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鳥出戟觚

亞鳥出戟觚

亞鳥出戟觚,是商代後期飲酒器,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高26.5cm,口徑15cm,底徑8cm。觚喇叭口,腰和下部均有出戟裝飾,圈足。器形高挑細長,中部明顯收縮,具有商代後期銅觚的明顯特徵。觚身有許多精細的紋飾,從上至下分為四層:頸部飾以商代流行的蕉葉紋;頸下端飾蛇紋,蛇頭部寬大,眼睛突出,此種紋飾流行於商代中晚期和春秋戰國時期;腰部及以下分飾兩層獸面紋,顯示出禮器所特有的高貴。底部有圖形銘文,釋為“亞鳥”,此觚因而得名亞鳥出戟觚。該圖形銘文為當時一個家族的族徽標誌。

基本信息

文物規格

亞鳥出戟觚(yàniǎochūjǐgū),商晚期,高26.5cm,口徑15cm,底徑8cm。

外形特徵
亞鳥出戟觚亞鳥出戟觚

喇叭口,腰和下部均有出戟裝飾,圈足。器形高挑細長,中部明顯收縮,具有商代後期銅觚的明顯特徵。

工藝特點

身有許多精細的紋飾,從上至下分為四層:頸部飾以該時代流行的蕉葉紋;頸下端飾蛇紋,蛇頭部寬大,眼睛突出,此種紋飾流行於商代中晚期和春秋戰國時期;腰部及以下分飾兩層獸面紋,顯示出禮器所特有的高貴。

刻錄銘文

底部有圖形銘文,釋為“亞鳥”,此觚因而得名亞鳥出戟觚。該圖形銘文為當時一個家族的族徽標誌。

歷史文化

青銅觚出現於商代早期,盛行於商代中、晚期,到西周早期逐漸減少。據《大戴禮記·曾子事父母》載:“執觴、觚、杯、豆而不醉。”觚是一種最基本的飲酒器具,常伴隨爵、斝成組出土,說明在禮制中觚多是與爵、斝配套使用的。

名詞解釋

盛食器,專備盛放醃菜、肉醬等和味品的器皿。青銅豆出現於商代晚期,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也是青銅禮器中的一種重要器物,常以偶數出現,故有“鼎俎奇而籩豆偶”的說法。

蕉葉紋

裝飾紋樣的一種。一端尖銳,一端較寬,作蕉葉的形式。蕉是“芭蕉”的略稱,蕉葉即芭蕉葉。

(音甲)古代的一種酒器,始見於二里頭文化的晚期,沿至西周初期。斝的形制變化不大,多為圓體、三足。

商代青銅器

分類青銅器是指以青銅為基本原料加工而製成的器皿、用器等。史學上所稱的“青銅時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銅工具及青銅禮器的時期。保守的估計,這一時期主要從直至,時間跨度約為兩千年左右,這也是青銅器從發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輝煌期。
飪食器史鼎|獸面紋簋|獸面紋鼎|小臣方鼎|亞簋|乳釘三耳簋|田告方鼎|羊父丁方鼎|邐簋|癸簋|獸面紋甗|父乙鼎|寽父癸甗
酒器父丁尊|網紋斝|獸面紋觚|獸面紋爵|獸面紋方壺|弦紋盉|獸面紋尊|獸面紋斝|冊方斝|三羊尊|友尊|二祀其卣|亞方尊|ㄐ毌父戊方卣|受觚|矢壺|作尊彝尊|亞方罍|十字洞腹方卣|亞鳥寧盉|貝鴞卣|癸觚|父已角|山婦觶|王生女方彝|獸面紋兕觥|子工萬爵|父戊舟爵|獸面紋角|亞鳥出戟觚|獸面紋觚
兵器獸面紋大鉞|玉刃矛
車馬器雙兔車軎
水器亞盤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