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曦氏

八種懸卦的符號,叫做“八卦”,以代表天地間的種種事物。他又模仿蜘蛛結網,製作了捕魚的網。他的臣子句芒,則根據這種原理,做了捕鳥的羅。伏羲還製作了瑟,創造了《駕辯》的樂曲。上古文明的曙光,在傳說中的伏羲時代就開始顯露出來了。

介紹

伏羲又叫太昊伏羲,據說,是華胥氏踩了雷澤中雷神的足印生出的兒子。他能夠沿著生
長在都廣之野的作為天梯的建木“上下於天”。 伏羲有許多創造發明,主要說他坐在一座方壇上,聽
了八方風的樂音,便畫出□(乾)、□(坤)、□(震)、□(巽)、□(坎)、□(離)、□(艮)、□(兌)
八種懸卦的符號,叫做“八卦”,以代表天地間的種種事物。他又模仿蜘蛛結網,製作了捕魚的網。他的臣子句芒,則根據這種原理,做了捕鳥的羅。伏羲還製作了瑟,創造了《駕辯》的樂曲。上古文明的曙光,在傳說中的伏羲時代就開始顯露出來了。
伏羲後來做了東方的天帝,他的臣子句芒,便做了他的屬神。句芒的形狀是鳥的身子,人的臉,駕了兩條龍。他兩個共同管理著東方青土樹木的原野一萬二千里的地方,是春天的主神。

伏羲和女媧

傳說中還有伏羲與女媧為夫婦的說法。此說大約出現於西漢時代。東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有“伏羲鱗身,女媧蛇軀”語。東漢武梁祠石室畫像上即有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媧交尾的圖像,一邊標明是伏羲,另一邊可能是女媧。在西漢以前,兩人似乎還沒有多少關係。

海內經對於伏羲氏的記述有一段如下:「西南有巴國,大皞生鹹鳥,後照是始為巴人。」
大皞就是伏羲。巴國是中國西南地區伏羲氏的一個部落,「巴」字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蟲,也就是大蛇。所以巴族以蛇為圖騰,並自認為伏羲與女媧之後裔,至今這種說法仍流傳在苗族及傜族等少數西南民族的神話中。也有傳說中伏羲和女媧是洪水浩劫後,劫後餘生的一對兄妹。他們交合後變產生了無數的後裔。現在發現的一些古代器物上,都有二蛇相交尾的圖案,史學者皆認為那就是伏羲與女媧。
大荒西經中如此描寫女媧:
「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粟廣之野,橫道而處。」腸,指蜿蜒的蛇形。
海內經亦有一段:
「有人曰苗民,有神焉,人首蛇身,長如轅,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名曰延維。人主得而饗食之,伯天下。」
這裡所稱之延維就是伏羲和女媧。關於伏羲氏的出身更是充滿神話,相傳在遠古有一人間樂土,名曰華胥,伏羲之母一日到雷澤出遊,踩進雷神腳印而得感應,就懷了伏羲。海內東經記載,雷神是人首龍身。龍與蛇身形相似,所以伏羲自然以類似型態出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