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甸馬

中甸馬

中甸馬,動物界,哺乳綱,馬科,對嚴酷環境適應力強,持久力好。體質結實,體型小,公馬馱、挽、乘均宜,母馬主要為生產馬不作役用。主產於雲南滇西北海拔3200米以上的大中甸、小中甸、格咱和尼汝。雲南中甸、德飲、維西三縣各地均有分布。

基本信息

簡述

中甸馬中甸馬

中甸馬屬高原馬種,對高海拔,低氣壓,氣候嚴寒的高原地區的生態環境和以放牧為主的低劣飼養條件適應性強;馬體質結實,體型短小,運動靈活,善走崎嶇小路,持久力強。

外形特徵

中甸馬體型小而結實,頭重,額微凸,頸短鬐甲低平,背腰平直而結合良好,胸寬深尻斜,尾根低,腹圓而微收。四肢關節堅強,筋腱發達,蹄質堅固,長毛濃,距毛多。毛色以栗、騮毛為主,黑毛次之。公馬體高120厘米,體斜長121厘米,胸圍139厘米,體重242公斤。母馬體高117厘米,體斜長124厘米,胸圍138厘米,體重249公斤。

生活習性

對高海拔、低氣壓,氣候嚴寒的高原地區的生態環境和低劣飼養條件適應性強。海拔3276米地區,1000m乘騎速力為1'40"5。

冬春夜間補乾青草及少量青稞。性情獷悍,調教後溫馴。

每年4月尾開始發情,5-6月為旺季,懷孕期為336天,繁殖率為91.6%,成活率為87.0%。

開發利用

馬馱、挽、乘均宜,母馬主要為生產馬不作役用。

應加強本品種選育和雜交改良工作。向乘、馱、挽兼用方向發展,並注意保持其耐苦性和適應性。可採取本品種選育方法。選擇優秀公馬,加強後備公馬的培育組成小群配種,有計畫地選種選配,提高母馬繁殖力和幼駒成活率,防止近親交配,以保留和提高固有的優良性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