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紅白豆腐

什邡紅白豆腐

什邡紅白豆腐,位於四川省什邡市紅白鎮鎣華山腳下,但氏豆腐作坊是生產豆腐的傳統企業,歷史悠久,現有生產廠房達2000平方米,員工百餘人,固定資產500萬元,其產品銷往全國十多個省市。此豆腐口味獨特,內含天然植物蛋白,多種胺基酸等營養成分。

特產簡介

什邡紅白豆腐什邡紅白豆腐

什邡紅白豆腐是四川省什邡市紅白特產。但氏豆腐乾是由四川省什邡市鎣華山麓但氏豆腐精心製作。所採用的主要原料是優質黃豆。並引流無任何污染的高山優質礦泉水精磨而成。其工藝得到與道,佛兩家精傳。其口味獨特,內含天然植物蛋白,多種胺基酸等營養成分。

特產特點

什邡紅白豆腐什邡紅白豆腐

據豆腐作坊主人談:紅白豆腐純用膽水點漿,點法上有其奧妙,使水豆腐外形老,吃起嫩;凡作豆腐菜餚時,先下鍋打毛,絕不會翻砂。也就是說,切塊的豆腐下鍋後依然稜角分明,保持原狀,既不會散爛,也不會變老,因此入口香融細潤,較之豬腦更別具風味,博得食客交相讚譽。其為麻竦燙或清湯、白油,各臻其妙。至於豆腐乾分本味與五香味,其製作過程講究乾淨衛生。

製作過程

作法是,把煮漿過濾和點漿後所得的半成品裝入木屜,用千斤頂擠壓,力度適宜,烘乾設備採用一座燒本山無煙煤的爐灶,上邊加一塊鐵板和一層鐵絲網作間隔,以防止直接燒烤。在烘烤前,用精鹽先抹平面,入味;採用漢源大紅袍對口椒增添香味烘烤後,若要加工成“五香豆腐乾”時,再入鹵鍋、收煮。由於在磨漿、煮漿、過濾、點鹵、壓製成型,烘烤、滷製等過程中,嚴守質量要求,按照家傳密法操作,因之,不管水豆腐與乾豆腐,都能保持紅白豆腐的特色風味,優於其它地方的產品,每天都供不應求,尤其是乾豆腐,每天都是登門預約和守候提貨。目前,紅白豆腐已遠銷成渝、黑龍江、遼寧、深圳等地,博得眾口讚譽。

紅白豆腐一直沿用膽水點漿,製作者談:依李時珍《本草綱目》稱:“黃豆,差比羊肉”,因而製成漿,既為高蛋白,用膽水更能促健脾開胃;不比石膏點漿,性涼,久食易傷脾胃,頗有道理。其製品銷往成都鐵路療養院和青白江川化廠廣大地區,都受到民眾歡迎,啟人食慾大增,不宜多食滷製品的老弱及對療養病人尤宜。

經營理念

但氏豆腐一貫秉承“創造老百姓滿意品牌”的經營理念,堅持產品質量第一,奉行客戶至上,追求消費者滿意為宗旨,承傳統工藝之精華,覓華夏產之精髓,在繼承傳統製作的基礎上,輔之國內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加之現代科技生產手段,在保留紅白豆腐傳統的基礎上,綜合道佛兩家食品加工的工藝、配方,引流無任何污染的高山優質礦泉水精磨而成,在民間享有較高盛譽。但氏豆腐乾系列產品為消費者居家、旅遊、佐酒之首選佳品作饋贈上品。

歷史典故

民國時期,在章山深處萬山環抱的一片平坳處,散落居住著幾十戶人家,一頭天齊宮,稱為白廟場,一頭太陽神廟,叫作紅廟場,於是因兩座廟宇的顏色而命名。石亭江、通溪河交匯於此,以殷家溝為界,二場相距約二百米。這山中,習慣於種黃豆,稱為五月黃與九月黃,顆粒圓實飽滿,由於山高谷深,蔬菜缺乏,最初有一人家,用石磨手工磨豆腐出售,當時,方法還很原始,豆漿過濾也僅用麻布;點漿用的滷水,也是趁滿山的五倍子花開放後,用開水浸泡摘來的花朵汁代替;為了消豆漿泡子,只有採用本山漆樹葉子投入,可收良效,這些土辦法做成的豆腐,顏色比較灰黑,宛如黑豆磨成的漿,頗為民眾歡迎。當年,逢六月六日開始的鎣華山香會期,從這裡入山的人流絡繹不絕,紅白廟場也驟然繁榮起來,人們駐足休息時,在場上麼店裡一坐,總會叫一份“白牛滾水”的嫩豆腐,蘸以食鹽、辣椒麵,伴兩杯山釀燒春,別具風味,可以消乏疲勞,這時的紅白豆腐的質量還談不上美味佳肴,但卻成為游山香客,物美廉價的的食品,後來山村又用玉米殼、花生殼、木屑、柏葉等烘烤出一種乾豆腐,乾香麻竦,更成了佐酒佳品,紅白廟場產豆腐的歷史就如此延續下來。這裡的豆腐特別香嫩細白,堪稱上品,這恐怕與山澗下清澈的觀音岩泉眼和山澗奔流的礦泉水大大有關吧!

又經歷一代復一代,紅白廟場已改建成了紅白鄉(鎮),原先以磨豆腐為業的也由一家,發展成了六家,其中一戶但姓和一戶張姓的豆腐坊很有名。它們一般生產水豆腐、乾豆腐、五香滷豆腐。特別是後邊這種叫做“尼姑豆腐”,還蘊藏一樁故事:這位豆腐製作人,是武勝縣一位尼僧,法名寂量,學習豆腐製作幾代人的經驗,掌握了較有特色的五香滷豆腐的配方,後來,她雲遊到綿竹三溪寺,她與什邡紅白鄉的但、張二家都有一些俗契因緣,向他們傳授了豆腐製作技藝。紅白山區,水質特別清冽爽口,這是制豆腐的一個有利條件,使她從老家學來的技術,得以在紅白場安家落戶,開花結果。

災後重建路

什邡土特產“紅白豆腐”的當家人但功祿是紅白鎮柿子坪村1組人,他的豆腐廠就建在家門口。“5·12”特大地震將紅白鎮90%以上的建築全部摧毀,只有極少數的建築物沒有倒塌,但功祿的豆腐廠就是其中一處。

走進但功祿的豆腐廠大門時,只見大院裡、廠房內、倉庫里,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幾十名工人正在忙碌著,拉貨、包裝、裝車,秩序井然。

從未想過“但氏豆腐”的當家人竟然就是一個腰上扎著一塊圍裙,又矮又瘦,全身不斷抽搐的老頭兒。慢慢地從談話中才發現,因年輕時一次工傷事故落下全身抽搐這個終身殘疾的他,不僅經歷人生幾度浮沉,還練就了遇事冷靜、堅毅不屈的自強精神。面對無情的天災,他說出一句令人敬佩的話:“我絕不流淚!我還要帶領我的工人們把這塊招牌做得更大更強!”
地震破滅了他的擴建夢
這裡基本上是屬於機械化生產,一條龍式的流水線,生產間工人全戴白色衛生帽、手套,穿制服,兩層樓的廠房,一樓是化驗室、抽樣對比室、分類室等,分工明確,衛生方面硬體設施齊全到位。位於二樓的接待室,同樣也是一個資料齊全的檔案室,檔案台賬、規章制度、條碼管理、商標台賬、資料彙編、契約、檢驗報告……各種登記簿擠滿了書櫃。但功祿說,他自己主要負責產品的衛生安全保障,妻子負責全方位的管理,自己的一個大女兒和兩個兒子則負責銷售和生產管理制度的規範化建設。

“5月12日對於我來說是人生中遭受的又一次打擊。我策劃醞釀了近半年時間的擴建工程,就在即將起步實施的時候全部泡湯了。”原來,作為四川什邡但氏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當家人,但功祿花了22年的時間苦心研究師傅傳遞給他的製作秘方,終於在今年全部鑽研透徹,他生產出的幾個新品種就要打入市場了,整個上半年,全家人都在策劃廠子的擴建工程。

“就在5月12日當天上午,我們鎮長和衛生部門的同志都來了,他們是來察看廠里的情況,批准同意後我就開始動工,誰知道下午就出了這事……”但功祿說,豆腐廠是他幾十年的心血。1986年,他從一個手工小作坊做起,到1996年擴大建廠時,引進了一批機械設備,原先6個人幹的活,現在只用兩個人就可以完成。照他原來的想法,此次即將擴建的豆腐廠將是現在規模的兩倍,屆時不僅可解決附近一些農村剩餘勞動力,還可大大增加工人收入。是這場特大地震破滅了他的擴建夢,工人們的家園需要重新建造,因為要重新規劃,選好的那塊新廠址也不能再用來建廠。
地震震不斷他的重建路
“我們廠很幸運沒有垮塌,但牆體有多處裂縫,生產間一些制具也有受損。考慮到60多個工人都要吃飯,我找人加班加點把受損的地方修好,請來專家鑑定後知道廠房可用,所以我們全家都住在廠里。整頓了近半個月時間,6月7號我們就全面恢復生產了。”談到恢復重建的話題,但功祿打開了話匣子。

但功祿是個盡善盡孝的人,傳他豆腐技術的師傅是南充市武勝縣一位在當地赫赫有名的佛教協會副主席——高僧寂量大法師,漫漫22年“取經路”,他與師傅建立了深厚的“父子情”,他承諾對師傅的生養死葬負責到底,就在地震那天,他將88歲的師傅送到了安全地帶。

但功祿同樣是個盡職盡責的人,負責安全衛生的他把每一道監管程式看得很重,採訪當天,他的妻子不慎從二樓上摔下當場骨折,子女們立即將她送往成都醫治,儘管他心神不寧擔憂不已,但卻還是堅守在廠里把守產品質量關。

“大概是因為從小就苦慣了,我不知道啥叫向命運屈服。廠里60多名工人要靠著廠子吃飯,廠里每月開給工人的平均工資在1000元以上,加上銷售人員每個月可供養500人,廠子儘快恢復重建是所有工人所期待的。”但功祿說,現在廠里的年純利潤可達100多萬元。面對以後的發展路,但功祿很有信心,他說,自己一定會把“紅白豆腐”的招牌做大做強,工廠擴建指日可待。
 

盤點四川特產

四川特產瓷胎竹編是以精細彩色或素色的竹絲,均勻地編貼於潔白的瓷上,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裝飾價值,曾榮獲1915年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獎章。現代又有不少陶胎、漆胎、玻胎、木胎、楠竹胎、竹壓胎和無胎竹編問世,為深受大眾喜愛的實用工藝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