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談人生與自身修養

《儒談人生與自身修養》是2012年中國城市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明毅。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儒談人生與自身修養儒談人生與自身修養
貫穿中國歷史的最大學問是儒家思想,它的“顯學”地位所累積的文化能量超過了諸子百家,它的智慧在歷史上任何一個節點都釋放出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儒談人生與自身修養》通過對儒家思想與精神的集中展現,讓您再次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無比鮮活,同時再次得到它有力而無價的幫助,從而獲得更多的人生智慧。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仁者愛人

每個人都有仁心

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

愛人才能被人愛

喚起他人的愛心

仁義與博愛

仁者愛憎分明

不要玩“仁術”

第二章 崇尚誠信

誠信使人格完美

守信是處世的資本

生意要靠“誠意”來做

不誠實的人愛猜疑

誠實的人不怕吃虧

謹防出現“偽誠”

第三章 謙遜待人

不知禮者,難以立足

提升人格魅力

顧及對方的自尊心

決不能顯擺自己

得理謙讓,給人面子

做人低調比張揚好

不直接攻訐他人

第四章 學會寬恕

厚德之人常恕人

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以悲憫的情懷容人

原諒別人的過錯

把對手變成朋友

包容化解恩怨

為大局忘掉小怨

寬恕是文明的責罰

第五章 和諧相處

與人相處“和為貴”

“人和”排在第一位

不隨意附和他人

不平之氣,委婉發泄

允許有人反對自己

侮人者必自侮

不要詆毀別人

和諧不等於一團和氣

第六章 志向高遠

給自己一個遠大志向

志向決定人生走向

要成功先得“立志”

志向與人格獨立

人生志向與目標

困境中不能失志

不讓理想成為空想

第七章 學以致用

讀書的樂大於苦

培養學習的興趣

學習不可半途而廢

聰明好學,不恥下問

用知識打好堅實基礎

處理好專與博的關係

學而無思,難有長進

知識要不斷更新

第八章 珍惜時間

時間如同流水

懂得珍惜每一分鐘

合理安排時間

拖延是浪費光陰

第九章 意志堅強

松柏經寒苦而不凋

經得起生活的磨難

培養承受挫折的能力

人生征途需要剛健精神

用信心增強意志力

心動更要行動

勇者不被恐懼占據

第十章 大義精魂

遇事敢於挺身而出

捨生取義不猶豫

舍利取義的理由

堂堂正正做人

心存公正,無私陽剛

內心要有正義感

第十一章 志同道合

選擇好環境,選擇好朋友

要與人平等交往

親近者並非益友

朋友的等級與層次

以利相交是很危險的

好朋友影響一生

修養好與人緣好

對待朋友要真誠

朋友之間將心比心

第十二章 恪守良知

做人的底線:天理良心

從內心抵制壞事

不可泯滅人性

保留一顆知恥心

內心愧疚,靈魂懺悔

時時管好自己

即使吃虧也要維護良知

第十三章 珍惜名

命運沉浮,注意名聲

追求正當的功名

不搞虛偽的名聲

心靈迷失易壞名聲

名聲與身份無關

榮譽面前要豁達

不苛求完美的名聲

讓事實澄清名聲

第十四章 擔當責任

求學時明確社會責任

做領導是為了擔當責任

薦人用人的責任

失責必須辭職

不輕易放棄責

抵制壓力,恪盡職守

第十五章 富貴可求

想富有是正常的心理

未富之時不忘道

富了之後重修德

奢侈帶來狂妄

窮富都不要喪失人格

工商都是“本”

第十六章 中庸之道

避免過激與片面

行動失度會亂套

考慮利害的大小

利弊要權衡取捨

中庸不是畏縮不前

防止過速過快

第十七章 權變通達

與時變,才能進步

與情變,才能通達

與勢變,方可不拘

與事變,可以避禍

屈伸都恰到好處

進退都符合條件

第十八章慎言敏行

不說不知道的事

以行動兌現承諾

發表意見要中肯

出口不可傷人

不說急躁的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