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殲-21戰鬥機

中國殲-21戰鬥機

中國殲-21戰鬥機,該機為雙發配置,採用隱形設計,彈艙內置,搭載一部主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而國內一些軍迷的判斷認為該型機翼展約為11米,機長17米左右,大小類似於美國海軍的F/A-18C/D“大黃蜂”戰鬥機。

概述

中國殲-21戰鬥機中國殲-21戰鬥機

中國殲-21戰鬥機,是第五代戰鬥機,殲-20整個機身的長度有70英尺,約合21.3米,雙發動機的殲-20將很有可能作為攻擊型戰鬥機服役,就象F-111,而不僅是空優戰鬥機。當前中國的軍事策略是支持遠程隱形轟炸機的發展。例如飛機跑道、軍事基地,而不是直接與對手在空戰中交手,當敵人擁有空戰優勢、實戰經驗優勢和訓練優勢的時候,這一點就尤其如此。

主要意義

中國缺少一種可與F-22及F-35對抗的第五代空優戰鬥機,殲-21可能填補這個空白,尤其是有跡象表明其尺寸與F-35相仿。有的專家認為殲-21可能是沈飛非隱形殲-15“飛鯊”艦載機的補充,同時,還有其他人認為殲-21的角色是做為一個與F-35競爭的出口項目(被稱為F-60)。
解放軍空軍會同時引進這兩款戰機,並利用成飛與沈飛之間的競爭來加速研發進程,同時也鼓勵創新——就像他們在研發飛彈時做的。在這種情形下,殲-20將扮演突防打擊攻擊機的角色,而殲-21則將發揮空優戰鬥機的作用。
殲-21這種較輕型戰鬥機作為對殲-20這種重型戰鬥機的補充是有其存在意義的。在解放軍傳統的思想中,裝備上‘輕’和‘重’的搭配總是必要的。並不是說殲-21的存在就一定意味著殲-20不夠好,殲-21是出於擔負不同角色的考慮而設計的,解放軍在使用經費方面是相對比較精明的,並且他們很少會投資開發兩種功能作用相同的裝備。

優勢特徵

它們預研型號分別是殲-18,殲-19,殲-20,殲-21。其中,殲-18是四代後重型殲擊機,從預研方案看,將採用隱身性能更好的無尾布局,外形有點象美國下馬的A-12,殲-19為四代後中型殲擊機,殲-20為四代後中型超音速垂直/短距起降殲擊機,殲-21為空,海軍通用四代後輕型殲擊機,它們將於2030-2035年服役,為到2050年前研製出我國第五代殲擊機打下基礎。至於對地攻擊機方面,目前正在探索超音速軌道戰略轟炸機。目前已有這方面遠景規劃,並列入863-2計畫,經過20至30年發展,估計在2035年左右研製成功,並裝備部隊。
殲擊轟炸機方面,從殲轟-8開始將會採取從重型殲擊機基礎上改型發展的方法,發展新型殲擊轟炸機。例如,以殲-14為基礎研發殲轟-14,以及以殲-18為基礎發展殲轟-18等,這樣,效費比高,使我戰術轟炸部隊能及時得到新機,不斷增強我國的空中打擊能力。美國的FB-22計畫和俄羅斯的SU-34的發展就說明了未來殲擊轟炸機發展方法的方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