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式調壓室

井式調壓室

1.上游調壓室:當有壓引水道較長時,常需在廠房上游的引水道上設定調壓室,如圖10—1(d)所示。 3.上、下游雙調壓室系統:有些地下電站廠房上下游都有較長的有壓引水道,廠房上下游均需設定調壓室,成為上下游雙調壓室系統,如圖10—1(c)所示。 1.簡單式調壓室如圖10—2(a)所示,自上而下具有相同斷面的調壓室為簡單式調壓室,是運用最早的調壓室型式。

調壓室概述
一、調壓室的功用及工作原理
由前可知,為滿足機組調節保證要求,對具有長有壓引水系統的水電站,常在靠近廠房的引水道末端設定調壓室。調壓室把引水系統分為兩段,進水口至調壓室間的壓力水道稱為壓力引水道,調壓室至水輪機蝸殼進口間的壓力水道稱為壓力管道。調壓室的功用是: (1)調壓室具有自由水面,能反射由壓力管道傳來的水擊波,從而避免或減小/引水道中的水壓力。由於縮短了封閉管道的長度,也大大降低了壓力管道中的水壓力;(2)調壓室有一定容積,離廠房較近,機組負荷變化時,能迅速補充或存蓄一定水量,有利於機組的運行穩定。
設定調壓室後,當機組負荷發生突然變化,在引水系統中將產生兩種不同的而又有聯繫的非恆定流現象,即引水道一調壓室的水位波動現象及已在第八章中介紹的壓力管道一機組的水錘現象。
引水道一調壓室的水位波動現象與水錘不同,其特點是大量水體的往復運動,周期較長,並在引水道內產生不大的和較緩慢的壓力變化。當調壓室水位到達最高水位之前,水錘壓力已衰減消失。進行引水道一調壓室的水位波動現象研究的目的是確定調壓室的斷面和高度。
二、調壓室的基本布置方式和基本類型
(一)調壓室的基本布置方式
為滿足水電站機組調節保證計算及樞紐總體布置的要求.根據調壓室與廠房的相對位置,調壓室的基本布置方式有四種。
1.上游調壓室:當有壓引水道較長時,常需在廠房上游的引水道上設定調壓室,如圖10—1(d)所示。這種布置方式適用於廠房上游有壓引水道較長的情況,套用最為普遍。
2.下游調壓室:當廠房下游有較長的有壓尾水隧洞時,為減小水錘壓力,尤其是為防止在丟棄負荷時產生過大的負水錘,需在緊靠廠房處的尾水隧洞上設定下游調壓室,如圖10—1(A)所示。

3.上、下游雙調壓室系統:有些地下電站廠房上下游都有較長的有壓引水道,廠房上下游均需設定調壓室,成為上下游雙調壓室系統,如圖10—1(c)所示。

井式調壓室井式調壓室

4.游雙調壓室系統
當上游引水道很長時,因地形地質、結構等原因,設定一個調壓室無法滿足要求,需設定副調壓室以減少主調壓室的尺寸,或引水道上有施工豎井可利用,或因電站擴建,原有調壓室容積不夠而需增設輔助調壓室,由主、輔兩個調壓室組成上游雙調壓室系統,如圖10—1(d)所示。靠近廠房的調壓室為主調壓室,對反射水錘波起主導作用。上游雙調壓室系統的水位波動現象非常複雜。
(二)調壓室的基本類型
根據地形地質條件,修建在地面的塔式鋼筋混凝土結構調壓室稱調壓塔。建在山體中的井式結構調壓室稱調壓井。調壓井可充分利用圍岩的承載能力,結構簡單而經濟,被廣泛採用。
1.簡單式調壓室
如圖10—2(a)所示,自上而下具有相同斷面的調壓室為簡單式調壓室,是運用最早的調壓室型式。簡單式調壓室底部與引水道連線處的斷面較大,反射水錘波效果好,但底部阻抗小,水位波動振幅大,波動衰減也較慢,需較大的調壓室斷面,正常運行時水流經過調壓室底部的水頭損失較大。簡單式調壓室適用於低水頭或小流量的電站。
為改進上述缺點,可採用帶有連線管的結構型式,如圖10—2(b)所示。當連線管斷面積不小於引水道斷面積時,仍能較充分地反射水擊波,亦屬簡單式調壓室。
2.阻抗式調壓室
如圖10—2(c)、(d)所示.當簡單式調壓室連線管或收縮成的孔口斷面積小於引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