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裂腹魚

伊犁裂腹魚

伊犁裂腹魚,鯉科裂腹魚屬的一種魚類。冷水性中型魚類,生活於河流流水環境,雜食性。肉質細嫩,數量較多,是產地的主要經濟魚類之一。口亞下位,下頜覆蓋角質,但不形成銳利前緣。下唇細狹,僅限於兩則口角處;唇後溝中斷。須2對,其長度約為眼徑的2倍。背鰭最末根不分枝鰭條強壯,其後側緣具鋸齒。體鱗細小,自鰓峽後的胸腹部具明顯鱗片。側線完全,近直行或在體前部略下彎,後伸入尾柄之正中。國內分布於新疆伊犁河水系和卡拉沙爾水系(屬塔里木河水系);國外見於哈薩克斯坦。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伊犁裂腹魚伊犁裂腹魚
伊犁裂腹魚,口亞下位,下頜覆蓋角質,但不形成銳利前緣。下唇細狹,僅限於兩則口角處;唇後溝中斷。須2對,其長度約為眼徑的2倍。背鰭最末根不分枝鰭條強壯,其後側緣具鋸齒。體鱗細小,自鰓峽後的胸腹部具明顯鱗片,冷水性中型魚類,生活於河流流水環境,雜食性。肉質細嫩,數量較多,是產地的主要經濟魚類之一。體長,略側扁,體背稍隆起,腹部圓。頭小,錐形。吻尖。口亞下位,近馬蹄形。唇光滑。下頜內側稍具角質。下唇特別細狹,分為左右兩葉。須2對,等長或口角須稍長,其長度約等於眼徑。眼小。鱗細小,胸部裸露,腹部具臀鰭2行,側線鱗110-118個。背鰭硬刺發達,後緣有鋸齒,背、腹鰭起點相對;尾鰭葉端稍圓。體背藍灰,腹部銀白,胸、腹、臀鰭淺黃,尾鰭淺紅色。
分布區較為狹窄的一種裂腹魚類。下唇兩側葉細狹,僅限於兩側口角處。因棲息環境不同,其下頜有或無銳利角質前緣。須2對,其長度稍大於眼徑。體鱗細小,胸部及前腹部裸露無鱗。冷水性魚類。生活於流水或深潭緩流環境,是雲南特有的中小型魚類,曾為產地主要經濟魚類之一,由於河流人工改道等影響,在河流中已無蹤跡,瀕臨絕跡。

生活習性

棲息在新疆地區的伊犁河流中,也進入湖泊。靜水、微流水中均能生活。常以底棲無脊椎動物、藻類或植物碎屑為食。春末在流水中產卵,5-6月為盛產期。繁殖季節為3~7月,雌魚懷卵數隨個體大小而異,平均1.6萬粒。成熟卵淡黃色,略具粘性。當水溫為13~18℃時,5~6天孵出幼魚。幼魚孵出後成群遊動,常聚於多水草的河口和湖泊淺水區,以藻類和浮游生物為食。成魚主食水生昆蟲及腐爛的植物碎屑等。生長緩慢,一般11~12齡魚體重僅達500克。最大可長至10千克左右。由於青海湖中敵害少,種群較繁盛,為新疆地區唯一的經濟魚類,通常冰凍或製成魚乾外銷。

地理分布

分布於伊犁河-巴爾喀什河水系、伊塞克湖楚河等水域。中國伊犁河上游的特克斯河鞏乃斯河以及伊犁河幹流等有分布,而喀什河除河口可以採集到伊犁裂腹魚外,其河道中未獲得標本。

價值

伊犁裂腹魚為新疆伊犁一帶河流特產的一種經濟魚類,歷史上占河漁獲物的30%左右,體型雖不大(大者可達體長200-300毫米,200-250克,小的只有50-100克),但產量很大。肉厚多脂,營養豐富,肉味腴美;其魚卵與裂腹魚亞科的許多種類不同,卵無毒,味美,可供食用,故民眾喜食之,向稱為名產。

除供應當地鮮食外,經加工醃製,行銷全省,且有一部分出口外銷,其肉供藥用,鮮食具有滋補、止血、解毒之功效,主治婦女勞損、崩漏下血、小兒痰熱、風痛、丹毒等症。

鯉形目(三)

形目魚類適應性很強;有耐非洲及東南亞熱帶高水溫的鮁亞科魚類,也有耐西伯利亞嚴寒的鮈屬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