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臀葉猴

中國白臀葉猴

白臀葉猴因其雄性臀部具有三角形白色臀斑而得名。它又叫黃面葉猴,海南葉猴。它的雄獸體形略大於雌獸,體長大約為61—76厘米,尾長約為56—76厘米,體重7—10千克,是體色最絢麗多彩的靈長目動物之一。

基本信息

中國白臀葉猴白臀葉猴

基本資料

中國白臀葉猴中國白臀葉猴
中文正名:白臀葉猴

拉丁學名:Pygathrixnemaeus命名:Linnaeus

拉丁別名:Pygathrixmemaeus

英文名:Douclangur

中文俗名:海南葉猴

保護等級:CITES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級

其它名稱:白臀葉猴又叫黃面葉猴、海南葉猴、毛臀葉猴等。

地理分布:在中國僅分布於海南島,國外分布於寮國越南高棉等東南亞國家。

生活環境:白臀葉猴主要棲息在熱帶森林

分類地位

動物界Fauna→脊索動物門CHORDATA→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哺乳綱Mammalia→真獸亞綱Tberia→靈長目Primates→類人猿亞目Anthropoidea→猴科Cercopithecidae→白臀葉猴屬Pygathrix→白臀葉猴Pygathrixnemaeus

瀕危信息

中國白臀葉猴中國白臀葉猴
CITES瀕危等級:附錄I生效年代:1997
IUCN瀕危等級:瀕危生效年代:1996
IUCN瀕危等級:生效年代:2003年
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一級生效年代:1989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國內絕跡

體態特徵

白臀葉猴因其雄性臀部具有三角形白色臀斑而得名。它又叫黃面葉猴,海南葉猴。

中國白臀葉猴中國白臀葉猴
它的雄獸體形略大於雌獸,體長大約為61—76厘米,尾長約為56—76厘米,體重7—10千克,是體色最絢麗多彩的靈長目動物之一。體毛大部分為灰黑色,臉部黃色,有一圈稀疏的白色長毛。鼻孔朝上,鼻樑平滑。深褐色眼睛呈斜角杏仁型,眼周有黑圈。頸部有白色和栗色的條紋,下頜有紅褐色的簇狀毛。胸腹部為棕黃色,並且有一個寬大的、呈半圓型的栗色胸斑,胸斑外面的輪廓為黑色。長長的尾巴為白色,尾巴外圍呈三角形的臀盤也是白的,因此得名,雄獸的臀盤上端還有兩個白色的圓點,但雌獸沒有。腿的上部分為赤褐色,下部分為黑色;兩臂由肘到腕為白色,手和腳為黑色。

生活習性

白臀葉猴主要棲息在熱帶森林,為晝行性完全樹棲的猴子,並常在樹林冠層活動,幾乎不下地,也不喝水,主要以樹葉,嫩芽和果實為食。他們善於跳躍,且動作優雅,跳躍中前臂伸過頭頂,後肢先著地,一縱可達6米遠。白臀葉猴是群居而生,每個群體為一雄或幾雄多雌。每個群體約10隻,有時也可見若干小家族臨時聚集起來的大群。在群體中常可見到雌性為雄性理毛,這種行為對聯絡個體間的感情,維繫群體成員關係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國白臀葉猴白臀葉猴
白臀葉猴為晝行性,完全樹棲,主要在森林的上層活動,幾乎從不下到地面上,善於跳躍,一躍可達6米多遠,動作優雅。食物也是以各種鮮葉嫩芽為主,兼食各種野果,所不同的是很少吃昆蟲等動物性食物,也很少到水邊去喝水,這可能是它從樹木的嫩葉和幼芽中已經能吸取所需水分的大部分,另外還能從清晨枝葉上的露珠得到一些水分。平常喜歡群居,既有小群,也有大群。小群一般是4一5隻或8—10隻,包括1—2隻成年雄獸、幾隻成年雌獸和若干幼仔。但有時也能見到50一60隻以上的大群在一起活動,這似乎是若干個家族的臨時聚合。在群體中常可見到雌性為雄性理毛,這種行為對聯絡個體間的感情,維繫群體成員關係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白臀葉猴過去在海南島上數量一直不是很多,當進入19世紀中期後,當地居民不斷增多,為了種植莊稼,人們砍伐了大量熱帶雨林。白臀葉猴的棲息地在這裡逐年縮小,迫使它們無家可歸。還有人們為了獲得白臀葉猴的皮做禦寒的皮衣或褥子,常常獵殺它們,人們的這些行為使島上本已不多的白臀葉猴數量更加稀少,如不及時加以保護很可能全部滅絕。因此,這些地區的政府很快地實施了對白臀葉猴的保護措施,可是一直到現在,白臀葉猴仍被不法分子屢屢捕殺。但願它不會成為空谷絕響。中國白臀葉猴:1893年滅絕。

繁殖習性

白臀葉猴成熟年齡較晚,繁殖率也低。雄性5歲才性成熟,雌性為4歲,每次只產一仔。雌獸的發情周期大約為28—30天,發情中時大腿的內側由白變紅,甚至持續於整個懷孕期。懷孕期為165天左右,大多在2—6月間產仔,即使在懷孕期間,仍然允許雄獸交配,甚至在產仔的當天也曾見到有交配行為。初生的幼仔身體為白色,面部為黑色,眼睛附近有白斑,毛冠及頸、背部有紅色。幼仔受到群體中所有雌獸的關注,爭相摟抱並為之理毛。雄性性成熟的年齡為5歲,雌性性成熟的年齡為4歲。

分布情況

在中國僅分布於海南島,國外分布於寮國、越南、高棉等東南亞國家。1893年中國曾在海南獲得過白臀葉猴的皮,但未證明是海南所產。

物種現狀

中國白臀葉猴白臀葉猴
白臀葉猴共有2個亞種,指名亞種的臉部為桔黃色,背毛灰而斑駁,腿部的下方為栗褐色,腕部為白色,另一個亞種臉部和腿的下部都是黑色,像穿著黑色的襪子,前臂為灰色,腕部也不呈白色,手腳均為黑色。我國僅有指名亞種,唯一的產地據說是海南島,但這一說法還是有很多疑問的,因為有關白臀葉猴產於我國海南島的唯一證據,是1892年德國德勒斯登博物館的梅那給英國倫敦動物學會的一封信,信中說這個博物館收到一隻白臀葉猴雄獸的標本,據說來自中國的海南島。但從那時到現在,已經過了100多年,不僅從來沒有採到第二隻白臀葉猴的標本,而且也沒有發現過它的任何蹤跡,因此我國很可能並不產白臀葉猴,或者很早就已經絕滅。

在國外,白臀葉猴的處境也很不妙。在越南戰爭中,不僅有飛機、大炮和地雷的狂轟濫炸,而且還使用了落葉劑,使大片的原始森林遭到毀滅,白臀葉猴的棲息地已經所剩無幾,數量更趨稀少。

保護

越南發現瀕危白臀葉猴種群。

中國白臀葉猴灰腿白臀葉猴
2007年07月04日世界自然基金會等機構2007年07月3日發表調查報告說,科學家在越南中部地區發現了迄今數量最大的瀕危白臀葉猴種群,大大提高了這一物種的存活機會。

報告說,在越南發現的白臀葉猴種群至少包括116隻白臀葉猴。在此之前,世界上只發現了一個數量超過100隻的白臀葉猴種群。

世界自然基金會越南分支機構負責人巴內·朗表示,在如此小的區域發現數量如此多的處於滅絕邊緣的白臀葉猴實屬罕見,新發現表明這一群體很可能沒有遭受其他白臀葉猴種群經常面臨的獵捕等危險。
白臀葉猴是世界上25種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之一,完全樹棲,主要分布於越南、寮國和高棉等地。目前世界上已知還有不到1000隻白臀葉猴。

白臀葉猴被IUCN列入瀕危物種的紅色列表,以及CITES的附錄I中。

種族

我國有6種葉猴,即黑葉猴、白頭葉猴、長尾葉猴、菲氏葉猴、戴帽葉猴和白臀葉猴,它們也都是我國的I級保護動物。葉猴起源於歐洲,它們的祖先從歐洲經非洲再到亞洲,首先進入東南亞地區,然後沿著河谷或低地進入我國華南和西南一帶具有熱帶岩溶地貌的亞熱帶森林,即在目前的分布區生存繁衍,形成優勢種群。這個過程發生在大約距今300萬年前的第四紀,恰好與我國南方熱帶岩溶在熱帶氣候條件下開始發育、形成的時間相一致,並且得到了很好的適應和充分的發展,生存至今,是大自然所賦予的寶貴財富。

中國白臀葉猴灰腿白臀葉猴
一種瀕危猴子使科學家們對進化有了新見解。原產於東亞和東南亞的食葉的葉猴(douclangur),基因組中有一個“複製”基因,這個基因是從一個編碼特異酶的基因的突變體複製而來的,這個突變體突變後編碼產出另外一種功能不同的酶。重建該基因突變的路徑後,科學家們就自然選擇如何塑造這樣的基因複製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現在,密西根大學的進化遺傳學家JianzhiZhang聲稱,兩種理論都是正確的。他和他的同事在葉猴中發現了一個編碼核糖核酸酶的複製基因。在人類和其它靈長類動物中,核糖核酸酶作用的是雙鏈RNA;這種酶可能有助於機體抵禦病毒,這些病毒中一些含有雙鏈RNA。但在葉猴中,複製的核糖核酸酶基因進化成一個編碼消化酶的基因。消化酶通過消化寄生於葉猴腸道中的發酵葉子的細菌的單鏈RNA來幫助機體補充蛋白。

灰腿白臀葉猴。目前,這種亞種葉猴主要分布在越南的保護區,但是一些非法捕獵活動仍屢禁不止,非法分子通過誘捕方式威脅著它們的生命,據統計世界上現僅存活600-700隻灰腿白臀葉猴

相關資料

寮國 越南 熱帶雨林 葉芽地雷 種群 英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