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槐鎮

古槐鎮

古槐鎮地處長樂市中南部,全鎮總面積51.8平方公里,轄23個行政村,總人口59020人。全鎮區位優勢顯著,交通便利,距省會福州25公里,距長樂市區10公里,距福州長樂國際機場12公里,距松下深水港碼頭20公里,福北路、兩港連線線公路貫穿全鎮,建設中的營濱路、福平鐵路、長平高速、繞城高速等也將穿境而過。近年來,古槐鎮以福州市示範性綜合改革試點小城鎮建設為契機,立足自身資源與區位優勢,實現了經濟綜合實力顯著提高,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全鎮擁有工業企業近20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7家,涵蓋建築、機械、紡織、石材、冶金、食品等多個行業。古槐是傳統農業大鎮,耕地面積1.53萬畝,近年來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設施農業、生態農業和休閒旅遊農業,是長樂市重要的糧食、果蔬、花卉和食用菌生產基地。古槐鎮充分挖掘人文、生態、資源等旅遊優勢,成功申報了國家3A級旅遊景區——董奉山國家森林公園、農業部“一村一品”示範村——青山村、省級農業旅遊示範點——青山貢果生態園,“青山龍眼”榮獲農業部原產品地理標誌,建設提升了百福公園、董奉草堂、玫瑰山莊、竹田岩等重點旅遊景區,打造精品生態旅遊線路,並獲評國家級生態鄉鎮。

根據規劃,項目路線起於長樂市古槐鎮前塘村,終於平潭姜山對台碼頭。設古槐樞紐互通連線福州繞城高速公路東南段,向東南延伸,經前塘、井門、竹田,過淇園後山,連續穿山分別建華光亭隧道和石人山隧道,於石門村設江田互通,就近連線S201省道。路線穿天池山建隧道,經壠下村,穿安仁山隧道,沿松下鎮西側坡地布線,建隧道穿過山樑,於南沖村設松下互通,就近連線S201省道,並溝通松下港區。分別建隧道穿旗山尾和大帽山,建吉兆特大橋跨過S201省道和海壇海峽北口,經吉兆島和嶼頭島北端,建長崗礁跨海特大橋小練島南端,跨小連門建跨海特大橋達大練島,於北樓南側設大練互通就近連線老路。路線向東繞大練島南側海岸布線,跨海建鍾門弄特大橋達平潭島蘇澳鎮,過蘇澳,穿山建桃花寨隧道,經平原鎮,於東坑村南側設定平原互通,連線X162縣道。路線與平潭環島路平行布設,經龍鳳樓、蘆南,於竹嶼西側設平潭互通,就近連線老路,溝通平潭縣城及S305省道。經墓嶼、深塢,跨S305省道,穿北樓村,過山仔下,終於平潭姜山對台碼。

該項目為海西路網規劃的項目之一,具有線路長、標準高、工程量大、工程技術含量高等特點。項目建成後,對於全面拉動平潭、長樂乃至整個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

黨政建設

古槐鎮古槐鎮
長樂市召開全市統計工作會議,林市長在會上強調三點意見。一、統一思想,認清形勢,增強做好統計工作的責任感。首先,做好新形勢下的統計工作,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統計部門要自覺地把統計工作融入到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全局中去,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科學準確地反映和監測節能降耗治污減排經濟結構調整、自主創新、增長方式轉變的進展情況,全面客觀反映新農村建設和發展現代農業進展等情況。其次,做好新形勢下的統計工作,是社會需求不斷增長的需要。首先是各級黨委、政府需要統計部門提供更加準確、及時、全面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其次是企業等各類市場主體更加關注並自覺地使用政府發布的統計信息。再次是社會公眾對統計信息有著更加濃厚的興趣和迫切的需求。第三,做好新形勢下的統計工作,是推動改革促進發展的需要。要充分發揮統計的職能作用,提供統計優質服務,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建言獻策。二、圍繞大局、突出重點,努力開創統計工作新局面。首先要強化合力,切實加強對統計工作的領導。各級各部門要加強對統計工作的領導,把統計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從大局出發,理解、支持、配合統計工作,及時主動向統計部門提供各種資料,加強溝通和協調,有效杜絕“數出多門”現象,做到優勢互補,信息共享。其次要突出重點,紮實做好統計工作。各級各部門要針對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切實負起責任,落實各項工作,認真做好工業、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統計工作。第三要規範運作,努力提高統計質量。要改善基層統計部門的工作條件,穩定基層統計隊伍,完善鄉鎮(街道)首席統計員制度,確保源頭數據質量。同時要全面落實數據質量責任制,完善數據評估、管理、通報等質量控制措施,加大統計監控力度。第四要提高水平,增強統計服務意識。要圍繞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發展戰略、重點工作和經濟運行以及社會公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加強統計監測和預警功能,加強對國民經濟運行的動態監測和預警。第五要確保質量,推進依法統計進程。各級領導要帶頭貫徹執行統計法律法規,反對和制止在統計數據上弄虛作假。認真學習宣傳和貫徹執行《統計法》。三、增強責任意識,加強能力建設,著力構建和諧的統計環境。一要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建立統計工作責任制,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努力營造作風建設的新機制。二要進一步加強部門統計工作。統計部門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時,要指導、督導好部門統計工作,幫助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統計調查制度,充實統計人員,實現部門統計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和科學化。三要進一步加強統計隊伍建設。(本辦綜合科)2007年“9.8”投洽會我市可望簽約項目情況至8月9日,落實簽約項目8項,總投資26500萬美元,協定外資16768萬美元,項目涉及服裝、半導體光電、製冷設備風力發電設備等行業,其中契約4項,總投資8500萬美元,協定外資6268萬美元。(市外經局)

質監局連續三年獲“全省代碼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在日前召開的2007年全省代碼工作會議上,市質監局被福建省組織機構代碼管理中心評為“2006年全省代碼工作先進單位”,這是該局從2004年以來連續三年獲評。2006年該局累計辦證1358家,年審1666家,實現零投訴。(市質監局)

工商局積極引導農民註冊農產品商標及地理標識通過走訪現場諮詢和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普及商標法律知識,增強農民“商標興農、商標富農”意識。圍繞花生、食用菌等地方龍頭產品,引導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申辦註冊商標,注重引導發展農副土特產品商標註冊。做好地理標誌保護工作,重點引導漳港海蚌等富有地方特色、形成產業規模、有一定知名度的農產品培育地理標誌。至目前,我市已註冊農產品商標60餘件。(市工商局)

我市三級藥品監督網路顯成效全市三級藥品監督網路由2002年的2個試點,增加到現在的16個協管委員會,覆蓋全市18個鄉鎮(街道),總從業人員302名,其中協管員70名,信息員232名。監督網路成立以來,共出動網路從業人員570餘次,協查醫療機構850多家(次),提供各類涉藥違法線索76條,查實立案37條。(市藥品監督局)

從三個方面入手加強環境保護工作一是抓港道整治。投入30多萬元,清除淤泥和水浮蓮7萬方,完成全長12公里的陳塘港支港道清淤工作。二是抓垃圾處理。加大環衛硬體設施投入力度。鎮村兩級共投入資金30多萬元,新添置垃圾箱200個,新建垃圾圈300多個,配置5輛鎮區流動垃圾收集車。三是抓綠化美化。投入200多萬元,建成投用集仙公園一期項目。投入50萬元,對陳塘港河道、鎮區主要街道進行植樹綠化,栽種巨尾桉刺桐等20多萬株。

百福公園

古槐鎮古槐鎮
百福公園將建成福州市最大的農村公園,它占地700多畝,包括百福主題廣場及福、祿、壽、喜、財5個主題文化生態園以及丹湖湖心島、掬月亭、九曲橋、遊船等項目,是人們觀光娛樂的好去處。

百福公園是長樂打造“半小時文化圈”的又一造福利民工程。它坐落於長樂市古槐鎮北湖村(別稱福湖村),依託丹湖,與玫瑰山莊、董奉草堂毗鄰。歷史上先有長樂郡,後有福州府,百福公園所處位置就是古時的“福州地”。這片福山寶地承載著長樂厚重的文化歷史,曾經使長樂成為中原“八姓入閩”的首選之地。多姿多彩的新寧文化,生成了“海濱鄒魯、文獻名邦”。百福文化的展示與濡染。在公園中心廣場建有取名為“百姓之福”的大茶壺,寄託著為長樂人民聚福、造福的美好願望。公園大門兩側建設“百福照壁”,上面以石雕形式展現從最早的象形文字到鐘鼎文、草、隸、篆等字型的“福”字一百個,形態各異,體現“五福臨門、吉祥如意,百福駢臻,千祥雲集”的寓意,讓人充分領略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生態文化的保護與提升。依託與青山貢果生態園毗鄰優勢,整合北湖龍眼生態園,建設福、祿、壽、喜、財五個主題生態文化園,使歷代貢品青山龍眼文化在公園建設中得到保護與提升。

百福公園是通過整合丹湖、北湖龍眼園,整治湖田荒地而建成的人文生態公園,充分體現了福、祿、壽、喜、財5種文化的相互交融與交相輝映。在百福公園裡,最顯眼的,莫過於中心廣場的“大茶壺”。記者看到,這個高9米寬15米的巨型大茶壺,內有水循環系統,不斷地從“壺”里倒水至“茶杯”中,形象生動而又氣勢宏大。它取名為“百姓之福”,與公園大門兩側的“百福照壁”,寄託了為百姓祈福、盼福、迎福、聚福、造福的美好願望。

鄉鎮規劃

長樂市古槐鎮總體規劃調整(2007—2020)公示

一、城鎮概況:

古槐鎮位於長樂市域的中南部,即位於東經119°32′,北緯25°23′,鎮域北連鶴上鎮青橋村,西接玉田鎮頂頭、馬厝村,南與江田鎮三溪村接壤,東毗文武砂鎮三站村。鎮區駐地距長樂市區約10公里,距福州長樂(漳港)國際機場約15公里,距松下港區約20公里。

古槐鎮土地面積5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7429.2畝。鎮下轄23個行政村。鎮區由龍田、中街和高樓組成。至2006年底,全鎮總人口達54615人。其中鎮區人口10549人。

二、規劃區範圍:

根據城鎮發展需要,本次規劃對原規劃區範圍進行適當調整。在原規劃區所涵蓋的包括龍田、中街、高樓的基礎上,向北擴展至福坊村,向東延伸至新福北線,向南擴展至規劃的山海連線線。

三、鎮域總體發展思路

圍繞依託“三地”、打造“十景”、規劃“四片”、實現“五大目標”的發展思路

“三地”即:董奉故里——大愛文化發源地;福山寶地——新寧古治舊址地;歷代貢品——青山龍眼原產地。

“十景”即:福山寶地、新寧古治、三岩疊翠、臘溪踏青、杏林春暖、玫瑰山莊、石壁攬勝、竹林晨鐘、丹湖流霞、青山龍眼。

“四片”即:山里生態片區、新寧古城—丹湖人文片區、新鎮區片區、感恩—華元工業片區。

“五大目標”即:人文古槐、生態古槐、宜居古槐、平安古槐和實力古槐。

四、鎮域村鎮等級結構

至規劃期最終形成一個中心鎮區、一個產業組團、一個中心村和五個一般村的三級鎮村等級體系結構。

一級:中心鎮區和濱海產業組團。中心鎮區包括青山、北湖、福坊、湖南、嶼南、嶼北、嶼中、湖坂、洋布、雁塘、龍田、中街、高樓、華元、感恩等15個行政村,規劃人口7.1萬人,規劃建設用地約776公頃。濱海產業組團包括洋下、仙橋兩個行政村,納入福州市濱海工業區管轄範圍

二級:竹田中心村。

三級:一般行政村,包括:昆石、下村、井門、上店、前塘等五個行政村。

五、區域土地利用分區控制

古槐鎮域範圍內的山體、基本農田保護區、高速公路(福州東繞城高速公路、古槐—平潭高速公路)市政廊道為生態綠地,均屬於禁止建設區;古槐鎮區及各村莊發展用地屬非農建設區,福北線以東用地為福州濱海工業集中區中遠期發展備用地,屬控制發展區。

古槐鎮區將劃定黃線限制發展;福北線、山海連線線等對外快速幹道和鎮區內部幹道系統和重大客運設施將劃定紅線控制線;水域、生態綠地、歷史文化遺蹟將分別劃定藍線、綠線和紫線嚴格控制、保護;水廠、變電站、垃圾轉運站等市政公用設施用地將劃定黑線,預留其用地。

六、城鎮性質

確定古槐鎮區的城鎮性質為:濱海新區的“後花園”、全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商貿為主導的濱海旅遊城鎮。

七、城鎮規模

(1)人口規模

鎮域人口:近期2010年7.0萬人;遠期2020年9.0萬人。

鎮區人口:近期2010年5.2萬人;遠期2020年7.1萬人。

(2)用地規模

根據規劃方案,近期建設用地規模462062公頃,人均建設用地88.68平方米;遠期建設用地規模776.03公頃,人均建設用地109.3平方米。

八、鎮區用地發展方向及發展用地選擇

古槐鎮區規劃建設用地主要發展方向為“東擴南進北拓”:近期以老鎮區為基礎向東擴展,與工業區用地相銜接,中遠期建設城北片區(青山組團、嶼頭組團)、感恩組團和山里組團。

九、規劃布局結構

鎮區規劃結構可概括為:“一軸三區組團式結構”

一軸:福北線產業發展軸

三區:中心鎮區、濱海片區和山里生態片區

“組團式”即指由交通走廊,溪渠、綠化分隔的青山組團、嶼頭組團、鎮區組團、感恩組團和山里組團。

鎮區與濱海工業園區應按照“統一規劃,整體布局,協調發展,分別實施”的原則,協調好道路、設施、功能的規劃。

十、道路交通規劃

1、對外交通

(1)福北公路是自鶴上北山經古槐、江田、松下至福清的市域交通主幹線,將作為聯繫古槐與長樂市西部、南部組團及福清市區的主要通道。

(2)根據福州城市戰略規劃以及長樂市域城鎮體系規劃,遠期沈海線福州東繞城高速公路將從鎮區西側的董奉山穿隧道而過,是聯繫福州市區外圍連江、琅歧、長樂、福清的一條沿海高速公路。

古槐—平潭高速公路從鎮域南側穿越,該線路起於古槐的前塘村,終於平潭姜山對台碼頭,跨長樂、福清、平潭,全長約67公里。該線路通過古槐的前塘樞紐互通與福州東繞城高速公路相接。

(3)遠期長樂市域另一條東西向的交通主幹線—山海連線線將從鎮區南側通過,並通過前塘樞紐互通接上福州東繞城高速公路。

(4)目前古槐尚無長短途車站,規劃在城鎮東入口處,福北線和進鎮大道的交叉口規劃一座長途汽車站,等級近期按四級站標準、遠期按三級站標準進行建設,占地面積約1.2公頃。

2、城鎮道路網規劃

以福北線作為聯繫各片區的主要通道,各組團以此組織主次幹道,採用“環狀+方格網”的布局形式,鎮區主幹道基本構成“七橫兩縱”的格局。

城鎮道路分為三個等級:城鎮主幹道、次幹道、支路。其中主幹道紅線寬度為24—36米,次幹道紅線寬度為15—18米,支路紅線寬為12米。

十一、近期建設規劃

1、建設規模和規劃年限

(1) 鎮區近期人口規模為5.2萬人。

(2) 建設用地規模462.06公頃,人均建設用地88.86m2/人。

(3) 近期期限為2007—2010年。

2、近期建設重點

(1) 工業區的開發

近期工業開發應貫徹“工業向園區集中”的精神。按照“高起點規劃、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的模式,全力推進區內標準廠房建設。

(2) 居住用地建設

近期住宅建設採取居住小區建設與舊城改造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加強老城改造,改善生活環境,同時可開發部分居住示範小區。

在拓寬改造鎮區主要生活性幹道時,道路兩側應逐步建設成為富有地方特色的商住建築街區。

3、公共設施建設

(1)近期內在進鎮大道南北兩側中心區應較高起點地建設鎮區的商住綜合服務中心,帶動城鎮中心區的發展。

(2)開發時機成熟時在董奉廣場東側建設部分旅遊配套設施用地。

4、道路建設

近期內道路交通初步形成“三橫一縱”,加強鎮區與長樂市域各鄉鎮和長樂市區的經濟和交通聯繫。

5、綠化用地建設

建設嶼頭湖公園、百福公園、新寧公園等,加強沿路、沿河、沿山綠地建設,逐步形成濱海後花園;逐步控制周圍山體、綠衣保障線,保護山體植被和自然輪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