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區

中國文化區

中國文化區的形成受三方面因素的影響,即地理環境、歷史發展以及上述二者相結合而形成的歷史區位關係。對發育了燦爛農業文明的古代中國來說,氣候的特徵,對人口的分布有巨大影響,並進而對中國文化的區域差異發生重大影響。

概述

中國文化區中國文化區

人們對作為文化的地域類型概念的文化區的理解,眾說紛紜。在這裡,我們把文化區看成是一個具有連續空間範圍、相對一致的自然環境特徵、相同或近似的歷史過程、具有某種親緣關係的民族傳統和人口作用過程的、具有一定共性的文化景觀構成的地理區域。一般地,文化區可分為形態文化區和功能文化區兩種類型。形態文化區以一種盛行文化的特徵或幾種文化的綜合特徵加以規定,其範圍隨著所採用的指標而變化,如聚落文化區、語言文化區等。功能文化區系指某個組織起來並有政治、經濟或社會方面的機能作用的地區,它在文化上不完全一致,其界線一般只能模糊劃分。
文化區的特徵從一個範圍較小、性質較一致的核心向著周圍地帶逐漸減弱,但與其它文化區之間並無明顯分界。人們為了研究方便,或者其它一些需要,常常將文化作空間上的區分,這種區分不可避免地帶有主觀成分,但更多的情況下,必須依據一定的指標。
首先,我們可以用某些物理指標來界定文化的地區差異。例如,以居住在聚落中的人口的職業構成比例,劃分聚落的功能類型,當農業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一定百分比時,我們就可以稱其為農村聚落,小於某一比例時,稱其為城鎮聚落。我們也可以按照耕作制度的不同,如根據作物總種植面積中水稻面積的百分比,區分水田農業或旱作農業。又如根據地名通名的空間類型,劃分出不同的地名區。
由於人們在文化態度、價值觀念和信仰等方面的不同,即使對同一文化景觀也會有不同感受,因此所謂文化區不僅受上述客觀的文化特質的影響,同時也受人們主觀態度與價值觀的作用。雖然文化區可從物理特性上界定,但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從文化的模糊性出發,對文化的區域特徵進行分析。這兩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才是人們理解文化及其區域的真正基礎。
一般地,人們不難理解將聚落、道路、耕地系統,以及其他一切具體事物作為文化景觀來對待,並據此對文化進行分區。但文化同時也存在許多非具象形式,存在某種氛圍。氛圍是一種容易感覺到、但難以表達的對象,是一種複雜的心理體驗。文化區內各種信息,通過人的各種感官反映到人腦中,結合人們已有的原始信息,重新組合成一個景觀信息集,並反饋到文化意境地圖和感應行為中來。這種文化的特性對文化區個性的表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定空間範圍內,文化氛圍的相對一致性,形成了邊界模糊的文化氛圍區,例如,綺麗的水鄉景色是紹興文化氛圍和自然基礎;綠水跨虹、人家臨河,從古代越國到近代紹興,湧現了許多偉大人物,他們不僅在當地留下了歷史遺蹟,留下了詩文畫稿,還在傳統風俗方面給後人以巨大影響,從郊外的河與橋、山與湖,到市內的街和市、人和屋,特殊的文化氛圍使人們深有感觸。
文化是歷史的沉積物,因此文化區也是歷史的產物,並隨時間變化而變化,因而不難理解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文化區。人們對某一地區的歷史感應,將影響人們對文化區的評價。黃河中下游一帶,總令人感到一層厚厚的歷史紗幕無處不在地籠罩著所有文化景觀,這種感覺不僅存在於人造的景物上,而且塗抹在受人工改造過的自然景物上。咆哮的黃河、遼闊連著天際的黃土高原、嘹亮憂鬱的信天游,甚至於高原上空的雲彩和太陽,都有一種濃重的或是淡漠的遠方襲來般的歷史感。在江南,三角洲地帶的平原到處是豐沃肥饒的土地和水面,早晨和傍晚總有一層朦朦朧朧的水汽或霧靄在田野和村莊周圍蕩漾,鄉村擁擠在城市群之間。非常明顯,上述二地區給人們的歷史感應是截然不同的。 原版

形成

中國文化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區的形成受三方面因素的影響,即地理環境、歷史發展以及上述二者相結合而形成的歷史區位關係。中國地域廣大,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條件變化極大,對文化區的形成、演變,產生了重要影響。自然地理條件中,尤以氣候和地貌條件最為重要,而人文地理條件則以人口和經濟結構最為重要。

1.地理環境

對發育了燦爛農業文明的古代中國來說,氣候特徵,對人口的分布有巨大影響,並進而對中國文化的區域差異發生重大影響。氣候差異與中國文化分異之間存在的關係,明人馮應京曾加論述:“中華地三分:一自漢蜀江南至海,二自漢江至平遙縣(今山西太原南、汾陽東),三自平遙北至蕃界、北海也。南方大熱,北方大寒,中央兼寒熱。”現代科學主要根據氣候條件,將中國自然地理情況分為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區和青藏高寒區三個自然景觀區。考察歷史上三個區域內的土地利用狀況、農業部門分工、經濟生活特點、人口密集程度、城市發展進程、民族分布特徵、人文傳統等諸文化現象,皆有顯著回響。
根據1958年中國綜合自然區劃方案,分全國為東北華北華中西南、華南、內蒙古西北青藏八個自然地理區。東北地區是溫帶冷濕性的森林、森林草原景觀,有一年一熟耕作制。華北地區是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夏綠林、森林草原景觀,土地利用以二年三熟為主。華中地區是溫熱的亞熱帶常綠林景觀。西南地區雖亦屬亞熱帶常綠林,但地形垂直特徵明顯,有些地區乾旱、日照時間偏短、氣溫較低,引起景觀的不同。華南地區是南亞熱帶,與熱帶有較大相似性。內蒙古地區主要是溫帶乾草原景觀,西部為荒漠草原,牧業為主。西北地區為溫帶、暖溫帶乾荒漠景觀,山麓地區綠洲農業穩定。青藏高原以獨特的高寒景觀著稱中國西南。它們各自具有一定水熱狀況而形成區域特徵,並對以農業為核心的中國文化景觀發生深刻影響。認識這些特徵和它們對文化所產生的影響,對我們分析中華文化的發生、發展,是不無補益的。
人口是文化的載體之一,人口的分區對文化區的劃分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人口的移入區和遷移源地之間,在文化上具有緊密的聯繫,這應是文化區判別時的重要依據。胡煥庸在1935年提出,從黑龍江省璦琿(現名黑河),向西南到雲南省騰衝一線,是中國人口分布的鮮明分界線。1933年這條線西北面積約占全國的64%,人口只有全國的4%;線的東南面積約占全國的36%,人口卻占到96%(當時中國版圖尚包括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國)。1982年,這種格局基本上沒有大的改變,線的東南面積占全國42.9%,人口卻占到94.4%;而西北半壁面積雖占全國57.1%,人口僅占全國5.6%(蒙古人民共和國於抗日戰爭後獨立)。上述黑河——騰衝線被國際學術界稱為胡煥庸線。胡線可以被看成中國農業文明和牧業文明的分水嶺之一。

人類經濟活動是其社會活動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由於上層建築取決於經濟基礎,經濟活動的區域差異一方面導致物質生產的差異,另一方面也決定了精神產品特徵的區域差異。從這個角度分析,文化區的形成和變化與地區經濟活動的結構等有密切聯繫。在近代化之前,中國的經濟活動以農業中的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只有少量城市商業和手工業。因此農業的區域特徵,基本決定了古代中國文化的空間分異的走向。但在近現代化以後,中國經濟活動已完全改變了歷史面貌,除農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外,工業、交通運輸業、商業等也在城市地區及其附近興起,並逐步在當地經濟活動中占有顯著地位。這些經濟活動一方面受歷史文化傳統的深刻影響,另一方面也在孕育新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化,它的區域分化,同樣也對文化區的形成,具有深遠意義。

2.歷史發展

歷史發展在文化發生、演化過程中,也具有重要影響力。歷史空間上的一致性和差異性,會導致文化區域的變異。由中原中央王朝統治的歷史長短,決定了中國各地在文化沉積厚度上的差異,我們將這種統治時間長短稱為文化區域的“史化度”。史化度影響到人們對文化的感受或評價,黃河中下游一帶,自西周以來,歷經秦、漢、唐、、元、、清各主要王朝,一直是中央王朝的中央統治區,而西藏新疆台灣、東北等地,中原王朝的直接統治累積時間就不同程度地短於中原地區。圖一從中國歷史上幾個朝代中央政權的主要領域的變化,顯示了文化的史化度在地域上的層次。這種層次以中原地區為核心,向東北、西北和北方,發育了滯重、奔放、豪邁的北方文化。向南方的推演,層次更為明顯。秦嶺淮河以南、長江以北的帶狀地域內,發育了江淮文化。其南,南方文化,南嶺之南,嶺南文化。南方文化中更衍生出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吳越文化或江南文化。

3.區位條件

地理條件和歷史發展的互相作用,表現為不同歷史時期地理區位的不同意義。如在原始農業時期,黃土高原的自然條件更適合於耕作業的產生和發展;隨著農業技術和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加強,江南的自然條件日益顯示出優勢,優良區位發生南移。唐代的運河、長江交匯之處,產生了揚州這樣的大城市,而近代化之後,處於長江入海口和中國東部海岸之交的上海便體現其不可替代的優勢。

我們把中國諸地區的文化發展所處的空間位置,劃分為核心區和邊緣區兩大基本類型。文化核心區並不意味著幾何上的中心位置。核心區靠近王朝中央政府,中央政令效能較高、經濟水平發達、文化要素密集。而邊緣區距核心區距離遠,經濟相對落後,文化要素密度低,來自於核心區的文化能量和信息因距離衰減而在效能上減低。中央政府對邊緣區的控制弱於核心區,使其易於產生自己的文化因素,文化特徵有一定程度的變異。原版

劃分

中國文化中國文化

在上述地理環境、歷史發展和相對區位等幾種動力作用下,中國文化區經過數千年時間過程,逐步形成一個區域系統。我們根據對影響文化形成的諸因子的綜合研究,提出中國文化區的劃分方案。具體分析時,不僅考慮上述幾類自然、人文因子的鑑別意義,還考慮到人們對文化區域的模糊識別。中國人對自己國土的區域識別,原則上是依據自然山川和人文狀況,但主要還是依據歷史發展的軌跡,其間並沒有明確的界限。人們對文化區的感應,邊界上是模糊的,但在文化區大致範圍、主要特徵等方面卻有一定程度近似的理解。比如人們對基本上以地域差別命名的齊魯文化、三秦文化、三晉文化、燕趙文化、楚文化、兩淮文化、吳越文化、徽文化、江西文化、巴蜀文化、台灣文化等,都有相當近似的認識,但要給出非常精確的空間邊界,卻不易做到。目前一些學者所做的中國人文地理分區工作,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對文化區域的感受。

根據以上參考標準,我們基本上沿胡煥庸線將全國分成東西兩大塊,即將全國分為東南部的農業文化(A=Agricultural)和西北部的牧業文化(P=Pastoral)兩個文化大區。圖二所示的中國東、西之間的農業和牧業兩種不同性質的產業文明的分異,代表了漢族集聚區和少數民族集聚區(或曰內地與邊疆)的分域。與農牧分界線相重合或近似的自然或人文界線,包括四百毫米降水量線、農業氣候界線、自然地理區界線、明代長城、人口和經濟區界線、胡煥庸線等。除河西走廊凸出西北,農牧區分界與上述諸要素的界線頗為一致,顯示出中國文化地理區中農業、牧業之間的極大差異。

劃分方案
東南部農業文化大區中,劃分出中原文化區(A-Ⅰ)、關東文化區(A-Ⅱ)、揚子文化區(A-Ⅲ)、西南文化區(A- Ⅳ)和東南文化區(A-Ⅴ)五個文化區。
中原文化區基本上以黃河中下游地區為範圍,另外,西面包括甘肅省大部地區,東北面包括遼寧南部。其南邊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這是中國南方和北方自然和文化分異的極為重要的一條界線。歷來所謂南稻北麥、南船北馬的文化分界,即以此線為準。該線也是北方方言和江淮方言、西南方言的大致分界。從自然地理分異來說,該線還是一月平均氣溫零度線所經,此線對於越冬作物的生長具有決定性意義。北部基本上以長城為界與蒙古文化區相交。
根據其內部差異,以太行山為界,中原文化區可進一步劃分為西部的黃土高原和東部的黃淮海兩個文化亞區。黃土高原文化亞區基本上以黃土高原為中心,向西北擴展至河西走廊,向東南延伸至豫東,主要包括陝西省秦嶺以北部分、山西全部、河南淮河以北部分、安徽淮河以北渦河以西部分、甘肅大部(渭水以南甘南藏區除外)、寧夏南半部、以及青海西寧及海東地區。黃土高原亞區內部,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文化核區,即秦隴文化核區(陝西和甘肅為主)、三晉文化核區(山西為主)、中州文化核區(河南為主)。

黃淮海文化亞區主要由黃河、淮河、海河等沖積而成的三角洲、山東丘陵及膠東半島、遼東半島等組成。相當于山東省全部、北京、天津全部、河北省絕大部分(長城以北除外)、遼寧南部的大連、營口、鞍山、錦州、朝陽五地市、江蘇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以北部分、安徽淮河以北渦河以東部分。經過歷代人民的開發,黃淮海平原成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農作區之一。內部進一步劃分為齊魯文化核區(山東為主)、燕趙文化核區(河北為主)等兩個文化核區。

關東文化區是指大興安嶺以東,山海關以北的東北三省為主體的地區,包括了遼南部分地區以外的整個遼、吉、黑三省,根據農、牧產業結構的差異,將內蒙古東北部大興安嶺地區也劃入本區。漢族文化對本區的影響,直到清末以後,才隨著山東、河北人口的遷入而大面積深入。

揚子文化區主要包括長江中下游地區的諸種文化。相當於江蘇、安徽二省淮河以南部分、上海、浙江大部(溫州、麗水二地除外)、江西、湖南(湘西州除外)、湖北大部(鄂西南恩施山區除外),以及廣西東北隅桂林地區。
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文化內部,東西之間存在一定的分異,這一差異從戰國時期的吳越文化與荊楚文化的發育期即已開始出現。吳越文化以長江三角洲及附近地區為地理舞台,而楚文化則以長江中游洞庭湖群及附近地區為背景。與長江三角洲文明的集約化發展相適應,在狹義的江南地區,分化出吳文化、越文化、徽文化等地域文化分支。

西南文化區包括四川大部(川西北青藏高原阿壩、甘孜藏族自治州除外)、貴州全部、雲南大部(滇西北迪慶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除外)、廣西大部(珠江水系潯江段流域桂林、梧州、玉林三地區及欽江流域欽州地區除外)。此外,還包括湖南西部少數民族聚居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新晃、通道侗族自治縣、城步苗族自治縣;鄂西南恩施地區、陝西秦嶺以南的漢中、安康、商洛地區。

根據漢族農業文明與南方少數民族農業文明交融的程度,我們又可將西南文化區劃分為兩個亞區,即四川盆地及其周圍的巴蜀文化亞區和滇黔桂三省區為主的雲貴高原文化亞區。其中前者以漢族文化為主,後者以漢族文化與同樣從事農業的少數民族相互錯雜的混合文化為主。

東南文化區相當於廣東、海南、福建台灣四省全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梧州、玉林、欽州三地區,以及浙江東南部麗水、溫州二地市。由於本區遠離中原地區,歷次人口南下逐漸向此推進,形成中原文化的擴散波。中原文化與當地土著的古越族文化相交融,一方面保留了古越族的某些文化特點,另一方面也保留了較多的古代中原文化的特點,而這些古代中原文化在中原本身卻已逐漸演變消失。人們因此將閩粵一帶的文化看成是古代中原文化的沉積或化石。本區丘陵山區的地形複雜,形成眾多相對獨立的小流域盆地,容易發育、生長各自的小流域文化。每一個小流域都有自己的方言特色,使之成為中國漢語方言體系中最為複雜的景觀區。在東南文化區內部,以閩江流域和珠江下游流域為核心,分別形成了閩(台)文化亞區和嶺南文化亞區。二者的分界線大致在汀江——韓江一帶。 原版

各文化區、亞區及核區的系統關係

在著名的胡煥庸線西側,或相當於東亞季風影響不到的中國西北部,分布著大面積乾旱草原和寒漠、戈壁及永久性凍土區。在這些地區生活著幾十個以遊牧業和小部分種植業的中國少數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他們同樣創造出了燦爛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構成中國文化景觀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根據各區自然地理特點和主要民族分布特徵,我們將其劃為蒙古文化區(P-Ⅰ)、新疆文化區(P-Ⅱ)和青藏文化區(P-Ⅲ)三個相對獨立的遊牧文化區。

蒙古文化區主要指今中國境內蒙古族聚居的文化地理單元,主要由內蒙古自治區組成,但不包括內蒙古東北部的大興安嶺山區,另外還包括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銀川、石嘴山二市、河北長城以北小部(承德張家口二地區各一部分)。

新疆文化區完全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所組成。雖然僅由一個省級單位構成文化區,但其面積之大,文化成分之複雜,並不亞於東南部的諸文化區。根據新疆地區民族文化分布特點和區域開發歷史的特點,可將其劃分為南、北兩個文化亞區,即南疆文化亞區和天山北疆文化亞區。南疆文化亞區主要居住著較單純的維吾爾族,而天山北疆文化亞區即北疆地區、天山地區和帕米爾高原東坡,則是其它民族混雜居住的地域,如塔吉克族和柯爾克孜族主要分布在帕米爾高原東側,而哈薩克族則主要集中分布於北疆準噶爾盆地。在天山山區,則有蒙古、烏茲別克、塔塔爾等族居住。這些民族多以牧業為主。

青藏文化區主要包括西藏全區、青海主要部分(西寧及海東地區屬黃土高原)、川西北藏區及雲南西北隅藏區,其北以新、藏二區界(崑崙山主脊線)與新疆文化區相交,其東北基本上沿4000米等高線與西南文化區和中原文化區的黃土高原文化亞區分界。青藏高原上生活的居民主要是藏族,此外還有許多非藏民族。根據這些非藏民族的分布特點,我們可將青藏文化區劃分為純粹的藏族文化亞區和多民族混合的文化亞區兩個部分,即吐蕃文化亞區和海西山南文化亞區。 原版

主要文化分區

中國文化區中國文化區

根據考古遺址,大體可以劃分為黃河流域文化區、長江流域文化區、珠江流域文化區和北方(以燕山南北、長城地帶為重心)文化區。中國區域文化的形成經歷了特定的道路,具有不同的特點。春秋戰國時期的區域文化格局形成,基本上發生在東部漢族區域的內部,到隋唐以前,共同性漸增,差異性漸減。但在隋唐以後,以少數民族文化為主的新的區域文化又加入進來,起初是與漢文化頻繁發生摩擦和衝突(這也是一種文化碰撞),甚至對立,後逐漸變成了文化圈內的組成部分,走上共同性漸增,差異性漸減的軌道。

齊魯文化區

齊魯之地,古稱“海岱”,是因為它以泰山和大海為地理標誌。新石器時代東夷在這裡創造了北辛、大汶口和山東龍山等文化系列,成為齊魯文化的源頭。齊魯文化一直具有文化的和政治的象徵意義,基本代表了華夏文化傳統的正宗。齊魯之地的農業發達,又因瀕臨沿海和運河、黃河,商業城市比較繁榮,民間手工業如陶瓷、紡織、冶煉等也頗發達。因此,魯的農業、齊的工商業,加上孔子孟子、管子、墨子、孫武等大批文化巨人,構成了齊魯文化的鮮明個性。一般說來,齊魯文化具有粗曠古樸、豪爽熱烈的特點。

燕趙文化區

燕趙之地,主要是指今天的河北山西陝西的中北部地區。燕趙地區氣候相對乾冷,農業以粟、豆類為主,畜牧業也占相當地位,趙的城市商業也比較發達。燕趙文化雖屬漢族農業文化地區,但由於燕趙處在當時的農牧分界線地區,因此燕趙文化與邊外遊牧文化關係密切。自十六國和北朝、遼、金、元、清等朝以來,一直處在胡漢交融的狀態;為了抵禦外侵,形成勇武好搏擊的特點,具有悠久的武術傳統。自開始,歷代統治者在北京建都,都市文化的特點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燕趙文化,文化特點具有一定的“正統性”,文化娛樂等方面受宮廷和北京市民文化影響較大。

三秦文化區

三秦之地,即今陝西地區,包括甘肅寧夏的東南部。秦人以法家思想治國,文化上具有鮮明的功利主義特點,加之其地理位置便於與北方和西域的文化交流,使其在農耕文化的基礎上,具有包羅萬象、兼容並蓄的特點,不僅留下了歷史上各民族文化、各種宗教、各種藝術形式的痕跡,商業文化也很發達。由於文化中心逐漸向東南轉移,這裡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逐漸滯後,原有文化開放性日益減弱,保留了較為傳統的文化心態。

三晉文化區

三晉之地主要包括今天的山西大部、河南的北部和中部,三晉文化實際上可以說是“中原文化”的代稱。地處中州,各種文化碰撞交流於此,使這裡的文化呈現出一種共享性。商業的流動性和因水患、戰亂和災荒引起的人口流動一起,造成這裡的人口頻遷特點。特別是地處平原,四通八達,因此區域文化的特點不如其他地區明顯。

楚文化區

楚文化的分布,包括今天兩湖、安徽江西的西北部和河南的南部,其中以兩湖和安徽的部分為核心地區,淮河流域和鄱陽湖流域等作為其邊緣地區。在上古的三苗文化基礎上,華夏文化的主流匯合了當地蠻夷文化的支流,共同構成了楚文化。由於這裡以丘陵和江湖為主要自然地理特徵,加上民族文化源流的豐富,使楚文化極具特色,比如文學藝術神奇浪漫、民間生活崇巫尚鬼等。

吳越文化區

吳越文化以太湖為中心,包括今天的江蘇浙江上海地區,影響到安徽東部和江西的東北部。這裡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水網密布,雨量充沛,農業極為發達。經過長時期的歷史發展,中國經濟和文化重心逐漸從北方轉移到這裡。到明清時期,沿海的地理優勢充分顯露出來,商業貿易迅速發展起來,城市極為繁榮。以“吳儂軟語”為特徵的吳語,是漢語七大方言之一,構成獨特的語言文化系統,強化了這裡的區域文化特徵。文化風格細膩、恬淡、婉轉、雅致、清新,與北方各區域文化形成鮮明的對比。

巴蜀文化區

巴蜀文化以四川為中心,輻射到陝南、鄂西和雲貴部分地區,由川東的巴文化和川西的蜀文化共同構成。由於這裡與中原地區存在自然阻隔,有助於強化地域色彩濃厚的文化傳統。巴蜀文化的風格以熱烈、詼諧、高亢為特徵。

其他文化區

嶺南文化,從較寬泛的意義上說,包括廣東海南福建廣西的部分地區性文化(台灣、香港、澳門地區文化基本上屬於這一地區的移民文化)。嶺南文化帶有濃厚的域外色彩,家庭組織和區域性組織較發達,具華洋混合的新文化風格。東北文化在遼、金、元、清時期具有濃厚的遊獵文化特色,但在不斷與漢族文化融合過程中,在遼東地區形成了農耕文化與遊獵文化交融的特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