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系

安福系

安福系是中國北洋軍閥時期依附於皖系軍閥的官僚政客集團。因其成立及活動地點在北京宣武門內安福胡同,故名。袁世凱死後,皖系軍閥首領段祺瑞出任國務總理,操縱了北洋政府。為了排斥異己,推行“武力統一”,建立皖系的獨裁統治,段祺瑞指使其親信徐樹錚組織自己的政客集團。1918年3月,在徐樹錚的策劃下,王揖唐、王印川、光雲錦等皖系政客在安福胡同成立安福俱樂部,為該系形成肇始。徐樹錚、王揖唐是核心人物。

基本內容

安福系安福系是中國北洋軍閥時期依附於皖系軍閥的官僚政客集團。因其成立及活動地點在北京宣武門內安福胡同,故名。袁世凱死後,皖系軍閥首領段祺瑞出任國務總理,操縱了北洋政府。為了排斥異己,推行“武力統一”,建立皖系的獨裁統治,段祺瑞指使其親信徐樹錚組織自己的政客集團。1918年3月,在徐樹錚的策劃下,王揖唐、王印川、光雲錦等皖系政客在安福胡同成立安福俱樂部,為該系形成肇始。徐樹錚、王揖唐是核心人物。從成立到1920年直皖戰爭皖系失敗止,該系作為皖系軍閥左右北方政局的政治力量在政界頗為活躍。在1918年8月的新國會選舉中,安福系以非法手段操縱選舉。在全部議員的400多人中,安福系即占380餘人,王揖唐被舉為眾議院議長,因而這屆國會被稱為安福國會。後徐世昌就任大總統,段祺瑞被免總理職,皖系軍閥仍通過安福系成員在參、眾兩院的多數議席左右北京政府。1920年直皖戰爭後,段祺瑞通電辭職。

直系軍閥

控制下的北京政府下令解散安福俱樂部,通緝徐樹錚等首要分子。徐避匿日本使館,王揖唐潛逃日本,但安福系勢力仍然存在。後徐樹錚著《建國真銓》,宣揚其政見,又鼓吹皖、直、奉三系軍閥聯合以對抗廣東革命政府。直到段祺瑞在1926年4月徹底垮台時,安福系始告解體福俱樂部,通緝徐樹錚等首要分子。徐避匿日本使館,王揖唐潛逃日本,但安福系勢力仍然存在。後徐樹錚著《建國真銓》,宣揚其政見,又鼓吹皖、直、奉三系軍閥聯合以對抗廣東革命政府。直到段祺瑞在1926年4月徹底垮台時,安福系始告解體

安福系安福系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