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書編目

佛書編目

關於佛書的編目,除了以首字筆劃、讀音(羅馬字拼音或注音符號)等方式之外,以性質分類的編目,也是各圖書館所必需的,但也是相當困難的。【 佛書編目 】 《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 指對古今佛教典籍的圖書分類編目而言。關於佛書的編目,除了以首字筆劃、讀音(羅馬字拼音或注音符號)等方式之外,以性質分類的編目,也是各圖書館所必需的,但也是相當困難的。 各種大藏經對當時所存佛典的分類編目,可視為佛書編目的雛形。進入二十世紀時,最受歡迎的大藏經──《大正藏》,曾將所收之數千部佛典,作一迥異於前人的分類。該藏正編,將二一八四部佛書分別歸屬在阿含部以迄目錄部的二十四類之中。

基本信息

簡介

(圖)佛書編目佛書編目

《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
指對古今佛教典籍的圖書分類編目而言。關於佛書的編目,除了以首字筆劃、讀音(羅馬字拼音或注音符號)等方式之外,以性質分類的編目,也是各圖書館所必需的,但也是相當困難的。
各種大藏經對當時所存佛典的分類編目,可視為佛書編目的雛形。進入二十世紀時,最受歡迎的大藏經──《大正藏》,曾將所收之數千部佛典,作一迥異於前人的分類。該藏正編,將二一八四部佛書分別歸屬在阿含部以迄目錄部的二十四類之中。
這一粗略的分類,雖然比前此之大藏經的分類法進步,但仍然不能滿足那些另外藏有大量現代佛書的現代圖書館的需要。因此,新式的分類編目法,乃逐漸有人嘗試編排。此下所附,即是當代佛學名家印順所作的編目。出自其所撰〈佛書編目議〉一文。
◎附︰印順〈佛書編目議〉(摘錄自《妙雲集》下編)
印度傳出的(古典的)佛書,起初是編為二大部︰(一)經藏,(二)律藏。大概的說,經是重於義理的、智的,重於個己修持的;律是重於制度的、業的,重於團體的作法。經義與律義的分別解說,逐漸發達,起初都是附屬於經藏、律藏的。後來,經義的論說獨成論藏,與經、律鼎立為三藏。而律義的分別解說,始終附屬於律藏中。後代佛教的發展,露出了偏重於義理的傾向。
說到經藏,從《雜含》而次第別編,成為雜、中、長、增一──四阿含,這是古代各家所公認的。阿育王時代(佛元二世紀),分別說系多了第五部,名小阿含。這包括有︰經常念誦的偈頌;佛陀本生談;佛與弟子的本行;長老與長老尼的偈頌;傳說中的餓鬼事、天宮事等。總之,這裡面有著後起的歷史傳記等成分。有部系不承認這些是聖典(不是沒有,而是說這不外於經律,或只是文頌者──文藝的傳說),可是大眾系卻以此為獨立的雜藏(與經律論合為四藏),內容更為廣大。從體裁與內容來說,其中大部分是文學的、傳記的;使他與經律論分別,極有意義!
大乘經的大量流傳,是佛滅四五世紀了。起初是經典;大乘經的部類極多,從來沒有確定的部類編定。繼而從六世紀起,有龍樹學系的中觀論等;八九世紀起,有無著系的瑜伽論等。大乘律,只是附屬於大乘經中;至少在現存的文獻中,沒有大乘獨立的律部。大乘中,也有應屬於雜藏的。
佛法不是義理的空談,而重於定慧的實踐。修持方法一向傳述於佛弟子間,聲聞乘中,即有瑜伽行地偈(《修行道地經》)等傳出。大乘的中觀瑜伽,也是重於觀法。其後,專修定慧的瑜伽師,透過大乘經結合了印度教的儀制而單獨成部,這就是密典的續部與儀軌。密乘的律典與論典,也是極少的。所以,古代印度傳譯的佛書,約時代而豎分,不出聲聞藏、菩薩藏、秘密藏三大類。如約內容及文體而橫分,即不出經(續)、律、論、雜──四藏。
從印度佛書而論到中國日本等,有幾點值得注意︰一、律藏本來不但是道德的戒條,而且是僧團的組織法;寺院經濟的怎樣處理;僧眾的日常生活;布教;以及寺塔的建築、圖像、法器等。這在中國與日本,就有僧官制、叢林制,各種清規、傳戒規範,以及法會宣講等,性質都與律藏一分相近。然一般重視印度的律典,看作如來親制;所以如把這些也編入律藏,會受人反對。
說到論藏,印度的撰集大略有釋經論與宗經論二類。釋經論(論的注釋也屬此),即經典的解說。在中國稱為注、解、疏、釋、文句等;注釋的注釋,稱為鈔、記等,性質是一樣的。但從來受到歧視,沒有把他看作論藏。這到底應該別立一類,還是與印度撰集一樣,編入論藏呢?

 宗經論是依據經義而自出機杼、組織、分別,而成為條理嚴密的作品。釋經論與宗經論,凡是印度的作品,都與宗派有關。如阿毗曇、中觀、瑜伽論,那一部不是宗派的產物?而中國重經的學派,如天台、賢首,他們的法華、華嚴經釋,為一宗宗義的重要根據。重論的學派,如三論與唯識,一宗的主要宗義都在論疏中。此外,如判教教儀,辨義的章義等,都可說是宗經(論)論。所以,如《大正藏》對於中國古德的作品,於經釋、論釋外,別立宗派一門,並不恰當!因為這少數的宗典,不足以代表宗派;而各宗的要義,反而多在經釋、論釋中。其他如密、律、淨宗,重要的宗義也在密、律、淨的疏釋中。惟有禪宗並不依傍經論,而有獨特的風格。祖師的語錄,有著非常眾多的部帙。所以太虛大師說過︰這不妨參照密續及儀軌的獨立,而於經、律、論、密外,別立一禪(語錄)藏。
古代(約為百年以前)的純正佛書──法與律,如分作五大目︰經及經釋、律及律釋、論及論釋、密續及儀軌、禪法及語錄,可以網羅一切。此外,一、古典中的傳記、歷史、詩文等,一向編入‘小阿含’、‘雜藏’或‘賢聖撰集’的;二、唯識法相家的‘因明’,本是印度的邏輯,經佛教的改進,以作辨理楷式。這二類,都不是純正的法與律,不妨與近代的作品合編。

流傳及來源與文化融會

(圖)佛書編目 佛書編目 

近百年來,經過了近代文化的影響;也可說是佛法傳入西方所引起的影響。治理佛學的方法,多少與古代不同。使用的語文,研究到的論題,更為廣泛。無論從體裁與內容去看,都與古代有極大差別。近代的作品,除經律論或古德著作的解說,可以編入前五目外,其他的可以編為︰總論、法義、制儀、史地、文藝等五目。
總論,在一般圖書目錄中,是第一類。在佛書中,如目錄、索引、提要、悉曇、音義、辭典、彙輯、叢書等,都屬於此目。悉曇,本為梵文的聲明;現在應以雅語及巴利語的文法等為主,擴大而編入有關佛典翻譯西域古代語言,如驢唇語、吐火羅語、于闐語等;藏文、滿文、蒙文等。
法義,即有關佛教義理的研究,這是非常廣泛的,大體可分為︰一、概論;二、宗乘論。這如關於根本佛教、部派佛教;小乘、大乘、密乘;中觀瑜伽、天台、賢首等宗義的研究。或解說,或比較,或貫通,或抉擇,或辨析等。三、哲學。四、心理學。五、倫理學。六、論理學︰古典的因明論,編在這部門。七、佛學與世間學︰這如與印度的諸教學;與中亞的諸教學;與中國的儒道;與日本的神道教;與西洋的宗教哲學等。這各有破斥、融攝、互相影響的三大類。中國古代的護教言論,或老、莊、韓愈文的融通或駁難等,都編於此。八、真身佛與菩薩︰如關於法身、報身的思想;大日如來、彌陀佛、藥師佛等;文殊普賢觀音地藏王菩薩等;以及密部的諸金剛的研究。九、瑜伽神通︰這是有關定慧修持,以及身心的特殊變化及經驗。十、其他。
制儀,是有關律制的,各地佛教的僧制,以及佛教的種種行事儀式。略可分︰僧制、僧經濟、僧教育、游化布教、救濟事業、戒殺放生等種種儀制。儀制中,如傳戒儀、灌頂儀、懺悔儀、浴佛等法會儀(如喇嘛打鬼儀式等並屬此);坐禪儀、講經儀、齋食儀、服飾等。
史地,內容極多,略有地理、傳記、歷史三類。近代的考古,發掘報告,都屬於此。
文藝,略有文學藝術二類。
這樣的後五目,大體近於古代的雜藏。綜合而略為編目,如下︰
一、總論

1.目錄
2.索引
3.提要
4.悉曇
5.音義
6.辭典
7.彙輯
8.叢書
9.其他
二、經及經釋
1.阿含
雜阿含
(經典,並以全譯、分譯[即抽譯一部分]、經釋、經釋的注釋四類為次第。不具者,缺。)
中阿含
長阿含
增一阿含
阿含流類(如正法念處經等)
2.般若
3.寶枳
4.大集
5.華嚴
6.涅槃
7.大乘經集(小部甚多)
三、律及律釋
1.大眾律
(律典,並以廣律、戒經、羯磨、母論、律釋、律釋之注釋、日常行法等為次。不具者,缺。)
2.銅鍱律(錫蘭傳之上座律)
3.化地(五分)律
4.法藏(四分)律
5.一切有(十誦等)律
6.飲光律
7.正量律
8.聲聞雜律
9.大乘律
四、論及論釋
1.印度(錫緬泰附)宗論
阿毗曇
舍利弗毗曇
  (論典,並以論、論釋、論釋之注釋、論要等為次。不具者,缺。)
銅鍱系毗曇
一切有系毗曇
犢子系毗曇
晚期折衷論
中觀
瑜伽
現觀莊嚴
大乘論集
2.中國(內地)宗論
三論宗
天台宗
唯識宗
賢首宗
淨土宗
3.西藏(蒙古附)宗論
宗喀巴菩提道次第等,屬此。)
4.日本宗論
真宗論
日蓮宗論
時宗論
其他
五、密續及儀軌
1.事部
  (每一密典,各有續即經、儀軌修法、論、註解等。不具者,缺。)
2.行部
3.瑜伽部
4.無上瑜伽部
5.密論(如宗喀巴之密宗道次第;弘法之即身成佛義等。)
六、禪及語錄
1.聲聞禪法
2.大乘禪法
(天台之摩訶止觀等屬此。)
3.秘密禪法(略;入密部中。)
4.禪宗法語
偈頌
語錄

公案

禪詩
七、法義
1.概論
2.宗乘論
3.哲學
4.心理學
5.倫理學
6.論理學
7.佛學與世間學
與印度諸教學
與中亞諸教學
與中國儒道學
與日本神道教
與西洋宗教哲學
8.真身佛與菩薩
9.瑜伽與神通
10.其他
八、制儀
1.僧制
印度晚期僧制
錫緬泰僧制
中國(內地)僧制
蒙藏僧制
日本僧制
2.僧經濟
3.僧教育
4.布教
5.救濟事業
6.戒殺放生
7.儀式
傳戒儀
灌頂儀
懺悔
浴佛等法會儀
放生儀
講經儀
齋食儀
服制
其他
九、史地
1.(人文)地理
地方志
寺剎志(山志等)
遊歷記
古蹟考察
2.傳記
釋尊及弟子傳
(本生、本行,著重於歷史的。)
僧尼傳
居士傳
宗祖傳記
傳燈錄
往生
靈驗記
3.歷史
佛教通史
各地佛教史
印度西域、南方、中國[內地]、蒙藏、日本朝鮮、歐美。)
教典史
(集成、著作、傳譯、印刻等。)
教派史
(印、華、日等諸教派。)
十、文藝
1.文學
譬喻·因緣
變文·寶卷
詩·偈·贊
序跋·發願文
散文
筆記
小說
戲劇
詩文集
2.藝術
樂曲
圖像
雕塑
建築
法物
合香
3.術數
歷數
醫藥
占卜
這一編目,當然是並不完備,還需要修正、補充。但至少可以了解,在現代而來談佛書,已絕不是舊有的華文大藏了。還有,各種語文的編集為一,也應有一先後。我覺得阿含、聲聞律部分,可以巴利語文為先,其次是華文、日文、片段的梵文本。大乘的經論,應以華文為先,以梵文為次;因為梵文太殘佚不備了。其次是藏文、日文等。秘密部分,應以藏文為先,梵文、華文、日文等為次。還有些近代著作,要以西文及日文領先了。

其他相關領域

文化 科技 人文 烹飪 釣魚 休閒 娛樂 計算機 網路 軍事 國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