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城

九原城,最早為春秋戰國時期趙國修築,時間當在公元前300年前後。秦時為九原郡郡治,漢時為五原郡郡治,盧芳稱帝時為都城,是秦始皇所修直道的北止點,唐朝時為中受降城。其遺址位於烏拉特前旗三頂帳房村附近。

簡介

九原城是戰國時期趙國在其西北邊境興築的軍事重鎮,秦漢時代在這裡設定了五原郡,因此以五原之名聞名於世。九原城在今烏拉特前旗三頂帳房村西。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九原城的建成年代,最早作為地名出現是在公元前493年,也就是在戰國初期就和雲中城一樣有名,但如同雲中城一樣是後人議論的話,不足為據。趙武靈王在公元前300年向西開拓疆域時,設定了雲中郡,並記載九原城是雲中郡下屬的一處軍事據點。九原城地處烏拉山以南、黃河北,其西側是黃河南北兩條支流的匯合口。當趙武靈王追逐林胡、樓煩及匈奴等少數族、沿烏拉山向西開拓疆域時,林胡、樓煩被迫退居河套內,也就是今鄂爾多斯高原及黃河後套以南地區。當時黃河以北支流為主流,大致是今烏加河河床。黃河在今蹬口縣補隆淖附近分為南北兩支,南北兩支在今烏拉特前旗西山嘴南匯合,再向東流,經九原城南繼續東流,自九原城南渡河便是林胡、樓煩的遊牧區域,自九原城北面越過烏拉山便是匈奴的遊牧區域。趙國為了保住新開拓的領土,就必須用重兵防守南北兩面遊牧民族的反擊,南面有黃河險阻,除冰凍期外無須重兵把守,北面是東西橫亘的烏拉山,就是沿山麓修築一條防守用的長城,並在山谷口外修築軍事設施的城障。九原城北面的山谷口較多,其中最大的一處山谷是今稱為哈德門溝的大溝,是通往山後的最主要的通道。因此九原城便在山谷口南興築,成為趙國西北方的軍事重鎮,它的建城年代應是與興築長城同時。

歷史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14年派遣大將蒙恬率領30萬大軍北擊匈奴,占領了全部河套地區;第二年蒙恬又率兵渡過黃河,占據陽山、北假地區,就是烏加河以北、以東,狼山、查石太山以南、烏拉山以北地帶。秦王朝在沿黃河興建了三十四座縣城,並的九原城設定了九原郡。秦代九原郡管領範圍,包括了黃河沿岸新設定的縣城,約為今包頭市以西、後套全部、伊克昭盟庫布其沙漠北面的廣大地區。

西漢武帝時,於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改九原郡為五原郡,治所仍在九原城,轄有九原、固陵、五原、臨沃、文國、固陽、西安陽、河目、成宜、莫(黑旁旦)、河陰、蒲澤;南興、武都、宜梁、曼柏等十六縣。王莽時期,匈奴不斷南下,五原郡一帶漢人棄城而逃。東漢初年,五原郡等五郡一度為盧芳所據,宜到公元39年(建武十六年)盧芳投降,北邊五郡才重歸東漢王朝管領,由國家發給糧食和路費,鼓勵北邊五郡人民各還本土,公元51年又復置五原郡,領有十縣,只有九原、五原、河陰、臨沃四縣仍在舊地。東漢末年;五原郡便告廢棄,漢人潰散南逃,城垣變成廢墟。漢代以後,又曾在這一帶建置過以五原為名的郡縣,但已不是原來九原城的地方。

九原城自戰國時期的趙國初建,經歷了秦、西漢和東漢等王朝的變遷,城市斷續使用約有五百年之久。現今城垣廢墟已不太清楚了,加以近現代開鑿黃河灌溉渠後,大量洪水澆灌,淤積泥土甚厚,以致僅能從地面看到殘高約l米的城牆,全城平面為方形,每面長約1000米,城內2—3米以下才能找到遺蹟和遺物,因此已無法弄清原有城市的布局情況。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了加強對全國的集權統治,致力於交通建設,以國都鹹陽為中心,修築有通往六國故都的馳道,並修築有專為對付匈奴的直道,一旦發生軍事行動,便可從國都派出大軍應戰。直道起自鹹陽北面的甘泉宮(今陝西省涇陽縣北),向北直通至九原郡所在地九原城。直道全長1800秦里,約合今700公里,從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開始興築,只經歷了兩年多的時間,便完成了這一治大的工程。現今東勝市漫賴鄉二頃半村南樑上還可見到一段直道的遺蹟。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遊全國,計畫最後到北邊的九原,再由九原從直道返回鹹陽,可是走到半途便病死了,趙高、李斯和胡女等人,怕秦始皇病死的訊息傳出後,留在鹹陽城中的諳王子與胡亥爭奪帝位,引起天下騷亂,便將秦始里病死的訊息保密不宣,將其屍體裝在溫涼車中,從井烴拉到九原,再從九原經直道拉回鹹陽。從此以後,九原城便成為全國知名度很高的城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