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單純囊腫

乳房單純囊腫是指囊腫壁內襯一層扁平上皮,而無明顯增生表現的腫塊,是一種常見的乳房疾病。臨床以乳房單發或多發腫塊伴疼痛為主要症狀對各種非手術治療效果不甚明顯。因其生長迅速,或囊內有血性液體,故又有惡變之嫌X線表現與乳腺癌相似。若光滑的囊壁發生變化,則可能是惡變的徵象。因此,該病在臨床上有著重要的意義。

基本信息

流行病學

該病好發於35~50歲的中年婦女,35歲以前及絕經以後均很少見。發病率為7%~10%,Dupont複習10542例乳腺活檢,發現大囊腫及小囊腫的發生率分別為23%及32%,而臨床僅見7%。文獻報導,單純囊腫的惡變率自2.6%(Lwison及Lyono)到6.5%(Knier)不等。Dupont複習了2213例乳腺大囊腫,經穿刺治療後,其癌腫發生率比常人高1.7~4倍對其跟蹤隨訪,其癌的發生率增加2.4倍。

病因

一般認為本病的發生與內分泌平衡失常有關。其主要表現為:黃體酮分泌減少或缺乏雌激素水平相對增高,使黃體酮與雌激素的比例失調。另外,乳腺細胞對激素的刺激敏感性異常增高。該兩種激素在人體內的水平直接受垂體激素的影響,故垂體激素代謝失常更可引起雌激素和黃體酮分泌的失調,異常的激素刺激乳腺組織,使乳腺導管上皮增生,管內細胞增多,致使導管伸長、迂曲、摺疊,摺疊所形成的銳角處管壁壞死管壁細胞停止繁殖,進而形成囊腫以及管壁萎縮。囊腫內容為上皮細胞殘留及淤血,可引起輕度炎症。

發病機制

乳房單純囊腫 圖2乳房單純囊腫 圖2

單純囊腫的形成主要是由末梢導管高度擴張所至。
1.病理分期 據文獻報導1965年根據囊腫體積,將囊腫的發展分為3個階段:①早期階段;囊腫直徑小於5mm;②過渡階段;在5~7mm;③晚期階段:囊腫直徑7mm以上亦稱囊腫病腺病的上皮增生程度比囊腫病輕得多。囊腫完全是病理性的。囊腫病中的導管上皮增生症是乳腺癌的來源。囊腫病中的84.7%有導管上皮增生症。也有人稱僅有導管擴張而無上皮增生者為單純囊腫。
2.病理形態
(1)大體形態:臨床見大囊腫呈孤立性,或大囊腫附近有多個小囊腫囊內含有淡黃色液體或棕褐色血性液體。囊壁較薄、光滑,帶有折光性。
(2)組織形態:鏡下見小導管囊性擴張,囊壁內襯上皮無明顯增生大囊腫因其囊內壓力升高,內襯上皮變扁,甚至全部萎縮消失囊壁由肉芽組織構成,常見異物巨細胞反應或泡沫狀細胞集聚成團。較小的囊腫上皮為立方狀或柱狀增生不明顯。若囊壁上皮有乳頭狀生長則稱之為乳頭狀囊腫;乳頭可為沒有間質的簡單乳頭,也可發展為具有纖維脈管間質的複雜分枝狀乳頭。

臨床表現

乳房單純囊腫 圖3乳房單純囊腫 圖3

患者往往在無意中發現乳房腫塊
1.乳房腫塊 臨床以雙乳和多發囊腫為常見,多發囊腫與單發囊腫之比為3∶1。Dupont對10542例乳腺活檢中發現,單發囊腫與多發囊腫的發生率分別在44.8%和55.2%。孤立性的大囊腫多數為圓形,直徑數厘米不等(圖1);小而多發的囊腫多為橢圓形,直徑數毫米。囊腫邊緣光整,境界清楚,活動可逐漸增大、增多。單發囊腫內多有漿液性或淡黃色液體若為血性液體,則有囊內腫瘤的可能。單發囊腫也可因囊內壞死有棕褐色血性液體。X線檢查時可因含鐵血黃素而顯示密度較高。
2.腫塊隨月經周期變化 囊腫隨著月經周期的改變而逐漸增大。囊腫內液體少量增加者,則其張力不高。由於某些原因有時短期內囊腫分泌較多的液體,張力明顯升高。絕經後囊腫往往自行縮小,偶爾可以消失
3.乳房脹痛 月經來潮前,乳房脹痛,而乳房大小無變化。
4.生長迅速 單發囊腫生長迅速,病人主訴在一夜之間發現乳房腫塊。此點在鑑別診斷上很重要,可與生長緩慢的實質性纖維腺瘤相鑑別。

診斷

符合下列情況可診斷本病。
1.病史短乳房內可觸及多發性囊性腫物,常位居外上象限。
2.橢圓形乳內腫塊,邊界清楚,囊性感明顯,活動好。
3.穿刺有液體抽出即可確診。

鑑別診斷

1.脂肪瘤 脂肪瘤易發生在脂肪豐富的大乳房內,也可見於中年婦女和絕經後婦女。然而,單純囊腫絕經後婦女卻少見脂肪瘤觸之無囊性感,且生長較緩慢,這與囊腫可相鑑別。
2.乳腺癌 乳腺癌的腫塊形態不規則,質地堅硬,活動度差,或有腋下淋巴結腫大,其與單純囊腫之鑑別並不困難。但有的囊腫內有血性液體X線表現與乳腺癌相似。故應根據其他臨床症狀和體徵及輔助檢查作出鑑別診斷。一般針吸細胞學檢查可明確診斷。但值得注意的是以穿刺檢查的液體性質來鑑別乳腺癌與囊腫,同時還可鑑別是單發性囊腫或多發性囊腫,或囊內有無腫瘤。

檢查

實驗室檢查:

針吸細胞學檢查是本病的常規檢查項目。以針穿刺抽吸可見到漿液狀或淡黃色,或褐色血性液體。細胞塗片除了能見到腺上皮細胞外,還可見較多的泡沫細胞其細胞大小不一,圓形,邊界較清楚,核小,呈圓形或橢圓形,核染色質細顆粒狀,核膜明顯,胞漿極為豐富,充滿大小不等的空泡而呈泡沫狀。穿刺可作肯定性的診斷,並可正確估計囊腫的大小。

其它輔助檢查:

1.X線檢查
(1)鉬靶X線攝片:影像示圓形或橢圓形、邊緣完整、密度均勻的緻密陰影。因囊腫壓迫周圍脂肪組織,故在囊腫壁周圍常見透明暈。囊內有出血時其密度因含鐵血黃素與正常組織相比相對較高囊腫邊緣光滑,境界清楚(圖2)。大的囊腫因膨凸於皮下組織,可使皮膚膨隆但皮膚並不增厚。囊壁偶爾可呈“蛋殼”樣或“斑點”樣鈣化。可使透亮度增高。
(2)X線造影:穿刺囊腫抽盡內容物,注入等量空氣(針頭留置),行囊腫充氣X線造影;攝片後排盡空氣注入碘水造影劑(針頭留置),拍攝第2張X線片。攝片後抽盡造影劑,以免因造影劑滯留而引起疼痛。造影可以了解囊腫腔內有無隱藏的癌腫、乳頭狀瘤或囊內上皮增生的存在。
2.超聲檢查 乳房單純囊腫可見典型的液性平段或液性暗區(圖3)。根據回聲圖和聲像圖的進出波形,可確定囊腫的部位、大小和範圍。也可在B超引導下,準確地進行囊腫穿刺,作囊腫的診治。
3.MRI檢查 平掃乳腺單純囊腫T1WⅠ呈低信號T2WⅠ呈高信號圓形或類圓形邊緣清楚。增強掃描,病變不強化(圖4)。如合併感染,囊壁及周圍組織輕度強化。當發現大小不等的囊腫積聚分布時MRI對小囊腫的顯示優於X線平片。

治療

乳房單純囊腫 圖4乳房單純囊腫 圖4

該病除少數病人在絕經後偶爾自行消失無需治療外絕大多數須行手術治療。
1.抽盡囊液,向囊內注入碘水造影劑,刺激囊壁,促使囊壁自行封閉約有95%的囊腫可以自行封閉。
2.手術治療
(1)適應證:①經囊腫充氣造影或細胞學檢查,報告為囊腫內上皮增生或乳頭狀瘤者,必須切除活檢,排除惡性變可能。②囊腫內為血性液體定性診斷不明者。③在囊腫內壁見星形陰影或局限性泥沙樣鈣化懷疑惡性者。④經多次穿刺囊腫仍不萎縮者。
(2)手術原則:根據不同年齡,選擇放射狀或弧形切口作小的區段和區段乳腺腫塊切除。切除組織做常規病理檢查。

預後預防

預後:
絕經期婦女的單純囊腫,可以自行縮小或者消失,但也並非完全如此。囊腫摘除後往往有復發。

預防:
1.在工作生活中注意合理膳食、勞逸結合避免各種原因導致內分泌紊亂。
2.婦女應定期做乳房檢查。如學會乳房自我檢查並可選做乳腺超聲檢查、乳腺X線攝影檢查等。做到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