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文化區

農業文化區

農業文化區是農業生產地域文化產生繁衍傳播的地區。是人們長期在自然環境與自身主觀能動性作用下形成的一種農業文明現象。解讀農業文化區特色主要是從農作方式,結構,及對自然環境的應對策略和智慧等方面考察。

概述

哈尼梯田哈尼梯田

農業文化區是農業生產地域文化產生繁衍傳播的地區。是人們長期在自然環境與自身主觀能動性作用下形成的一種農業文明現象。有的地域有專門從事放牧的文化傳統,有的地方有習慣於從事農耕的文化習性,有的地方只能從事其它的農業生產文明。但它們都是帶有很強地域文化特色的文明。例如,中國西北地區是典型的放牧文化區,日本北海道地區是典型的漁業文化區。

雲南省元陽縣梯田文化區為例,元陽縣地處哀牢山南部,以其典型的立體地貌形成“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獨特邊地風光。
這裡聚居著哈尼、、傣、苗、、壯、七個民族,是一幅多姿多彩的邊地民俗風情畫廊。經過千百年來各族人民辛勤的勞動,依山開墾了36萬多畝的梯田,堪稱世界一絕。
元陽梯田又稱哈尼梯田,主要分布於雲南紅河下游與瀾滄江之間的哀牢山和無量山之間的廣闊山區。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墨江縣、元江縣、江城縣、普洱縣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
全縣2200平方公里,29條河流,二江分割呈v型溝谷發育,地處紅河南岸哀牢山中。這裡無一平川,地貌、氣候立體獨特。雨量充沛,地濕多霧,一年有180天左右為雲霧天氣。這裡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全縣有19萬畝梯田,12萬畝梯地,上萬座山峰,梯田上萬層。梯田大者幾畝,小者如豬槽,長余百米,短約盈尺,低至海拔144米,高達2000米。
元陽梯田已有2000年歷史,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分布最廣、形象最美的梯田。是世界農耕史上的奇觀。這裡的先民為中原移民,開溝引水,圍築梯田。元陽梯田一年四季有水,以水保埂保肥。
修了兩千年梯田,元陽人的基因里都傳承了梯次意識,建在哀牢山額頭上的元陽老城可叫梯級城。從外面通到這裡的公路到這裡就在一個坡面上呈之字形拐上數拐,形成數個梯級層面,元陽城的房屋就建在這些層面上,一層比一層高。公路同時成了上一層與下一層房屋之間的街道。中國縣以上城市的街道均有一個中心點,形成“十”字、“米”字外延,或者是“井”字、“田”字。而元陽城的街道只有一條,從外面進來,從城中蜿蜒上升出去。一條路,既是連線外部世界的省級公路,又是縣城自己商業氣息濃郁的街道。

中國農牧文化區

農耕文化農耕文化

中國歷史上不同類型的農業文化,可以區分為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兩大系統,形成並立的農耕文化區和遊牧文化區。

中國農耕文化區和遊牧文化區大體以長城為分界。長城分布在今日地理區劃的複種區北界附近,它表明中國古代兩大經濟區是以自然條件的差異為基礎,並形成明顯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生產結構和生產技術。
長城以南、甘肅青海以東地區,氣溫和降雨量都比較適合農耕的要求,可以實行複種。定居農業民族占統治地位,其生產結構的特點是實行以糧食生產為中心的多種經營。糧食主要是穀物。中原人因此被稱為“粒食之民”。農區每個經濟單位,無論地主或農民,都既種糧又養畜,並視不同條件各有側重地栽桑養蠶、種植棉麻、染料、油料、蔬果、樵採捕撈,以至從事農副產品加工。就是種糧也實行多作物多品種搭配,所謂“必雜五種”。衣著原料的解決以種植業為基礎。棉麻直接來源於種植業,蠶絲生產亦以桑樹栽培為前提,是植物性生產與動物性生產、農業生產與手工業生產的結合。農桑並舉或耕織結合成為傳統小農經濟的基本特點。中國農區歷史上存在過大規模的國營牧業和大牧主,但在廣大農戶中,畜牧業是作為副業存在的。主要飼養、禽和耕牛。它一方面利用部分農副產品(如秸稈糠粃、蔬菜的殘根老葉,糧食、油料加工後的糟渣,也包括一些飼料作物)為飼料,另一方面又為農業提供畜力、肥料和部分肉食。由於食物中以植物性糧菜為主,肉類較少,農產品加工備受人們重視。如把瓜菜、果品、魚肉、蛋類等醃製儲存起來,以備缺乏時,尤其是冬季食用。尤有特色的是利用微生物發酵製作醬、豉、酒、醋等。
在長城以北,橫亘著適合氣候乾燥寒冷、沙漠草原相間分布的蒙新高原,發展農耕條件比較差,但卻是優良的牧場。在這廣闊的舞台上,匈奴、柔然、鮮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遊牧、半遊牧民族相繼代興。他們擁有牲畜數以萬計、十萬計以至百萬計的龐大畜群,在茫茫的草原上逐水草而居,食畜肉、飲湩酪、衣皮革、被氈裘、住穹廬。畜群是他們主要的生活資料,也是他們的生產資料。他們的畜群以羊為主體,馬占重要地位,還有被農區人視為“奇畜”的驢、騾、駱駝等。狩獵有保衛畜群和演習軍事的作用,又是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補充來源。遊牧民族並非沒有種植業,不過種植業比較很小。與遊獵相結合的遊牧幾乎是唯一的衣食之源。

農區畜牧業是與農業相結合、為農業服務的,較早形成了舍飼與放牧相結合的生產方式,講究畜舍的布局與衛生,飼料的廣辟與加工,餵飼的適時與適量,役使的合理與適度,又有精料集中餵飼、限制畜禽運動以快速育肥等辦法,體現了集約經營的精神,也可視為精耕細作在畜牧生產中的延伸。牧區的畜牧技術則大異其趣。由於實行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方式,強調要使牲畜“遂其天性”,重視牧場的保護和合理利用。遊牧方式孕育了動物種內和種間雜交的成功實踐。在閹割術和外科技術方面則表現了技術嫻熟、方式粗朴的風格。遊牧經濟的特點是移動性,其對象是活的畜群,而在畜群中又總是以羊為主體;要有效地控制大規模遊動的畜群,必須依靠騎術的掌握。騎術是人與馬的結合,這種結合使人能利用馬的善跑和靈活,產生巨大的機動能力,從而能駕馭龐大的畜群。騎術的掌握成為大規模遊牧經濟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故爾北方草原遊牧民重視對乘騎的訓練,出現很有特色的“控馬法”等。牧民的農耕方式也是與其遊牧方式相適應的,如有的牧民“借荒”、“寄田”農區,唯於春秋前往播種和收穫,自然也談不上精耕細作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