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銼棒螺

中華銼棒螺

中華銼棒螺(拉丁名稱 Rhinoclavis sinensis)為蟹守螺科、銼棒螺屬。生活於潮間帶沙灘上,東山等地有發現。分布於日本、東印度群島,我國的南海和台灣海峽南部。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中華銼棒螺中華銼棒螺
貝殼呈圓錐形,中等大而堅固。殼高47.0mm,殼寬17.0mm。螺層約15層,殼頂尖銳。在每一螺層的上部、緊靠縫合線下方,具有一條由結節突起連成的強肋。在螺鏇部各層上有3條,而在體螺層上有8條由小顆粒連成的細肋。此外,在殼表面還有許多線紋,每一螺層上具有一位置不定的縱腫脈。體螺層的縱腫脈在腹面的左側。殼表黃褐色,布有紫色斑、褐色斑點和斑塊。殼口呈卵形,傾斜,內面為淡黃色。外唇簡單,內唇擴張,緊貼於殼底部。殼軸上有2條肋狀皺褶。在前溝的外緣部具有2個粗大的褶襞。前溝突出,其前端向背方彎曲;後溝呈缺刻狀。甲為角質,呈卵圓形,褐色,半透明。核靠近左側。

生活習性

生活於潮間帶中低潮區。

分布類型

海水/鹹水生。

產地及產季

見於廣東、福建及海南島文昌瓊海陵水三亞儋縣、臨高沿海。日本菲律賓印尼也有分布。

軟體動物門(十)

軟體動物門是僅次於節肢動物的第二大門類。身體柔軟不分節,一般可分為頭、足、內臟團和外套膜四部分。具口的頭部位於身體前端。除雙殼類外,其他各類軟體動物口腔內有顎片和舌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