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古鎮高級中學

中山市古鎮高級中學

中山市古鎮高級中學,位於中國燈飾之都——中山市古鎮鎮,是中山市直屬中學,廣東省一級學校,中山市西北部普高名校。校園占地面積19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約46207平方米,學校布局合理,功能場室齊全,綠樹成林,碧草如茵,幽靜典雅,是一所特別適合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園林式學校。

基本信息

校園簡介

校園全景 校園全景

中山市古鎮高級中學,位於中國燈飾之都——中山市古鎮鎮,是中山市直屬中學,廣東省一級學校,中山市西北部普高名校。校園占地面積190餘畝,校舍建築面積約46207平方米,學校布局合理,功能場室齊全,綠樹成林,碧草如茵,幽靜典雅,是一所特別適合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園林式學校。

“攝衣更上一層樓,才到層霄最上頭”。學校創建於1958年,最初命名為海洲民辦初級中學,1965年學校更名為海洲初級農業中學,1969年培養出首屆高中畢業生,1971年學校正式更名為海洲中學,1994年學校更名為中山市古鎮高級中學,2000年開始招收普高學生,2011年開始全面辦普通高中,2014年1月升格為中山市直屬高中。歷屆學校先賢懷揣教育興國的偉大夢想,篳路藍縷,自強不息,薪火相傳,演繹著生生不息、催人奮進的教育傳奇。五十多年的歷史,積澱了“胸懷天下,追求卓越”的深厚的學校文化,結出了豐碩的教育果實,無數傑出校友遍布海內外,在各行各業引領潮流,獨占鰲頭,為祖國的建設和社會的發展作出了貢獻,為母校贏得了美譽,也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和事業夢想。歷史是發展的基礎,校友是學校的榮光。

辦學條件

宿舍樓 宿舍樓

辦學期間,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結合地方特色著力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學校管理日趨科學,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在社會上贏得了良好的聲譽。特別是近年來,學校注重素質教育,強化內部管理及教師隊伍建設,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使學校各項工作有了長足的進步。該校現占地170餘畝,校園規劃合理,布局嚴謹,幽靜典雅,環境優美,富有現代化氣息。各種功能室硬體設施完善,擁有裝備先進的教學樓、科學館,籃球場、排球場以及音樂、舞蹈、美術訓練場地等一應俱全。“十五”期間,學校在政府的支持下,財政投入幾百萬元,新建了一幢科學館和生物地理園,新建了兩處學生腳踏車停放場所,同時進一步美化綠化校園,現在整個校園綠草如茵。

2003年,為了順利創建市一級學校,提升學校辦學備件,政府又投入幾百萬建成了一流的校園網路,購置了現代化的教育教學設備,計算機、大背投彩電多媒體設施進課室,校園網中心控制室、學生電視台、大容量的電子閱覽室一應俱全,為教育的現代化打下了雄厚的基礎。

學校圖書館藏書豐富,各類工具書齊全,同時訂閱各類報刊160餘種。閱覽室和圖書室對學生每天的開放時間均在3小時以上,對教師全天開放,儘量滿足廣大師生的閱讀要求,提高了圖書的使用效益。

飯堂 飯堂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現在該校各種功能室和實驗室均達到省一級學校標準,400m跑道、8個標準籃球場、3個排球場、體藝園、生物地理園、勞動實踐基地等均高標準建設,為學生勞動、體能鍛鍊和研究性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決定學校教育教學和教科研的關鍵,關係學校的興衰成敗,是關係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工程,可以說是學校最重要的一項基本建設。一直以來,該校確立“尊師固本、名師立校”的師資理念,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為學校的內涵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班主任向家長匯報校園情況

1、師德師風建設力度加大。學校堅持以德育為核心,立足課堂教育教學主渠道,以科學高效的管理作保證。認真貫徹落實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教育教師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嚴謹治學,團結協作,通過召開師德培訓講座等形式,強化師德師風。根據學校實際,制定了“古鎮高級中學教師師德評價標準”,每學期初,學校組織分管領導作師德建設專題講座。同時結合該校實際,每學年開展“講師德、鑄師魂”活動,樹立了一批師德的楷模,該校多位教師榮獲中山市“師德建設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班主任在家長會上表揚學生 班主任在家長會上表揚學生

2、教師的業務能力不斷提高。該校擁有一支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隊伍,99%的教師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以上教師超過50%,有33人次獲鎮“特聘教師”。多年來,學校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交流學習,每學年都組織部分教師外出考察學習,每學期都邀請市內外兄弟學校領導老師到校交流,以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時不定期邀請省、市專家教授到校指導工作,為教師開設專題講座,提高老師業務水平。

老師正在教導學生 老師正在教導學生

3、新青教師迅速成長。學校的希望在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他們是學校教育教學的生力軍。該校歷來重視年輕教師的培養,把新教師培養、教學、教研融入學校的常規管理工作。認真落實好“1+1”結對子拜師制,確立“一年入門、二年過關、三年成才”的目標,幫助青年教師迅速成長。每學年初,學校都會制定詳細的計畫和措施,讓每位青年教師在民主公平的制度與寬鬆和諧的人際環境中儘快成熟。“1+1”師徒結對子活動是古鎮高中的優良傳統,許多青年教師在師傅們的關心和指導下迅速成長。同時該校紮實開展校本培訓和校本教研,開展課堂模式創新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使新青教師在業務上成熟的步伐加快,教學能力和水平日益提升,一批中青年教師在各自學科中成為佼佼者,部分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骨幹,教師的整體素質從而得到了提高。

高二年級召開家長會 高二年級召開家長會

4、情感事業留人凸現。學校領導是學校發展的領路人,對待學校的教職員工應該充滿人文關懷,從而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讓大家工作其中,樂於其中。該校努力將教師個人發展與學校發展有機統整合,為教師個人的發展創設充分的空間和時間,在學校發展同時個人也獲得情感、專業等各方面的成長,實現情感留人第一、事業留人第二,不斷提高學校的凝聚力。

教育教學管理

每周三夢想舞台表演 每周三夢想舞台表演
班級文化牆 班級文化牆

1、德育工作不斷加強。在工作中我們以學生髮展為中心,以情感教育為主線,以道德實踐為導向,確立“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兩大示範方向,德育工作紮實有效。一是全面貫徹“以人為本,德育為首,五育並舉”的育人方針,建立了校長室——德育處——年級組——班主任——任課教師的五級德育機制,構建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網路,形成了教書育人、活動育人、管理育人、環境育人、服務育人的全方位、多視角的德育體系。在日常工作中,狠抓學生的行為規範,每周檢查學生的常規,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習慣。二是開展了紮實有效的德育活動,學校廣泛開展演講賽、朗誦賽,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行為規範養成教育,校園文化、班級文化、宿舍文化建設,校園文化藝術活動等,並利用升國旗儀式,主題班會、宣傳長廊、黑板報、櫥窗、校園廣播站、學生電視台等陣地加強德育宣傳。三是建立“導師制”,對好、中、差的學生安排對應的導師進行日常跟蹤輔導,此舉收效良好,使好的學生向更好的方向發展,使中差學生向好的方面進步。這一系列活動的相繼開展,規範了學生的日常行為,豐富了校園文化,提高了學生思想素質,最佳化了育人環境。通過有效的德育教育,近年來,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校風、學風。

2、安全工作得到高度重視。校園安全是學校教育教學正常實施的保證,該校樹立“安全重於泰山”思想,把安全工作放於各項工作的首位。在日常工作中,嚴格檢查校園安全設施,認真落實安全制度,每學期都著實做好交通、防火、飲食、教學等各項安全教育工作,努力創建平安和諧校園。

3、學校管理得到最佳化。學校推行四個整體負責制管理,堅持“從嚴治教、規範管理”,並建立健全一系列管理制度,各部門、各級組、各科組能更好地明確職責,各級各類人員職能分明,較好地做到了“工作上有目標,崗位上有職責,管理上有制度,考核上有依據”,使職工真正感到“肩上有壓力,心中有動力”,教職工的責任意識、競爭意識與憂患意識得到加強,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4、教學常規管理進一步加強。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教務部門認真落實教學常規制度,以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學校建立了常規教學的評價與考核體系,制定了教師學期工作評價方案,加強了教師常規教學的檢查力度。由教導處牽頭每學期進行四次常規教學大檢查,對各位教師的備、講、批、輔進行全方位的考核、量化評估。

5、教研科研有新發展。長期以來,該校堅持以“科研興師”、“科研興教”的原則,狠抓教科研工作。學校成立了教研室,由教導處副主任兼任教研室主任,主抓校本培訓、繼續教育、信息技術培訓、教研活動等,從2001年起,在全校開展了“教師教學比武”活動,每學期有一個比武主題,組織全體教師聽、評、讀、講,提高教師的課堂教育教學藝術。各學科組每周利用一節課的時間以為科組中心進行教研活動,並要求在學期末每位教師寫出一篇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論文。每學年,該校均一批教師的教育教學論文在國家、省、市、鎮論文評比中獲獎或在各級各類刊物上公開發表。該校的市立項課題 《新課程體系下普及型高中校本課程開發與實踐研究》也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出版了四套校本課程,其中《燈飾英語》具有地方特色,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好的反響。

6、推進課程改革,全員奮戰新教材。在新形勢下,全校上下積極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克服各種困難,充分利用各種有利因素,邊實踐邊小結,走出了一條普及型高中實施課程改革的新路。同時積極探索新課程標準下初高中教育教學銜接工作的思路和措施,以達到“振興國中、發展高中”的目的,為古鎮基礎教育的深化而努力。

教育教學質量

1、高考成績取得新突破。

校園榮譽 校園榮譽

自2000年第一屆普通高中畢業生參加高考以來,高考成績一年上一個新台階,上線人數、預測指標完成率、錄取人數及錄取率連創新高,每年都超額完成市教育局下達的各項預測指標。2001年參考人數為89人,上線人數為57人,預測指標完成率達103.6%;2002年參考人數為92人,上線人數為42人,預測指標完成率達190.6%;2003年參考人數為175人,上線人數為139人,預測指標完成率達272.5%;2004年參考人數為177人,上線人數為151人,預測指標完成率達215.7%;2005年參考人數為282人,上線人數為147人,預測指標完成率達169.4%。

同時該校於1997年開始組織學生參加成人高考,連續幾年取得優異成績。自2002年組織學生參加高職類高考,參考人數不斷增加,上線率年年攀升,錄取率不斷提高,多次受到市教育局的表彰和鼓勵,其中2005年高職類高考上線人數達275人。

第三屆青年匯社團集市合照 第三屆青年匯社團集市合照

2、校園文化呈現新的亮點。

學校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學校成立了體育訓練隊、音樂和美術培訓班,每學年舉行全校性的“體育節”、“文化藝術節”、“科技節”活動,同時開展體操比賽、籃球賽、桌球賽等。

學校畫室 學校畫室

該校積極實施“走出去”的教育措施,組織師生參加各級各類體藝活動,取得顯著成績。2004年全市第三屆軟式排球賽中,男隊獲得冠軍,女隊獲得亞軍;2004年中山市大中小學生合唱節中獲二等獎;多年獲古鎮鎮中小幼文藝匯演一等獎,諸如此類,不勝枚舉。活動中,既展示該校體藝教育成果,又學到了課堂中學不到的東西,同時提升和增強了廣大師生的人文素養與藝術意識。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努力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該校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積極引導師生參與特長生教育。經過近幾年的勵精圖治,該校的藝術特長生教育初見成效,每年向各類藝體院校輸送一大批藝術類人才,特色教育取得初步成果。

從2001年開始,中學生業餘黨校、中學生業餘團校、“燈塔”文學社、學生興趣小組等各種活動的開展形成常規,學生課餘生活豐富多彩。

目前,在市教育局、鎮政府和教科文衛辦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屆人士的熱心關懷下,古高人務實創新、開拓進取,決心用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師資、一流的質量,為渴求真知者精心構建知識和智慧的殿堂,為莘莘學子傾心打造起飛的平台,以此來回報社會各屆人士對古高的厚愛!

崛起中的古高

中山市古鎮高級中學 中山市古鎮高級中學

“清歌一曲梁塵起,腰鼓百面春雷發”。2015年10月,以吳明紅校長為核心的學校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伊始,就明確了學校多樣化發展、特色化發展和優質化發展的辦學目標,和培養陽光、智慧、真誠的可持續發展的中學生的培養目標。在繼承學校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大膽改革,銳意創新,提出了“點燃教育”的辦學理念,點燃信心,點燃激情,點燃夢想,點燃智慧,點燃人生,喚醒學生自主發展的意識,點燃學生追求夢想的激情,激發學生內在的生命活力。提出了“開展點燃教育、打造點燃課堂、實施人本管理”的辦學思路。開展點燃教育,以實施“五大方略”為抓手,“五大方略”分別為“德育立校、教學強校、教研興校、文化聚校、特色樹校”。打造點燃課堂的核心任務是,點燃學生學習的激情,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點燃課堂堅持四大原則,即先學後教、點燃學生、精心設計、題題過關。實施“三管齊下”的人本管理,即“關愛教師、科學管理、保障有力”,打造德藝雙馨的名師隊伍,提升學校辦學質量,實施科學精細的學校管理,提升學校綜合辦學效益。做好總務後勤工作,為學校快速崛起提供可靠的保障。學校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學校的進一步跨越騰飛指日可待。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全校師生銳意進取,不斷超越,推動學校不斷向前發展,學校先後獲得“全國中國小信息技術道德教育實驗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省一級檔案綜合管理單位”、“中山市安全文明校園”、“中山市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單位”、“中山市普通高中辦學質量先進學校”、“普通高中素質教育辦學‘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近幾年每年都被評為中山市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先進學校,在中山市同類學校中名列前茅。

辦學理念 辦學理念

回顧既往,近一甲子的光輝歷程悠遠綿長,催人奮進;還看今朝,“點燃教育”的改革激情澎湃,如火如荼;展望未來,古高發展的凱歌已然奏響,前程輝煌!燈飾照亮全球,古高點燃人生!在“點燃教育”的辦學理念指引下,全體古高人團結一致,滿懷信心,充滿激情,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多樣化發展、特色化發展、優質化發展的中山市西北部普高名校在不斷探索,努力耕耘!美好的夢想一定會催生出豐碩的果實,辛勤的汗水一定會澆灌出最為艷麗的花朵!中山市古鎮高級中學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廣東國小名錄3(中山市)

中山,古稱香山,人傑地靈,名人輩出。中山市是全國唯一以偉人名字命名的地級城市。位於珠江三角洲中南部。本任務主要盤點中山市國小名錄。
中山市竹源初級中學
中山市沙溪鎮厚山國小
中山市東鳳鎮同安國小
中山市古鎮鎮海洲初級中學
中山市東升鎮永豐國小
中山市三鄉鎮平嵐初級中學
中山市石岐煙墩中學初級中學
中山市坦洲第二中學
中山市博愛初級中學
中山市六沙初級中學
中山市阜沙鎮羅松國小
中山市隆都初級中學
中山市板芙鎮深灣國小
中山市東升初級中學
中山市曹步初級中學
中山市三角鎮結民國小
中山市三鄉鎮平嵐國小
中山市南頭鎮第二中學
中山市鰲山初級中學
中山市三鄉鎮西山國小
中山市東升鎮坦背初級中學
中山市阜沙鎮阜東國小
中山市四沙初級中學
中山市良都初級中學
中山市沙欄初級學校
中山市新平初級中學
中山市阜沙鎮四保國小
中山市三角鎮東平國小
中山市東鳳鎮第二中學
中山市板芙鎮第一中學
中山市牛角初級中學
中山市小欖鎮績西初級中學
中山市三角鎮三角國小
中山市馬新初級中學
中山市石岐工讀學校
中山市卓山中學
中山市九洲基初級中學
中山市南頭鎮民安國小
中山市大涌鎮安堂國小
中山市沙溪鎮龍瑞國小
中山市黃圃鎮二河國小
中山市小欖鎮第三中學
中山市民眾鎮三墩國小
中山市技工學校
中山市港口鎮大南中學
中山市三鄉南峰國小
中山市橫欄鎮橫欄初級中學
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中學
中山市糖紙工業成人中等專業學校
中山市小欖鎮竹源國小
中山市葵園初級中學
中山市東鳳鎮第三中學
中山市小欖鎮第一中學
中山市阜沙中學
中山市南頭鎮高級中學
中山市西區初級中學
中山市民眾中學
中山市五桂山中學
北大學園中山小欖學校
中山市古鎮初級中學
中山市小欖九州基初級中學
中山市石岐啟發初級中學
中山市沙溪初級中學
中山市三鄉鎮理工學校
中山市東鳳鎮第四中學
中山市永寧中學
中山市鎮南初級中學
中山市翠亨中學
中山市溪角初級中學
中山市板芙鎮板芙初級中學
中山市黃圃中學
中山市黃圃鎮中學
中山市雲衢中學
中山市東鳳中學
中山市黃圃鎮崗東國小
中山市師範學校
中山市星藝藝術培訓中心
中山市坦洲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中山市織東一初級中學
中山市小欖鎮績東一國小
中山市神灣創意電腦培訓中心
中山市小欖鎮第二中學
中山市橫欄鎮九頃國小
中山市南頭鎮北帝國小
中山市阜沙鎮牛角國小
中山市西區技工培訓中心
中山市坦洲鎮第三初級中學
中山市坦洲鎮第二初級中學
中山市小欖鎮埒西二國小
中山市沙溪鎮秀山國小
中山市東升鎮勝龍國小
中山市橫欄鎮裕祥國小
中山市五桂山鎮石鼓國小
中山市板芙鎮裡溪國小
中山市阜沙鎮衛民國小
中山市古鎮鎮古四國小
中山市南朗鎮南朗第二國小
中山市黃圃鎮水上國小
中山市小欖鎮藍田國小
中山市黃圃鎮兆豐國小
中山市板芙鎮板尾國小
中山市橫欄鎮永豐國小
中山市南朗鎮衝口門國小
中山市黃圃鎮烏珠國小
中山市東區柏苑中心國小
中山市黃圃鎮石嶺國小
廣東省中山市東區白沙灣國小
中山市東升鎮白鯉國小
中山市小欖鎮西區國小
中山市南朗鎮左步國小
中山市橫欄鎮橫東國小
中山市橫欄鎮對甫國小
中山市黃圃石軍國小
中山市東升鎮同樂國小
中山市沙溪鎮新石門國小
中山市小欖鎮福興國小
中山市沙溪鎮涌頭國小
中山市南朗鎮翠亨國小
中山市民眾鎮上網國小
中山市民眾鎮接源國小
中山市南朗鎮華照國小
中山市五桂山鎮龍塘國小
中山市東升鎮永勝國小
中山市三鄉鎮前隴國小
中山市三鄉鎮載德國小
中山市港口鎮民眾國小
中山市東鳳鎮小瀝國小
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第六國小
中山市港口鎮勝隆國小
中山市體育運動學校
中山市民眾鎮民合國小
中山市南頭鎮南頭中學
中山市小欖鎮永寧中心國小
中山市古鎮鎮中心國小
中山市東升鎮坦背國小
中山市小欖鎮東區國小
中山市小欖實驗高級中學
中山市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中學
中山市石岐拱辰國小
中山市東區松苑中學
中山市古鎮鎮高級中學
中山市古鎮高級中學
中山市三鄉鎮光後中心國小
中山市坦洲中學
中山市桂山中學
中山市華僑中學
廣東省中山市石岐北區中學
中山市第一中學
中山市東鳳鎮東鳳中學
中山市小欖鎮華僑中學
中山市東升鎮高級中學
中山市三角中學
中山市建勛中學
中山市濠頭中學
北大學園中山小欖中學
中山市石岐中區中學
中山市龍山中學
中山市小欖中學
中山市坦洲理工學校
中山市中山紀念中學
中山市楊仙逸中學
中山市中等專業學校
廣東博文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