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軸線旅遊

中軸線旅遊

中軸線旅遊是指北京市鼓樓——地安門、前門——永定門段的中軸線將統一規劃建設古都傳統文化景觀,這裡的傳統商業店鋪將按歷史風貌升級改造,恢復其歷史文脈,進行“北京中軸旅遊線”開發。

現狀

北京舊城中軸線南起永定門,經正陽門天安門太和殿,北到鐘鼓樓,全長7.8公里,是北京城最重要的城市軸心。自明清以來,北京市的很多城市規劃和建築布局都圍繞著這條中軸線展開。如今,在中軸線上及其兩側,留有大量的歷史文化陳跡。然而長期以來,由於沒有得到整體的旅遊規劃與開發,相關旅遊一直處於零散狀態。

規劃

“打造中軸線旅遊”開始進入北京市有關領導和部門的議事日程。11月上旬,北京市公布了《關於大力推動首都功能核心區文化發展的意見》。

以前北京市中軸線景點的旅遊規劃都是由東城、西城、宣武和崇文四個中心區根據自身的景點分布各自進行的。比如,近兩年原崇文區政府就圍繞天壇公園提出了“天壇文化圈”的概念。2010年上半年,東城區也圍繞鐘鼓樓提出了規劃方案。在年初的東城區人代會上,時任東城區區長的楊藝文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鐘鼓樓·台北時間文化城”建設規劃方案初步形成,包括地上廣場和地下兩部分,預計於2012年年底建成。
地理範圍上,文化城以鐘鼓樓為核心,包括舊鼓樓大街以東、豆腐池胡同、張旺胡同以南、草場胡同以西、鼓樓東、西大街以北,以及鼓樓東南角的三角地塊等區域,共占地12.5公頃。不過隨著後來的行政區劃調整,方案也隨之擱淺。在合併後的新東城未來20年總體發展戰略規劃中,也未再提及“時間文化城”。

相關評價

對中軸線旅遊線路進行合理規劃與開發,將激活北京豐富的古城文化資源。
現在很多人到北京,在城內主要就是看看天安門、故宮天壇頤和園,但是這些景點並不能夠充分反映出北京豐厚的文化底蘊。其實,中軸線才是北京市歷史文化旅遊的核心,這是應該著力打的一張旅遊牌。在提出了“中軸線旅遊”的規劃概念後,更重要的是接下來研討出一套合適的執行策略,並開發出一些深度體驗的項目,將遊客的“吃、住、行、游、購、娛”旅遊六核心要素結合起來。
什剎海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什剎海地區是北京城區25片保護區(在確定整體保護北京舊城以前確立的25片保護區)中面積最大、現狀相對最完整的。未來這裡將突出休閒概念與民俗文化特色。除此之外,中軸線旅遊還應該將文化創意產業的開發與城市建設結合起來,比如發展古玩字畫市場、宮廷演藝、傳統手工藝、現代歌舞藝術表演以及文化風情街、民俗街等各類文化項目。

北京進行中軸線旅的游規劃與開發,不能僅僅局限於中軸線上的景點和區域,還要學會“兼顧兩旁”。比如說國家大劇院、南鑼鼓巷﹑北海等都應該涵蓋在內。南鑼鼓巷作為北京市一個新興的旅遊景點,盡兩年受到越來越多遊客的歡迎,因此在進行中軸線旅遊的規劃與設計時,不應該落下它。
另外由於不同的遊客具有不同的旅遊喜好和需求,要就此設計不同的線路。比如有些遊客只想了解古代中軸線上的建築,就應該有一條能夠快速穿越的路線;而有的遊客希望在領略皇家文化的同時也尋找一點兒老北京的記憶,這就需要與中軸線附近的胡同游結合起來。另外在中軸線旅遊線上,可能很多外國人只喜歡參觀故宮和在後海遊玩,那么也要開發相應的線路。如果設計和需求對接不上,任何旅遊規劃都是一紙空談。北京前些年重點推介的5大旅遊熱點——天壇、故宮、頤和園、八達嶺長城明十三陵,現在看來,並不是人人都熱衷的。比如在很多老外編寫的導遊書上,這5個景點他們看重的經常只有八達嶺長城和故宮。
而一些中國遊客之前並不看重的地方,比如798和潘家園舊貨市場,倒是越來越受到眾多外國遊客的喜愛。因此,進行中軸線旅遊線路的設計時,應當結合興趣的變化,也可以針對國際旅遊者和國內旅遊者分別規劃。

存在問題

“交通障礙”與“建築的不協調”是當前發展中軸線旅遊最急需解決的兩大問題。目前在北京市的中軸線上,已經很難直接通行,從南端的永定門到北端的鐘鼓樓,因為橫向道路和部分建築的影響,中間有一些隔斷,而且沿著中軸線連一趟直達的公交都沒有,大大影響到了遊客的出行。中軸線上可以建設一些文化廊道,讓遊客可以十分便利地穿行在中軸線及軸線兩邊的各個景點上,儘可能將干擾減到最低。此外,北京捷運8號線二期工程貫通之後,將成為貫穿北京中軸線的地下軌道交通幹線,鼓樓、什剎海、南羅鼓巷等主要景區將會被串聯起來。
而目前中軸線建築的不協調,主要是一些現代建築造成的視覺污染,以及部分胡同的髒亂破敗與周圍文化景點的巨大反差。站在景山頂上順著中周軸線方向遠眺,從天安門廣場到鼓樓的景觀盡收眼底,但是與傳統建築的婉約內斂相比,中山公園音樂堂和新修的國家大劇院則有些格格不入。
此外雖然根據《關於大力推動首都功能核心區文化發展的意見》,在舊城地區,今後一般不再安排重大建設項目,現有歷史文化保護區不再進行拆建。但是一些原有建築造成的風貌不協調已經無法改變,另外如何對老舊胡同進行合理的修繕和改造,也依然是一個難題。
長期以來,北京的很多大型建築尤其是公共建築,領導的意志往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北京中軸線上,雖然一些建築設計與北京古城的整體並不協調,但是領導拍了板,最後還是落了地。如今打造中軸線旅遊,希望沿線附近的老城區再也不要出現這樣的事情。

北京中軸線徒步一日游

解讀北京中軸線:古書里一般把中軸線描寫成皇帝才走的道。中國著名建築師梁思成說,北京這條“中軸線”從永定門開始,經過正陽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殿等三大殿、神武門直達鐘鼓樓,全長16華里,中軸線,好似城市的脊樑。
出發地點:永定門
沿途景點:從北京中軸線南端的永定門開始,一直向北,路上會經過著名的天橋、大柵欄、前門城樓、天安門城樓、故宮、景山,一直到北京中軸線的結尾——鐘鼓樓
里程:全程7.8公里,如果通過故宮就是大概9公里
所需時間:3--6小時
餐飲安排:可自帶餐飲,在終點鐘鼓樓旁有家姚記炒肝店,喜好北京小吃者可以光顧一下。
北京中軸線的前世今生:這條中軸線在公元1403年明朝建都北京時,就已經初具規模了,就像漢字“中”的那一豎一樣,它把古都分成了東西兩個部分。中軸線的定位意在分陰陽、定四時、主存亡,當清朝皇帝康熙下令測繪全國地圖的時候,也是以這條中軸線為基準的。但在新中國建立以後,尤其是在1950年左右,很多中軸線上的拱門、門樓也隨著舊社會的廢除被拆掉了,以便於更方便的建設工業化的京城,但最近十年來中軸線有一個明顯的恢復:其最南端永定門在1956年被拆毀後,於2004年重建,而且中軸線繼續向北延伸,今天的奧運村成了中軸線的最北端,並在將來計畫重建皇城的北門——地安門。終於,從明清帝王時代開始建成的中軸線會合於當今現代化的城市。
沿途重點景點推薦:鐘鼓樓鐘鼓樓是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軸線北端的一組古代建築,位於北京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北端。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兩樓前後縱置,氣勢雄偉,巍峨壯觀。鐘鼓樓作為元、明、清代都城的報時中心。在城市鐘鼓樓的建制史上,北京鐘鼓樓規模最大,形制最高,是古都北京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也是見證我國近百年來歷史的重要建築。
解讀鐘鼓樓:西方國家的鐘樓一般是督促人們行動起來去工作或者做其他事情,北京地方鐘鼓樓恰恰相反,他們是告訴人們:不要出來,呆在家裡。關於這一點兒,人們似乎已經忘記了。老北京城是一個有幾百道圍牆的城市。政府規定。人們在規定的時間應該呆在家裡,不能出來。白天,鐘鼓樓並不會發出任何聲音。到了傍晚,它會響一次,提醒人們關城門的時間到了。鐘樓旨在早晨和傍晚各響一次,而鼓樓則在夜晚每隔2小時就敲一次。然而,就算是在鼓樓休息的2個小時內,北京街頭也不會沉默,打更人用竹製的梆子和搖鈴發出的打更聲迴響在城市的每個角落,提醒人們防火防盜。1924年皇帝被逐出紫禁城後,鐘鼓樓是去了往日的作用,不再報時。隨後,鐘鼓樓周邊發生了巨大變化。1920年左右,鐘樓甚至還演變成一個電影院。今天,鐘鼓樓都成了博物館。但每到年節,依然能聽到宏厚有力的鐘鼓聲,成為京城著名的一景。
門票:鼓樓全價20元,半價10元;鐘樓全價15元,半價7元;通票30元,半價15元
建議遊玩時間:1小時
特色推薦:姚記炒肝如果此時你到達鐘鼓樓的時間剛好是飯點,或者已經飢腸咕咕,建議去鼓樓旁邊(鼓樓東大街)的姚記炒肝好好美餐一頓。從外面看根本意識不到裡面有多熱鬧,但一進去就會馬上感覺到濃濃的老北京氣氛。爆肚、包子、春卷、姚記炒肝等小吃都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