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良都初級中學

中山市良都初級中學

良都中學是南區唯一一所公辦獨立國中學校,始創於1956年,幾經布局調整於2003年正式定名為中山市良都中學。南區黨工委、辦事處高度重視良都中學的發展,2004年12月前的三年累計共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將良都中學創建為省一級學校。學校占地面積6,7000㎡(100畝),建築面積16502㎡。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良都初級中學良都初級中學

中山市良都中學位於人傑地靈、名人輩出的中山市重點僑鄉——南區。學校初創於1956年,辦學歷史上經過三次合併和較大規模的布局調整,2003年由原良都初級中學和南區職業中學合併後更改為現名。學校現有教職工70人,學生1226人,24個教學班。校園占地面積100多畝,校舍建築面積16000多平方米,實驗室、電腦室、電子閱覽室、音樂室、舞蹈室、美術室、科級活動室、心理諮詢室等功能場室配備齊全,校園總體布局合理,教育教學設施設備現代化程度高。

學校設施

硬體資源亮點凸現。南區黨工委、辦事處一直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視教育投入,近三年來,為改善辦學條件累計投資2千多萬元,進行兩期學校擴建工程,修建了健身廣場、體育館、400米標準塑膠運動場,給所有的教室都安裝了多媒體教學平台,千兆校園網進入每一個課室、功能室,為每一位任課教師配備了一台高性能的筆記本電腦,使學校各項硬體指標都達到或超過省一級學校的標準,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大力開展新課程改革創造了良好的硬體條件。

師資力量

良都初級中學良都初級中學

師資隊伍朝氣蓬勃。著名教育家、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先生曾說:“大學之大,非大廈之大,乃大師之大也”。在所有的教育資源中,教師是最關鍵的因素,師資隊伍的素質高低直接關係到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好壞。學校擁有一個務實進取的領導班子與行政隊伍,師資隊伍富有朝氣、充滿活力,教師平均年齡35歲左右,其中具有高、中級技術職稱的教師占80%以上,教師學歷達標率為100%。近年來,學校積極推進教育人事分配製度改革,最佳化教師隊伍;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培訓的力度,提高教師素質;建立健全教育教學考評激勵機制,激發教師活力。師資隊伍的凝聚力、戰鬥力顯著增強,師德水平、教學能力不斷提高,全體教師爭先恐後、優秀教師脫穎而出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譬如:高中部年級組長、語文教師郭小玲,想學校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管理上獨當一面,教學上獨具風格,深受同行好評和學生喜愛,連續三年年度考核被評為優秀等次,先後多次被評為中山市優秀教師、南區優秀教師,並與我校初三年級級長劉祖達雙雙被評為中山市模範教師家庭;國中英語科組萬里紅老師熱愛學生,主動承擔班主任工作,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做學生思想工作細緻入微,所任教的班級多次被評為文明班集體,萬老師本人也先後多次被評為中山市優秀班主任、南區優秀班主任;國中英語老師徐勝良,2004年從華中科技大學調入我校,憑著對工作的滿腔熱情和勤學苦幹的精神,徐老師很快地適應並很好地勝任本質工作,成功完成了由一個大學教師向一個國中教師的角色轉換,教學成績顯著,她輔導的學生在國中英語競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徐老師本人先後獲得國中英語能力競賽優秀輔導教師稱號和中山市國中英語錄像課比賽一等獎,等等。這樣的事例在良讀中學還有很多,一個優秀的教師群體已初步形成,優質的教育有賴於優秀的師資,這正是學校未來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依託和重要保證。

辦學理念

明確清晰。良都中學領導班子在加強理論學習、深入調查研究和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和教育的自身規律,提出了“學生第二、教師第一,關注差異、面向全體,循序漸進、腳踏實地,以教師的發展帶動學生髮展,全面推行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打造可持續發展學校”的辦學思路。並以此為基準,分別提出學校德育、智育和管理思路。德育思路:確立大德育觀,將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關懷和培養學生,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做人”。智育思路:強化學生主體意識,關注學生個性發展,堅持理論聯繫實際,運用現代教學方法,促進質量整體提升,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事”。管理思路:教育先導,管理跟進;分級負責,層層落實;樹立管理即服務的思想,堅持他律與自律相結合,形成嚴謹、科學的“閉環管理”體系,促進學校管理進入規範有序的良性循環軌道,目標是讓學生“學會自律”,“學會共處”。思路引領出路、目標激勵鬥志,明晰的辦學思路與明確的辦學為學校健康快速發展指明了方向,也有效激發了全校師生為之奮鬥的動力。

取得成效

良都初級中學良都初級中學

教育教學初顯崢嶸。在南區黨工委、辦事處的正確領導下,在區教科文衛辦的直接指導下,學校遵循既定的辦學思路,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行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中考、高考上線率、優秀率穩步上升,各級各類學科競賽屢獲佳績,辦學水平迅速提升。近三年來,我校師生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和主題活動比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績,他們分別獲得廣東省中學生創意物理實驗展評一等獎,中山市中學生現場作文創意大賽一等獎,廣東省傳統武術項目錦標賽獲集體一等獎,中山市中學生“泰山杯”男子籃球賽冠軍,中山市交通安全知識競賽第一名等不俗佳績,累計獲市級以上獎勵160多項。學校先後被評為中山市文明單位,中山市實驗室建設管理優秀學校,中山市“五•四”紅旗團委,中山市禁毒教育示範學校,中山市素質教育綜合評估優秀單位,並於2004年高分通過廣東省一級學校的評估驗收,成為當時全市僅有的三所省一級國中之一。 

近年來,我校教師在國家級、省級以及市級刊物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20餘篇,正式出版論文集1部,學校現有國家級課題1個——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課題核心分課題信息技術與素質教育實施研究子課題《基於網路的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實施研究》,市級課題2個,區級課題8個,校級課題8個。此外,在落實課程計畫的基礎上,結合地方文化特色和學生髮展特點,積極探索並開發校本課程,目前,已開發了《良都文化》、《心理自助餐》、《學生禮儀教育讀本》等校本課程,為學校的德育科研與實踐教育增添了一抹亮色。 

學校管理

教育科研方興未艾。教育科研是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動力,是改進教育方式方法的有效手段,是提高教師教學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徑,是提升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綜合實力的助長因子。學校本著以教育教學實際問題為課題、以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為研究重點、以教學反思和行動研究為主要手段的校本教研指導是想,大力倡導並積極引導老師們開展力所能及的教學研究,特彆強調要經常以問題的眼光、研究的態度反思日常教育教學現象,努力發現並設法解決業已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對日常教育教學及其管理等方面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立即進行分析研究,採用短、平、快的方法加以解決,做到立竿見影,直接有利於提高即時的教學教育質量。如,課堂上,如何以學生為本;如何搞好早讀,怎樣加強活動課的管理;如何做好課間操;怎樣發揮“班務日誌”的作用。通過研究與探討,不斷改進方法、增強實效。學校要求每個教職工每學期完成“教育科研五個一”:學習一本理論專著,參加一次科研活動,研究一個科研專題,承擔一堂研究型公開課,撰寫一篇科研論文。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良中人將秉承“崇文倡教、作人雅化”的僑鄉文化精神,奮發有為、求實創新,走內涵發展之路,不斷開拓教育教學新局面。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認真總結經驗、查找不足,不斷提高管理水平與教學效益,銳意改革、奮勇開拓,積極穩健地向我校既定的辦學目標闊步前進。

校名中的“良都”二字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良都,香山縣(中山市前身)所轄諸都之一,即今日南區。南區良都一脈相承,是著名的僑鄉,良都人有著愛國愛鄉,勤勞勇敢,平和有禮,自強不息,務實創新的精神;良都,古稱良字都,唐宗時已是居民聚居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具有許許多多的名史、名事、名景、名物及樸實的風俗民情;良都,人傑地靈,名人輩出,曾湧現出南宋民族英雄馬南寶,中國“空軍之父”楊仙逸,中國百貨業先驅馬應彪和中國民族工商業巨子郭樂等鄉賢英烈;良都,乃香山文明之主源,具有“崇文昌教,作人雅化”的人文思想,擁有優良的文化教育傳統。良都中學承繼良都文化,培育文明良中人——愛國愛校自律自強(校訓),塑造學校文化品牌,把學校辦成僑鄉教育名牌,導入CI戰略(組織形象識別戰略),建構了良都的“CI系統”——理念識別系統(MI)、行為識別系統(BI)和視覺識別系統(VI)。

校訓四風 

校訓:愛國、愛校、自律、自強

校風:立志、尚德、文明、守紀

領導作風:團結、進取、民主、服務

教風:身正、身教、愛生、愛崗

學風:尊師、勤學、探索、力行 

廣東國小名錄3(中山市)

中山,古稱香山,人傑地靈,名人輩出。中山市是全國唯一以偉人名字命名的地級城市。位於珠江三角洲中南部。本任務主要盤點中山市國小名錄。
中山市竹源初級中學
中山市沙溪鎮厚山國小
中山市東鳳鎮同安國小
中山市古鎮鎮海洲初級中學
中山市東升鎮永豐國小
中山市三鄉鎮平嵐初級中學
中山市石岐煙墩中學初級中學
中山市坦洲第二中學
中山市博愛初級中學
中山市六沙初級中學
中山市阜沙鎮羅松國小
中山市隆都初級中學
中山市板芙鎮深灣國小
中山市東升初級中學
中山市曹步初級中學
中山市三角鎮結民國小
中山市三鄉鎮平嵐國小
中山市南頭鎮第二中學
中山市鰲山初級中學
中山市三鄉鎮西山國小
中山市東升鎮坦背初級中學
中山市阜沙鎮阜東國小
中山市四沙初級中學
中山市良都初級中學
中山市沙欄初級學校
中山市新平初級中學
中山市阜沙鎮四保國小
中山市三角鎮東平國小
中山市東鳳鎮第二中學
中山市板芙鎮第一中學
中山市牛角初級中學
中山市小欖鎮績西初級中學
中山市三角鎮三角國小
中山市馬新初級中學
中山市石岐工讀學校
中山市卓山中學
中山市九洲基初級中學
中山市南頭鎮民安國小
中山市大涌鎮安堂國小
中山市沙溪鎮龍瑞國小
中山市黃圃鎮二河國小
中山市小欖鎮第三中學
中山市民眾鎮三墩國小
中山市技工學校
中山市港口鎮大南中學
中山市三鄉南峰國小
中山市橫欄鎮橫欄初級中學
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中學
中山市糖紙工業成人中等專業學校
中山市小欖鎮竹源國小
中山市葵園初級中學
中山市東鳳鎮第三中學
中山市小欖鎮第一中學
中山市阜沙中學
中山市南頭鎮高級中學
中山市西區初級中學
中山市民眾中學
中山市五桂山中學
北大學園中山小欖學校
中山市古鎮初級中學
中山市小欖九州基初級中學
中山市石岐啟發初級中學
中山市沙溪初級中學
中山市三鄉鎮理工學校
中山市東鳳鎮第四中學
中山市永寧中學
中山市鎮南初級中學
中山市翠亨中學
中山市溪角初級中學
中山市板芙鎮板芙初級中學
中山市黃圃中學
中山市黃圃鎮中學
中山市雲衢中學
中山市東鳳中學
中山市黃圃鎮崗東國小
中山市師範學校
中山市星藝藝術培訓中心
中山市坦洲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
中山市織東一初級中學
中山市小欖鎮績東一國小
中山市神灣創意電腦培訓中心
中山市小欖鎮第二中學
中山市橫欄鎮九頃國小
中山市南頭鎮北帝國小
中山市阜沙鎮牛角國小
中山市西區技工培訓中心
中山市坦洲鎮第三初級中學
中山市坦洲鎮第二初級中學
中山市小欖鎮埒西二國小
中山市沙溪鎮秀山國小
中山市東升鎮勝龍國小
中山市橫欄鎮裕祥國小
中山市五桂山鎮石鼓國小
中山市板芙鎮裡溪國小
中山市阜沙鎮衛民國小
中山市古鎮鎮古四國小
中山市南朗鎮南朗第二國小
中山市黃圃鎮水上國小
中山市小欖鎮藍田國小
中山市黃圃鎮兆豐國小
中山市板芙鎮板尾國小
中山市橫欄鎮永豐國小
中山市南朗鎮衝口門國小
中山市黃圃鎮烏珠國小
中山市東區柏苑中心國小
中山市黃圃鎮石嶺國小
廣東省中山市東區白沙灣國小
中山市東升鎮白鯉國小
中山市小欖鎮西區國小
中山市南朗鎮左步國小
中山市橫欄鎮橫東國小
中山市橫欄鎮對甫國小
中山市黃圃石軍國小
中山市東升鎮同樂國小
中山市沙溪鎮新石門國小
中山市小欖鎮福興國小
中山市沙溪鎮涌頭國小
中山市南朗鎮翠亨國小
中山市民眾鎮上網國小
中山市民眾鎮接源國小
中山市南朗鎮華照國小
中山市五桂山鎮龍塘國小
中山市東升鎮永勝國小
中山市三鄉鎮前隴國小
中山市三鄉鎮載德國小
中山市港口鎮民眾國小
中山市東鳳鎮小瀝國小
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第六國小
中山市港口鎮勝隆國小
中山市體育運動學校
中山市民眾鎮民合國小
中山市南頭鎮南頭中學
中山市小欖鎮永寧中心國小
中山市古鎮鎮中心國小
中山市東升鎮坦背國小
中山市小欖鎮東區國小
中山市小欖實驗高級中學
中山市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中學
中山市石岐拱辰國小
中山市東區松苑中學
中山市古鎮鎮高級中學
中山市古鎮高級中學
中山市三鄉鎮光後中心國小
中山市坦洲中學
中山市桂山中學
中山市華僑中學
廣東省中山市石岐北區中學
中山市第一中學
中山市東鳳鎮東鳳中學
中山市小欖鎮華僑中學
中山市東升鎮高級中學
中山市三角中學
中山市建勛中學
中山市濠頭中學
北大學園中山小欖中學
中山市石岐中區中學
中山市龍山中學
中山市小欖中學
中山市坦洲理工學校
中山市中山紀念中學
中山市楊仙逸中學
中山市中等專業學校
廣東博文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