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懷市

仁懷市

仁懷位於貴州省西北部,隸屬貴州省遵義市 ,赤水河中游,大婁山脈西段北側,背靠遵義,屬雲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典型的山地地帶,是黔北經濟區與川南經濟區的連線點,是紅軍長征“四渡赤水”戰鬥過的地方,是茅台酒的故鄉,2004年7月,被正式認定為“中國酒都”。 全市幅員面積1788平方公里,轄 14個鎮、1個鄉、5個街道辦事處、149個村委會、22個社區居委會,居住著漢、苗、布依、仡佬、彝、白 等9個民族,總人口64萬人。現有耕地27713.3公頃,其中田9921公頃,土17792.2公頃。屬地少人多的山區內陸城市。全市平均海拔高度880米,年平均氣溫16.3攝氏度,年日照時數1400小時,無霜期311天,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森林覆蓋率為26.47%。 2018年10月,仁懷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2018年11月,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縣(市)。 2018年11月,入選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2018年12月,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 投資潛力100強。 榮獲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今非昔比的仁懷 今非昔比的仁懷

仁懷早在商周時期,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

北宋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仁懷置縣,縣城位於今赤水市復興鎮,屬滋州。宣和三年,降縣為堡,屬瀘州郡。

元設設懷陽縣,置仁懷長官司、古滋長官司,均屬播州安撫司。

明洪武十四年,改為仁懷縣(縣城位於今赤水市)轄地,屬四川遵義府。

清雍正五年(1727年)隨府改屬貴州布政司。

雍正八年,移縣治於生界亭子壩(即今天的仁懷市),十一年知縣杜詮領帑項一萬五千零八十兩建城,至十三年新城就。

乾隆三年,仁懷縣改為遵義分府,同時所屬仁懷,河西,土城三里歸遵義府通判管理,仁懷與遵義正式合一。

乾隆十三年,改為仁懷廳,屬遵義府管理。

國酒新城醉美大道 國酒新城醉美大道

1949年,仁懷解放,設仁懷縣,縣城位於中樞鎮,屬遵義專區。

1995年11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撤消仁懷縣,設縣級仁懷市,屬遵義地區管轄。

1997年6月,國務院批准撤消遵義地區與縣級遵義市,設地級遵義市。仁懷市改為省直轄。

1997年底,貴州省人民政府委託遵義市代管縣級仁懷市,此後十餘年,仁懷市漸漸成為黔北地區次中心城市。

中共仁懷市委宣傳部 中共仁懷市委宣傳部

2013年7月1日,貴州省政府決定將縣級仁懷市改為省直管(副廳級),賦予自主經濟權利,其行政機構,人大等仍然按照縣級市設定,行政區域不從遵義市分離。

行政區劃

仁懷為省直轄縣級市,由貴州省人民政府委託遵義市代管。

2014年,仁懷市轄3個街道、12個鎮、6個鄉:中樞街道、鹽津街道、蒼龍街道;茅台鎮、魯班鎮、二合鎮、合馬鎮、長崗鎮、壇廠鎮、茅壩鎮、五馬鎮、九倉鎮、喜頭鎮、三合鎮、大壩鎮;高大坪鄉、火石崗鄉、龍井鄉、沙灘鄉、學孔鄉、後山苗族布依族自治鄉。

2015年12月,貴州省人民政府黔府函〔2015〕294號批准同意仁懷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行政區劃調整後,仁懷市轄中樞街道、鹽津街道、蒼龍街道、壇廠街道、魯班街道、茅台鎮、長崗鎮、五馬鎮、茅壩鎮、九倉鎮、喜頭鎮、大壩鎮、三合鎮、合馬鎮、學孔鎮、高大坪鎮、火石鎮、龍井鎮、美酒河鎮、後山苗族布依族鄉,共5個街道、14個鎮、1個民族鄉 。

中心城區由中樞、鹽津、蒼龍3個街道組成,是國酒之都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面積167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5平方公里,由商賈雲集的中樞老城、車水馬龍的國酒大道、氣勢恢宏的酒都新區三大部分組成。

茅台鎮:距中心城區7公里,總面積87平方公里,鎮區面積2平方公里。赤水河貫穿全境,仁藺、茅習、遵茅、茅台高速公路在茅台匯聚。域內以茅台酒為首的白酒業興盛,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獎,茅台鎮譽滿全球;古有“川鹽走貴州,秦商聚茅台”的繁華寫照,旅遊資源有國酒文化城、四渡赤水紀念園等。茅台鎮集厚重的古鹽運文化、燦爛的長徵文化和神秘的國酒文化於一體,被譽為“中國第一酒鎮”。

魯班 街道:距市區17公里,面積119.6平方公里。

後山苗族布依族自治鄉:距市區50多公里,面積72平方公里。域內旅遊景區有蘆竹山、笙韻苗寨、木蘭關、青菜河水庫風景區等。民間文化有木蘭關、搖錢樹、蘆笙長腰鼓、滾山珠、爬花桿、踩月亮等。

赤水河 谷兩鎮一鄉(二合鎮、合馬鎮和沙灘鄉)。均在赤水河茅台段下游,一衣帶水,茅習公路貫通全境。三鄉鎮總面積約210平方公里。旅遊資源豐富,有赤水河峽谷、探險漂流、吳公岩、古鹽道、白酒工業園、西漢古墓遺址、巨型石刻長龍群等旅遊景觀。

茅台高速公路沿線兩鎮(長崗鎮、壇廠鎮)

長崗鎮:位於仁懷市最南端,處於遵仁交界處,海拔1200米,面積115平方公里。煤炭儲量大,有天然草場2000多畝。旅遊資源有長征時毛澤東住居、毛澤東紀念亭、紅軍醫院、馬店會議會址和溶洞群落等。

壇廠街道:面積117平方公里,是全市生態農業高粱示範基地,已規劃為白酒工業配套產業園區。旅遊資源有懷陽洞、溫泉等。

中國第一酒鎮——茅台鎮 中國第一酒鎮——茅台鎮

南部三鎮一鄉(茅壩鎮、五馬鎮、九倉鎮、龍井鄉)

茅壩鎮距縣城43公里,總面積139平方公里。可開發項目有煤礦、天生橋天然景點旅遊等。

五馬鎮距城區30公里,面積124平方公里。鎮內有208省道線(遵仁)、仁金等公路,鎮內資源有煤炭、硫鐵礦、石灰石。旅遊資源有古鎮、古橋、古寺、林場(林海風光)、三漲水、十漲水等。

九倉鎮距市區60公里,與金沙縣石場、清池相接,面積91.3平方公里,特色產品有小灣大米、小灣茶、九倉河魚、九倉土面、九倉木榨菜油。2012年,該鎮提出發展生態農業觀光旅遊,2013年4月29日,舉辦首屆鄉村旅遊文化節。

世界上最大的實物廣告——酒都仁懷茅台酒瓶 世界上最大的實物廣告——酒都仁懷茅台酒瓶

龍井鄉面積77平方公里,是全省100個重點貧困鄉鎮之一,距縣城56公里,有“核桃之鄉”的美譽,與四川省古藺縣隔赤水河相望,距川黔鐵路138公里,距大納(方方至納溪)高速公路50公里。域內納坡是赤水河在仁懷境內的源頭,煤、鐵礦、銅礦等礦產資源豐富。

東北部一鎮一鄉(喜頭鎮、學孔鄉)

喜頭鎮總面積91.4平方公里。東與遵義縣毗鄰,煤礦和硫鐵礦儲量豐富。旅遊資源有酒都第一杉王、千年古楠木,“天然氧吧”奶子山森林公園、滾牛塘大峽谷等。

學孔鄉與遵義、桐梓二縣毗鄰,距仁懷市中心40公里,面積69平方公里。是全市紅花種植示範基地,礦產資源有硫鐵礦、赤鐵礦、煤礦等。

北部兩鎮兩鄉(三合鎮、大壩鎮、高大坪鄉、火石崗鄉)

三合鎮距市區近70公里,面積86平方公里;

大壩鎮距市區35公里,面積82平方公里;

火石崗鄉面積69.1平方公里,距市區55公里,與桐梓縣、習水縣相鄰;

八卦園景區 八卦園景區

高大坪鄉距市區31公里,面積88平方公里,有銀水、麻窩溝、羅凼壩三個小二型水庫,坪營鹽菜基地、桅桿蠶桑基地等初具規模。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仁懷位於貴州省西北部,隸屬貴州省遵義市 ,赤水河中游,大婁山脈西段北側,背靠歷史名城遵義,屬雲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典型的山地地帶,面積1788平方公里。

氣候

仁懷市氣候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基本特點是:(一)季風氣候比較明顯,四季分明,雨熱同季;(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適中,分配不勻,常年乾旱:(三)氣候垂直差異較大,小氣候明顯,無霜期較長。

仁懷市春季氣溫回升快,但不穩定,“倒春寒”和春旱天氣常有發生。春夏之交,常出現插花性的冰雹災害;夏季則高溫乾燥,雨水集中,多大~暴雨,但降雨量分配不均,常年有夏(伏)早出現,特別是赤水河、桐梓河流域的河谷地帶,旱災尤為嚴重;秋季氣溫下降快,多綿雨天氣,冬季雨量顯著偏少,多陰雨,少日照,蒸發小,濕度大,強冷空氣(寒潮)易侵入,造成低溫雪凝天氣。

地形

仁懷 仁懷

仁懷市境內地形複雜,氣候的垂直差異十分明著,“一日之中,乍寒乍暖:十里之內,此熱彼涼”。就垂直差異來看,總體上分為中亞熱層和涼亞熱層,海拔在800米以下,年平均溫度在15.9-18.5℃,年積溫在5000-6000℃的熱量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域為中亞熱層,適宜發展糧食作物“三熟制”、“四熟制”以及甜橙、袖、批把、桃、李、梨、棗等亞熱帶水果和早熟、多熟蔬菜:林業方面宜發展竹子、按樹類或義大利楊等速生優質樹木。海拔在800—1100米,年平均溫度在13.3-15.9℃,年積溫在4000—5000℃的地域為涼亞熱層,宜發展糧、油、煙、桑、豬等,同時適種植楊梅、板栗、核桃、茶葉等經濟林木:海拔在1100—1400米,年平均溫度在10.8—13-3℃,年積溫在3000—4000℃的地域為暖溫層,宜發展玉米、薯類、草食牲畜、晚熟蔬菜、中藥材等特色農業。

人口

2012年末戶籍人口為679624人,比上年末增加9575人,增長1.41%,全年出生人口10331人,死亡5148人。根據計生部門人口統計資料,2012年全市常住人口為554679人,人口出生率為8.72‰,死亡率5.83‰,人口自然增長率2.89‰。

2016年末公安戶籍人口709777人,比上年末增加14138人,增長2.03%,全年出生人口18901人,死亡4145人。2016年計生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93.7%,常住人口出生率為11.23‰,常住人口死亡率5.08‰,常住人口自然增長率6.15‰。

政治

遵義市委常委、仁懷市委書記:黃興文;

仁懷市委副書記:唐霞;

仁懷市委常委、紀委書記、提名市監察委員會主任:祝長遠。

經濟狀況

綜述

2014年仁懷市地區生產總值441億元,增長13.4%。全年接待遊客36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3.8億元,增長22.3%。服務業增加值117.18億元,增長10.8%。

2012年財政收入突破100億大關,達到106.23億。

國酒之父——周恩來雕塑 國酒之父——周恩來雕塑
酒廠庫存車間 酒廠庫存車間

2011年,全市生產總值272億元,超預期目標132億元,是2006年的3.8倍,年均增長16.2%;人均生產總值6500美元,超預期目標2800美元,是2006年的3.5倍,年均增長23.3%;財政總收入60億元,超預期目標24億元,是2006年的3.5倍,年均增長24.3%;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4.5億元,超預期目標6.5億元,是2006年的3.7倍,年均增長29.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億元,超預期目標14.3億元,是2006年的3.3倍,年均增長24%;五年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35億元,超預期目標95億元,年均增長37.1%;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5406元、16074元,分別超預期目標1406元、4174元,年均分別增長13.9%和13.1%;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30億元,貸款餘額48億元,分別比2006年增長4.2倍和3.4倍。三次產業結構由11.8:69.9:18.3調整為4.6:67.3:28.1。市域經濟綜合實力分別從全省經濟強縣市第6位、中國西部百強縣市第48位躍居第1位和31位。仁懷入選“中國全面小康成長型百佳縣(市)”、“全國縣域經濟科學發展十大範例縣(市)”、“中國西部最具投資潛力市”,先後榮獲省級農村低保試點規範化建設典型單位獎、全國社會救助工作探索創新獎、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全國商務綜合執法試點市、全國科普示範市榮譽稱號,科技特派員工作獲科技部表彰。

2011年,該市發展有機高粱種植25萬畝,產值達4.5億元,成為全國十大有機生產示範基地之一,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項目通過國家標準委驗收;發展商品蔬菜6萬畝,產值達4億元。2011年,預計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76.5億元。

2011年12月21日,在貴陽舉行的全國民營企業助推貴州發展大會集中簽約儀式上,該市簽約17個項目,簽約資金達到283.9億元,項目涉及白酒技改、白酒產品配套包裝、房地產開發、風力發電等。據了解,該市2011年通過招商引資,累計引進102戶企業落戶仁懷,引進項目115個,到位資金115億元。

2016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60.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2.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6.35億元,同比增長5.4%;第二產業增加值387.12億元,同比增長13.1%;第三產業增加值147.36億元,同比增長13.3%。三次產業結構為4.7:69:26.3。全市人均生產總值100733元,比上年增長11.2%。

第一產業

仁懷國酒路夜景 仁懷國酒路夜景

仁懷地形地貌複雜,土壤類型多樣,氣候、土壤、植被等垂直差異較大,屬於典型的“立體農業”市,全市現有農業人口近50萬人,有耕地42萬畝,農民人均耕地0.81畝,糧、油、畜、煙是仁懷市傳統農業的四大支柱產業,現正逐步向產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基地建設初具規模,仁懷充分利用自身特有的地理氣候條件和圍繞茅台酒生產需要,在全市建成有機高粱和有機小麥基地各25萬畝以上,優質稻米基地10萬畝,竹業基地10萬畝,優質油菜5萬畝,優質菸葉3萬畝,建成和鞏固一批農業產業化原料生產基地;緊緊依託武漢菸草集團生產所需,在全市建成3萬畝烤菸生產基地;“畜”方面抓住全省建立畜牧大省和仁懷市被列為省級優質生豬、肉羊基地市的契機,以建設養殖專業村為重點,通過加強基地建設、發展養殖小區和養殖大戶帶動等等,使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提高到41%。2005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8378萬元(現價)。按可比價比上年增長4.4%,其中:農業產值64770萬元,增長2.2%;林業產值5947萬元,減少8.6%;牧業產值54777萬元,增長9.9%;漁業產值849萬元,增長13.6%。繼續調整種植業種植結構。全年糧食種植面積93464公頃,比上年增加5538公頃;油料種植面積6855公頃,比上年增加278公頃;烤菸種植面積2231公頃,比上年增加272公頃;蔬菜瓜類種植面積6647公頃,比上年增加1212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256235噸,比上年減少10801噸,下降4.0%。其中:油菜籽產量12316噸,增長4.2%;烤菸產量3337噸,下降5.8%;高粱產量26384噸,增長6.4%。2004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261元,比商年增加198元農,同比實際增長5.2%,全市糧食總產量26.7萬噸;鄉鎮企業增加值15億元,同比增長16%。

第二產業

全市共有工業企業約475戶,其中釀酒業占絕大多數,除國酒茅台外,小糊塗仙、金士力、酒中酒、茅合等一批酒類企業迅速崛起,使釀酒業成為仁懷的特色產業、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2005年全市白酒產量達8.5萬噸.現全市已形成電力、自來水、煤炭、建材、農機、機製紙、印刷包裝、玻璃製品、瓶蓋等多業並舉的格局。其中原煤產量從2000年的26萬噸增加到120萬噸,成為市域工業經濟的又一支柱.仁懷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中,著力抓園區建設工作,仁懷市茅台河谷釀酒工業園區正在建設之中,煤炭和建材工業園區已具雛形,2005年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396839萬元,按可比價格比上年增長20.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366004萬元,增長21.3%。其中:重工業完成增加值2759萬元,輕工業完成增加值36324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0.9%和21.4%;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完成增加值330066萬元,增長17.9%;市級規模工工業完成增加值37112萬元,增長35%。規模以上工業完成銷售產值494745萬元,增長23.1%,規模工業產品產銷率達92.9%,增長6.4%。其中:市級規模工業完成銷售產值119358萬元,產品產銷率為94.1%,增長7.8%。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總額197929萬元,增長50%,其中:市級規模工業實現利潤2550萬元,增長8.6%。

第三產業

商業

仁懷自古是“川鹽入黔、商賈雲集”的地方,在國家積極的財政政策和擴大內需方針政策的作用下,近幾年來,城鄉人民收入逐步提高,人民生活繼續改善,城鄉物價保持穩定,消費品市場銷售平穩增長。全市有各類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服務業3106戶,從業人員35970人。糧食、肉類、蔬菜、水果等集貿市場10餘個,各類商業服務網點遍布。2005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17816萬元,比上年增長13.1%。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總額107894萬元,增長13.0%;餐飲業9594萬元,增長15.0%。在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業中,限額以上完成49019萬元,增長20.7%;限額以下及個體完成58875萬元,增長7.3%。外貿出口收購總額下降。2005年,全市外貿出口收購總額4268萬元,下降27.7%。

金融保險

2012年,全市財政總收入1140253萬元,比上年增長72.51%。其中:國稅部門總收入699629萬元,增長33.96%;地稅部門總收入416856萬元,增長240.22%;財政部門總收入23768萬元,增長46.95%。2012年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31827萬元,同比增長43.66%。其中:稅收收入188907萬元,增長43.44%;非稅收收入42920萬元,增長44.63%。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支出327603萬元,同比增長35.28%。其中:教育支出81616萬元,增長50.3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40710萬元,增長32.03%;醫療衛生支出4336萬元,增長0.57%;公共安全事務支出12661萬元,增長16.79%;農林水事務支出35656萬元,增長0.8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9839萬元,增長19.71%。

2012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776480萬元,比上年增長12.7%。其中:企業存款餘額1731883萬元,增長5.2%;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960878萬元,增長29.5%;財政存款68623萬元,增長3.1%。2012年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802018萬元,增長66.5%,其中:個人消費貸款237927萬元,增長113.41%;企業單位貸款495039萬元,增長91.92%;銀團貸款69050萬元,增長66.4%。

2012年全市共有各類保險企業8家,全年保費收入19256.4萬元,比上年降低1.3%。其中:財產保險保費收入10878.52萬元,增長9.03%;人壽保險保費收入8377.9萬元,降低12.2%。全年保險業各項賠款和給付金額6395.54萬元,比上年降低34.3%。其中:財產保險賠付2723.59萬元,降低62.8%;人壽保險賠款和給付3928.65萬元,增長279.2%。

社會

2012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0656元,比上年增加3655元,增長21.5%。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6752元,比上年增加975元,增長16.9%。

仁懷市第一高級中學 仁懷市第一高級中學

2012年末全市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42883人,比上年增長31.85%;失業保險參保人數為21580人;比上年增長19.59%;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78305人,比上年增長15.79%。社會福利事業繼續發展。全市城鄉各級辦福利院、敬老院19個,有床位698張,年末收養人員576人。2012年末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達45767人。其中:城鎮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3899人,城鎮最低生活標準為365元/月;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為41868人,農村最低生活標準為134元/月;全年共發放各種救濟款468萬元;全年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230人,發放優撫金1657萬元。

文化教育

高等教育

院校名稱主管部門辦學層次
茅台學院貴州省教育廳本科

高級中等教育、初級中等教育學校

類別學校列表
高中仁懷市第一中學仁懷市酒都高級中學仁懷市茅台高級中學
仁懷市第三中學仁懷市第四中學仁懷市職業高中
國中仁懷市實驗中學仁懷市第二中學仁懷市茅台中學
仁懷市育人中學仁懷市九倉中學仁懷市後山民族中學
仁懷市二合中學仁懷市火石崗中學仁懷市學孔中學
仁懷市大壩中學仁懷市魯班中學仁懷市高大坪中學
仁懷市壇廠中學仁懷市五馬中學仁懷市喜頭中學
仁懷市冠英中學仁懷市龍井中學仁懷市合馬中學
仁懷市茅壩中學仁懷市小灣中學仁懷市長崗中學
仁懷市城南中學仁懷市城北中學林閣中學
國小 仁懷市中樞一小仁懷市中樞二小仁懷市實驗國小
仁懷市城北國小仁懷市蒼龍國小仁懷市鹽津國小
仁懷市茅台一小仁懷市魯班一小仁懷市壇廠國小
仁懷市五馬國小仁懷市茅壩一小仁懷市後山國小
仁懷市龍井國小仁懷市九倉國小仁懷市長崗國小
仁懷市二合國小仁懷市合馬國小仁懷市沙灘學院
仁懷市三合一小仁懷市火石崗國小仁懷市大壩國小
仁懷市學孔國小仁懷市高大坪國小仁懷市喜頭國小
仁懷市中樞三小
民辦學校貴州省仁懷市育英實驗學校仁懷市周林學校仁懷市私立文化學校

全市形成了由學前(幼兒)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籌建中)構成的教育體系。幼稚園(學前班)187所(班),在園(班)學生7460人;各級各類學校336所,在校學生119649人,其中普通高中5所,在校學生3191人,普通高中錄取率達到25.03%;職業學校1所,在校學生530人;普通國中(含九年制學校)24所,在校學生35207人,普通國中入學率達到101.25%;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03%;普通高校錄取率達到74.08%。2005年,全市各類學校在校學生人數143599人。其中師範學校在校學生1100人;職業培訓中心在校學生620人;普通中學在校學生43498人;國小校在校學生86502人;幼稚園在園幼兒11731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48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3%。年末教職工6334人,其中專任教師5634人;年末代課教師880人。

全年安排科技三項費229萬元,比上年增長663%。2005年,全市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6126人,其中高中級職稱人員878人,占總數的14.3%。在專業人員中:教育職稱人員5038人;衛生技術人員638人;農林水技術人員203人;工程技術人員218人。

2012年,全市各類學校在校學生人數124305人。其中:學前教育學生13208人;義務教育在校學生96205人,其中,國小校在校學生58138人;國中在校學生38067人;高中在校學生12420人;中職在校學生人數2411人,特殊教育在校生61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36%。年末教職工7276人,其中:專任教師6529人。年末有教育專業技術人員6406人,其中:高級技術人員1715人,占專業技術人員的26.8%。

交通建設

仁懷市 仁懷市

仁懷是黔北經濟區與川南經濟區的交通樞紐。現有公路網是以S209、S208線兩縱省道為骨架,通過縣道、鄉村道連線全市19個鄉鎮和171個行政村(社區)。茅台高速公路(白臘坎至茅台)於2006年12月19日開工建設,2009年7月17日建成通車,遵赤高速仁懷段於2013年10月18日建成通車。仁懷機場已於2012年12月26日下午正式動工,飛行區指標為4C,預計2016年底建成試飛。

2012年,仁懷市公路通車裡程2054公里,其中:省道101公里,縣道169公里,鄉道1124公里,全市通村公路率624公里,全市通村公路率100%。全年完成貨物周轉量30891.15萬噸公里,增長34%,旅客周轉量103136人公里,增長59%。

2012年底仁懷市民用車輛擁有量26451輛,其中:各類客車輛1922(城市公共汽車58輛,城市出租229輛),各類貨車23721輛,農用車808輛。普通二、三輪機車達27419輛。

旅遊建設

仁懷茅台是貴州省級風景名勝區,也是黔北旅遊資源富集的地區之一,因紅軍在茅台"四渡赤水"而列國家12個重點紅色旅遊區,同時列入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和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境內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極為豐富,相互交融,發展旅遊業具有顯著優勢和良好的條件。已開發出鹽津河旅遊度假區、茅台旅遊區、赤水河吳公岩旅遊區3個大的旅遊區,60多處旅遊景點。其中包括被列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的天下第一瓶、國酒文化城、巨型石刻長龍群、美酒河摩崖石刻等四處景點;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塔、青少年活動中心、仁懷市博物館、茅台渡口紀念碑等幾處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共接待國內遊客近60萬人次,接待海外遊客10000餘人次,旅遊業正在成為仁懷市新的經濟成長點和支柱產業。

郵政通信

郵電通信事業快速發展。2012年完成郵電通信業務收入38378.5萬元,其中:郵政業務收入3031.5萬元,增長27.86%;通信業務收入35347萬元,增長6.9%。年末固定電話用戶27156戶,電話普及率達4部/百人。年末行動電話用戶達484852萬戶,比上年減少0.04%,全市手機普及率達71.3部/百人,全市寬頻用戶20193戶。

對外開放

改革開放以來,仁懷逐步加大了對外開放的力度,特別是近些年來,仁懷搶抓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立足“培植特色產業,加快以交通、通訊、生態、城市建設等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加強了與國內外友好城市、協作單位和周邊毗鄰地區的聯繫與合作,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先後成功舉辦了“9.酒”茅台觀光節、神秘赤水河旅遊節暨經貿洽談會,協辦了遵義市“三節一會”等大型活動,引進了小糊塗仙、金士力等一大批以釀酒、煤炭、建材、加工為主的大型骨幹企業,為仁懷市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仁懷市還先後邀請了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俄羅斯金吉謝普區行政長官德羅茲堅科等一大批國際國內知名人士訪問仁懷,接待了一大批國際國內旅遊團隊和考察團,進一步提升了仁懷對外開放的形象,同時還與西藏自治區拉薩市、俄羅斯金吉謝普區、延安市寶塔區締結為友好城市。

歷史文化

國酒文化城 國酒文化城

中國酒師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摔碎酒瓶,香氣四溢,使貴州茅台酒名揚天下。作為茅台酒的故鄉,仁懷也為人們所矚目。由於有釀酒歷史和傳統,仁懷不僅有全國最大的醬香型白酒企業茅台酒廠(現年產量已過萬噸),還形成了以茅台酒為核心的白酒生產基地。清代詩人鄭珍有詠茅台詩,詩云:“酒冠黔人國。鹽登赤虺河。”在茅台酒廠內,有一座國酒文化城,藏品豐富,集古今酒文化於斯,匯數千年中國釀酒歷史於此。為國內第一,世界少有。

20世紀90年代,沿著古老的鹽道,仁懷市修通了連線貴陽市、遵義經習水縣、赤水市到達川南的公路,將古鹽道的“幽奇險秀雄”的峽谷風光展現在世人面前,仁懷境內各地的花山林悔、白雲青峰及魯班忠魂,長崗勝跡、兩岔宋墓、三渡豐碑等文物名勝與吳公岩大小數十處摩崖石刻,800餘米世界最長石刻龍群雕,“美酒河”國內最大石刻漢字這些新的人文景觀。

仁懷貴州辛亥革命的元老、革命元勛劉莘聞(端裳),是對新舊民主主義革命都作出貢獻的老人,是解放後第一批省文史館館員。曾任貴州省委書記的周林、曾任外交部副常務部長的韓念龍等革命前輩,都是從仁懷走出去的。

文化遺址

新廠大門 新廠大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紅軍四渡赤水戰役舊址(四渡赤水紀念塔、茅台渡口紀念碑、魯班紅軍烈士墓、魯班紅軍戰鬥遺址、長崗毛澤東住地)。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兩岔河宋墓、鹿鳴塔。

遵義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懷陽洞摩崖、茅台酒老酒房。

仁懷市文物保護單位13處:水口寺縣署遺址、無水明墓、德莊石院墓、德莊陳於逵墓、天聖寺、永安寺、茅台貞節坊、魯班雙魁田四合院、國酒門、焉家渡石刻、五馬三洞橋、德莊三合院、巨型茅台酒瓶。

非等級文化遺址有壇廠紅軍烈士公墓,中樞偉人亭,茅台懷紅亭,雲仙洞商周遺址,西漢土坑墓,東漢磚石墓址,奢宣諭墓遺址,黎民鎮總兵衙署遺址,木腳牙,兩岔宋墓群等。

城市榮譽

2014年仁懷市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93位和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縣市第86位。

2014年11月,獲評“國家衛生城市”。

2017年11月,獲評“2017年度中國十大品質休閒縣市”。

2017年12月14日,獲評2017年工業百強縣(市)。

2018年10月8日,仁懷市入選“綜合實力百強縣”。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2018年11月,入選《小康》雜誌社聯合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2018中國幸福百縣榜》。

2018年11月10日,榮獲“2018年度中國十大全域旅遊示範縣市”獎。

2018年12月,榮獲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

中國貴州

貴州省簡稱“黔”或“貴”,位於中國西南的東南部,介於東經103°36′—109°35′、北緯24°37′—29°13′之間,東毗湖南、南鄰廣西、西連雲南、北接四川和重慶,是一個山川秀麗、氣候宜人、民族眾多、資源富集、發展潛力巨大的省份。全省東西長約595千米,南北相距約509千米。

貴州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貴州省簡稱貴,別稱黔,省會貴陽市。全省轄:4個地級市、2個地區、3個自治州;10個市轄區、9個縣級市、56個縣、11個自治縣、2個特區
地級市地區自治州市轄區縣級市自治縣特區
貴陽市烏當區 | 南明區 | 雲岩區 | 花溪區 | 白雲區 | 小河區 | 清鎮市 | 開陽縣 | 息烽縣 | 修文縣 | 金陽新區*
六盤水市鐘山區 | 六枝特區 | 盤縣 | 水城縣
遵義市紅花崗區| 匯川區 | 赤水市 | 仁懷市 | 遵義縣 | 綏陽縣 | 桐梓縣 | 習水縣 | 鳳岡縣 | 正安縣 | 餘慶縣 | 湄潭縣 |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 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安順市西秀區 | 普定縣 | 平壩縣 | 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 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 |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銅仁地區銅仁市 | 德江縣 | 江口縣 | 思南縣 | 石阡縣 | 玉屏侗族自治縣 | 松桃苗族自治縣 |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 | 萬山特區
畢節地區畢節市 | 黔西縣 | 大方縣 | 織金縣 | 金沙縣 | 赫章縣 | 納雍縣 |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 | 望謨縣 | 興仁縣 | 普安縣 | 冊亨縣 | 晴隆縣 | 貞豐縣 | 安龍縣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里市 | 施秉縣 | 從江縣 | 錦屏縣 | 鎮遠縣 | 麻江縣 | 台江縣 | 天柱縣 | 黃平縣 | 榕江縣 | 劍河縣 | 三穗縣 | 雷山縣 | 黎平縣 | 岑鞏縣 | 丹寨縣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 | 福泉市 | 貴定縣 | 惠水縣 | 羅甸縣 | 甕安縣 | 荔波縣 | 龍里縣 | 平塘縣 | 長順縣 | 獨山縣 | 三都水族自治縣
註: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