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鎮

玉田鎮位於長樂市西南部,地處閩侯、福清、長樂三縣(市)交界處,東與古槐接壤,東南與羅聯、福清洋下交界,西毗閩侯青蘭圃,北鄰首占。俗稱白田。三面環山,鎮內低山丘陵居多。全鎮面積54.5平方公里,下轄11個村,總人口38900多人。先後榮獲福建省科技示範鄉鎮、福州市兩基達標先進鄉鎮、福州市小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經濟建設

玉田鎮製鞋廠
玉田鎮共有108家企業,其中規模以上的企業有長樂凱旋鞋業有限公司、長樂台興鞋業有限公司、長樂鴻盛鞋業有限公司、長樂嘉華鞋業有限公司、長樂茂源鞋業有限公司、長樂大山木業有限公司等。玉田是我市最早的革命老區,長樂革命的第一縷火種在這裡點燃;玉田尊賢重教,古有遺風,從這裡走出了鄭春開、周桂鈿等專業人才。農業基礎雄厚:擁有大溪大蒜、西埔白地瓜、阡中龍眼等一批農業生產基地;山地資源豐富,擁有8.4萬畝山地,森林履蓋率達到42%,居全市前列;工業基礎較好,目前,玉田鎮以製鞋、工藝品為代表特色產業規模逐步壯大,投資軟硬環境日趨完善。其主導產業為製鞋業(沙灘拖),鞋業產值占全鎮工業產值近30%。

整體規劃

玉田鎮玉田鎮
長樂市玉田鎮總體規劃調整(2007—2020)

公示內容

一、城鎮概況

玉田鎮位於長樂市域的西南部,距長樂市區約15公里,距福清市區約27公里,到福州市約37公里,距營前港碼頭約11公里。玉田鎮南與福清市交界;北與長樂市首占鎮鶴上鎮毗鄰;東與羅聯鄉、古槐鎮接壤;西與閩候縣交界,鎮域範圍內群山起伏、峰巒疊障。玉田鎮全鎮面積54平方公里,至2006年底全鎮人口38996人,下轄11個行政村(分別為玉田、桃源、東渡、坑田、琅峰、琅歧、阡仲、大溪、西埔、長青、西社)),共11082戶(含鎮直機關)。鎮政府駐地玉田村,現狀建成區約70.88公頃,鎮區人口9073人。

二、城鎮發展戰略

(1)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2)壘大工業發展基礎,深化“項目帶動”戰略,增強經濟發展後勁

(3)強化商貿旺鎮建設,著力提高第三產業的發展檔次。

三、鎮域體系等級結構與職能分工

玉田鎮域體系結構概括為:一心兩區。

(1)一心:即城鎮建設核心地帶,是鎮政府的在地。是本鎮的行政、商貿、文化、交通及產業發展的中心地帶。遠期末城鎮人口約2.5萬人。城鎮建設用地約221.25公頃。

(2)兩區:由東部的城鎮建設規劃管理區、西部的生態農業發展區。

東部城鎮建設規劃管理區:包含了玉田、桃源、東渡、長青、西社、坑田六個別行政村。以規劃鎮區為主,擬建設成為鎮域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鎮域經濟綜合發展區,應充分利用新長玉線、青閘線進行綜合開發,重點建設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大力發展工業、商貿業,綜合開發生活服務、教育、文化娛樂等功能,不斷強化其中心職能作用,建成工貿結合的生態型城鎮。西部生態農業發展區:包括了琅峰、琅岐、阡仲、大溪、西埔五個行政村,以種植白地瓜、馬鈴薯、蒜頭等為主,以琅峰村、大溪村為中心村。

2、等級規模結構與職能分區(如下表)

等級數量(個)人口規模(萬人)行政村名稱職能

鎮域中心12.5玉田規劃鎮區鎮域內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中心村20.5~0.8琅峰村、大溪村基礎設施和各類服務重點配量的鄉村居民點。

基層村40.1~0.5琅岐、阡仲、坑田、西埔農村一般居民點。

四、城鎮規劃區範圍

本規劃管理區範圍以城鎮總體規劃布局所涉及的3個行政村(即玉田、桃源、東渡)行政區域為界。

五、城鎮性質
玉田鎮區的城鎮性質宜確定為:全鎮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工貿生態型城鎮。

六、城鎮規模

1、人口規模:玉田鎮區近期人口按1.6萬人控制,遠期按2.5萬人控制。

2、用地規模:近期建設用地規模131.68公頃,人均建設用地82.3平方米;遠期建設用地規模221.25公頃,人均建設用地88.5平方米。

七、鎮區用地發展方向及發展用地選擇

從鎮區四周地形來看,沿南面發展受到高山地形的限制,鎮區北部地形較為平坦,但分布有大片的基本農田保護區,近期作為城鎮建設用地的可能發生較小。另外鎮區西面,工業基礎較好,地勢平坦,適宜發展工業用地。
從以上分析來看,玉田鎮區的發展方向應為“東擴西進”。

八、用地布局結構

鎮區遠期規劃結構可概括為:“一軸三組團”。

“一軸”即:舊龍玉線城鎮發展軸,通過軸線兩側的城鎮公共建築的建設帶動整個城鎮新舊區的協調發展。

“三組團”分別為:

鎮核心組團:未來鎮區行政、商貿設施最集中地區。規劃以舊龍玉線為發展軸線,布置行政、文化、娛樂醫療設施等公建設施,結合公園綠地建設現代化風貌的鎮區公共中心。

西北工貿組團:發展特色產業為主的工業產業集中區。

東北居住片區:遠期在本組團內設定文化中心和體育中心,是遠期玉田鎮文化、體育設施最為集中的地方。

九、道路交通規劃

規劃鎮區主幹道構成“二橫一縱”的道路格局。

二橫:舊龍玉線和北環路

一縱:工業區東路

根據城鎮用地布局的特點,以及城鎮道路性質和功能,把城鎮道路分為三個等級:城鎮主幹道、次幹道及支路。其中主幹道紅線寬度為26~24米,次幹道紅線寬度為18~12米,支路紅線寬度為10米。

十、近期建設規劃

(1)建設規模和規劃年限

鎮區近期人口規模為1.6萬人;建設用地規模131.68公頃,人均建設用地82.3m2/人;近期期限為2007—2010年。

(2)建設重點

1、居住用地建設:近期住宅建設可採取開發居住示範小區,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積極創造條件,轉變鎮區居民“住房”觀念。

2、公共設施建設:近期建設重點主要沿舊龍玉線兩側。同時推動中心區周邊商住用地的開發建設,改建玉田市場。

3、道路建設:繼續完善現有道路的路面建設,使道路建設超前於其他經濟建設和用地開發。同時修建汽車站和停車場,加強鎮區與長樂城區和其他鄉鎮的經濟和交通聯繫。

4、綠化用地建設:推動蓮柄港水系玉田段清淤整治工作,加強沿溪兩岸綠地建設,逐步形成濱水生態景觀帶;逐步控制周圍山體、綠衣保障線,保護山體植被和自然輪廓。

社會事業

玉田鎮玉田鎮
2007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縣直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鎮黨委、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經濟建設這箇中心經濟建設這箇中心,堅持把項目建設放在首位,狠抓各類項目用地,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全力維護社會穩定,較好地完成各項任務,全鎮經濟社會保持了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重點工作情況如下:

一、狠抓中心,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

2006年來,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鎮域經濟發展這箇中心,堅持以項目建設提升工業經濟整體水平,狠抓項目用地、項目落成和項目增效三個重點,使鎮域經濟發展呈現出強勁勢頭。

一是項目用地得到有力保證。為確保項目建設用地,我們集中精力,千方百計,攻堅克難,通過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疏通民眾思想,排除各種干擾,先後完成了縣農產品交易中心、臥龜山綠色生態園、垃圾填埋場等項目、縣城文明街、振玉路、旭升南路修建等市政重點工程、營房、城六、城三部分舊城改造征地、縣屠宰廠、氣象觀測站搬遷共涉及26個村1200多畝用地任務,有力保障了項目建設、市政重點工程建設和舊城改造開發。

二是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2006年年玉田鎮共有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16個,總投資9.1億元。截止目前,已經完成投資6.1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4個:總投資1.7億元的河北中鋼二期項目、總投資1.1億元的興宇橡塑丁基內胎項目目前已完成投資;總投資1.4億元的唐山晶源裕豐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二期工程項目,已完成投資3000萬元,預計2008年6月底竣工;總投資1.1億元的唐山蘭昊紡織有限公司新建項目,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00萬元,2006年5月該項目廠房已經封頂,設備陸續進廠安裝。此外,投資6500萬元的清方環境脫硫、投資5000萬元的中實公司橡膠粉等12個千萬元以上項目正在按計畫施工建設。同時我們努力抓好本鎮園區建設。對馬頭山、邦道莊兩個工業小區,累計投資200萬元完善了園區水、電、路等配套設施,幫助協調解決資金信貸,辦理各項手續,為企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目前兩個園區入區企業達13家,全年實現產值2.6億元,利稅3800萬元。

三是骨幹產業效益顯著。對重點企業實施扶持、服務和保護措施,鎮專門成立了項目服務中心,配齊配強專業服務人員,落實領導幹部和相關人員分包聯繫重點企業、項目制度,提供全方位優質服務,為企業協調解決資金、信貸,辦理各項手續,使企業的發展環境不斷最佳化,杭蕭鋼構、興宇橡塑、勝利印機等企業產銷平衡,效益顯著,為鎮域經濟做出了重要貢獻。全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27.8億元,同比增長32%。

二、調優產業,完善設施,新農村建設水平明顯提高

堅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為目標,以實事工程和文明生態村創建為載體,創新思路方法,強化工作措施,有效提高了新農村建設水平。

一是無公害蔬菜產業日趨成熟。一年來,我們繼續以林東萬畝蔬菜基地為示範,積極推進特色無公害蔬菜產業發展。全鎮無公害蔬菜種植總面積已達到2萬畝,其中溫室大棚1500畝,大棚1萬畝,中小棚5400畝,地膜7600畝,主要分布在陳府、唐莊、前街等15個村,主要品種有甘藍12000畝,土豆3500畝,架油豆7500畝。同時鎮成立了蔬菜協會,建立了由125名致富能手組成的經紀人隊伍,註冊了“玉康”商標,實現了蔬菜行銷專業化,今年以來的蔬菜外銷量和收入同比增加40%。

二是畜禽品種結構得到鞏固。突出發展奶牛生產,大力發展草食型、節糧型畜禽,提高規模化、集約化飼養水平。在奶牛養殖方面,主要以晨捷奶牛養殖基地、琵琶營奶牛養殖場為載體向周邊村輻射帶動,目前全鎮奶牛存欄量達到了800多頭。在瘦肉型豬產業上,主要以馬莊子、廟東、廟西等村的養殖小區為載體,輻射帶動全鎮的瘦肉型豬產業發展,目前全鎮生豬存欄量達3萬多頭,生豬出欄達6萬多頭,有效地增加了農民收入。

三是為民辦實事工程深入實施。全年投資70多萬元,實施村村通聯網工程,建成八里莊等16個村4條共4700米線路;投資90多萬元,建設沼氣池520個;投資46萬元啟動了東沈莊、白莊子2個村的人居飲水工程。

四是文明生態村建設成效明顯。2007年全年創建周莊、西蒙各莊兩個市級文明生態村,田水園、小山頭兩個縣級文明生態村,共投資265.6萬元完成道路硬化2.63萬米,鋪設排水管道1.6萬米,栽植樹木2.2萬株,清理各類柴草垃圾2960立方米,安裝路燈150盞,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三、攻堅克難,集中整治,城鎮建設面貌明顯改觀

一是縣城重點工程穩步推進。2007年縣城重點工程有2900延長米的文明街建設、1100延長米的振玉路建設、800延長米的和平路建設和占地10畝的旭升南路拓寬拆遷等重點工程。

二是拆違拆遷任務全面完成。在全縣拆違拆遷集中活動中,我們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登門入戶,講清政策,亮明態度,引導和教育廣大民眾積極支持和擁護拆違拆遷工作,圓滿完成了1155戶拆違拆遷工作任務。其中,城區直接拆違拆遷236戶,拆除違章建築1萬平米;配合拆違拆遷139戶,近7000平米;清除建築垃圾近5800多立方米。

三是城鎮環境衛生得到有效治理。全年我們以整治城鄉衛生環境“髒、亂、差”為突破口,落實領導分包各村區段責任制,廣泛發動,總計出動車輛800多台次,清理垃圾2300多噸,對城區周圍主要公路沿線村莊建築物外牆2萬多平方米進行了粉刷,使城容村貌大為改觀。

四、健全網路,創新機制,黨建工作全面加強

發展黨員工作:以縣委組織的“攻堅月”活動為契機,在全鎮65個村切實開展了推薦非黨優秀青年活動,共推薦非黨優秀青年482名,確定入黨積極分子174名,有效解決了農村黨組織後繼乏人問題。

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建立工作:目前,誠毅電子、星冠水泥、鑫達橡膠、裕興瑪鋼、道誠管業、金利冷軋、玉松瑪鋼、焱佳科技、凱興飼料、福利鑄鋼、萬順加油等12家企業已全部建立黨支部。

農村幹部“素質工程”:先後組織4批農村幹部分別到縣委黨校進行封閉式的系統的理論知識的學習,鎮通過以會代訓的形式加強對鎮村兩級黨員幹部的教育,使農村黨員幹部進一步明確了自身的職責義務,提高了黨員幹部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增強了實現跨越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同時完成了賈莊、真武廟、安王廟、董莊等4個村的村級活動場所建設任務,加強了流動黨員管理工作,認真開展了“六個一”活動,深入推進234工作機制和農村黨員幹部承諾制,覆蓋率達到95%。

五、統籌並進,爭先創優,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計畫生育工作:2007年全年狠抓四季普查、中央《決定》宣傳月、大上節育措施、社會撫養費集中征繳和出生性別比綜合治理五項專項活動,有效地穩定了低生育水平,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質,保持了出生人口性別比正常,2007年全鎮政策生育率達99.18%,較縣達指標高1.18個百分點,全面完成縣達人口計生各項指標。

民政工作:向民政局申請資金6萬元,為7戶貧困危房戶進行房屋改造,翻建9間,維修12間,辦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160戶,農村低保總數達到587戶,年底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7.1萬元,辦理五保151人,年發放資金38.1萬元,大病救助14戶,報銷金額3.6萬元。

教育工作:2007年來,玉田鎮國中教育教學質量各項指標均位列全縣前列,中考優秀率、合格率、參考率、在讀率、升學率都名列全縣鄉鎮中學首位。

財務管理工作:從強化村級資金管理入手,落實超千元開支或生產性開支申請報批制度;加大財務監督審計力度,嚴格落實月報帳制度;同時,加強對財會人員學習培訓,提高了財會人員業務水平,推動了農村財務工作正常運行。新農合工作:2007年度全鎮新農合參合農民達56240人,參合率達98.7%。

此外,土地、司法、文化、社會治安、民兵武裝、工會、青年團、婦聯等各項工件均取得了新的進展,全面完成了全年的目標任務。

黨政建設

玉田鎮玉田鎮
一、村務公開與黨務公開相結合。將村黨組織對重大事項的決策、後備幹部的培養等情況納入公開內容。

二、單一形式公開轉變為多種形式公開。採取召開黨員代表大會、村民代表大會宣講、發放說明資料等形式,調動民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增強監督的有效性。

三、公開辦事結果向公開辦事程式延伸。對涉及民眾切身利益,村級經濟發展的重大事項,做到事前公開,廣泛徵求黨員民眾的意見,提高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程度。

四、定時公開與即時公開相結合。對事關民眾切身利益而又急需辦理的熱點、難點問題以及計生、民政救濟和重大村務的處理情況及時公開。 

五、玉田鎮堅持“三個加強”,共享文化資源一是在加強領導上求落實。根據全國第二批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培訓班會議精神,結合鄉鎮實際和農村情況,制訂出台了《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長樂市玉田鎮基層中心活動方案》,開展“送電影進鄉村”主題實踐活動。二是在加強服務上求成效。建成面積70平方米的共享工程“影視中心”,購買一套音響設備,改善了服務環境。結合階段性工作熱點難點,組建電影放映隊,深入各村開展“電影宣傳進鄉村”活動。三是在加強溝通上求協作。定期聽取群團組織、鎮直單位及各村對開展共享中心開展活動的意見與建議,及時解決活動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形成文化共享工程人人動手、齊抓共管局面。

科教文衛

玉田鎮玉田鎮第四中學
玉田鎮幾年來相繼建成玉田文技校、琅峰初級中學、長四中教學樓及操場,改擴建琅峰、琅岐國小,鎮內的一所完中(長四中)、兩所初級中學和12所完小的校舍及設施進一步完善。全鎮在校師生7588名,中高級職稱有47名。1998年被福建省評為幼教先進鎮。

1998年玉田衛生院率先改革,與湖北蒲紡醫院實行聯合辦醫,成立聯合醫院,引進技術設備和服務後,實現了經濟、社會雙效益,1999年被福州市審定為一級甲等地段醫院。

民俗新年

玉田鎮民俗新年
逢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三,是長樂市玉田鎮琅峰村村民最繁忙的日子。這一天,全村會有上萬人集體參加一項傳統民俗活動——將自己打扮成主神部屬模樣,抬出村裡的神像繞村走上一圈。

相傳,在清朝末年的時候,村子裡就開始了這項習俗。它的寓意是:村民在忙碌了一年之後,又即將開始新一年的工作與生活,願上天保佑全村人民生活越過越好,全家平平安安。

2月9日,長樂市玉田鎮琅峰村。“轟轟……”的鞭炮聲圍繞整個村子響了數小時,上萬村民設案擺桌,供奉三牲水果,誠心膜拜,數百民眾組成的遊行隊伍,圍繞全村一周,往返宗廟,祈求在新的一年中能夠過上平平安安的好日子。

農曆的正月初三至十五,便是村民民俗活動開始的時間,成為鄉村“做年”(春節)的重要活動之一。此段時間,城鎮商店剛好送走舊歲,喜逢新春開業;在農村,則是秋收冬種與春耕之間的間隙,屬農閒季節。此中又夾有元宵節,有些地方把這種“游神”的民俗與游花燈融為一體,更為熱鬧壯觀。它遍及縣城、埠鎮乃至每個鄉村,只是規模大小、時日長短、形式不同而已。這時候村民們常以村為單位,有時數村聯合,用敞篷大轎抬著當地供奉的神祀塑像,如泰山神、白馬王、臨水奶和各村單獨供奉的主神、諸主神的部屬,分別由人頂著,在鑼鼓鞭炮聲中結隊巡遊村境,隊伍中不時高喊著“好啊”“發財啊”“風調雨順啊”“鄉境平安啊”等吉言祥語,表達了全村百姓的新年祈願。村民們則夾道觀看、迎接,場面熱鬧。

“游神”民俗在上世紀50年代後漸廢,到上世紀80年代以來部分村莊又有所恢復,但現在市民們逐漸淡化了“游神”活動的迷信色彩,在現如今,大家都明白人民生活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政府,靠的是政策,“游神”作為一種百姓祈願活動的民俗,作為慶春節或元宵的迎年活動,並不能真正給大家的生活帶來質的改變,其僅僅作為一種民俗,一種迎春的喜慶而傳承下來。

“游神”隊伍所經之處爆竹聲不斷,據說,爆竹聲越熱鬧來年越紅火;吹喇叭引神出宮,“游神”隊伍走街串巷;執鏢旗的人在“游神”賽會上會經過精心的打扮;大多數會跟戲班演戲一樣穿上古袍,打扮成主神部屬模樣。

自然風光

玉田鎮玉田鎮
玉田鎮玉田村自然風光十分優美,村後有“三粒山”作靠背,五巒猶如5位老人並肩環坐,環抱著一塊盆地,故被當地鄉民稱為“五老抱太極”。據地方志記載,僅清代這個鄉村就出了鄭方坤鄭方城鄭天錦鄭炳章等4位進士,分別在河北四川廣東河南等地任官。而從明代至清代中舉人的就有9人之多。

就在“五老抱太極”的地形位置,有一座建於宋朝的宮觀瑞雲庵,該庵在抗日戰爭期間,曾經是長樂抗日游擊隊員秘密集會活動的場所,所以很有歷史意義。庵的大門前至今尚存一株千年古榕,奇特的是樹的主幹雖已蛀空,可容人進入,但枝葉繁茂,生機盎然。

瑞雲庵的左邊有一條沿溪而上石鋪山路,沿途景致傳說很多。如有塊山岩極像老鼠,隔著一丘稻田,可望見對面狀似穀倉的山坳,於是當地流傳有“鼠遇穀倉,不怕饑荒”的民謠。山腰上有塊“木魚石”,用石頭輕輕敲擊便會發出“咚咚”的聲音,因此得名。而路左有一古榕斜伸山谷間,象一座跨澗的天然樹橋,形態奇異。樹橋下飛瀑流濺,十分壯觀。此外還有“仙人對奕岩”、“童子五指印”等名勝。

特別是山頂的那座建於唐朝的千年古剎乾巫寺清朝明平潭人張昌開來此住持,法號“春松”。他精武術,善內功,常為鄉民採藥治病,奇特的是他圓寂後其肉體一直不腐,抗日戰爭期間被人盜走,下落不明。春松法師生前每次上下山都要到瑞雲庵里休息或過夜,因此瑞雲庵與乾巫寺成了佛道聯緣的友好關係,一直延續至今。而乾巫寺的許多事務也都由瑞雲庵幫其料理,鄉民贊道:“上有乾巫寺,下有瑞雲庵,古蹟傳千古,人文有奇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