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端錄

仁端錄

仁端錄,又名 《仁端錄痘疹玄珠》,撰寫者是明·徐謙。

古籍簡介

《仁端錄》 ,痘疹專著。十六卷(又有五卷本及十卷本)。又名(仁端錄痘疹》、《仁端錄痘疹玄珠》。明·徐謙撰。撰年不詳。包括痘病總括、辨痘形色、分期調治、痘疹兼雜症、治療方藥及藥性、痘病歌賦和雜說等,內容較簡明實用。現存清刻本。

四庫提要記載

《仁端錄》·十六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徐謙撰。其門人陳葵刪定。謙字仲光,嘉興人。葵字藎夫,武水人。是書專論治痘諸法,分別五臟所主及經絡傳變,觀形察色,條列方論,末卷附治疹之法。案痘瘡之證,古所不詳,惟《書錄解題》載董汲《小兒癍疹論》二卷,作於宋元祐中。然其書不傳,未知所謂癍者即痘否。錢乙《藥證真訣》於小兒諸病皆條列至詳,亦不及於是事。惟周密《齊東野語》曰:小兒痘瘡,固是危事,然要不可擾之。趙賓暘曰:或多以酒面等物發之,非也。或以消毒飲升麻湯等解之,亦非也。大約在固髒氣之外,任其自然耳。然或有變證,則不得不資於藥云云。所列本事方、捻金散、四君子湯加黃耆及狗蠅七枚擂細酒服,治倒黶,天花粉,蛇蛻同煮羊肝,治目翳,證藥乃皆與今同。蓋人情之嗜欲日深,故其毒根於先天,而其發感於時氣。自元、明以來,遂為人生之通病。而著方立論者亦自元、明以後始詳。其間以固元氣為主者,謂元氣既盛,自能驅毒氣使出。以攻毒氣為主者,謂毒氣既解,始可保元氣無恙。於是攻補異途,寒溫殊用,痘家遂分為兩岐,齗齗執門戶之見。是編獨審證施療,無所偏主,推原本始,備載治驗,頗能持兩家之平。較之先立成法,至於膠柱而鼓瑟者,殆不可以道里計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