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腦

豬腦

性味甘、寒,有毒。《本草從新》記載:“損男子陽道”。《禮記》記載:“食豚去腦,孫真人食忌云:豬腦損男子陽道,臨房不能行事,酒後尤不可食。《延壽書》雲:“今人以鹽酒食豬腦,是自引賊也”。《本草綱目》有這樣的記載:豬腦甘,寒,有毒。吃豬要去腦。豬腦損男子陽道,臨房不能行事。酒後更是不可食。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豬腦豬腦
【漢語拼音】zhunao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usscrofadomesticaBrisson
【科屬分類】豬科
【拉丁文名】Medullasusdomestica
【主治】頭痛;眩暈;失眠;手足皸裂;癰腫;凍瘡
【生態環境】雜食性家養物畜,繁殖力強,孕期約4個月。
【採收和儲藏】宰殺後,除去毛及內臟,剖開頭顱,取出腦髓部分,鮮用或冷藏備用。
【資源分布】全國各地均有飼養。
【動植物形態】豬的品種繁多,達150多種,形態也有差異基本特微是:軀體肥胖,頭大。鼻與口吻皆長略向上屈。眼小。耳殼有的大而下垂,有的較小而前挺。四肢短小,4趾,前2趾有蹄,後2趾有懸蹄。頸粗,項背疏生鬃毛。尾短小,末端有毛叢。毛色有純黑、純白或黑白混雜等。
【功效分類】補益藥
【性味】味甘;性寒
【藥材基源】為豬科動物豬的腦髓。
【用法用量】內服:燉食或煎湯,適量;或作丸。外用:適量塗敷。
【出處】《中華本草》

來源

為豬科動物豬的腦髓,動物形態詳"豬肉"條。

性味

性味甘、寒,有毒。《本草從新》記載:“損男子陽道”。《禮記》記載:“食豚去腦,孫真人食忌云:豬腦損男子陽道,臨房不能行事,酒後尤不可食。《延壽書》雲:“今人以鹽酒食豬腦,是自引賊也”。《本草綱目》有這樣的記載:豬腦甘,寒,有毒。吃豬要去腦。豬腦損男子陽道,臨房不能行事。酒後更是不可食。

【營養成分】

豬腦中含的鈣、磷、鐵比豬肉多,但膽固醇含量極高,100克豬腦中含膽固醇量高達3100毫克。豬腦所含膽固醇是常見食物中最高的一種。

【藥性功效】

豬腦補虛,益氣血,古人就有“吃腦補腦”一說。

【食用宜忌】

【宜食】

豬腦適宜體質虛弱者及氣血虛虧之頭暈頭痛、神經衰弱、偏頭痛者食用。

【忌食】

高膽固醇者及冠心病患者、高血壓或動脈硬化所致的頭暈頭痛者不宜食用。
有性功能障礙的人應該忌食,男性最好少食。
常人也不宜多食豬腦。

【食療偏方】

天麻豬腦羹

原料:豬腦1個,天麻10克。
製法:豬腦、天麻入鍋加水適量,以小火煮燉1小時,成稠厚羹湯,撈去藥渣即可。

天麻豬腦羹天麻豬腦羹

用法:飲湯食腦
功效:平肝熄風、定驚止痛,可用於偏頭痛之輔助治療。

功用主治

治頭風、眩暈,塗凍瘡、皸裂。
①《別錄》:"主風眩、腦鳴及凍瘡。"
②《綱目》:"治手足皸裂出血,以酒化洗,並塗之。"
③《四川中藥志》:"補骨髓,益虛勞,治神經衰弱,偏正頭風及老人頭眩。"

藥用價值

【科目來源】豬科動物
【藥用部位】豬的腦髓。
【性味歸經】①《綱目》:“甘,寒,有毒。”②《四川中藥志》:“無毒。”入心、腦、肝、腎四經。
【功效主治】益腎補腦、養肌潤膚。治頭風、眩暈,凍瘡、皸裂,頭痛
【用法用量】內服:30-50克,水煎煮服。外用:搗爛外敷。
【古籍考證】出自《名醫別錄》。
【相關選方】①治偏正頭風:豬腦髓、明天麻蒸湯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老人頭眩耳鳴:豬腦髓、明天麻、響鈴草、枸杞,共蒸湯服。(《四川中藥志》)
③治瘡瘍生肌長肉:公豬腦子一個,放鍋內,好陳醋泡透,文武火煎成膏藥樣,取出,細布攤,隨瘡大小貼之。先將小米泔水洗淨瘡上,貼膏二、三日,揭看,內生
肉芽,再用小米泔煎洗,又貼三、五日,肌肉長平。(《瘍醫大全》豬腦膏)

腦花的營養價值

豬腦中含的鈣、磷、鐵比豬肉多,但膽固醇含量極高,100克豬腦中含膽固醇量高達3100毫克。豬腦所含膽固醇是常見食物中最高的一種。
中醫典籍《本草從新》也認為其損男子陽道。性味甘、溫。《千金方》記載:羊腦、豬腦,男子食之損精氣,少子。若欲食者,研之如粉,和醋食之,均不如不食佳”。《本草綱目》記載:“諸腦損陽滑精”。
本品含膽固醇較多,故血脂過高,動脈硬化等病人更不宜食用。
豬腦含有豐富的礦物質,食用後對人體大有裨益,一些人將豬腦棄之不用實在可惜,其實豬腦只要將其表面的血筋除去即可食用。方法是:將豬腦浸入冷水中浸泡,直至看到有明顯的血筋粘在豬腦表面時,只要手抓幾下,即可將血筋抓去。食用豬腦時,蒸、燉均可,也十分美味。

選方

①治偏正頭風:豬腦髓、明天麻蒸湯服。(《四川中藥志》)
②治老人頭眩耳鳴:豬腦髓、明天麻、響鈴草、枸杞,共蒸湯服。(《四川中藥志》)
③治瘡瘍生肌長肉:公豬腦子一個,放鍋內,好陳醋泡透,文武火煎成膏藥樣,取出,細布攤,隨瘡大小貼之。先將小米泔水洗淨瘡上,貼膏二、三日,揭看,內生肉芽,再用小米泔煎洗,又貼三、五日,肌肉長平。(《瘍醫大全》豬腦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