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思庭

九思庭

九思庭距今150餘年歷史。九思庭廊步三間結構,三幢相連。牆院門洞上方有大理石門楣題“嘯月”二字。

九思庭九思庭

簡介

九思庭為八家老三汪令金辰建於清鹹豐年間,距今150餘年歷史。

九思庭廊步三間結構,三幢相連。屋內有邊門相通,屋外有一長方形大庭院,以花牆一隔為三,亦有門洞相通。“九思庭”的牆院門洞上方有大理石門楣題“嘯月”二字。

庭院右側靠牆有一長方花台,花台植有一棵十分奇特的紫薇樹。無風的時候,紫薇默默站立一動不動,但只要人們在它的任何部位輕輕地抓搔,全樹的枝葉便會抖動。抓搔不停,抖動不止,就好比人體發癢一般,故這顆樹又名為“痒痒樹”。這株奇樹,樹皮平滑,入冬樹皮片狀脫落,逢春發芽時又長出新皮,光滑如初,樹幹多扭曲,頗有風姿,花期7-9月,樹高3米多,恰好探過牆頭,此是關麓乃至古黟一獨特景觀。

正屋為三層樓房,大廳是左右對向“明三間”結構,靠牆天井,高於樓上陰裙數尺,光線明亮,空氣流通,地面用水磨磚鋪成,既可防潮,又十分整齊美觀。

大廳左邊有小門通向便廳,便廳四壁飾以木板,地面亦是以木板鋪成,這裡冬暖夏涼,是休閒度日的好去處。便廳有樓,樓上廂房分前後兩間,廂房內部的陳設設計者都將它們與廂房的板壁連成一體。如前廂房的連壁床架的另一邊還連著一木櫥,櫥子後面又連櫥,打開櫥門可放衣物,關上櫥門又成了進房的過道壁,其設計十分合理,被遊客戲稱“古民居中的組合家具”。後廂房一側有一門洞,通入夾壁層,可藏物躲人,這正是當年房主人藏匿隱私之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