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黨

中國政黨

中國近代的政黨,是隨著民族資產階級的形成、外國政黨政治的傳入,適應救亡、變法等政治鬥爭的需要,於19世紀末產生的。20世紀20~40年代,隨著民族解放鬥爭和階級鬥爭的展開,在中國形成了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中國國民黨和代表無產階級、人民大眾利益的中國共產黨兩大政黨,還有一些代表民族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利益的其他黨派。共產黨和國民黨長期相互對立、鬥爭,但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期間,兩黨曾兩次合作,反對共同敵人。1949年10月,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推翻了國民黨的專制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領導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執政黨。共產黨與同它長期合作的8個民主黨派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8個民主黨派與共產黨共同致力於社會主義事業,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參政黨。

中國政黨

正文

中國近代的政黨,是隨著民族資產階級的形成、外國政黨政治的傳入,適應救亡、變法等政治鬥爭的需要,於19世紀末產生的。20世紀20~40年代,隨著民族解放鬥爭和階級鬥爭的展開,在中國形成了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中國國民黨和代表無產階級、人民大眾利益的中國共產黨兩大政黨,還有一些代表民族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利益的其他黨派。共產黨和國民黨長期相互對立、鬥爭,但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期間,兩黨曾兩次合作,反對共同敵人。1949年10月,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推翻了國民黨的專制統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領導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執政黨。共產黨與同它長期合作的 8個民主黨派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8個民主黨派與共產黨共同致力於社會主義事業,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參政黨。
中國政黨的發展,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
19世紀末至辛亥革命 這是中國政黨產生和最初發展的時期。中國古代雖然早有“朋黨”、“同黨”等名稱,但科學意義上的政黨是近代才出現的。1840年的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在外國資本主義的刺激下,中國的資本主義企業逐步產生和發展起來。到19世紀70~80年代,終於形成了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在1894年甲午戰爭至1911年辛亥革命期間,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隨之變成了一支政治力量。面對中華民族的危亡,他們提出了救亡圖存、變法圖強的要求,並為此展開了初步的政治鬥爭。與此同時,從19世紀70年代起,主張向西方學習的知識分子逐漸將西方的政黨政治介紹到國內,為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鬥爭提供了一個新的武器。由於受中國歷史上“結黨營私”的傳統偏見的束縛,這時成立的政黨一般都沒有冠以黨的名稱,通常稱為“會”或“社”。當時民族資產階級的中下層勢力較弱,政黨活動首先始於上層。政黨鬥爭的中心是革命還是改良,即推翻還是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1895~1898年戊戌變法時期,資產階級改良派康有為梁啓超等組織的強學會、南學會、保國會等,開始具有政黨色彩。1894年11月24日,資產階級革命派孫中山美國檀香山華僑中創立了興中會,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正式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政黨 (見彩圖)。

中國政黨中國政黨
中國政黨中國政黨
1899年7月,康有為在加拿大千島的華僑中成立保救大清皇帝會(簡稱保皇會),後改為國民憲政會(又稱帝國憲政會)、帝國統一黨,這是資產階級改良派的政黨。經過1903~1904年興中會與保皇會的論戰,革命的政黨、團體紛紛湧現:黃興於1903年11月在長沙成立華興會,蔡元培於1904年10月在上海成立光復會,呂大森劉靜庵湖北組織了科學補習所、日知會等。1905年 8月20日,孫中山在東京將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合併為中國同盟會,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全國統一的、有明確綱領及嚴密組織的政黨。它的成立,標誌著民族資產階級中下層作為一支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台。在發動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統治的過程中,它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辛亥革命前與中國同盟會相對立的,是主張改良的各種立憲政黨團體。1906年 9月清朝封建統治者宣布“預備仿行立憲”後,立憲派的政黨、團體紛紛成立,一時達到80多個,比較有影響的有預備立憲公會、憲政講習所(後改為憲政公會)、政聞社、憲政籌備會等。1910年 9月中央資政院開議後,立即在資政院中組織起了憲友會、辛亥俱樂部、帝國憲政實進會等立憲政黨,這是國會組織中有公開政黨組織的開始。這些立憲政黨反對革命,主張改良,阻撓或影響了革命運動的發展,但它們在宣傳立憲政治中也起了積極的作用。有不少立憲黨人參與發動保路運動以及各省的獨立和光復。
辛亥革命到中國共產黨成立 這是中國歷史上政黨林立、變化迅速的時期,政黨鬥爭的焦點是堅持革命、主張共和,還是反對革命、擁護專制。辛亥革命勝利後,中國同盟會迅速分化為多個政黨,其中影響較大的有中國同盟會、統一黨、民社、共和建設討論會等。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篡權後,各種政治勢力在議會政治的幻想下,紛紛組織政黨,一時政團林立,多達 300多個。為了在第一屆國會中得到較多的席位,1912年 8月宋教仁以中國同盟會為骨幹組成國民黨,許多小黨派經過分化組合組成了共和黨、民主黨、統一黨,同國民黨相抗衡。為了打擊和對抗國民黨,1913年 3月袁世凱派人刺殺宋教仁,5月又把共和、民主、統一三黨合併,組成以黎元洪為首的進步黨;9月指示其親信梁士詒另外組成公民黨。1913年10月袁世凱當上大總統後,立即宣布解散國民黨,並取消國會,撕毀約法,密謀稱帝。民國初年的政黨紛爭至此告一段落。為了反對袁世凱的倒行逆施,孫中山於1914年7月8日創立中華革命黨,並接連發動了反袁武裝起義、護法戰爭等。鬥爭失敗後,他於1919年10月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繼續領導反對北洋軍閥的鬥爭。與之相對立的,是追隨各派軍閥的研究系安福系交通系等組織,它們在1916年8月1日黎元洪重開國會後操縱歷屆國會。
在這個時期,堅持共和、革命的主要是國民黨、中華革命黨、中國國民黨等。國民黨在宣傳和維護共和民主政治,反對袁世凱專制統治方面起了進步作用。自建立中華革命黨和該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後,它成為革命的領導力量,為反對北洋軍閥的專制統治作出了重要貢獻。袁世凱的御用工具進步黨、公民黨,段祺瑞操縱的安福系以及梁士詒等操縱的交通系等,代表地主買辦階級勢力,維護北洋軍閥的專制統治,是阻礙社會進步和變革的反動力量。其他黨派,如以梁啓超為首的民主黨等,則在不同時期起了不同的作用。
中國共產黨成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 這是中國政黨發展史上大轉折的時期。舊的政黨基本退出歷史舞台,新的政黨紛紛成立,政黨鬥爭的中心是堅持革命、堅持民主,還是反對革命、堅持獨裁。這個時期最有影響的政黨,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1921年 7月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標誌著中國工人階級領導中國革命的開始。隨著革命的發展,1924年 1月,在中國共產黨的推動下,孫中山把中國國民黨從一個資產階級政黨改組成一個有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參加的革命聯盟。共產黨同國民党進行了第一次合作,共同取得了北伐戰爭的勝利。但是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相繼背叛革命,中國國民黨建立起獨裁政權,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破裂。為了反對國民黨的倒行逆施,共產黨領導人民開展武裝鬥爭,從而形成以國共兩黨各為一方的十年內戰局面。日本入侵中國後,在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的情況下,國共兩黨再次實現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但在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悍然發動內戰,再次造成了國共兩黨之間的對立和激烈鬥爭,最後以其徹底失敗退居台灣而告終。在這個時期,中國共產黨一直是革命的領導力量和旗幟。國民黨雖然在兩次國共合作時期,同共產黨一起進行了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對於打敗北洋軍閥和日本帝國主義作出了貢獻,但從蔣介石實行獨裁統治以後,它主要是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代表,是鎮壓革命、實行獨裁的工具。

中國政黨中國政黨
這個時期還成立了許多介於國共兩黨之間的中間黨派。支持國民黨的主要有:國家主義曾琦李璜於1923年12月在巴黎近郊成立的中國青年黨(1924年秋其中心移至國內);標榜國家社會主義張君勱於1934年10月成立的中國國家社會黨(1946年 8月與其他黨合併為中國民主社會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它們曾擁護國共兩黨合作抗戰,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在1946年國民黨發動內戰後,很快投靠國民黨,支持國民黨的獨裁統治。最早開展反對蔣介石獨裁統治及參加抗日救亡活動的民主黨派有:國民黨左派鄧演達等於1930年成立的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即第三黨,1935年11月改名為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李濟深陳銘樞等於1933年11月成立的生產人民黨及1935年7、8月間成立的中華民族革命同盟;沈鈞儒等於1936年5、6月間成立的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1945年冬改名為中國人民救國會)。在抗日戰爭時期,一些民主黨派隨著民主憲政運動的發展,於1941年 3月共同組成了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其前身為1939年1月成立的統一建國同志會,1944年9月改為中國民主同盟),他們大多擁護共產黨的主張,反對國民黨的獨裁統治。到解放戰爭時期,國共兩黨鬥爭激化,同時又成立了一些新的政黨。1945年12月黃炎培等於重慶成立中國民主建國會馬敘倫等於上海成立中國民主促進會;1946年 5月許德珩等於重慶成立九三學社;1947年 2月章伯鈞等將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改組成中國農工民主黨;同年 5月中國致公黨在香港完成改組工作(1925年10月成立於美國舊金山);同年11月謝雪紅等於香港成立台灣民主自治同盟;1948年 1月在香港成立由三民主義同志聯合會、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組成的,以宋慶齡為名譽主席、李濟深為主席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這些民主黨派站在共產黨一邊,反對國民黨的獨裁統治,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同盟軍,是民主運動的一支有生力量,在推動愛國民主運動、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 這是中國政黨發展的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執政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了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中國共產黨長期合作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8個民主黨派,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基礎上繼續同中國共產黨合作。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原來代表民族資產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具有階級聯盟性質的民主黨派,逐漸變成了各自聯繫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和一部分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的政治聯盟,成為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黨,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各民主黨派是參政議政黨,不是在野黨,更不是反對黨。堅持和完善這種政黨體制和政治協商制度,切實發揮各民主黨派和各界愛國人士的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作用,有利於堅持和改善共產黨的領導,有利於廣泛聯繫和團結各階層民眾。
中國國民黨及其追隨者中國青年黨、中國民主社會黨退居台灣後,長期以來台灣省只有這三個政黨,並一直由國民黨執政。1986年 9月28日,台灣出現了代表中產階級的民主進步黨,它主張與大陸和平競爭。1989年,民進黨在“立法委員”選舉中獲得21個“立法委員”席位,在“縣市長”選舉中獲得6個縣長席位,成為台灣省僅次於中國國民黨的主要政黨。該黨1990年通過“台灣事實主權獨立”決議案,公開主張“台灣獨立”。1991年10月民進黨“五大”又將“台灣獨立”與“建立台灣共和國”的主張列入黨綱,加快“台獨”步伐。1987年 7月,國民黨當局宣布在台灣地區解除實施了30多年的戒嚴令後,台灣省出現了台灣工黨、中國民眾黨、台灣自由民主黨、台灣中國自由黨、中國民主正義黨等數十個政黨。其中1987年12月6日成立的台灣工黨影響較大,它宣布以“勞動人民為主體”,“以和平民主方式”“實現社會主義、經濟平等與政治民主”,主張加強海峽兩岸的交流與來往,以民主、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到1990年,在台灣包括中國國民黨在內的政黨共有50多個。
參考書目
 朱建華、宋春主編:《中國近現代政黨史》,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哈爾濱,1984。

配圖

相關連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