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是馬克思論述人與自然的關係時首先使用的術語,表示一種過程,即客觀的自然界不斷進入人的活動的過程,客觀世界對象化的過程,或者說,由於人的對象活動使越來越多的天然生態系統變為人工生態系統的過程。“人化自然”是人類活動改變了的自然界,即人工自然。自然的人化,或人化自然,是人類活動形成的自然界,人類創造的自然界,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的本質力量越來越表現了自然界的對象化,自然界在越來越廣泛的意義上成為人化自然,成為人工生態系統。

人化自然

自從有了人以後,人類為了能夠生活就要通過自己的活動作用於自然,變天然的自然為人化的自然。人引起自然界的變化是人與自然關係的本質體現,並表現了人與自然的一致性。

人化自然是主體進步的表現;人化自然是對物化自然的揚棄 ;自然人化的實現方式 ; 人化自然的現實基礎; 只有在共產主義條件下才能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直接統一。而統一的關鍵在於作為人類本質的自由自覺的社會性類活動。 在馬克思文化自然思想中,表達了他的文化哲學思想的最核心的價值取向。

人化自然是指體現了人的本質的自然對象或自然事物,即人們把自然材料變成了“人類意志駕馭自然的器官”,根據自身需要而改變了的自然界。

人工自然是指人類實踐手段所及從而改變了的那部分 自然,包括:人類直接影響到的自然、生態系統、以及人類利用自然材料創造的人工自然物。

元好問的《 茗飲》一詩,就是天人和一在品茗時的具體寫照,契合自然的絕妙詩句。

宿醒來破厭觥船,紫筍分封入曉前。

槐火石泉寒食後,鬢絲禪榻落花前。

一甌春露香能永,萬里清風意已便。

邂逅化胥猶可到,蓬萊未擬問群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