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刀螳

中華刀螳

中華刀螳,為 螳螂目 > 螳科 > 刀螳屬, 昆蟲綱生物。拉丁名: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分布: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西藏等.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野生馴化:野生
水生陸生:陸生

分布:

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貴州,西藏等.

識別特徵:

中華刀螳中華刀螳
體長達翅端約95mm,前胸背長32mm,前翅長57mm。綠色種,標本已大部分變成黃褐色,前胸背側合足上保存少許綠色,前翅則仍為綠色。後翅除端部外密布黑褐色斑,腹端殘缺。中華刀螳是大型的著名螳螂,廣布我國南北省區,早在1896年就隨苗木將螵蛸傳入美國而定居下來,在朝鮮與日本也有其分布。

主要用途和價值:

寄主:主要捕食旱地作物害蟲、柑桔介殼蟲。取食多種鱗翅目、鞘翅目、同翅目等昆蟲。

節肢動物門(直翅目、螳螂目)

節肢動物門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通稱節肢動物,包括人們熟知的蝦、蟹、蜘蛛、蚊、蠅、蜈蚣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等。全世界約有110~120萬現存種,占整個現生物種數的75-80%。節肢動物生活環境極其廣泛,無論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們的蹤跡。有些種類還寄生在其他動物的體內或體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