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方從義武夷放棹圖

元方從義武夷放棹圖

元方從義武夷放棹圖,此圖畫武夷山景。武夷山在今福建省崇安縣西南,綿亘百餘里,有36峰、37岩,水流其間,分為九曲,為我國南方風景名勝之地。

基本信息

簡介

紙本,水墨,縱:74.4厘米,橫:27.8厘米。

方從義,約活動於14世紀。生性喜結交,有“方外之交”之美譽。擅長水墨雲水, 師法董巨、米氏父子, 但能突破成法而有所創造。所作大筆水墨雲山, 蒼潤渾厚, 富於變化, 自成一格。平生遊歷眾多, 真山水實景常攝入畫中, 如《武夷放棹圖》。此圖畫奇峰突起, 溪澗幽深, 為武夷九曲之景, 與平常所畫雲山不同。畫上自識:“武夷放棹”四字在右首

此圖畫武夷九曲風光。奇峰突起,矮峰環繞,溪間幽深。俯視眾山,皆如小坡。一葉輕舟,行在中流。圖中山石樹木,以草書筆法勾勒,淡墨輕染。用筆瀟灑,筆具奇姿。墨氣淋漓,耐人尋味。構圖奇險,靜中求動。與常見的水墨靈山有所不同。此圖構思奇特,不同凡俗,山水皴法兼有長披麻與解索,用筆自然、隨意,然又條理清淅,用筆書法筆意明顯。棣書自題“武夷放棹”四字,又草書自題一則。左上題草書款識“敬堇愈憲周公,近采蘭武夷,放棹九曲,相別一年,令人翹企。因仿巨然筆意,圖此奉寄。仲宣幸達之。至正己亥冬,方方壺寓烏石山識。”至正己亥為公元1359年。下鈐“方壺清隱”一印。

作者

方從義,字無隅,號方壺,不芒道人,鬼谷山人等,貴溪(今江西貴溪)人。道士,居江西信州(今上饒)龍虎山上清宮。工詩文,善古隸、章草。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米芾父子,後自成一家。所作雲山,大筆潑墨,蒼潤渾厚,取勢奇險。生卒年不詳。此圖表現福建武夷山勝景。奇峰突起,山下層林斷岸,溪澗幽深,一葉輕舟飄流遊覽。以草書筆法勾勒,兼以淡墨輕染,與常見水墨雲山畫法不同。全幅布局奇特,得武武夷九曲之險。雖自謂仿巨然筆意,但更多的是方氏自己的風格。本幅右上自識[武夷放棹]隸書四字。左方又題[敬堇簽憲周公,近采蘭武夷,放棹九曲,相別一年,令人翹企。因仿巨然筆意圖此,奉寄仲宣幸達之。至正已亥冬方壺寓烏石山識]。鈐[方壺清隱]白文印。按已亥為公元一三五九年。曾經清安岐和清內府收藏。《大觀錄》、《式古堂書畫匯考》、《寶迂閣書畫錄》著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