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渡鎮

仙人渡鎮

仙人渡鎮位於老河口市城南15公里處,西臨漢水,旁通巴蜀,禁止襄樊,漢丹、襄渝兩條鐵路在鎮交匯,316國道、漢十高速公路縱貫全鎮並設有互通。相傳楚國名將伍子胥遭奸臣陷害逃到江邊巧遇仙翁搭救脫險而得鎮名,古有“千葉小舟雲集、八方商賈過往”之稱。全鎮轄33個村(居)委會,4.5萬人,版圖面積11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4萬畝,集鎮建成區面積2.5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仙人渡鎮仙人渡鎮街道

仙人渡鎮在老河口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圍繞發展第一要務,團結拼搏、求真務實、開拓進取,推進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做到了“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並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到2003年底,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5.6億元,財政收入1453萬元,城鎮居民人均純收入3350元,銀行存款餘額1.2億元,連續四年在全市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目標考核中位居第一名。該鎮先後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連續兩屆“中國鄉鎮之星”、“全國創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小城鎮綜合體制改革試點鎮”、“全國重點中心小城鎮”等10多項國家級、40多項省級和50多項襄樊級榮譽稱號。

仙人渡鎮仙人渡鎮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集鎮建城區面積2.5平方公里,人口達2萬元,城市化率達47%,道路硬化達100%、綠化覆蓋率達43%。高起點規劃。先後邀請省建設廳專家,實行進行考察論證,結合仙人渡鎮發展實際,進行了三次小城鎮整體規劃修編,小城鎮建設《詳規》於2003年得到省建設廳審批。高品位建設。共投入1000多萬元,加大了集鎮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安裝路燈117桿,改善了集鎮排水設施,修建仙人廣場,建設了南崗民營經濟園、黃營居民住宅小區等12個特色鮮明的居民小區,建設了全襄樊市首家鄉鎮有光纖網路,擁有10000門程控電話交換機、7座手機發射平台,一個日供水5000噸的自來水廠。高效能管理。積極推行集鎮保潔權、垃圾清運權的賣斷經營,實施了“門前三包”責任制,加大了集鎮日常管理與保潔。小城鎮初步形成了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的現代化濱江園林式城鎮。

鄉鎮經濟

仙人渡鎮仙人渡鎮
仙人渡鎮:轄村民委員會32個(馬崗、白鶴崗、雷家牌坊、小張營、大張營、張家竹園、王樓、張崗、馬沖、鍾寨、北溝、黃莊、黃營、鄧營、安崗、林崗、范灣、南崗、杜河、劉營、王營、范營、莫營、崔營、柴店崗、龍王沖、辛廟、李家染坊、茹家灣、靳家灣、西張灣、西街)、居委會1個(街道)、179個村民小組。

年末總人口分別為41508人、41514人,其中農業人口分別為31790人、31795人,男性分別為16212人、16215人。

全鎮工農業總產值分別為115402萬元(現價、下同)、122784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分別為27390萬元、96772萬元、5056萬元、30469萬元、101985萬元、6269萬元。在農業總產值中,糧食作物分別為3648萬元、4005萬元、畝平1000元、1050元;經濟作物分別為14590萬元、16020萬元、畝平1800元、2000元;林業分別為436萬元、355萬元;漁業分別為1995萬元、2095萬元。各類農產品總產量分別為:糧食分別為25389噸、27690噸,(其中小麥分別為5505噸、7500噸,水稻15479噸、18131噸)、油料作物分別為2399噸、2642噸,瓜果分別為41800噸、39510噸,肉類分別為5698噸、6049噸,水產品分別為3991噸、4041噸,禽蛋分別為2800噸、2900噸。

全鎮各項稅收分別為655萬元、702萬元,農業稅分別為200萬元、171萬元。財政收入分別為1097萬元、1210萬元,支出分別為1095萬元、120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3315元、3680元。

全鎮有個體工商經營戶分別為1200戶、1319戶,實現經營總額分別為72708萬元、76343萬元,稅金分別為1094萬元、11509萬元。

民營經濟

民營經濟持續穩步發展。圍繞企業改制,更新觀念,以老河口市仙人酒廠承債式賣斷為試點,率先在襄樊市推行了鄉鎮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企業改制面達100%,盤活資產存量8600萬元,改制企業走出困境穩步發展。

工業園區

仙人渡鎮仙人渡鎮
圍繞仙人渡鎮省級工業園,積極打造招商引資平台,制定優惠政策,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加大項目建設力度。共引進武漢紅桃K、四川“五糧液”與仙人酒廠合作、浙江客商投資的老河口鑫泰反光材料廠、十堰東風神宇(仙人渡)專用汽車改裝廠、襄樊金利魔芋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引進資金9500萬元。圍繞盤活壯大企業發展,加大企業技改投入力度,大力實施"精品名牌"戰略,拓寬產品市場。共投入資金1600萬元,完成技改項目21個,創建的“爵王西服”、“仙人系列酒”、“仙人毛巾”、“楚仙”密封墊片、“金利”魔芋等一批知名品牌產品,並遠銷全國各地,特別是“仙人”毛巾等遠銷香港台灣印尼等國家或地區。民營經濟初步形成了服裝紡織、食品加工、汽車工業、光學材料等四大支柱產業。

農業發展

仙人渡鎮水稻
農業產業化初具規模。圍繞農民增收這一目標,大力實施了“洲地開發工程”、“畜牧養殖工程”、“退耕還林工程”、“果樹品改工程”等六大工程,發揮市天富木業有限公司、市仙人酒廠、市聚農黃姜科技開發公司、襄樊市金利魔芋有限公司等農業龍頭企業帶動作用,調整產業結構,最佳化產業布局,發展板塊經濟。全鎮初步形成了沿漢江洲地的養牛、3萬畝林果、速生豐產林和山藥經濟帶,沿316國道30華里的養雞經濟帶、沿湖區3萬畝優質水稻種植經濟帶和沿黃楝丘崗地養羊、黃姜、魔芋、中藥材種植等四條農業產業化經濟帶。

特色農產

山藥種植

仙人渡鎮山藥
仙人渡鎮擁有洲地面積4萬畝,漢水經鎮而過。該鎮調整產業結構、最佳化產業布局,在漢江洲地大力發展山藥種植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民增收的一條重要舉措來抓,通過明確職責,強化領導,全鎮共發展山藥種植面積1.6萬畝,其中形成了馬崗-白鶴崗-鍾寨-北溝一個5000畝連片種植基地,杜河-劉營、崔營-王營兩個3000畝種植基地,每畝山藥產量在4000斤-6000斤之間,畝純收入可達6000元僅此一項可促進農民增收200元。

成校養雞場

仙人渡鎮成校養雞場是由鎮婦聯和鎮成校提供廠房和資金,鎮崔營村九組村民張志軍投資興建的。2002年春發展養雞至今,已循環養殖5批(次),共養雞25000隻,現有存欄蛋雞7000隻,年均獲純利16.5萬元。該養雞場成為指導全鎮養雞技術培訓的基地。全鎮共有700多名婦女養殖能手到此參加學習,帶動發展2000隻規模以上的養雞戶12家。

社會事業

仙人渡鎮仙人渡鎮
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圍繞農村稅費改革,大力推進了綜合配套改革,實行了“一人一編一卡”,機關人員由116人,減少到40人,減人減事減支效果明顯。大力推行了“村村通”工程建設,全鎮50%的村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堅持實施"科教興鎮"戰略,深化教育制度改革,2003年國中升學考試成績位居襄樊市第一。積極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民眾自娛自樂節目豐富多彩。深化衛生體制改革,切實推行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受益民眾達2萬人。推進全民健身計畫,廣泛開展了民眾性的體育活動。認真貫徹“一票否決權”制,計畫生育工作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成效顯著。該鎮先後被授予“全省文明鄉鎮”、“全省衛生鄉鎮”、“全省先進體育鄉鎮”、“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襄樊市計畫生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