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潭鎮

乾潭鎮

乾潭鎮位於新安江下游,富春江畔。東與姚村鄉、鳳凰鄉接壤,南與三都鎮、梅城鎮毗連,西與楊村橋鎮、下包鄉交界,北與欽堂鄉、安仁鎮相接,東北與桐廬縣相連。320國道穿境而過,東距杭州120公里,西距新安江鎮30公里,是建德市東北部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全鎮行政區域面積386平方公里,4.5萬人,轄24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自1997年以來,先後被列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和國家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為浙江省100箇中心鎮之一。2004年被國家建設部等6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同年被國家環保總局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同時進入全國千強鎮的行列(排836位);2005年1月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

基本信息

鄉鎮介紹

乾潭鎮乾潭鎮
乾潭鎮位於浙江省西部山區。杭州-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黃金旅遊線中段,杭千高速公路、320國道穿境而過,水利交通便利。

該鎮歷史悠久,早在商周時期就有祖先在此從事耕織。清雍正六年(1728)設莊立保,民國8年(1919年)建乾潭鎮,1949年6月設乾潭區,1958年10月建乾潭人民公社,其後公社的體制幾經變更,1983年改建乾潭鄉,1985年撤鄉重設乾潭鎮,1992年4月撤乾潭區,將芝峰鄉併入乾潭鎮。2001年10月,建德市區劃調整將安仁鎮併入乾潭鎮。2005年4月,原下包鄉、姚村鄉併入乾潭鎮。

全鎮行政區域面積386平方公里,4.5萬人,轄24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自1997年以來,先後被列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和國家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為浙江省100個中心鎮之一。2004年被國家建設部等6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同年被國家環保總局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同時進入全國千強鎮的行列(排836位);2005年1月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2007年3月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家紡寢具名鎮”。並先後獲得“全國環境優美鎮”、浙江省“生態鎮”、“發展個私企業重點鄉鎮”、“教育強鎮”、“村鎮建設先進鎮”、“體育特色鄉鎮”,杭州市“先鋒工程五好鄉鎮黨委”、“小康鄉鎮”、“文明鄉鎮”、“衛生城鎮”、“先進鄉鎮”等榮譽稱號。

乾潭鎮堅定不移地實施“生態立鎮、工業強鎮、旅遊興鎮”三大戰略,堅持統籌經濟與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方針,著力提升農村工業化、農村城鎮化、農業產業化、環境生態化水平。2006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8億元,工業生產總值52億元,農業生產總值2.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6億元,財政總收入7500元,人均純收入7906元。

乾潭鎮個私企業較為發達,現有個私企業1030餘家,從業人員2.2萬人,主導行業有五金工具、家紡、膠合板、機械製造、石煤綜合利用等五大系列,其中五金工具螺絲刀為全球最大生產地,具有一定的國際市場知名度。

乾潭鎮農業產業化初具規模,現已建立了千畝青蝦基地、葡萄基地、蜜梨基地、蔬菜基地、花卉苗木基地和50萬羽家禽養殖基地,還建立了500畝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引進浙大科研人員到該鎮創辦高效農業科技園500畝,效益農業面積達到60%以上。

乾潭鎮小城鎮建設日益加快,建成區面積3.4平方公里,鎮區內現有主幹道路9條,總長13.6公里,建成了占地30畝的乾潭新世紀廣場,子胥公園一期工程已完工,完成了七里揚帆景區和鎮區的接軌,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人居環境極大提升,集聚功能非常顯著。進一步提高城鎮品位,成為了國家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的示範鄉鎮。

乾潭鎮1992年被國家計委列為全國農村小城鎮建設試點鎮;1995年被國家建設部列為全國農村小城鎮建設試點鎮;1997年被浙江省政府列為首批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1999年又被國家計委、國務院體改辦分別列為國家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和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2000年被浙江省政府列為中心鎮;2004年被國家建設部等六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同年被國家環保總局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2005年1月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全國發展改革試點鎮。

建置沿革

乾潭鎮乾潭
烏龍山獅子岩下有一條胥溪流向富春江,急轉彎處有一水潭,旱則枯竭,人們呼之乾(gān)潭。後人怕旱,願此潭永世不枯,改稱乾(qián)潭。乾,日月也,恒生不滅。乾潭之名沿用至今。乾潭歷史悠久,早在商周時期就有祖先在此從事耕織。清雍正六年(1728)設莊立保,民國8年(1919)建乾潭鎮,1949年6月設乾潭區,1958年10月建乾潭人民公社,其後公社的體制幾經變更,1983年改建乾潭鄉,1985年撤鄉重設乾潭鎮。1992年4月撤乾潭區,將芝峰鄉併入乾潭鎮。鎮人民政府機關駐地馬鞍嶺。

2001年10月,將安仁鎮併入乾潭鎮,10月16日,新乾潭鎮正式掛牌,全鎮面積220平方千米,轄46個行政村,4個居民區,32905人。2002年,轄46個行政村,4個居民區,32806人。

2005年4月,原下包鄉、姚村鄉併入乾潭鎮。調整後,面積386平方千米,4.5萬人,轄71個行政村,6個居委會。

2007年,將乾潭鎮羊毛塢村劃歸欽堂鄉管轄。調整後,乾潭鎮轄6個居民區,70個行政村。

改革開放

乾潭鎮乾潭鎮東源柱狀石群
1980年,乾潭農民辦起竹墊板廠、製衣廠、電鍍廠、包裝帶廠等鄉村企業5家;同年建乾潭自來水廠,其後進行3次改建,1998年投入540萬元進行擴建,日供水能力達1.5萬噸。

1992年被國家計委列為全國100個小城鎮試點鎮之一;同年開通程控電話,1997年普及全鎮各村;同年開通有線電視,1996年全鎮普及率達95%;同年建成2300平方米的乾潭醫院大樓。

1992~1998年,全鎮先後投入教育事業資金920萬元,新建和擴建中國小教學樓1.96萬平方米。其中1994年創辦嚴州師範附屬第二國小,1996年建成乾潭鎮初級中學教學樓,並完成全鎮10所國小樓的新建工程。同年通過省人民政府“兩基”驗收。

1993年開始進行集體企業轉制,到1998年底全鎮98家集體企業已轉制97家。

1996年被評為首屆中國鄉鎮投資環境300佳。

1997年被命名為杭州市教育強鎮;同年被列為浙江省首批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鎮規劃區內6個建置村的1531戶、5310人就地轉為非農業戶口,同時吸引外來人員近3000人來乾潭落戶;同年被省人民政府評為全省民政工作全優鄉鎮,被省建設廳評為村鎮建設先進鎮。

1998年底320國道過境段一級公路改建竣工;同年被命名為杭州市衛生城鎮,杭州市文明鄉鎮。

1996年以來,連年被杭州市委、市人民政府評為先進鎮。

經濟發展

乾潭鎮世紀廣場
乾潭鎮位於浙江省西部杭州市郊,全鎮行政區域面積38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萬。2004年被國家建設部等6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被國家統計局列入全國千強鎮行列。乾潭鎮個私企業較為發達,主導行業有家用紡織品、五金工具膠合板等五大系列,其中家用紡織品主要生產各類寢具產品,是華東地區較為集中的生產基地,共有企業221家(其中500萬以上規模企業136家),其中7家企業銷售收入過億元,已有杭州市著名商標、名牌產品5家,同時正申報企業共6家。年產床上用品、針織品12000萬套,工業總產值35億元,產品銷售收入34.6億元,利潤總額6000萬元,利稅總額1.2億,分別占本鎮工業比重61.4%、60%、71%、70.9%。產品90%以上。以出口歐美、日本及東南亞地區,具有一定的國際市場知名度。全鎮擁有10000台家紡設備,進口設備1000餘台,同時吸納勞動力15000人,高中以上占60%,職工年均收入14000元。

乾潭鎮黨委政府逐步加大對家紡行業的扶持力度,以協會為依託,加快產業轉化和產業鏈建設,提高科技含量,從量的擴張向質量提升轉化,做大做強家用紡織品行業,加快家紡工業功能區和南方家園家紡城建設,逐步形成從原料、半成品、成品、家紡設備、科研開發一條龍建設,促進產業健康穩步發展。根據規劃,該鎮力爭到2010年家紡行業產值突破100億元,家紡園區建成1000畝:加快品牌建設爭取在五年內培育中國名牌產品一家,浙江省名牌產品、著名商標五家,杭州市名牌產品、著名商標10家;加快人才培育,藉助乾潭職校與國內相關大學聯手培訓家紡人才,並對在冊職工進行系統輪訓,提高職工綜合素質和實際操作水平,力爭全國紡織特色產業鎮。

城鎮建設

乾潭鎮乾潭鎮下包村
自1992年被國家計委列為100個小城鎮試點鎮以來,改革城鎮投資方式,走農民“自我投資、自我建設”的路子。到1998年底,先後投資2.6億元,新增城鎮建築面積達到34.5萬平方米,鎮區面積從原來的0.5平方公里擴大到3.4平方公里。新建和擴建龍門、乾興、萬樂、建北、育才等主要商貿街道5條,總長6公里;埋設地下排污管道11公里;建成5500平方米綜合農貿市場1座;開通程控電話5000門,新建行動電話信號發射塔1座、旅遊專用碼頭1座;建成工商、建設、農業銀行和信用社營業大樓4幢;建成華海、萬樂、乾潭、圓夢園涉外賓館4家。

境域八山一水一分田。1998年投資620萬元,改造低產田1萬畝,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園區500畝,開展5公里小流域治理及胥溪7.8平方公里的水土保持工作,截溪造田300畝。建成用材林基地52萬畝、商品糧基地1萬畝;辦起家庭農場28個,適度規模經營面積3500畝;建立茶葉基地4000畝、水產基地1000畝、蔬菜基地500畝、乾水果基地5000畝、禽蛋基地養禽40萬羽。

鄉鎮企業

乾潭鎮富春江森林公園
全鎮有鄉村企業368家,其中三資企業5家,創匯企業12家,新發展個體私營企業269家,從業人員8000人。有四大支柱工業產品,即一塊布(寢具、服裝系列)、一把刀(螺絲刀系列)、一塊板(膠合板、竹墊板系列)、一張紙(印刷、紙箱)。其中螺絲刀系列產品80%出口日本、西歐、美國、東南亞等國家。1998年底,有新技術實驗總廠、乾潭五金廠、鴻興焊接材料有限公司3家企業上英特網。1998年進入杭州市鄉鎮企業十項指標考核前10名。

境內有葫蘆瀑布、七里揚帆、子胥古渡等景點,尚有國家級富春江森林公園、山峽垂釣、商周古墓等景點在開發建設中。

民風民俗

乾潭鎮舞龍燈
一方風情——萬樂節

農曆十月十五是當地人傳統的慶豐收節日,俗稱“時節”。屆時家家戶戶邀請親朋好友聚會,比誰家的客人多,以喻家業興旺。1987年起,在鎮人民政府的倡導下,改名為萬樂節,融文化藝術、物資交流於一體,1998年,交易攤位達2000餘個,6萬多人次參加,商品成交額近6000萬元。

一方習俗——舞龍燈

每年春節過後,一些村就開始準備舞龍燈。龍頭形象逼真,高達丈余,常見龍燈有板龍和軟龍兩種。板龍龍身由一塊塊橋板組成,每板長約6尺(魯班尺)、寬約6寸,兩頭有洞,用插木互相連線,每板上置各色燈籠,每人一板一燈,可舉可背,最後為龍尾。軟龍的龍身是由繪著龍形的布,包裹著竹製的燈籠而成,也是每人一節一燈,此龍燈舞動更為靈活、輕便。龍燈最少9節,長達數十節,甚至上百節,遠望燈火閃閃,綿延數百米,每當起舞特別是盤鏇時,燭光高照,鑼鼓喧天,禮炮轟鳴,蔚為壯觀。每到一處,都有單位、商家和殷富者包“紅包”,資助經費,一般正月十四開始,十八結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