用一生的努力,牢牢穩固了祖先打下來的天下,成功確立了大一統的多民族國家的版圖,並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和夙夜匪懈的堅持,成功塑造了自己無愧於千古一帝的非凡人生。康熙61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康熙大帝愛新覺羅·玄燁,在暢春園清溪書屋,迎來了自己生命的終結,時年滿68歲。

登極原由

順治十八年正月,染天花而病危的皇帝,開始起草遺詔。因皇子們都尚在幼齡,順治帝有意將皇位傳給堂兄弟中的一人,但卻受到皇太后的極力反對。皇太后找來順治帝信任的幾位漢臣,輪番向皇帝進言。最後,對皇位繼承人有著諸多猶豫,無法取捨的順治帝,緊急召見了自己甚為信賴的德國傳教士湯若望,向其詢問意見。當時,天花肆虐京城,染病的不止順治皇帝,他的幾個兒女、以及多爾袞的弟弟多鐸,同樣死於天花,甚至很多兇猛強壯的滿洲士兵,也常常因此大批死亡。這種傳染病,就像是可怕的夢魘一樣,讓所有人,人人自危。而湯若望回復順治帝的詢問時,說天花只要治癒,就永不會再犯,所以皇帝可以選擇已得過天花的皇子來繼承皇位。結果證明,順治帝採納了湯若望的建議,改變了將皇位傳予堂兄弟的初衷。最後,在順治帝的八位皇子中,惟一符合條件的三阿哥玄燁,順利成為了繼任者,因為早在兩年前,他已得過天花且治癒了。誰也不會想到,這居然成為了成全玄燁的理由,使六歲的愛新覺羅·玄燁,走上了歷史的前台,而他臉上淺淺的麻點,也不容置疑的成為了他,能夠繼承皇位的最重要的資格。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順治帝病逝於養心殿。初八日,順治遺詔頒行天下,遺詔中明確表示,立皇三子玄燁為太子,命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輔政大臣,輔佐幼主。初九日,愛新覺羅·玄燁登極,年號:康熙。

智擒鰲拜

康熙七年七月初七日(公元1667年8月25日),13歲的康熙皇帝在紫禁城太和殿,舉行了隆重的親政大典。但事實上,卻並沒能拿回本屬於皇帝的全部權利,史稱:仍行佐禮。順治帝當初任命的四位輔政大臣中,首輔索尼年老多病,且奉行不做錯就是好的原則,凡事都當不知道,不願做出頭鳥;而位列四輔臣之二的蘇克薩哈,因曾是多爾袞的心腹,後又率先舉發多爾袞,而得到順治帝的喜愛,因此在朝中上下說話分量不夠,加上雖然和鰲拜是兒女親家,但兩人相見不如不見,雞同鴨講毫不對味;至於生性庸懦的遏必隆,則因與鰲拜同屬一旗,於是在許多利益的牽連之下,也默認了鰲拜的所作所為,成了他實質意義上的同路人。在這種情況下,原本位列末位的鰲拜,在短短的六年時間裡,已然成為了朝堂上下,大權獨攬的權臣。不可一世、橫行霸道的程度,完全不把13歲的康熙皇帝放在眼裡。面對飛揚跋扈的鰲拜,年少的康熙帝選擇了忍耐,但是鰲拜不依不饒的鋒芒,依然步步緊逼。就在親政大典舉行七天之後,一件令康熙皇帝忍無可忍的事情發生了。蘇克薩哈以皇帝已然親政,無須再有輔政大臣輔佐為由,向康熙皇帝奏請辭去輔政大臣之職,去給先帝守靈。而鰲拜借題發揮,網羅來過往雞毛蒜皮的罪名定了所謂24條罪狀,開始無限上綱的對蘇克薩哈進行清算,不僅要把蘇克薩哈凌遲,還要誅殺他的全族,在康熙帝表示堅決不準之後,鰲拜便在朝堂之上滿朝文武面前,對著康熙皇帝連續七日振臂呼喊、大呼小叫,非要置蘇克薩哈於死地,最後居然還當著皇帝的面矯旨,終究滅了蘇克薩哈全家。這件事,令年少的康熙帝對鰲拜產生了極度的反感,他意識到,自己雖貴為九五之尊,但他的臣民們,似乎只在乎鰲拜的臉色,並不關心他這個天子的感覺,而鰲拜僭越皇權的行為,也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可以容忍的範圍,剷除鰲拜,成了康熙皇帝心中迫在眉睫的當務之急。但是,鰲拜把持朝政多年,在朝廷上下說一不二,剷除他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於是,在此後的時間裡,康熙帝開始以他的智慧和隱忍,等待絕地反擊的機會,欲擒故縱的表現出對鰲拜極為信任的樣子,予取予求、事事順從。終於,他等來了瓜熟蒂落的時機!正史中,對康熙皇帝是如何擒獲鰲拜的過程,比如:時間、地點、方式、參與的人等,都沒有詳實的記錄,只短短一句‘命議政王等拏問輔臣公鰲拜等’13字帶過。生擒鰲拜之後,康熙皇帝給鰲拜定了30條罪狀,但卻只將他囚禁起來,並沒有要他的性命。

政績介紹

康熙在位六十一年,逐步恢復經濟,清朝成為當時世界上幅員最為遼闊、人口眾多、經濟最富庶的帝國。清初人口從明末的五、六千萬急劇下降,1661年(順治十八年),全國人丁數字是1913萬,到1711年(康熙五十年),增為2462萬。這只是丁數,不是人口總數。
愛新覺羅·玄燁
另一方面,康熙平定內亂,將台灣收回,使中國的疆土進一步擴大。當時清朝的疆域,東起大海,西至蔥嶺,南到曾母暗沙,北達外興安嶺,西北到巴爾喀什湖,東北到庫頁島,總面積為1300萬平方公里。

彼得大帝

個人簡介

俄國第四代沙皇 彼得·阿列克塞也維奇·羅曼諾夫 1672.6.9~1725.2.8

登極之路

公元1672年6月9日,彼得·阿列克塞也維奇·羅曼諾夫出生。他是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和第二位妻子維塔利婭·納利什基娜的獨生子。但不幸的是,四歲便失去父親的彼得大帝,要與父皇和第一任妻子所生的兩個兄弟爭奪皇位,雖然最終他勝利了,但是登極之路卻經歷了漫長的殊死鬥爭。

掌握皇權

公元1682年,彼得大帝與他同父異母的兄弟伊凡一起,並肩坐上了俄國沙皇的寶座。但是,年幼的彼得大帝只是個擺設,他的權利被牢牢掌控在他同父異母的姐姐,攝政王索菲亞公主的手中。直到公元1689年,17歲的彼得大帝才最終贏得了鬥爭的全面勝利,下令囚禁索菲亞公主,並將伊凡拉下皇位,獨自全權掌握至高無上的皇權。從此,他以過人的精力和忘我的工作,給當時落後的國家帶來了一系列深刻的變革,並最終讓俄國一舉成為了世界強國。
公元1725年2月8日,彼得大帝聖彼得堡走完了他非同凡響的一生,時年52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