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祿國東王墓

蘇祿國東王墓

蘇祿國東王墓,坐落在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城北的北營,安葬著明帝國的藩屬國——蘇祿國的一位國王和他的王妃及兩位王子,是中國境內僅有的兩座外國君主陵墓之一(另一座是位於南京的渤泥國王墓),也是我國唯一的駐有外國王室後裔守陵村落的異邦王陵。蘇祿國東王墓是中菲兩國傳統友誼的見證,也是我國明朝時期國力強盛、“萬國來朝”的真實寫照。蘇祿王墓是明朝初年王爺陵中保存較為完好的一座,1956年,蘇祿國東王墓列為首批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歷史背景

蘇祿國使團來訪

蘇祿王墓蘇祿王墓
明朝永樂年間,國力逐漸強盛,中國海上的航運事業漸漸發達,造船業已居於當時世界先進行列。明成祖朱棣遵明太祖遺訓,遣使出訪南洋15國。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蘇祿國三位國王——東王、西王峒王,以東王巴都葛叭哈刺為尊,率領家眷、官員共340多人組成友好使團,“梯山航海,效貢中朝”,遠渡重洋,從福建泉州登岸,經蘇州、杭州沿京杭大運河至北京,受到了永樂皇帝的隆重接待。
明朝人張燮在他著的《東西洋考》第五卷中,稱這次訪問是“空國來歸,鱗次闕下”。當明成祖朱棣得知巴都葛叭答刺一行已在福建泉州登岸後,便下令沿途地方官員隆重接待,派專使到應天府龍江驛專候,並由皇帝專使、留在應天的禮部尚書和應天府知府等在應天會同館舉行盛大宴會,為巴都葛叭答刺一行接風洗塵。後由總兵太監鄭和陪同北上。使團到北京後,明成祖在奉天殿款待蘇祿國王一行。據《明史》載,三王攜帶了本國許多珍奇特產,向明帝“進金縷表文,獻珍珠、寶石、玳瑁諸物”。朱棣見東王“恭順特達,聰明溫厚”,以賓禮隆重接待。東王感激,請受章服。成祖“封為國王。賜印誥、襲冠帶及鞍馬、儀仗器物,其從者亦賜冠帶有差”。三王辭歸時,朱棣又“各賜玉帶一,黃金百兩,白金兩千,羅錦文綺二百,帛三百,鈔萬錠,錢二千緡,金繡蟒龍、麒麟衣各一”,並“優加賜責遣官護歸”。此時,海盜羅景龍、坎卡瓦竊走了蘇祿國王的大珍珠,並殺死了護衛阿布貝卡。案件迅速被查清,兇手亦被就地正法,大珍珠也奉還給了蘇祿國王。明成祖還追封阿布貝卡為驃騎將軍,以親王之禮厚葬。蘇祿國王十分感動,決心與中國世代友好。
史料記載,蘇祿使團在京居留27天,三王辭歸,永樂皇帝又派人專程護送。

東王病殞歿德州

蘇祿國王蘇祿國王
1417年9月13日,到達德州以北的安陵時,東王突患急症,不幸染病殞歿。訃告到京,明成祖深為哀悼,派禮部郎中陳世啟赴德州,為東王舉行了隆重的葬禮,謚曰:恭定。並為其在德州城北十二連城九江營的西南部擇址建陵,明成祖親自撰寫悼文。在明政府為蘇祿東王所寫的祭文中,讚譽東王“聰明特達,賦性溫厚”。肯定了蘇祿東王訪華對兩國友好關係所做的傑出貢獻,“賢德芳名流播後世,與天地相悠久,雖死猶生”,對東王的逝世表達了“不勝痛悼”之情。接著,明成祖又遣派使者對東王家屬表示了深切慰問,並諭王長子都馬含曰“爾以嫡長,為國人所屬,宜即繼承,用綏蕃服,今特封爾為蘇祿東王,以繼爾父之志。”勸諭都馬含隨西、峒王一起回國,並同意東王妃葛木寧、次子溫哈剌、三子安都魯及侍從共10人留居中國,居喪3年。

歷史沿革

為表達對蘇祿國東王的哀思,第二年(公元1418年,明永樂十六年),明政府在東王的埋葬地大建陵區,墓前修造了祠廟,樹立了高大的為蘇祿王歌功頌德的“御製蘇祿國東王碑”,明成祖朱棣親自為蘇祿東王撰寫了碑文。碑文讚譽蘇祿東王“聰明特達,超出等倫”。說明蘇祿東王訪問中國的功績是“光榮被其家國,慶澤流於後人,名聲昭於史冊,永世而不磨”。明政府為蘇祿國東王在德州北郊修建的陵墓,莊嚴肅穆,巍峨壯觀。整個陵墓和明代禮制所規定的親王陵墓的規格大致相同。
其墳墓南側有御碑、石人、石馬、石羊、石虎、望柱等附屬文物。東王下葬後,其長子都馬含隨西王、峒王等人回國繼承王位,王妃葛木寧、次子溫哈剌(塔拉)(譯音)、三子安都魯及侍從十餘人則留在德州守墓3年。(清史稱二子安都魯、三子溫哈剌,但一些文字史料載,“二子溫哈剌,三子安都魯”)
東王墓建成後,明朝皇帝對守墓的東王后裔非常照顧,不僅賜田免稅,對守墓的王室家人,由德州官倉給每人每月提供口糧一石,以及布匹、銀鈔等,還“恩賜十二連城祭田三頃三十八畝,永不起科”。因其習俗與回族相似,還從山東歷城縣遷來3戶回族居民,夏、馬、陳三姓(夏馬當、馬醜斯、陳咬柱)供東王守墓的後人役使。
明宣德年間,在東王墓西南敕造清真寺一座,於安、溫二姓各選掌教一人,負責宗教事務,每逢回教大典,掌教長率領安溫全體誦經祭墓,成為定例。
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明朝政府派人護送王妃葛木寧回國,由於對東王的眷戀,次年她再次返回德州,從此再未離開,與兩位王子長期留居德州,直到去世。現蘇祿王墓東南方,有3個比王墓略小的封土堆,便是王妃和王子的墳墓。
1731年,蘇祿蘇丹親自“來朝”並拜謁了蘇祿東王墓。
蘇祿國東王墓蘇祿國東王墓
滿清入關後,清政府為籠絡人心,繼承了明朝法統,對蘇祿王的後裔仍然給予特殊照顧。清雍正四年(1726年),蘇祿蘇丹母漢末母拉律林委派旅居蘇祿的中國商人龔廷彩為蘇祿訪華使團使,附馬阿石丹為副使,攜帶“國書”和禮品,到中國進行訪問,恢復了朝貢關係。根據留居德州的東王八代孫安汝奇、溫崇凱提出的“本國遠隔重洋”,要求加入中國籍的請求,清政府禮部同意守墓人等子孫,以溫、安二姓入籍德州。同時規定:“溫、安二姓各立奉祀生一名,照山東省先聖先賢子孫之例……嫡裔承襲。”並於雍正十三年(1735年)發給永久執照。從此蘇祿國東王的兩支後裔,溫、安兩姓就以華籍蘇祿人的身份在德州安家落戶,與當地回、漢民族和睦相處,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雖然人數不多,但也生齒日繁,聚村而居。
蘇祿東王后裔,至今已在中國傳承近六百年,入籍中國二百多年,傳至二十多代(因災荒之年,外遷人口已無法統計)。東王后裔早已融入中國,因歷史上發生過幾次較大的天災,已有不少東王后裔離開德州,蘇祿東王后裔今已分布多地。
鴉片戰爭後,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政府外患頻仍,內亂不休,日久年深,屢經戰亂。清廷長期不對南運河德州段的四女寺減河、哨馬營減河進行維護和疏通,致使南運河連年泛濫、水患無盡,每次水患都惠及蘇祿王墓和附屬清真寺。
清道光三年(1823),大運河決口,使德州城北成為一片汪洋,北支河以南幾個村莊的農戶,其中也包括北營村的村民,都到北支河南岸的大堤上避難。大水過後,不少村民到外地落戶,而大部蘇祿國東王的後裔們,因祖墳所在不忍遠離,故大水過後,又重新回到北營村,在祖墳兩側重建了家園,仍守護著自己的祖墳。
民國六年(1917),德州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南運河再次決口,史載這次大水:“水繞城垣,僅露七磚”。而北營村再次成了澤國,全村僅剩下9間房屋,其餘全部被大水毀壞。大水過後,蘇祿王墓前的大殿、配殿、清真寺及民房等建築,均蕩然無存了。御碑樓倒塌、御碑陷入泥潭,華表、翁仲、石獸等東倒西歪,王墓周圍一片狼藉。
經過這兩次特大水災的衝擊和歷年的戰亂之後,蘇祿國東王的部分後裔、明朝在歷城縣派來的夏、馬、陳三姓中的部分住戶,有些就攜家帶口移居了他鄉及附近的村街,另謀生路去了。多數不願離開祖宗墓地的蘇祿國東王的後裔們,又在這塊沃土上重建了家園。東王15代孫安樹德將軍在任師長期間,他帶頭出資募捐,對被大水沖毀了的東王墓、清真寺、御碑亭等古蹟進行了修葺、重建,保護了這些歷史文物古蹟。清真寺窯殿頂上的“祭紅瓷瓶”就是安樹德這時候捐獻的。
盧溝橋事件後,侵華日軍沿津浦線南下,1937年10月,德州淪陷。日軍在高大的王陵寶頂上修築碉堡,抗戰勝利後鏇被拆除。進入民國以來,軍閥混戰、水旱交替,加之日寇侵略,東王墓前的大殿毀塌,松柏被伐,石獸等東倒西歪。昔日的“花謝紅香”,到德州解放前夕,已成了“亂鴉殘日”,一片荒蕪景象。
1967年文化大革命時期,北營的造反派和紅衛兵妄圖挖掘王陵,所幸明政府在安葬蘇祿王時,寶頂下方的墓土用三合土夯實得異常堅固,造反派和紅衛兵無從下手,王陵地宮未遭破壞。
1956年,山東省人民政府把蘇祿國東王墓列入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國家文物局和省地市有關部門撥款,對已流散破損的翁仲、華表、石獸做了整形復原,14件石雕重新按序排列在神道兩側。1985年,德州市政府重建了地表建築。祠廟內有陵恩殿、東西配殿和陵恩門,並增添了迴廊,新建一座牌樓,由大書法家啟功和謝稚柳書曰“芳名遠播“”聰慧永傳”。在東王墓前重新複製了“故蘇祿國恭定王墓”石刻墓碑,設定了石供桌、石香爐。1997年,德州市政府投資完成了王妃、王子墓擴建工程,御碑樓維修工程,修仿古圍牆310米,碑廊300平方米,地下排水工程450米,綠化工程初具規模。至此,修整後的蘇祿東王墓,已成為一座古樸肅穆、松柏環繞、整潔美麗的陵園。
1980年6月菲律賓共和國駐華大使納西索·雷耶斯博士同使館人員專程來德瞻仰王墓,並會見了東王后裔。1986年中菲兩國合拍了大型歷史傳奇故事片《蘇祿國王與中國皇帝》。

主要景點

蘇祿國東王墓蘇祿國東王墓
蘇祿國東王墓肅穆壯觀,周圍護陵松柏常青,神道入口為新制漢白玉石牌樓一座,神道兩側有六方石望柱一對,石像生六對,分別為一對石虎、一對石獅、一對石馬、一對石羊、一對馬倌、一位文臣和一位武官。永樂帝朱棣御筆撰寫的神道碑在神道南端東側;王妃葛木寧及東王次子溫哈喇(塔拉)、三子安都魯之墓在王墓東南側,明、清兩代,不少詩人、學者來瞻仰憑弔,並留下了許多詩篇。
今天的蘇祿東王墓,是一處以王陵、享堂、御碑亭牌坊、神道和清真寺、碑廊為主的陵園式古建築群,布局錯落有致,交相呼應,別具一格。
享堂是祠廟的主體建築,占地130多平方米,18根大紅柱氣勢雄偉。古樸典雅的祠廟大門外,一對新雕刻的石獅雄踞左右。
古墓埋客帝,豐碑載友誼。蘇祿國東王墓是存留在中國大地上的一座具有跨國意義的王陵,它揭開了蘇祿與中國國際交往的新篇章,無論當時還是今天都留下了深遠的影響。清朝詩人馮廷槐寫遭“生為朝貴客,死作邵先賢”,高度評價了這位友好使者,對兩國友誼所做出的貢獻。

相關史料

明實錄

蘇祿國東王墓蘇祿國東王墓
(永樂十五年八月甲申朔)行在禮部言:權蘇東國巴都葛叭答剌,權蘇祿西國麻哈剌吒葛剌麻丁,故權蘇祿峒者之妻叭都葛巴剌卜,各率其屬及隨從頭目凡三百四十餘人奉金縷表來朝貢,且獻珍珠寶石玳瑁等物。賜予視滿剌加國王。(明太宗實錄)
(辛卯)封巴都葛叭剌為蘇祿國東王,麻哈剌吒葛剌麻丁為蘇祿國西王,叭都葛巴剌卜為蘇祿國峒王,並賜誥命及襲衣冠服印章鞍馬儀仗,隨從頭目三百四十餘人,賜冠帶金織文綺襲衣有差。(明太宗實錄)
(庚戍)蘇祿國東王巴都葛叭答剌,西王麻哈剌吒葛剌麻丁,峒王叭都葛巴剌卜,辭歸,人賜金相玉帶一,黃金百兩,白金二千兩,羅錦文綺二百疋,絹三百疋,鈔一萬錠,錢三千貫,金繡蟒龍衣麒麟衣各一襲,賜其隨從頭目文綺彩絹錢均有差。(明太宗實錄)
(九月乙丑)蘇祿國東王巴都葛叭答剌,歸次德州病卒,訃聞,遣官賜祭,命有司營墳,葬以王禮,上親為文樹碑墓道,留其妃妾及謙從十人守墓,令畢三年還國。仍遣使齎敕諭其長子都麻含曰:“爾父知尊中國,躬率家屬陪臣,經涉海道,萬里來朝,眷其誠悃,已錫王封,優加賜賚,遣人護送還國,舟次德州,以疾歿,朕聞之良用閔悼,已葬祭如禮,爾以嫡長為國人所屬,宜即繼承,以綏藩服。今特命爾為蘇祿國東王,爾尚益懋忠貞,敬承天道,以副眷懷,以承爾父之志。欽哉!”(明太宗實錄)
(十九年夏四月癸卯)蘇祿國東王之母遣王叔叭都加蘇哩等貢方物,賜叭都加蘇哩冠帶襲衣鈔貯絲文錦紗羅彩絹,賜其從人有差。(明太宗實錄)
(二十一年秋七月己丑)蘇祿國東王妃叭都葛蘇悝等還國。先是蘇祿國東王率家屬朝貢,既歸卒於德州,命葬焉。留其妃守墳。至是六年,厚賜而遣之。(明太宗實錄)

紀念詩歌

顧炎武《過蘇祿東王墓》豐碑遙見炳奎題,尚憶先朝寵日殫。世有國人供灑掃,每勤詞客駐輪蹄。九河水壯龍狐出,十二城荒向鶴棲。下馬一為郯子問,中原雲鳥正淒迷。

交通信息

旅遊專線:在火車站乘坐4路、19路、23路、27路公車在共青團路、北陵橋下車,向北走即到。
自駕車:京福高速--德州市區出口下--104國道向西行駛至德州市--新興路--溫莊路--三八路--東地北路--共青團路--陵西路,即可到達景區,下高速後大約30分鐘車程。

其他信息

後人

蘇祿東王后裔,仍以溫、安二字為姓,信奉宗教伊斯蘭教,至今已在中國傳承近六百年(1417年至今),入籍中國二百多年(1731年至今),傳至二十多代。東王后裔早已融入中國,因歷史上發生的幾次較大的天災,已有不少蘇祿國東王后裔離開德州,蘇祿東王后裔今已分布全國多地(因災荒之年,外遷人口已無法統計)。(2013年3月)

漢姓

溫姓(回族)

回族溫姓,出自明朝時期蘇祿國(今菲律賓蘇祿群島)東王巴都葛.叭答剌(譯音)之子溫喀刺(譯音),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回族溫氏,源出明朝時期融入回族的蘇祿國(今菲律賓蘇祿島)的蘇祿東王巴都噶·叭哈利之子溫喀刺及後裔。明朝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蘇祿東王巴都喀·叭哈剌等三王率其屬及隨從頭目三百餘人的龐大使團來燕京訪問,東王因病逝世於今山東德州,留王妃及次子溫塔刺和三子安都魯守墓並定居中國。後因其皆信仰伊斯蘭教,風俗習慣又近同於回族,後來便融入了回族當中。
雍正九年(1731年),當時的蘇祿國王蘇老丹來中國訪問,途經德州時瞻拜東王墓,東王第8代孫溫宗楷、安汝奇向其提出加入中國籍的請求。蘇祿王蘇老丹到京後立即摺奏清廷,很快得到清朝的批准,並取兩位王子名字的第一個字:溫、安為姓入籍中國,溫塔刺取名字首音為漢姓溫氏,安都魯取名字首音為漢姓安氏。
安姓(回族)
回族安姓,明朝時期來中國的蘇祿國(今菲律賓蘇祿島)東王巴都噶·叭喀刺(譯音)的第三子巴都噶·安都魯(譯音),其後裔融入回族,也取漢姓為安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