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煸牛腩

乾煸牛腩是一道廣東菜,主要製作原材料為牛腩(腰窩)500克、調料有陳皮1克、姜20克、大蒜(白皮)5克等。該菜製作簡單易學,操作方便,是一道營養豐富的家常菜餚,適合補氣、貧血、冬季養生。

基本信息

所屬菜系

廣東菜

食譜功效

補氣、貧血、冬季養生

口味

鹹鮮味

工藝用料

主料

牛腩(腰窩)500克

調料

陳皮1克、20克、大蒜(白皮)5克、豆瓣醬10克、八角1克、2克、香油1克、味素1克、老抽5克、白砂糖5克、生抽5克、胡椒粉1克、黃酒5克、花生油30克

製作步驟

1、將牛腩肉洗淨,放入沸水鍋內煮至斷生,撈出。

2、瀝水後的牛肉切成小方塊,每塊重約20克。

3、炒鍋用中火燒熱,下油,放入蒜、姜、豆瓣醬爆香,下牛腩略煸,煮黃酒,加二湯、老抽、生抽、精鹽、白糖、八角末、陳皮末,煮約2分鐘。

4、即轉入砂鍋,加蓋,用小火燜約80分鐘至軟爛,撒上胡椒粉,淋上香油即成。

製作提示

肉塊轉入砂鍋,大火燒開,小火慢燉,中途不開加水,要肉塊軟爛,但又成形。

營養充分

牛腩: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適宜於生長發育、術後、病後調養的人、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黃目眩之人食用;

2、感染性疾病、肝病、腎病的人慎食;黃牛肉為發物,患瘡疥濕疹、痘痧、瘙癢者慎用。3、高膽固醇、高脂肪、老年人、兒童、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

歷史文化

“腩”即腹肉。《齊民要術》記有“腩炙”一菜,菜作法是:“牛羊牸鹿肉皆得,方寸臠切,蔥自研令碎,和鹽鼓汁,僅令相淹,少時便炙,若汁多則肕。拔火間痛逼,火摰轉急炙,色白熱食。含漿滑美,若舉而復上,上而復下,膏盡肉干,不復中食。”

乾逼牛腩的“逼”字蓋源於此,現今為鍋上乾逼,中途不得停火或加水,否則逼而不於,香味不出,如同嚼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